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女三嫁+番外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0正文完结)
晔椋煤玫厝弦幌氯饲槭拦剩攀堑览怼!?br /> 杜老太君这番话让赵镇的脸又红了,接着赵镇就道:“曾祖母,您让我去读书,我去就是了,可是三年,会不会太长?”
“不懂道理,读上三十年又如何?”杜老太君的话里是浓浓的恨铁不成钢。赵镇不敢再说,杜老太君看着曾孙儿,缓缓地道:“也罢,就娶进来,又怕什么?”
☆、第32章 说合
“婆婆!”发出惊呼的是静慈仙师,但她见永和长公主依旧坐在那里不发一眼,于是静慈仙师又缓缓做下去,对杜老太君道:“婆婆,虽说这件事,对大郎也有些许影响,但男子终究比女儿家,影响要小些,我们赵家,怎么说从祖上到现在,也是声名赫赫,若是这样的女子进家门,若?”
后面的话静慈仙师没说下去,只是在杜老太君的注视下低头。
杜老太君轻叹一声才对儿媳道:“大郎过世这么些年,你长久不问世事,难免有些荒疏。”这个大郎自然不是赵镇,而是已逝的武安郡王。杜老太君这话里,分明有着不满,静慈仙师忙站起身:“儿媳不敢。”
杜老太太并没理儿媳妇,也没看跪在那里很不赞成的曾孙,只自顾自道:“这个小娘子,若真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大郎也不会连续两次都被她捉弄。”
赵镇的脸立即红了,想要辩解什么,却又辩解不出来。杜老太君站起身,旁边的静慈仙师忙伸手去搀扶,杜老太太这才对赵镇道:“今夜你也别睡了,去祠堂你祖父面前跪着吧。明儿还请公主和我一起进宫,这桩婚事,只能答应了。”
永和公主这才起身应是,接受到婆婆的眼神,永和公主又问道:“太婆婆的意思,孙媳妇明白,只是若胡大娘子,真像外面传说的那样,这家里,难免会有不安,那时可有别的法子?”
杜老太君只浅浅一笑:“上面还有三层婆婆呢,名分名分,很多人不看在眼里,却不知道,有时缺了这个,寸步难行。”
永和公主恭敬应是,杜老太君已经道:“自然,她是赵家明媒正娶进门的,结亲不是结仇,你们可都要记得这点。”
静慈仙师恭敬应是,见杜老太君面露疲惫之色,忙和众人簇拥着她离去。
赵镇等长辈们都走了,还没起身就有个婆子走进来:“大郎,老太君吩咐,请您到祠堂去。”看来这一夜的跪是免不了了,赵镇站起身走出门。
院子里的灯火已经熄了不少,服侍的人虽然心疼赵镇要去跪一夜,但没人敢多说一个字,只是簇拥着赵镇往祠堂去。
还没走到祠堂,就见赵琼花往这边走来。瞧见兄长,赵琼花停下脚步,赵镇倒嘻嘻一笑:“妹妹可是来瞧我被曾祖母罚的?”
赵琼花瞪哥哥一眼,面上这才显了忧色:“被罚也是你该的,可是哥哥,难道你就真要娶那么一个人?”
“今日这势头,若我不娶,这始乱终弃的名声,就背上了。”赵镇对着长辈们总要扮一扮可怜,可对着妹妹又是不同。
赵琼花的眉不由紧皱,刚要说话赵镇就拍了拍妹妹的肩:“别想那么多了,不管谁做了你嫂子,也不敢欺负你。你啊,还是趁早悄悄地拿个你做的小褥子给我,免得我这腿跪废。”
赵琼花又何尝不知道今日这事完全是因太后相信才会闹的这么大的,此刻听兄长这话,转头命丫鬟赶紧去取那种小拜垫来,又对哥哥道:“话虽如此,可是我还是惦记着你。”
“你啊,比我小了七岁,怎么这口气,就跟曾祖母一样?放心好了,我在战场上都不怕,难道还怕一个女人?再说夫主夫主,难道还有女人做主不成?”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女人的可怕,赵琼花在肚内腹诽一句,纵然宁国公府因为人口简单而十分平静,可是这京中又不是没人家闹腾的。
赵镇见拜垫已经取来,也就只和妹妹说了一句,也就进祠堂去跪跪着。
“哥哥真娶了这么一个嫂子,若嫂子对哥哥不好,那可怎么办?”赵琼花看着哥哥背影消失,不晓得是问自己还是问身边的丫鬟。
“四娘子您多虑了,您的身份和别人不同,谁也不会得罪您。”曹氏虽只得一儿一女,同一个祖父下面,赵琼花却已行四,上面还有二叔三叔家的三个堂姊。
身份不同?赵琼花浅浅一笑,这些年的出入宫廷,越来越让赵琼花明白,那座巍峨的宫廷,才该是自己最适合待的地方。自己,将是未来天子身边,唯一能和他并肩而立的女子。
次日一早,王氏就收拾停当,坐车往宫中去,今日无需上朝,胡澄送走妻子,就问胭脂:“我总觉得这事不对,胭脂啊,虽说赵家这门亲事,要真成了,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可赵家那边,上面三层婆婆不说,继婆婆还是公主,胭脂啊,这样的门第你嫁进去,是会吃亏的。你是怎么想到和赵镇在一起的。”
这话胡澄已经对王氏唠叨过了,胭脂很少起这么早,忍不住打个哈欠才道:“爹爹,这话您都唠叨多少遍了,您放心,我啊,不会丢你的脸。”
“脸面又不能当饭吃。我只要你过的好好的就是。”胡澄的话让胭脂又是一笑,推着他的肩膀:“爹,您就别唠叨了,进去吧进去吧。您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我娘?”
胡澄在那皱眉细思了会儿,承认女儿说的有道理。再者说了,赵镇是曹彬外孙,曹彬是自己老上司,宁国公也是自己同僚,到时舍了这张老脸,先去请这两位看在自己脸面上,对女儿的有些行为睁眼闭眼,也不是什么难事。
主意打定,胡澄也就进门,等着妻子从宫中回转。
王氏到达宫里,因着太后特召,被迎入宁寿殿内,在一座侧殿等待了会儿,用了一些茶点,就有宫人请王氏进到大殿之中。
王氏又整肃衣服,这才跟在宫人身后,垂首进了大殿。
这是符太后平日起坐之所,内里布置的十分精致,王氏也没去细分辨都是些什么布置,被宫人引到位置,就跪下行礼。
符太后已经命女官上前搀扶:“陈国夫人客气了,今儿不过是我老媪一个,想着和你们说说家常罢了,劳动你进宫已是不该,况且你又怀着身子,赶紧坐下吧。”
“原来陈国夫人已经又有喜了,这可真是喜事。我还奇了,母亲今日竟没点香。原是为的这个。”永和公主的声音已经响起,符太后并无儿女,待前面几位儿女,也视若亲生,此刻听的永和公主这话,符太后就笑着道:“这还是昨儿胡大娘子说的,说陈国夫人已有身孕,怕在我面前失仪。陈国夫人,你这个女儿养的好,贴心。”
王氏自走进殿就一直揣着小心,此刻听到符太后这样赞,忙要起身说不敢,符太后已经做了个手势:“快坐着罢,都说我只请你们进来说说家常话了,再这样小心,我就恼了。”
众人都笑了,王氏也跟着笑,此刻才抬起头,瞧着符太后身边的人,除了宫女和女官,坐在左边的该是永和公主,至于坐在太后右边那位,就该是这生了两位郡王的杜老太君。
此刻,杜老太君正含笑看着王氏,这笑容也很慈爱,王氏在心中品评了,决定先不开口,先听听杜老太君怎么说。
杜老太君也是这样想法,因此也不开口,符太后见杜老太君不接茬,怎不知道这错出在哪里?唤人又送上一道茶才道:“古语有说,定亲称为下茶。杜老太君,我记得令曾孙,上回下的茶,竟被送了回来,不晓得此刻,可还有要往别家下茶的?”
“多谢太后记挂这事,不过都说姻缘天定,我现在老了,也不操心这些事。”杜老太君的话让符太后点头:“姻缘天定,这话说的好。再者说若是长辈们喜欢了,下了定,谁知小儿女们并不喜欢,等过了门,竟成了怨偶,长辈操心,也是件难免的事。”
“母亲慈爱,思虑的周到。”永和公主在旁浅浅一笑。
王氏依旧抱定主意不开口,除了适时微笑之外,并没任何别的表情。杜老太君的眉微微一皱,原本是想等王氏开口,自己再顺势接上,这样也算不得自家开口求,谁知王氏反而不开口,除了得体笑容,并没别的,偏偏这样还挑不出错来。
看来京中传言的确不实,这位陈国夫人,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懦弱,任由妾室欺凌,而是心中自有打算,这才气定神闲。这样的话,那位胡大娘子,想必更不是京中传言,想着,杜老太君对这位未来孙媳妇,竟有了一丝好感。
符太后又说了一句,见王氏依旧不接话,杜老太君也在那不说话,心中越发肯定,只怕真是两家不乐意,赵家反对还是能想通的,胡家反对,只怕是怕赵家规矩太重,女儿嫁过去受委屈。
想着,符太后越发想要成全那一对小鸳鸯,因此符太后对王氏道:“杜老太君是位最和气不过好相处的人。以后,你们两家,接触久了,就知道了。”
“太后意思,妾明白了!”王氏的话还是这样挑不出毛病,杜老太君决定挑明:“说起来,胡家大娘子,听的也很不错。”
☆、第33章 定亲
这话如同一块石头投进水中,长久以来的沉默被打破。符太后已经瞧向永和长公主,依旧笑意盈盈:“说来这事可要怪你,你虽是继母,又碍着礼节,害怕被人说也就罢了。可瞧见好的女子,难道你就不能说一句?”
这当然不是真的怪永和长公主,永和长公主也微微一笑,面上竟带上几分小女儿的娇嗔:“母亲说的是呢,女儿竟没有母亲想的那么周到。”
说着永和长公主已经站起身,向杜老太君盈盈拜下:“亏的太婆婆不嫌弃我!”
杜老太君已急忙站起扶住永和长公主的胳膊:“公主说哪里话?也是这孩子久在战场上,毕竟是男子,和我们没有那么亲密也是有的。再者说他年岁已经不小,他要看中了什么人,我们也只有顺着。”
这话说的很中符太后的下怀,符太后已经点头:“虽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可小儿女喜欢是最好不过了。陈国夫人,昨日宴会上的事,想来你已经晓得了。”
王氏思虑再三,这才起身恭敬开口道:“妾的确已经晓得,不过是怕此事,是误会。毕竟小女和赵公子,并没见过几面。”
“年轻男女见面,有时,只需一眼就够了。”符太后并没看王氏,话里竟似有怀念之情。众人都知道她在怀念已逝的先帝,并没敢接话。
殿中的窗户都开了,风吹过冰盆,带来丝丝凉意。符太后似被这凉意惊醒,笑着道:“陈国夫人是做母亲的,害怕女儿出嫁之后,受人拘束也是难免的。”
情爱再好,但过日子,并不只有情爱。符太后这话,把王氏想出的借口都打消了,王氏又是一笑:“老娘娘圣明!”
“陈国夫人,我也是做母亲的,我当然晓得做母亲的心。结亲并不是结仇,难道我赵家娶一个女子进门,是嫌弃没人服侍刻意□□的吗?”杜老太君的话让王氏的眉微微一皱,接着王氏已道:“自然不是这样,不过这其中,只怕真有什么误会。”
“陈国夫人你昨日若亲眼所见,就会晓得,并非误会了。那样的脉脉含情,那样的眼里只有对方,我已经许多年没见到了。”符太后眼前似乎又浮现出昨日情形,忍不住再次感慨。
给王氏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说符太后是看错了,只有沉默。
符太后已经又道:“更难得的是,他们彼此还为对方考虑,争相承认没有私情。这样的年轻人,怎能不成全?”
说完符太后才对杜老太君和王氏:“因此我想,只怕是你们两家都有别的念头,这才请你们进宫来说说。谁知竟被我一猜就猜到了。”
杜老太后和王氏对视一眼,杜老太君已经起身:“老娘娘思虑周到,只是妾没有这么厚的脸皮,敢请老娘娘做媒,等出了宫,就托人上侯府说亲。”符太后已经点头:“这才对,年轻小儿女的心事,能成全的为何不成全?”
既然杜老太后都说了,王氏也只能点头。见促成一桩婚事,符太后十分欢喜,赐宴之后也就各自告退出宫。
出宫时候,杜老太后和王氏同路,王氏看了杜老太君许久才道:“老太君,这件事,您明知道其中有误会的。”
“昨日参加宴会的人,总有上百吧?”杜老太君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太后若有误会,那当然可以解释,但整个京城的人都有误会,那压根就是不可能解释的。王氏唇边不由露出一抹苦笑:“可是,我的胭脂,对令曾孙,并没什么好感。”
“缘分的事,很难说的。陈国夫人你年纪还轻,等到了我这个年龄,就知道了,有时候,缘分很重要。既然他们三番五次都有这样的缘分,那我们也就顺势而为。”
“缘分吗?”王氏轻叹一声,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