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下 作者:浪荡青衫(纵横vip2012.7.2完结 )
要不然,等着董凡自己这么一个折腾下去,还真不知道那天就出事了。小华的母亲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收东西,我会尽量的。这段时间我都要求下去,有好东西,能给咱们收的,我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不过,光靠我也不行啊。”说起古玩,燕伟也不避讳的说了自己现在的打算。
“哈哈,你小子,假公济私啊!不过,做的好!这你放心,我自然是会的。昨天刚回来就有人邀请我去参加一个黑市,我也决定去看看,说不定能有什么好东西。”董凡也同样没有隐瞒。
“黑市?还是小心为秒,不要抱太大希望。那地方,小心,小心,再小心!”燕伟不用董凡解释就是知道这些的,不过他知道的,也只是家里人说起过的一点。要说实战经验,那就只有司徒一个人是“经验丰富”的了。
“我当然知道要小心了。这不也是没办法了吗?要不然,谁愿意担着风险去一趟!”董凡听了燕伟的话,也无奈的说道。
“这到也是。说起东西我还忘了,这次来也给你收了一件,你看看!”说到古玩上,燕伟这才想起这次来找董凡的目的了。
一边说着,也一边从放在脚边的袋子里面拿出一个盒子来。
“看看!”燕伟拿出了盒子放在桌子上就对董凡说道。
“什么东西?”董凡一边接过盒子,一边就随口问了句废话。
“看就知道了!”燕伟端起茶杯,带着笑意说道。
打开一看,董凡就眼前一亮了。
“五子登科!”董凡压着声音问道。
“对!”燕伟得意的笑着。
董凡还没有全部看清楚,就叫出“五子登科”那是正常的。因为这个瓶子虽然是睡在盒子里的,但露出来的那地方,俨然就是一个小人在上面。
从这样的造型来看,无疑最大的可能就是“五子登科”了。
在《三字经》中有“窦义山,有义方,养五子,名俱扬”之说。这里就是说的“五子登科”的这个典故的来历。一般来说,“五子登科”也就是吉祥话的意思。
而且,“五子登科”的造型出现,一般都是起锦上添花的味道在里面。器物本身基本上都是有华丽的装饰的效果的,然后再加上“五个小人”来装饰。
而这个器物,和其他的都不一样。它的瓶体,就是一个松绿地的,素身的方口尊。董凡拿在手上仔细看看了,却还发现,这件器物,还是没有款识的!
“民窑的?”董凡看到没款识,就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是啊,不是民窑的,那这么好弄到手哦!怎么样,就算是民窑的,这样也不是错的吧!”燕伟点了点头,一点也不觉得不是官窑而觉得可惜。
董凡点了点头,燕伟这话到是不假。
就算是民窑的,这东西也和其他的“五子登科”瓶不一样,这样就更显得难得了。要是换了官窑,燕伟估计是拿不到的了。哪里还等的到他了!
董凡仔细的打量了下,从五个小人的风格,开脸啊等等上去,靠谱的时期应该是在乾隆的时候了。五个小人,一个扶着瓶颈,一个靠在瓶颈上,一个趴在瓶肚上的菱角上面,一个站在瓶底,背上扶着一个正在往上爬的小童子。五个童子都显得很是可爱,栩栩如生。
PS:今天有点事,先更一章,要是回来的快,继续更新,不好意思了!最近事真的挺多的,对不住了大家。出门了!望体谅。
第八章两个人的野望
董凡仔细看了看,虽然这五子登科方口尊没有款识,但从做工等等上看上去,无疑都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多少钱收来的?”董凡出口问道。
“不多,十二万。”燕伟笑了笑,报出了价格。
“嗯!”董凡点了点头。
十来万,这个价格不能说高,也不能说底,但很实在。
“我怎么感觉,不像民窑的呢?”董凡看了一会,嘀咕道。
“你是说无款官窑!?”燕伟听了董凡的话,都不去管董凡语气中的不肯定了,压低的声音问道。
虽然是压低了声音,但燕伟的语气中,无疑都透着兴奋!
要这是真是董凡说的无款识的官窑,那这十二万,不过是个零头罢了
“嗯,我是有这样的感觉,你看着做工。虽然是素身,但依然彰显出非凡的工艺。而且,在民窑中出现这么一件难得的匠心独运的器物,本身就会让人怀疑了。你不觉得么?”董凡虽然不敢肯定,但还是怀疑。
“你会不会是想太多了虽然是有无款的官窑但”燕伟热切的目光,逐渐冷静了下来,他还是很理智的问起董凡。
大家说到无款,可能都会觉得,既然是官窑,那么怎么会无款呢?既然是官窑不加款,那么这个市场会不会就不是那么好了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说在北京翰海一次的春季付拍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目前能与该器相比拟的同类大瓶有两件: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大瓶和藏于台北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八方瓶。这三件大瓶均无底款。
有专家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尤其是乾隆帝,总是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御窑厂一再烧窑实验,直至烧造出满意的绝佳式样为止,因而这个时期有些无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识的。同时,这也与皇帝比较迷信有关。据传康熙帝怕太监将官窑瓷器打碎,寓意不吉利,唯恐自己的江山不保,因此要求烧制的瓷器不落本朝款或不落款。
官窑瓷历来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人们在欣赏一件官窑器时,很自然会看一下底部的款识,这被认为是官窑的“身份证”。然而在那场北京翰海拍卖,一件无款官窑…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经过激烈争夺,被京城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以2408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这无疑使人们对官窑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落款识,还有一种情况是仿前代瓷器,如宋瓷、明瓷,倘若原件无款,仿制出来的瓷器自然也就不会带款。而模仿宋明经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再者,从存世官窑瓷器来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件粉彩霁蓝描金大瓶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另外两件一样,正是作为宗教祭祀之用。
“你看这瓷质,的确是上好的。你再看看这造型,在民窑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是罕见,要是官窑的那些工匠,出现这样的器物,很有可能。再看这上面的釉色,等等,所以我才有这样的怀疑。我也不是就那么简单的一说,你我都知道要评判官窑器不能光看有没有官窑的款识,还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要通过瓷质、造型、画风、釉色等多方面来进行评判。”董凡见到燕伟刚刚兴奋的逐渐冷静了下来,心中也暗自点了点头,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怀疑。
燕伟能有这样的表现,董凡很满意,因为他需要的,不只是是一个能帮自己鉴定东西的人,还是一个拥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能更放心。
燕伟没有说话,但接从董凡手中接过东西,仔细的看了起来。
“我再回去看看,查下资料。”燕伟没有给出结论,但却做出了最实际也最明确的行动。
“行!那就交给你了。钱我报了吧!”董凡笑着说道。
“呵呵,行啊,先把十二万给我报了,要是这是官窑,嘿嘿,你准备大出血吧!”燕伟一点也不客气。
“没问题!”董凡也大笑起来。
今天最大的收获,除了董凡梳理好了自己的思路外,那就是这件,这件董凡觉得“官窑”可能性很大的五子登科分口尊了。
其实,高兴的,还不只是董凡,还有燕伟!要这件真是官窑,能拿多少钱是少,但对燕伟为董凡的“思古斋”打造名气计划,那将更有帮助。
要是董凡知道燕伟的打算,估计又会马上给燕伟发一张“闷骚卡”了!
其实,燕伟心中的想法,都没有给董凡说过。
燕伟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有效果。他就是想,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上,以董凡“思古斋”的名义送去拍卖品。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实际却是不然。
一场拍卖下来,怎么说,这快百件的东西得要有吧?燕伟想的就是,别的不说,先送去十几件啥的
可以想象,到时候参加拍卖的那些藏家,有谁还不记得“思古斋”的名头?想想那效果,每推出几件就有“思古斋”的,这能让人印象不深吗?
当然了,要实习这个目标,也是很不容易的。看看现在,董凡能给燕伟的,就是在燕伟手上的那一对辽代的盘口剔花大瓶了!所以,在燕伟知道这件居然有可能是无款的“官窑”的时候,他心中的激动,远远不是他得到的钱会更多。而是,这样的话,离他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
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是单纯为了钱,而去做某件事,甚至劳心劳力,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
要按燕伟的家世来说,他这一生,只需要不断的多看东西,多参加活动,名誉自然会来的更多,钱也回来的更多。但这些,都不是他要的。
他从老家来到北京,去了拍卖行做了一个小小的鉴定师,就是希望通过自己,去发掘更多的珍品。而不只是给人鉴定,或者靠鉴定去吃饭。他更向往的,则是前辈人那样的不但到处的探索,到处去收集,到处去发现!
这也是他愿意跟着董凡做的动力。因为董凡给了他更大的空间,董凡就好比给了一片草原,让燕伟这个愿意奔跑的骏马随意的驰骋。
在这里,燕伟能和董凡的“思古斋”一起成长。在这里,他能亲自用自己的手去实现一个一个的目标,去发掘一件一件的珍品。在这里,他能像一个推手一样,一点一点的推着“思古斋”让更多的人都知道!
也许,这些理想,很可笑。也许,这些理想,很单纯。也许,这些理想,很渺茫。但燕伟愿意去做,因为只有行动,才会有可能!
“你想什么呢?”董凡看着燕伟拿着东西愣愣的看着,也不说话,出声打断的问道。
“没,我想这要是真是你说的无款官窑,那在拍卖会上,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价格?”燕伟笑了笑随口回答着。
“拍卖会上出现什么样的效果我不知道,但你的功劳那是少不了的。你就希望东西越拍越高吧,你也最好希望我的这“思古斋”没这么快完蛋!”董凡也笑了笑。
“那当然!”燕伟很肯定的回答。
他在心里,跟为鉴定的说着:一定不会垮!
不得不说,年轻人,总是有热血的。不管他多么的成熟,但只要找到自己能为之奋斗的事情,那么,从此整个人生在他们看来都会变的很精彩!
董凡是这样,燕伟也是这样。
董凡不知道燕伟的想法,但燕伟,同样也不知道董凡的想法。
董凡的想法,也许现在还不成熟,但他在一点一点的前进。也许,董凡不可能创造多少奇迹了,也许,董凡也不能收到多少珍品了,但至少,他没有放弃。总有那么一天,董凡会让自己的名字,让每一个藏家都知道,甚至,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
他早就不是那个吊儿郎当的少年了,他的心中,有比燕伟更要大,更要刺激的追求!
“还有什么东西?”董凡看着傍边还有一个盒子,又开口问道。
“没什么东西,拍卖行的,一幅字画,这次下去的任务。本来想让你也看看的,但现在觉得没必要了。”燕伟看了看东西,淡淡的笑了笑。
“行,那就这样吧!你有时间去店里拿钱,我让小华准备好。”董凡还真的没有多少兴趣看了。
不是因为东西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因为东西不是他很懂的,而是因为他在燕伟看到了东西不重要性。也许,那幅字画值几万吧,也许十几万吧,但那有怎么样呢?
董凡说起了店铺,两人事都忙完了,也自然的也把话题扯到了店铺上了。
要不是小华打电话问他要不要回去吃饭的,怕是两个人在这里不知道要说多久了。
PS:这章是3000字的,看我的废话是免费的。看到这话,大家估计也知道,今天可能没更新了。其实,我总是要大家多多谅解,总是用有事来遮掩过去。事是真有,而且,让我不知所措。因为,似乎,我现在的恋情,要走到了尽头了。我不知道该说谁对谁错,但四五年的感情,让我就这么放下,我真的做不到。总有那么一就话: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点
我也很想,但事实上,我做不到。
其实,这本书,也是因为她,才有了书的诞生。当然了,哪怕是到最后我依然没能挽回,我也不会太监,这点大家大可放心。只是,这段时间,真的很影响心态。我总是在书里试图描写好的,让人高兴的情节,因为我怕一但写到不好的,会让大家看的更郁闷。
我只想说,我会尽我最大努力,不断更,哪怕这几天我心乱的一塌糊涂,我依然没有断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