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女三嫁+番外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0正文完结)
“官家,有话好好说,你这样像个什么样子?”符太皇太后冷冽出声。柴旭转头看向赵匡义:“太尉,太尉,我……”
赵匡义的眉紧皱,仿佛被柴旭的举动吓到。
“赵太尉,哀家问你,若一个皇帝不堪为帝,该当做何?”符太皇太后并不给柴旭思考的机会,直接问出。
“若按史上先例,自然是……”赵匡义面上露出难言之色,仿佛不能说出。
柴旭当然知道答案,史上被废的皇帝,有好几个是被太后废掉的。而符太皇太后,是有这个资格的。如果,百官站在她这边,那自己?柴旭的双手都在那里颤抖,拉住赵匡义的袖子:“太尉,太尉,我没有,我没有做那些事。”
赵匡义温言安慰柴旭:“官家,臣和您说过,楚王的死因,还是彻查吧。”
此刻的柴旭陷入癫狂之中,怎么能听得进去这话,他摇头:“不,朕没有做过,没有……爹爹是御医进药错误,没有……”
“太尉,官家他,只怕是疯了!”符太皇太后没有去管柴旭,而是看向赵匡义,赵匡义对符太皇太后还是那样恭敬:“臣不能妄下定论。”
“赵太尉从来都晓得,自己该做什么!”符太皇太后的语气还是那样平静,赵匡义恭敬应是,看着柴旭眼中并无关切,这个皇帝,柴旭到现在,该坐到头了。
“外面情形到底如何?”柴旭离开,赵琼花在宫中等候,频频遣人去打听消息,但都没有消息传来,此刻见宫女走进,急忙上前问。
“圣人,楚王的灵柩被送回来了,官家也回来了,老娘娘的意思,让您带着吴王前往大殿。”宫女匆匆说出。
去往大殿?赵琼花深吸一口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
“圣人,听说老娘娘直指官家已经疯了,所以,所以……”宫女不敢说完,赵琼花已经打断她的话:“更衣,去把吴王叫来!服侍我前往大殿。”
众人齐声应是,赵琼花的双手都因为激动有些颤抖,也许,也许,今日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
宫中忙乱一片,胭脂和永和长公主这些出去送殡的人已经回到府中。胭脂直接去了公主府,老卫知道消息,前来接她们,见胭脂和永和长公主面色都苍白,老卫急忙上前扶住永和长公主:“公主,娘子,饭食已经备好了。”
“这时候,还想吃什么东西?”永和长公主疲惫地说,声音里带了些烦躁。
“公主,还是吃点东西吧,不管事情怎么变化,我们还是要把日子过下去。”胭脂已经从震惊中醒过来,劝着永和长公主。
赵德昭跟随百官进宫,此刻这家里,全是女子和小孩。永和长公主勉强一笑,这才对胭脂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遇到这么件事。”
不管事情结局如何,这件事,是一定会上史书,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至于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后人就没几个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史上百官请太后出面废皇帝或者让皇帝退位的事,发生过不止一桩。
☆、第208章 退位
老卫带着人把饭食摆上,胭脂给永和长公主盛一碗饭,放到永和长公主手边。碧莹莹的粳米饭闻起来很香。永和长公主没有半分胃口。
事情仿佛乱成一团;不知道还有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
“公主;府门口和巷子口;都被禁军封住了;三个府邸都是如此!”永和长公主刚刚端起碗,侍女就前来禀报。
永和长公主的碗都差点掉在桌上,胭脂也很惊讶;但胭脂很快就安慰永和长公主:“公主,或者这是出于保护之意,毕竟若谁意图谋反的话,做起乱来,那可怎么办?”
“胭脂,你别安慰我;韩王定是受了什么威胁,不然不会铤而走险。请出姨母来。”不管谁当皇帝,都是符太皇太后的孙子;符太皇太后的富贵尊荣不会少了半分。能让符太皇太后出面的,除非是,自己的兄长死因真的有古怪。
永和长公主感到胸口一阵哽咽,再吃不下一点东西,眼里的泪已经掉落。
胭脂知道,永和长公主并不是因为府门被封而这样,而是因为别的。胭脂把永和长公主的手握住。永和长公主靠在胭脂肩头,用手捂住嘴哭的更加伤心。
胭脂轻轻地拍着永和长公主的肩,永和长公主的哽咽更深:“也许,若我像姊姊一样,去质问旭郎,此刻心中就会好受些。这样活着,为了什么呢?”
谨慎小心,小心翼翼地活着,在别人眼里,富贵尊荣的一生,又有什么意思呢?胭脂能感到永和长公主的泪滴在自己肩上。
这一夜,整个汴京城内,除了孩子,大概没几个人能睡着。
王氏看着躺在炕上的胡澄,伸手摸摸丈夫的脸:“亏的你病了,我们这一家,可以少出门,不然今日的事,才叫一个麻烦。”
胡澄还是闭着眼,仿佛已经睡着。王氏继续往下说:“要知道赵家这么麻烦,当初我就不会让胭脂嫁过去。可是呢,胭脂这孩子,就是个嘴硬心软的人。你看她口口声声说要出家,要去过逍遥日子,可是她,还是舍不得我们。等嫁了过去,她和姑爷我也能瞧出来,是情投意合的,怎么舍得分开?你说是不是?”
明明知道胡澄不会回答,王氏还是和胡澄说着话。胡澄喉咙中又发出呼噜噜的声音,王氏拿着帕子把他唇角的涎水给擦掉,打算给胡澄再换一换被褥,自己也就歇下。
王氏刚把帕子放下,就听到胡澄喉咙中的呼噜噜声更大,和原来并不一样。王氏先是瞧着胡澄,突然面色大惊,大叫来人。
胡大郎和邹蒹葭夫妻在回到汴京之后,就搬到了王氏隔壁住着,这会儿听到王氏大喊来人,胡大郎急忙披衣过来。丫鬟也被吵醒。
王氏伸手拉住胡大郎:“你爹爹,你爹爹,情况不对,快去请太医!”
胡大郎急忙往外跑,邹蒹葭已经穿好衣服过来,丫鬟们跟着忙碌,小元宵也跑过来。看见王氏面色苍白,元宵忙上前安慰王氏。
王氏像没听到安慰一样,只是看向胡澄,胡澄口中的呼噜声更大了,眼也渐渐睁开,几个月没抬起来的手,竟然在缓缓地动。
王氏扑上去拉住丈夫的手,胡澄的声音很艰难地说出来:“累了你,对不住!”
王氏泪如雨下:“你没什么对不住我,没有!”胡澄看向邹蒹葭和小元宵:“大,大郎。”
胡大郎已经跑回来:“母亲,巷子口被禁军封住,不许外出。”
王氏的心像被什么抓住一样,看着自己的丈夫。胡澄摇头,看向胡大郎。胡大郎跪在父亲面前,胡澄努力说出两个字:“护住,”
“是,父亲,我定会护住母亲和弟弟的。”胡大郎已经痛哭出声,邹蒹葭泪如雨下,王氏却没有一点泪。猛地王氏突然想到另一件事,拉住胡大郎:“胭脂,你姊姊,还没,还没……”
王氏的话很快停下,禁军封住巷子口,定是为了让京城风平浪静,怎会让人进来?
炕上的胡澄已是出气多入气少了,咳嗽不断。整个胡府都乱成一团,巷子口的禁军却像没看到混乱一样,依旧站在那里。
皇宫大殿之中,也不复往日肃穆。柴旭站在那里,看着符太皇太后,满脸不可思议:“要朕退位,奉为上皇?朕,朕没有病!”
就算之前支持柴旭的官员,此刻听到柴旭这样的话,也不禁皱了眉,柴旭如此,哪有半分人君之相?这样的君王,并不是臣子们的福气。
“旭郎,你不过退位罢了,德寿宫原本是世宗陛下修建的行宫,你到时迁居到那里。”符太皇太后厉声道。
柴旭已经指着韩王:“然后呢,韩王摄政,摄政?哈哈哈,韩王,我的好弟弟,你为了报你儿子的仇,等了多久,他就是失足落水。”
“还不赶紧拟诏书?”符太皇太后不想看孙子的疯狂,对翰林们吩咐。
“太皇太后,官家所虑也是实情。吴王尚幼,自然不能亲政。韩王摄政,难免会让人对韩王议论。倒不如……”
赵匡义看向赵琼花,缓缓开口。
果真二叔公一直想着自己,赵琼花面上露出一丝微笑,很快就把这丝微笑抹去,依旧端庄地坐在那里。
太后摄政,倒是常事,群臣议论几句。符太皇太后看向韩王,见韩王摇头,也就对赵匡义道:“既然韩王摄政,会招致不满,那就皇后垂帘,拟诏吧。”
这后面一句是对翰林吩咐的,翰林应是,内侍已经端来笔墨纸砚,翰林学士坐上去,开始拟起诏书来,诏书共有两份,一是柴旭退居德寿宫,另一份是吴王登基,尊柴旭为太上皇,赵琼花为太上皇后,因天子年幼,由赵琼花垂帘摄政。
吴王一脸懵懂地坐在那里,听着两道诏书分别被念出来,符太皇太后对吴王行礼:“陛下,从今日起,您就是官家了。”
柴昭看向赵琼花,赵琼花伸手给他整理一下衣襟:“从此,这天下就是陛下您的。您可要好好地做下去。”
柴昭点头,群臣已经跪下,山呼万岁。
赵琼花坐在柴昭身边,满脸端庄,走了这么久,终于走到了。柴旭已经被内侍请下去,此刻,对赵琼花来说,柴旭已经毫无作用。
至于韩王,赵琼花看一眼韩王,看向赵匡义,赵匡义已经对赵琼花点头。要让柴昭坐的稳,韩王不能留。
赵琼花笑的更加舒心,从此就是唯我独尊了。
太阳从东边跃起,一夜没睡的胭脂看着床上睡的很香的儿女们,露出浅浅微笑。赵捷已经睁开眼,用手揉揉眼睛不满地说:“娘,您又把我抱过来了,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再需要和你们一起睡了。”
“好吵,哥哥,你吵醒我了!”赵嫣皱着小眉头满脸不满。
“懒惰,难道你不知道清晨即起吗?”赵捷已经跳下床,自己穿着衣衫,口齿伶俐地说。赵嫣爬下床,伸手把衣衫拿给胭脂要她帮自己穿,嘴里还在撒娇:“娘,哥哥又欺负我。”
“今儿你们也别去学东西了,歇一日吧。”胭脂并没接儿女们的话,只是给女儿穿上衣衫,丫鬟已经走进来,胭脂看着孩子们梳洗,缓缓地说。
“为什么?娘,爹爹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赵捷老气横秋地说。胭脂又笑了:“偶尔歇息一日没什么,只是今日不能出门了。”
“汴京什么都好,就是不能经常出门,还有,没有爹爹。娘,我们什么时候回麟州,见爹爹啊?”赵嫣看着胭脂,满眼希冀。
“爹爹已经不在麟州了,他到永宁府了?你又忘记了。”赵捷鄙视完了妹妹,见弟弟懵懵懂懂地从床上站起,差点跌下床。赵捷忙上前一步把弟弟抱下来,哎,妹妹不懂事,弟弟小,自己真操心。
“今日……”胭脂只说了两个字,丫鬟就走进来:“娘子,胡府方才来人报信,说定北候,昨夜,没了。”
没了?胭脂手里的东西掉地,赵嫣还不明白没了是什么意思,只是等着自己的娘回答。赵捷急忙把胭脂的手拉住:“娘,您还有我!”
赵嫣也跟上:“娘,您还有我们!”
胭脂摸一下女儿的脸,又问丫鬟:“到底,是为什么?”
“昨夜原本要请太医的,只是巷子口有禁军,定北候的病情一下重起来,就没了。今早禁军散去,才……”
丫鬟的话让胭脂的泪滚落,父亲,就这样没了。
胭脂一家子到了胡府,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灵堂已经布置起来,王氏穿着孝服,坐在灵前。
“娘,您……”胭脂走到王氏身边,轻声安慰。王氏摇头,接着把胭脂的手抓住:“胭脂,趁送葬的时候,你和孩子们,离开汴京吧。”
☆、第209章 办丧
“娘,您……”胭脂没想到王氏会这样说,眼神惊讶。王氏强忍住伤心:“胭脂;娘已经不再是那个在乡下的妇人了。娘还是知道;娘要护住你;胭脂;他们既然能改信让你回来,对你定然是不好的。你走吧。出殡那日,人会很多。我把孩子们藏在车里;再备上另一辆马车。胭脂,走吧。”
“娘!”胭脂抱住王氏,泪如泉涌。
“胭脂,不要担心我们。就算有什么事,我没听过牵连到出嫁女娘家的。”王氏把胭脂的头抬起,轻声安慰。
“娘;对不住!”王氏摇头:“怎么能和我说对不住,我是你娘,我把你带到这个世上;那我就该把你护好。胭脂,我总觉得,现在的情形越来越坏了。你该去和姑爷团圆。”
胭脂靠在王氏肩头,哭的不能自己。王氏长出一口气,这么些日子,仔仔细细地想,就是要寻到一个机会,把女儿送走。
没有什么事,胭脂自然是安全的,可是万一要有什么事呢?王氏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
“胭脂也该去和大郎团圆了。我会悄悄地安排十个人,最多只有十个,再多就不能了。再多,就会让人发现了。然后,在离城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