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女三嫁+番外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0正文完结)
的是什么?难道是为的赵家女儿被人欺负;你;依旧要说;君臣之别,不能说一个字?”
赵匡义仿佛看到杜老太君全身都燃着熊熊大火,急忙跪下道:“儿子不敢,只是现在已经不是当初!”
当初柴荣尚未成为皇帝之时,和赵家兄弟也曾兄弟相称,后来赵匡义又和柴荣成为连襟,两家更为亲密。此刻赵匡义提起当初,杜老太君看着儿子,眼里有痛苦和追忆流出:“若你大哥还活着,定不会忍了这件事。匡义,赵家的荣华富贵,是从战场上得来的。出一个皇后,不过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你明白吗?”
“儿子明白!只是母亲,君臣名分早定,您……”赵匡义急急在那劝说,所有的人在赵匡义跪下时候,都已跪下,包括后来赶过来的赵镇夫妻。听到赵匡义这句,赵镇很想开口但又忍住了,只是眼巴巴地等着杜老太君说话。
“名分早定?”杜老太君又笑了,笑完方道:“说的好,名分已定,既然如此,我们做臣子的,就该体贴君王的心。太子既有了这么一个知情识趣两心相悦的人儿。那我们做臣子的,该上谏请天子成全,已成一桩佳话。”
赵匡义如被雷击倒,喊出一声母亲,却再说不出别的。
杜老太君看着儿子,心中叹气,为何这个儿子,会被荣华富贵迷住了眼睛,连事情都不清楚了?这件事,就算真的忍了,只怕是后患无穷。
韩夫人的义女,义女啊。杜老太君沉吟一下才对众人道:“都起来吧。我自进宫,二媳妇,你也不用陪我进宫了。”
“婆婆,您……”符夫人的话只说了一半,就在杜老太君的冷眼下不敢再说下去,只得垂手侍立。
“母亲,您难道要为了四娘子一人,把整个赵家赔上?”赵匡义情急之下喊出来。杜老太君转身看着儿子:“匡义,你是糊涂了吗?若我今日不进宫,或许,在以后,才会赔上整个赵家。”
“母亲!”电光火石之间,赵匡义明白了什么,脸色开始变的有些煞白,但这件事,绝不能露出一丝破绽。
杜老太君却当儿子已经被自己说服,扶了丫鬟的手继续往外走。赵匡义愣在那里,符夫人已经走到丈夫身边,悄声道:“现在,该怎么办?”
杜老太君这么一进宫,赵琼花这未来皇后,只怕就当不成。当不成后面的事就会变的很麻烦。赵匡义看着母亲的背影,牙已经咬紧。
符夫人看到赵匡义眼中一闪而过的狠厉,不敢叫出声,只是等着丈夫说话。
赵匡义吸气呼气,成大事者,怎能就这样乱了阵脚?于是赵匡义轻描淡写地对符夫人道:“这件事,四娘子定会十分难过,你要让人好生安慰着。不,你就先去安慰她吧。”
胭脂正好听到这句,抬头看一眼赵匡义夫妻。赵匡义冷眼看胭脂一眼,转身离去。赵镇的心此刻才放下来,本要唤胭脂一起走,却见胭脂站在那里若有所思,于是问道:“你在这做什么?”
“我想,我好歹也是做嫂子的,该和你一起,去安慰安慰四妹妹。”胭脂的话让赵镇拍一下额头,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点,现在最伤心的,不是别人,就是妹妹。于是赵镇点头:“你想的周到,我和你一起去。”
符夫人正要前去安慰赵琼花,听到胭脂夫妇对话,猛地想到另一件事,悄声吩咐身边使女,就转身往另一边去。事到如今,只有进宫,劝说符太后,赐死李氏,如此一来,赵家也算得到交代,杜老太君再要说别的,也全无用。
“外面传的,到底是真是假?”符太后看着面前的皇后潘氏,声音虽然极力平静,但潘皇后听的出来,符太后已经带了些怒意。
潘氏思虑一下方道:“老娘娘,这件事,外面人传的,太夸大了。那日旭郎确实和我要了一支玉钗,却没有说是给李氏的,儿……”
“这么说,是真的啰?”符太后打断潘氏的话,潘氏的心里不由有些紧张,才又道:“老娘娘,旭郎私自做事,我已……”
“你罚了他,以为这件事就完了,是不是?”符太后步步紧逼,潘氏深吸一口气:“老娘娘,旭郎是未来天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不在话下,偶尔偏宠了谁,也是平常事。做皇后的,既为天下母,自然也要宽厚大度才是。”
“可我从没听过,有人尚未坐稳位置,就这样偏宠起别人,打起正妻的脸来。旁的不说,就说当朝天子,他为帝王,可曾为了某个妃子,置你于不顾?可曾给某个妃子,和你一样的待遇?”
潘氏不敢回答,符太后叹气:“那小娘子,还是你妹妹的义女。想来,这背后,也是你的怂恿吧?”
“老娘娘,儿并不曾……”潘氏又急急辩解,符太后已经笑了:“无需辩解,你只要回答是还是不是。别和我说,你这个做娘的,连儿子平日做了什么,都不清楚。若真如此,你这个皇后之位,做的也太……”
“老娘娘!”潘氏额头的汗都下来了,思虑一番才道:“妹妹确实和儿说过,不过在儿瞧来,少年男女,两心相悦也是平常事。赵家四娘子,稳重大度,自然是为后的不二人选,后宫之中,本就……”
潘氏的辩解在符太后的注目下,又停住了。符太后叹气:“我晓得,你无子,和官家的情分也平常。旭郎虽然从小被你抚养,你心中总觉得他不是你亲生的,难免有些生分。至于赵家四娘子,你瞧得出旭郎并不是那么喜欢她。只是她的出身太好,旭郎想要坐稳太子位置,必要有个出身极好的太子妃,你这才选中了她。你为旭郎,也算绞尽脑汁。”
“老娘娘,儿,儿对旭郎,对官家,并无怨言。”符太后句句说的,都是潘氏心里的话,潘氏过了半响才说出这么一句。符太后并没放在心上:“可你也要晓得,既要借曹赵两家的力,面上,你要过的去。你真以为,只给一个皇后的名分,曹赵两家就心满意足?”
“老娘娘,儿错了,儿错了,事已至此,旭郎已被儿罚过,到时……”潘氏还在苦苦挣扎,已有宫人前来禀报:“老娘娘,赵府杜老太君求见老娘娘。”
杜老太君这四个字一入耳,潘氏顿时如被雷劈到,事情初出时候,潘氏就曾命人悄悄去问过符夫人,符夫人说会劝住杜老太君,可现在,杜老太君怎的入宫来了?
“杜老太君说,为的何事要求见我?”符太后看一眼潘氏,心里不由叹息,这个儿媳妇,磨练还太少,但还是平静地问宫人。
“杜老太君说,许多日子不见老娘娘,心中着实想念,今儿天好,就想着来寻老娘娘叙叙家常,还说,也不晓得老娘娘会不会不给她这个脸呢。”宫人照实说了杜老太君说的话。
符太后不由苦涩一笑,这是不得不见,不能装聋作哑了。
“去请杜老太君进来,命人用轿子接进来。还有,把永和长公主宣召进来,不,你们直接去请,不用备车备轿。”符太后吩咐着,自然有宫人前去忙碌。
“老娘娘,杜老太君也不过是……”潘氏的话只说了半句,就看到符太后眼神中的不满,潘氏急忙住口,接着才听到符太后叹息:“君臣君臣,须要知道,君臣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君可以无限索取。”
“儿明白,不过……”潘氏还在为自己辩解,符太后面上笑容维持不变:“既要借赵家的势,就不能打赵家的脸,旭郎不明白这个道理,难道你这个做母亲的,也糊涂了吗?”
宫人已经在外传报,杜老太君到了。符夫人从座中站起,做出相迎姿势,接着低声对潘氏道:“传诏韩府,赐死李氏。”
“老娘娘,这……”潘氏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句,杜老太君已经走进殿内,见符太后站起身,杜老太君忙推开宫人搀扶,疾步上前行礼:“许多日子不见老娘娘了,甚是想念,今儿天气好,这才腆着老脸求见老娘娘,没想到老娘娘竟然准了,着实欢喜。”
符太后也不用别人,亲自把杜老太君搀起,笑着道:“老太君好。按说我还是您小辈呢,若非国体相关,哪能受您的礼。”
杜老太君笑了:“原先是原先,现在是现在,国可是大于家的。”说着杜老太君作势就要对在一边的潘氏行礼:“老眼昏花了,没瞧见圣人在此,圣人安好!”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码字速度下降了,让大家久等了。
☆、第80章 闹剧
符太后都要如此作势;更何况皇后?潘氏不等杜老太君的腿弯下去就忙扶住杜老太君:“老太君快休如此,您身份在这,又是老娘娘殿内,无需如此拘礼。”
“不成不成;国体在上,岂能失礼。”杜老太君一本正经地在那说。符太后已经明白,此事,只怕不会按皇家意愿继续下去。
潘氏看一眼符太后,额头上又开始冒汗,既然如此;赐死李氏;就是必然;只是如此一来,定会让好容易建立起来的母子之情,毁于一旦。
三人各怀心思,各自坐下之后,杜老太君又叙了几句家常,潘氏正要告辞出去料理如何赐死李氏的事,就听杜老太君道:“老娘娘和圣人,可曾听过最近京城里的新鲜事?”
虚与委蛇了这么半日,这才是杜老太君要说的,符太后心中已经有底,却还是故意笑着道:“什么样的新鲜事?”
“京中有户人家,养的女儿及笄之日,行及笄礼时,竟有一男子前来,替她挽上头发。这等情深意重,世所罕有。”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老太君恕我直言,在老太君您看来,这是情深意重,若在我瞧来,不过是伤风败俗。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不下定礼,如此行事的?”符太后的话没有出杜老太君所料,于是杜老太君摇头:“不然不然,要晓得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要两厢情愿才最好。既然两边都欢喜,父母若通情达理的,就当成全了他们,而不是觉得面上蒙羞。”
“老太君,要我说,哪有闺中女儿如此大胆的,遇到这样事,就该悬梁自尽,好全了全家脸面才是。”潘氏好容易插嘴说了这么一句。
杜老太君却已明白内里意思,皇家要给的交代就是赐死李氏了,或许,赐死李氏的人已经在路上。可惜,这样的交代并不是杜老太君要的。
殿内一时沉默,符太后看着杜老太君,杜老太君突然笑了:“就算这女子死了,又有什么用呢?发生过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有过的情意已经有了,难道还能当做没发生过,没有过情意?我别的不可怜,就可怜着男儿将来的妻子。嫁给一个心中有这么一个深情厚谊的人,那个妻子,将会受到怎样的冷落?”
“老太君你担心的太过了,妻子终究是妻子,不是随便一个人能比得上的。”符太后也加入劝说的行列。
“我也年轻过啊!”杜老太君突然说出这么一句,潘氏和符太后都愣住,接着杜老太君才道:“我年轻过,也经过事,更明白丈夫心里有你,和心里没有你,怎样对待你,是两回事。而这些,就算倾尽天下的荣华富贵,也换不来。”
说完杜老太君笑了:“这是我逾距了,要知道最难的,就是人心啊。纵然给他娶到全天下最美最好的女子,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有老太君这样的长辈,是赵家晚辈们的福气。”符太后在长久沉默之后,说出这样一句。
杜老太君又笑了:“我年已老迈,不为别的,只为了儿孙们一个个都过的好好的,和和睦睦的,别的,我还盼什么呢?我都八十了,老娘娘,从残唐到现在,经过见过的那么多,到头才晓得,一家子和和睦睦的,是最好的。”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潘氏欲言又止,符太后在叹息之后才道:“老太君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
“老娘娘,容我说一句放肆的话。娶妻嫁女,即便嫁娶的是皇家,也要在国礼之外,又叙家礼的。”
这一句,已经断了赵家女儿嫁给太子的路。殿外阳光耀眼,潘氏却觉得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了。多宠着妃子,并不算什么大事,赵家,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
赐死了李氏,就表明了皇家的态度,可是赵家,竟还是不肯让赵琼花嫁进皇家来。难道赵家认为,赵家是皇朝中不可替代的那个吗?
潘氏眼中神色开始有了变化,符太后瞧一眼儿媳,眉开始皱紧。皇后没有儿子,又算得上什么大事?她到底是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变化,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普通人好色,甚至宠妾灭妻,算什么大事?不过是那一家一户的事。
可天子好色,天子宠妾灭妻,就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了。当今天子,要的是收拢赵家的心,而不是,仅仅只让赵家支持哪一个皇子登位。既如此,就算做面上功夫,也要让天下人瞧见,未来帝后和谐恩爱,而非是在整个京城面前,甚至全天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