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女三嫁+番外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0正文完结)
子,不是什么别人生的。”
“娘,我知道!”虽如此说,赵京娘还是叹了一口气。马车早已停下,丫鬟已经等在那扶张氏母女下车,赵京娘伸手扶张氏一把,自己也就下车。
早有人迎上前给张氏母女行礼:“郡君好,娘子好。”张氏对守门人含笑点头,和女儿往里面走。
邹夫人母女递了帖子,被请到门房背后的一座到厅坐着喝茶等候。邹芸娘是个不安分的,哪肯安安静静坐在那喝茶,眼珠四处乱转,见张氏母女被请进去,邹芸娘就忙扯一下邹夫人的袖子,对邹夫人示意。
邹夫人认不得赵京娘,但是认得张氏,急忙把茶碗一放,拉了女儿就出去。
“张郡君,请等一等。”张氏正走着听到背后有人喊,转身见邹夫人,有些面熟,但不大认得。
邹夫人已经拉着女儿行礼下去:“郡君你不认得我吧?我是忠义伯的夫人,方才已经递了帖子,等着进去。恰好瞧见郡君您,想着,郡君您是这家里的人,我们也就不用等人出来,就和您一道进去。”
张氏喔了一声,看向邹芸娘:“这位是?”
“这是我的女儿,排行第五。芸娘,快给郡君行礼。还有,按辈分的话,你该叫郡君的千金为姑姑。”
邹芸娘何晓等邹夫人的吩咐,早行礼下去,又转向赵京娘:“姑姑好。”
邹夫人的女儿,那不就是这些日子闹的沸沸扬扬的那位?张氏心中思忖,既然帖子递进去很多时候,都不见胭脂她们出来迎接,那就是胭脂不想见邹夫人母女。张氏当然也就不会让邹夫人母女跟了自己进去。
因此张氏只微微一笑:“我们家已经分出去了,算不上主人,这样带进去未免太为失礼。邹夫人,您还是带着令千金,在这等候吧。”
“原本该等候的,不过我们家里还有事,想着见了面,说说话就走。”邹夫人的主要目的,是把邹芸娘带进赵家,能和赵家的主人们攀谈几句,出去后好吹牛,因此邹夫人那里肯放。
赵京娘此刻也明白邹芸娘是什么人了,看向邹芸娘的眼里不免带上几分轻视。邹芸娘牢记自己娘的教导,这汴京城的人,惯会要面子,她们的背后说笑,就由她们去。
因此邹芸娘只在面上做出一副天真浪漫之像,这让赵京娘越发不喜欢,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厚的脸皮。”
赵京娘和邹芸娘分别站在她们母亲身后,张氏已经听到女儿这话,瞧女儿一眼以示警告。赵京娘忙端庄起来。
☆、第140章 逐客
邹夫人耳朵灵;自然也听到了,晓得张氏为何推托;邹夫人鼻子里面不由哼出一声:“张郡君;我也只是好言劝着,带我们进去并坏不了你什么。再说了;我这女儿是我偷生的,可是赵府三老爷是个什么样的出身,现在汴京城里谁不知道。要说脸皮厚;还真轮不到令千金说我们。”
这话;句句戳在赵京娘心上;赵京娘登时大怒,张氏按住女儿的手,对邹夫人道:“邹夫人;您的意思我很明白,我家老爷的出身,不过是流言罢了。赵府既没承认过,更还在追查这流言到底谁放出去的。到底是谁,对我家老爷这等的看不过眼。不,到底是谁,对整个赵家看不过眼,巴望着赵家分崩离析才好。至于令千金,从年龄上来瞧,从忠义伯的态度上来瞧,是不是流言,各人心中自有分晓。”
邹夫人不料张氏竟有这样一番话说出来,面皮紫涨起来,接着就道:“郡君好口齿,不过这天下,从来都是无风不起浪的。郡君,您今儿在我面前说这番话,倒不晓得,心里有没有在虚,就像令千金一样。”
赵京娘的面色顿时不好看起来,登时嚷出来:“你胡说,我并没有心虚,我爹爹他,就是祖母亲生的。”
邹夫人才不理赵京娘而是继续对张氏道:“赵家三老爷,是不是杜老太君亲生的,郡君想必非常清楚明白。既然如此,郡君为何不行一个方便?”
赵琼花得到下人们的通报,晓得张氏带了赵京娘前来,正带了人出来迎接。恰好听到这样争执,赵琼花的眉不由微微一皱,让下人们停步,自己在那听。
张氏不想和邹夫人纠缠,谁知自己女儿反倒嚷出来,张氏忙用眼示意丫鬟们把赵京娘拦住,免得她再嚷出些让邹夫人抓到破绽的话。张氏面上笑容没变:“邹夫人,我今日并不是和您来谈孰是孰非的。更不是来谈什么行不行方便的事。我不过想告诉您,我们家已经分出去了,这里我算不得主人,自然也做不得主。”
邹夫人还要再说,赵琼花听了半天,想出该怎么做了,这才开口:“三婶婆说的是,邹夫人,按说您好心前来探望,我们该欢迎才是。只不过嫂嫂今儿一早起来,有些头晕,说不想见外客,因此邹夫人还请回吧。”
这是下逐客令了,邹夫人敢和张氏斗口齿,一来是因为赵匡美有那么个传言在,邹夫人自觉张氏比自己要矮上一截,二来邹夫人瞧着张氏也算是个好欺负的。
可是赵琼花不一样,她是赵家正正经经一点假都不掺的嫡出千金,又是曹彬外孙女。更曾有过嫁给太子的可能。邹夫人一见就觉得自己比赵琼花矮了半截,哪敢再和赵琼花争执。只是小声道:“赵四娘子,我们家和你嫂嫂家,也是姻亲,算来全是亲戚。”
这样的亲戚?赵琼花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接着赵琼花才道:“多谢邹夫人了,不过嫂嫂的确身体不适,并不能见外客。三婶婆前来,除了探望嫂嫂之外,更要和家祖母说上几句私房话。邹夫人,家祖母年事已高,又从来清修,是从不见外客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邹夫人知道再纠缠无益,只得对赵琼花忍气吞声地道:“既如此,那我们也就回去。”赵琼花这才笑道:“邹夫人慢走。送客。”早有等在那的婆子,上前请邹夫人母女离开。
邹芸娘一直往赵琼花身上瞧去,等上了车才问邹夫人:“后面出来的那个小娘子是谁?好有气派,是我见过最有气派的小娘子了。”
邹夫人被赵琼花气的差点吐血,但又不敢在嘴上骂,只能在心里骂几句,听到女儿这样问才恨恨地道:“她就是赵家四娘子,原本太子要娶的是她,谁知赵家自己矫情,说太子尚未定亲,就宠爱李氏,恳求官家把这婚事作罢。我啊,要等着瞧,太子登基,宋氏封后之后,赵家怎样懊恼。”
难怪。邹芸娘心中惊叹,听到自己娘提起太子,忍不住问:“娘,您见过太子吗?” “见过,不但太子,官家和圣人我都见过,不过……”邹夫人瞧着自己女儿娇美的面容,如果能带进宫,让太子瞧见,说不定自己也能做太子的岳母。
这和邹芸娘想的是一样的,她看着邹夫人小声问:“娘,那个李氏,长的是不是很美?”
“没有你好看。”邹夫人说的是实话,要论五官相貌,邹芸娘还真是生的十分出色,只可惜,太子娶妻之后,皇后再没传过诰命们带女儿进宫。当然邹夫人自动忽略自己被皇后厌弃这个事实。
“娘,我能不能有机会见见太子?”若三个月前,邹芸娘都没想过这样的事。可是现在,自己已经寻找到自己的娘,还住在这样的宅子里,穿戴成这样,怎么不可能去见到太子?
邹夫人被女儿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紧接着审视地看向邹芸娘,有什么不可能呢?邹家也是因军功发达,那个儿子简直无能到一定程度了,要指望他能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简直就是做梦。
如果女儿能嫁了太子,不说做良娣,做个孺子总是能的。等生下一男半女,太子登基,五妃不去想,九嫔是跑不了的。那时邹家的荣华富贵,并不会少。
女儿身世有些瑕疵,可李氏又算得了什么?说是父母双亡的孤女,可谁知道到底是不是韩家的女儿,说不定也是韩夫人在外偷生的呢。邹夫人越想越欢喜,现在李氏有孕,宋氏不得宠爱,真是个好机会。
只是,要怎样才能让太子见到自己女儿,需要好好谋划谋划。邹夫人把女儿的手握紧:“等到了家,再给你打几样首饰,还有谈吐,这些都不能露怯。”
这么说,自己的娘答应了?邹芸娘欢喜地靠在邹夫人肩上:“娘,我一定会好好孝顺你。”邹夫人亲热地拍拍女儿的手:“你我是母女,说这些做什么?”
赵琼花当然不晓得邹芸娘见到自己之后,变了主意,如果她知道,这一日就不会出来见邹芸娘。
此时赵琼花正迎着张氏母女往胭脂院子走,边走还边笑道:“嫂嫂刚怀上身子,大家都小心着呢。”
“琼花,果然还是你好,有大家之风,要是我,这时候才不这样呢。”所有侄女之中,赵京娘最喜欢赵琼花,虽不好上前去挽住她的胳膊,但在那笑吟吟地说。
“京娘,都和你说过了,一家子那还能记仇?”张氏又轻声呵斥女儿。赵京娘的嘴又撅起:“那可不一样。”
张氏对赵琼花无奈地笑笑:“你小姑姑,被我宠坏了。这几年闲着,要好好地教教她。”赵琼花笑的依旧动人:“三婶婆说什么呢,都是一家子。”
说话时候,已经到了胭脂院子,胭脂和王氏走出来迎接,王氏和张氏见了面,张氏就口称恭喜。
王氏笑着道:“说起来,我闺女生的是赵家的孩子,该我对您说恭喜才是。”张氏笑吟吟地道:“那可不一样,我这是曾侄孙,您这里是亲外孙,内孙外孙都一样是孙。”
“要照您这吉言,等回家后,我也要去请个太医给我儿媳把一把脉,瞧瞧到底有没有给我怀上内孙。”王氏说着请张氏母女往里面去。
赵京娘的眉已经微微皱起,张氏瞧着女儿心里一软,对赵琼花道:“琼花,你带你小姑姑去你屋里玩去。”赵琼花应是,赵京娘巴不得这一声,给王氏匆匆一礼就和赵琼花一起离开。
“我这个闺女,宠的太过了,喜怒形于色,真是受不了。”张氏对王氏叹息,王氏笑着道:“喜怒形于色才好。郡君,不瞒你说,我自从进了汴京城,最不习惯的就是大家喜怒都不形于色,于是,我只好不常出门,乖乖在家待着,免得一出了门,失了礼仪,被人笑话。”
“陈国夫人说笑话呢。”胭脂请两位长辈上坐,端来茶水点心,谈笑一会儿。
一离了胭脂院子,赵京娘面上就愁眉苦脸的。赵琼花猜得出赵京娘心中在想什么,却故意道:“小姑姑这愁眉苦脸的,是不是在想,怎么才能给我寻一个小姑父?”
赵京娘的脸微微一红,嗔道:“琼花你胡说。”
“我怎么胡说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再说你还比我大几个月呢。再说了,你我虽称姑侄,年纪相近,为何不能说这些心事?”
赵京娘的牙咬住下唇,接着才道:“琼花,你嫂嫂,待你好不好?”
赵琼花的眉微微一皱,接着面上就换了神色:“好不好的,也就那样,横竖没少我吃,没少我穿。下人们也还恭敬,也就罢了。”
“怎么可以如此?”原本两人已到了赵琼花的屋子里,赵京娘正要坐下,听到赵琼花这话,赵京娘登时就站起:“我要去和你嫂嫂说,哪能这样对你。”
☆、第141章 借力
“小姑姑;你坐下。嫂嫂怀着身孕呢;现在最要紧的,是嫂嫂肚子里的小侄儿。”赵琼花怎会让赵京娘去寻胭脂;拉着她坐下。
赵京娘虽然坐下;但身子没有坐稳;还是在那晃来晃去。赵琼花没有再和赵京娘说话,而是在那自顾自地烹茶。炉火上的水咕咚咕咚开了;赵琼花的茶也碾好,把茶放进壶中,倒入沸水,用茶宪轻轻击打。
等茶叶和汤融为一体;赵琼花这才给赵京娘倒了一杯茶:“小姑姑;尝尝我烹茶的手艺。”
赵京娘喝了一口;点头赞道:“琼花,你烹茶的手艺果然比我好。我娘这些日子,说我太毛躁了,还说我这样喜怒形于色可怎么好?要把我给扳回来。可是琼花,若人人都为了面子,遇到错误也不肯去说,那岂不是好人受屈,坏人得益?”
“话也不能这么说,嫂嫂她并不是坏人。”赵琼花拿过一碟点心,放在赵京娘手边,这点心有些油腻,配茶吃再好不过。
赵京娘捻了一块点心,话里依旧不满:“不是坏人?琼花,你就是为人太好了,我不喜欢她。”
赵琼花依旧在那劝着:“都是一家子,再说了,小姑姑你是长辈,你要不喜欢嫂嫂,自然可以表现出来,但我可不能这样。”
怎么不能?赵京娘又要嚷出来,见赵琼花面色,赵京娘把话咽下去:“罢了,罢了,琼花,我就是为你抱不平。”
“为我抱不平,那就多喝几杯茶。”赵琼花笑吟吟地把茶又倒了一杯,赵京娘接过茶,眼珠已经在那转,想着该怎样才能为赵琼花出这口气。
赵琼花笑的依旧温婉,有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