悍女三嫁+番外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0正文完结)
生出无力感。
接着赵琼花摇头,不,这样的念头是不应该有的。自己的皇后,是高高在上的人。而胡氏,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徒有一股孤勇的村姑。和这样的人,怄什么气?
可赵琼花又觉得心里不平,用手捂住胸口长长喘气。轻雾已经端上一盏茶:“圣人,娘子的脾气,您是最清楚的,就跟,又臭又硬,不过是因圣人您宽宏大度,才让她蹦跶了这么多年。不然她几条命都没了。”
赵琼花没有去接轻雾手里的茶,只是用手扶着额头:“我知道,只是,只是……”
“圣人,这么一个人,只要您稍微放出风声,汴京城内,还有几个人会理她?到时,看她不哭着来求您?”轻雾的话让赵琼花勉强一笑,这样的事,胡氏是不在乎的。她如果真在乎,当初就不会两次被休了。
赵琼花长叹一声,手已经握紧,难道这一生,都不能对付胡胭脂了?
“娘,宫里的点心真好吃。”赵嫣见了胭脂,头一句话就是这个。赵捷白弟弟妹妹一眼:“娘,他们两个,只知道好吃的好玩的,什么事都不懂。”
胭脂摸摸儿子的脸:“本来你们这么大,就不该管大人的事。捷儿,娘知道爹和你说了什么,可是娘今儿还是和你说一句,这样的事,不用你们操心。”
“娘,操心什么?”赵嫣眨着大眼睛问,赵捷都不看妹妹,脸上又露出不屑,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胭脂把小儿子抱在怀里:“走吧,今儿还要再去探你们外祖父。”
赵嫣点头:“娘,那能不能不带那么多丫鬟,这两日我被她们拘束的,都好累。”
“因为你是小娘子,汴京城里的小娘子都是这样的,别叫拘束了。”赵捷又加一句。赵嫣的小嘴撅起,看着胭脂不甘心地问:“娘,那我们什么时候回麟州?”
回麟州?胭脂把女儿抱过来,也许,再回不了麟州了。赵捷看着母亲的神情,眉头又微微皱起,爹爹说过,什么时候都要保护住娘和弟弟妹妹,自己一定能做到。
马车停下,前来迎接的是老卫,她一掀起帘子就对胭脂道:“娘子,公主已经等了您许久了。”
今日进宫,永和长公主也十分焦急。既然如此,胭脂稍微思索一下就对老卫道:“那我就先去探望公主。捷儿,你带弟弟妹妹们下去歇息,等到明日一早再回去探望外祖父。”
☆、第205章 努力
赵捷点头,抱着弟弟下车;赵嫣听到今日不去胡府了;小嘴不由一扁;胭脂捏下她的脸:“好好歇息着;今儿这一日,也累了。”
赵嫣正想说自己不累;赵捷已经扯一下她的袖子:“你啊,一点也不懂事。”赵嫣立即不高兴了,要和哥哥嚷。
胭脂看着下人们把孩子们带进去;疲惫地叹了口气。老卫已经明白;只轻声道:“原本;公主想着;若只有您一人回来;就去见官家;说想让孙儿们都跟着自己。”
“公主待我;确实想的很周到。”胭脂只这么一声就对老卫道:“还是去见公主吧。”
老卫在前引路,胭脂走进永和长公主的屋内,永和长公主已站起身来。胭脂看见窗下香炉里,香尚未燃完,旁边炉上,水尚未沸。
“公主原来在这燃香烹茗。”胭脂对永和长公主努力露出笑,永和长公主让胭脂坐下:“不过是打发时间,幼时,教我这些的嬷嬷常说,这些事能让人心里安宁。可今儿我才知道,心静不静,和外物没有关系。”
“抱歉,如果……”胭脂的话让永和长公主又笑了:“你无需道歉,大郎曾经说过,今日退了,那以后呢?我虽对圣人的性子不大了解,可是我更了解一些别的事情。”
胭脂恭敬听着,永和长公主拉着胭脂坐下:“你来的正好,我给你烹一杯茶。”
炉上的水已经泛着蟹眼,老卫把壶从炉上取下。永和长公主接过壶,熟练地烹着茶。胭脂闻着室内幽香,看着永和长公主的动作,能得片刻安宁,也是好的。
永和长公主已把茶烹好,交给胭脂,胭脂接过后轻轻喝了一口才笑道:“公主烹茶,比原先更好了。”
“不过是些小技,闺中时候,纵然没刻意去学,但也有不落人后的想法。现在想来,这些小技,学的再好又如何?我若能关注的多一些,也许……”
“公主何必如此?能得到您这样的庇护,我已经很好了。”胭脂安慰着永和长公主,永和长公主没有说话,茶汤上烟气氤氲,胭脂开始思念丈夫,可是要到很久之后才能看见丈夫了。
“都监,有旨意!”赵朴身上披着一身雪走进屋,对赵镇有些激动地道。算来,胭脂一行离开已有三个多月,赵镇知道,他们早已到了汴京,对胭脂的思念,赵镇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此刻听到赵朴的话,赵镇只是皱眉:“有了旨意又如何,也不见……”
“这旨意,是都监升任的。”赵朴的喜悦并没感染赵镇,赵镇只是整理下衣服,和赵朴一起出外迎接天使。
赵朴说的是对的,这道旨意命赵镇主理陕西路,兼任安抚使和转运使,并加银青光禄大夫。
赵镇接过诏书,接受了天使的恭喜。赵朴就道:“都监,不,以后要称您运使,这下,就要离开麟州,前往永宁府了。”
“我知道!”赵镇握住那道诏书,语气却没多少喜悦,赵朴明白赵镇心里在想什么,安慰道:“永宁府离汴京,比麟州离汴京,要近很多,旁边就是四川路,那里也很繁华。
赵镇还是没有回答,他有预感,妻子不会再回来了,差不多是做为人质留在汴京。二叔公对自己,还真是一点也不放心。
赵镇看向远方,心中有股火在烧,这股火却不能对任何人发出来,只能全都压在心上。
“姑爷升了官,你好像一点也不高兴。“王氏安慰着胭脂,胭脂看着王氏,王氏把胭脂的肩一拍:”女儿,当初那么些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的日子有什么好怕?而且别人越看不惯你,越想你哭哭啼啼的,你就越要过的好,不然,高兴的是别人。“
“娘,我知道!”胭脂用手把眼角的泪擦掉:“我只是心疼他,他那么辛苦,可是,很多事,还是逃不掉。”
姓赵,从一开始就是个宿命,承受这个姓带来的荣耀,同时也承受这个姓带来的痛苦。胭脂能明白这一点,想来赵镇也很快能明白这点。胭脂看向远方,仿佛能看见丈夫站在那里,昂首向天,他也不会低头的,胭脂知道。
“不说这个了,姑爷升了官,你的诰命也下来了,永安郡夫人,总要摆酒请客,招待招待大家。”王氏用话岔开。
胭脂看着躺在炕上的胡澄,语气带着凝重:“爹躺着呢,我摆酒请客做什么?”
“你不愿意,那就我来,胭脂,记住娘告诉你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活的高高兴兴的。姑爷年纪也不小了,别惦记着他。”胭脂终于忍不住,伏在王氏肩头。
王氏把女儿抱紧,轻声叹息。
这酒还是摆了,不过只请了请家里人,至于那些别的应酬,胭脂也多没有去。赵家那些出嫁的小娘子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孩子们更多,赵嫣见了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们,高兴的不得了。
和她们在那说自己在麟州的事,还有这一路上的风景。
赵五娘子看着在那说话的赵嫣,对胭脂笑着道:“嫣娘这等伶俐,还不晓得到时能嫁到谁家?我的两个儿子都小,不然就早早定下。”
“五妹妹你可真能想,嫣娘过了年也才六岁,你就操心她的婚事了?”赵二娘子拍赵五娘子一下取笑她。
“二姊姊,其实五妹妹说的也对,这日子,一转眼就过去了。当初我们在闺中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孩子都一群。”赵三娘子笑着帮赵五娘子解释。
赵二娘子推妹妹一把:“孩子一群的是你。”赵三娘子夫妻恩爱,成亲到现在,短短六年,添了五个孩子,还包括了一对双胞胎。
赵二娘子却因丈夫久在边关,膝下只有一个七岁的女儿,此刻正在那赵嫣说话。赵三娘子是晓得赵二娘子心事,急忙把话岔开:“说来,好些日子没见到曹家表妹了,她今儿还说要来。”
曹青青也已不在闺中,曹彬精挑细选,给她选了一个新科进士,出嫁也已四年。夫婿在翰林院任职。上头没有婆婆,曹青青日子过的十分自在。
“你们说我什么,我可都听见了。”刚说曹青青,曹青青就到。她边走边解着身上披着的斗篷,侍女把斗篷接过,曹青青已经坐下,对赵三娘子笑着道。
“我们说啊,只有曹表妹你,还是和原来一样,毫无变化。”赵三娘子把茶递给曹青青,曹青青一口喝了才摇头:“谁说没变,你们啊,尽胡说,我都有一对儿女了,哎,说是就是你,怎么去打人?”
曹青青茶杯还没放下,就见自己儿子走到胭脂的小儿子面前,说了一句就要去打小儿子。曹青青急忙喊起来。
丫鬟们忙把他们分开,赵二娘子笑了:“我记得曹表兄小时候,和哥哥就是这样的,一会儿好,一会儿打。”
话刚说完,就见两个小孩子在那叽叽咕咕继续说话。曹青青不由瞧赵二娘子一眼:“你比我大不了两岁,怎么会记得?”
“祖母和我说的,还说……”赵二娘子这一句刚说出来,屋里的气氛就和方才有些不一样。赵二娘子看着一直没说话的胭脂,眼中有些不安。
胭脂笑了:“原来大郎小时候,十分调皮?”
“不调皮,也不会那么小就上战场了。前儿诏书下来,祖父还说,没想到当日的调皮孩子,也能成一路之长官。”曹青青的话让众人又笑了,天下共分十三路,能成一路之长官,已是朝中不可多见的大官,况且赵镇才三十多岁。
“那当共贺一杯!”赵二娘子提议,众人端起酒杯,胭脂一饮而尽,眼中却有思念,赵镇,此刻,你在做什么?
“这永宁府,和麟州真是不一样!”赵朴走进永宁府就忍不住感慨。此地曾为数朝都城,那场大火,已经发生了近百年,却还是能看到昔日皇都的气势。
“八水绕长安,今日八水在哪里?”赵朴听到赵镇的话又笑了:“运使想说什么呢?”
“我想好好地经营此地,而不是只在这做一任。”赵镇走上城墙,用手拍着城墙的砖,话里十分感慨。
“运使做的越好,对圣人,也就越好。”赵朴的话没有让赵镇点头,赵镇只是摇头:“不,我只是想,这样能让我的妻儿,更安全一些。”
官职做的越高,也许会让朝廷忌惮,但也能让朝廷不敢轻易动自己的妻儿。赵镇看向远方,仿佛能看到妻子的笑脸。胭脂,你等着我,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能见面,再不分离。
“韩王就此一蹶不振了?”赵匡义听着禀报,语气里有寒意。来人应是,接着就道:“楚王被软禁,韩王难免吓到。”
“那就,让楚王死!”赵匡义的语气更冷。柴旭是经不起任何挑拨的,只要那么几句,他就会去做。
☆、第206章 发难
“楚王在府中,有不敬之语?”柴旭听着内侍的禀告;脸色变的更糟糕。内侍应是:“奴去颁下给楚王的赏赐;楚王都接了。等奴出了府;才发现;您赏赐给楚王的东西,被他扔到外面。”
柴旭的脸色变的更冷;用手拍下桌子:“朕,已经对他们很宽宏了,他们为何如此?”
“官家无需这样烦恼;也许是有人在背后;离间您和楚王兄弟。”内侍的语气更加恭敬;柴旭的手握紧;也许;不能再留住楚王的命;也好让众人看看;自己的决心。
“官家,这件事,万万不可,毕竟楚王,并没什么……”赵匡义听到柴旭想要杀了楚王,立即劝阻。
“太尉,朕才是天子,朕为了个流言,已经放过弟弟了,可他们是怎么对朕的?楚王今日可以扔掉朕所赐的东西,明日就能私下联络群臣,逼朕。”柴旭一字一句,语气已经十分愤怒。
“官家这样想也是对的,毕竟要防患于未然。可是官家,若您真想处置楚王,总要有个理由。”赵匡义还是劝说柴旭。
楚王是亲王,尽管被软禁,可要杀了他,还需要一个足够说服群臣的理由。不然这纸诏书,一定不会被执行。
可楚王被关在府里,连个人都见不到,还怎么公然杀他,除非……。柴旭咬住下唇,只有这个办法。
赵匡义看着柴旭的神色,面上恭敬依旧,等楚王死了,韩王定然会害怕,那时就更好办了。柴旭的两个弟弟都没了,那就该轮到柴旭了。幼主登位,很多事情就很好办了。
“吴王殿下来了。”内侍在外通报,柴旭的神色变的温和些:“让他进来吧。”
吴王柴昭走进,他已经十岁,已经有少年的模样,柴旭看着儿子满脸喜悦,柴昭恭敬行礼,赵匡义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