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玲珑3
拢撼记肷狻5塾懈校蠊楹夤炊骷巍?br />
十二月,迁和惠太后灵,伴天帝,合葬东陵。
轻轻洒洒一夜的小雪,妆点了肃穆宏伟的帝宫,又是一年秋去冬来。
旋转飘飞的轻雪落到清华台,未及积下便化作了雪水,暖融融的地气一呵,四处落得兰露点点,芬芳清冽,倒似进了细雨滋润的晚春。玉兰树下,凤鸟鸾鹤闲步展翅,不时一声清啼婉转,空灵悦耳。
两排紫衣侍女手挑盛着兰花的竹篮,袖袂飘曳,穿过琼苑步入清华台,翩跹恍若瑶台仙子。五色池旁水雾缥缈,卿尘正仰面躺在玉榻之上,身上随意罩了件夜天凌的衣袍,宽襟长衣散散垂落,别有一番闲雅的风韵。
夜天凌倒是端身坐在榻前,一手有意无意地抚着卿尘散泻身旁的长,一手在眼前奏疏上批了几个字。五色池的内池连着殿中温室,刚刚沐浴过后,一时不想去御书房,他便命人将今天的奏疏取到了这儿。事情不多,和卿尘谈笑间便大概处理妥当,难得清闲的一天。
侍女们进来将池中残余的药草清理干净,复又将一勺勺的兰花撒入池中,碧池兰若,微香清淡。卿尘拍了拍趴在身上的雪影,将手里一份奏疏放回案上,“真让殷采倩留在北疆吗?”
夜天凌低头嗯了一声,稍后说道:“她既执意请求,便成全她。”
卿尘想了一想,说道:“也好吧。”然后反手又去取下一份奏疏,刚刚摸到,突然手底一空,那奏疏已被夜天凌抽走,转手放到了案头她拿不到的地方。
“干什么?这边你不是都看完了吗?”卿尘问道。
夜天凌没回答,只点了点剩下的那些奏疏:“你看这些。”
这意思便是那份不让她看,卿尘奇怪道:“为什么那份不给我看?”
夜天凌道:“无聊琐事,不看也罢。”
卿尘转过身来琢磨他的神情,夜天凌原本低头写东西,被她盯了会儿,一笑将笔搁下,“刚才我进来,你藏了东西不给我看,先说说那是什么?”
卿尘侧,眨眨眼睛:“不告诉你。”
夜天凌就指了指那奏疏,对她一摇头。卿尘凤眸一瞥,挽了头站起来,雪影从她身上跳下来凑往夜天凌身边。她拨开珠帘,一边走一边道:“你不给我看,我也知道是什么。”
夜天凌道:“那便不必看了。”
“不看就不看。”卿尘身上外袍滑落,沿着浅阶步下五色池,浸入水中,浮香氤氲乌飘散,池水温暖得让人心骨松散。她半合双目靠在玉石池边,信手拨弄着一朵清兰,心思还是转到那道奏疏上去了。
定然又是请求皇上册立妃嫔的奏疏,上次冷宫之事后,这种奏疏就没断过。皇上即位三年多,至今六宫虚设,臣子们早就不以为然,尤其与凤家对立的阀门势力不愿见凤家之女把持内宫,自然要在此事上动些心思。先前他们都还摸不透皇上的想法,只见帝后情深意重,便是有些奏议,也轻描淡写,可突然出了冷宫事件,便好像积蓄已久的洪水终于找到了出口,一时汹涌而来。
夜天凌极少和她提起这些,但这几个月来见他接连提拔凤家亲族,卿尘便也能知道大概。中枢平衡,没有什么比让这些仕族阀门自行牵制最有效,凤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容他人动摇了皇后的地位。而夜天凌最终同意殷采倩留在北疆,或许也有此事的缘故吧。
他替她守着呢,他和她的家,谁也别想踏足一步。卿尘缓缓吐一口气,往水中沉下几分,突然听到身后一声低笑。她回头,夜天凌正看着雪影从垂帐后面叼出的一样东西,笑不可耐。卿尘一愣,险些从水里就那么站起来,“雪影!”
雪影闻声,“噌”地窜到了夜天凌怀里,尾巴一摆缩起来,一双蓝晶晶的眼睛斜瞅着卿尘。卿尘气结,雪影叼出的正是她刚才不肯给夜天凌看的东西,这时候拿在夜天凌手里,是一条腰带,玄玉色的底子,金丝嵌边,上面绣的是……
夜天凌端详着,面上笑意加深,看了又看,问:“这是……龙?”
卿尘恨不得把雪影揪过来打一顿,攀着池边伸手:“还给我!”
夜天凌闲步到池边,一直强忍着笑:“到底是不是?”
卿尘俏脸飞红,银牙轻咬,“你看不出来啊!”
夜天凌似乎实在是忍不住了,笑得双肩微抖:“开始确实是,没看出来。”
卿尘哭笑不得,她是绣的……好吧,是针法差了点儿,但也不至于看不出是什么吧?眼见夜天凌一脸的戏谑,雪影三两下跳到夜天凌肩头,蹲在那里神气活现,也不知它最近是怎么讨好的夜天凌,现在时不时连肩头都可以蹲一下了。“卖主求荣的家伙。”她信手丢了朵兰花过去,雪影身形一转,急忙跑掉了。
夜天凌含笑在池边蹲下来,白衣微松,襟怀半敞,“绣给我的?”他低声问道。
卿尘斜飞他一眼:“不是!”
“哦?”夜天凌低下身来,笑看着她,“不是给我,那是给谁?”
卿尘抬手抢那腰带,被他一闪躲开了,深深的眸光笼着她:“是不是给我的?”
卿尘半仰着头,妩媚地看他,唇角浅浅带笑:“你是天子,腰带上都要绣龙才行,我这又不是龙,怎么是给你的?”
夜天凌蓦然失笑,心中极是畅快,拿着那腰带再看。卿尘便问道:“是不是龙啊?”
夜天凌挑眉:“嗯,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
卿尘抿着嘴,双手环上他脖颈,“真的是?”
“嗯,”夜天凌一本正经地点头,“真的越看越像。”
卿尘眼中狡黠的清光微闪,攀着他的手略一使劲,就将他往玉池中拉来。夜天凌也不反抗,顺势将她抱住,两人双双坠入池中。卿尘顽皮心起,站稳之后便拿水去泼他,夜天凌这身刚换的衣衫反正已经被她弄得湿透,索性抄水反击。两人孩子一样在玉池中笑闹躲让,层层水珠飞溅,竟玩得不亦乐乎,哪里还有半点儿帝后的样子。
直到卿尘玩累了耍赖,夜天凌将她抱回榻上擦干了身子,舒舒服服窝在那里。雪影凑过来被卿尘抓住,点着它的脑门要罚,雪战不知从哪里玩回来了,围着卿尘直转圈。卿尘对夜天凌笑道:“四哥你看,还来了个求情的。”
夜天凌眯着眼靠在榻上:“那就请皇后娘娘高抬贵手,饶了它吧。”
卿尘道:“陛下圣谕,臣妾岂敢不从?”说着拎着雪影的手一松,雪影忙不迭地就往夜天凌身边躲。
夜天凌显然心情不错,破例允许雪影趴来胸前,刚刚抬手摸上它的脑袋,卿尘却伸手把雪影拎开,“谁准你趴在这里了?”
雪影被丢到雪战身边去,两只小兽滚成一团。清香淡雅袖袂拂面,她已经舒舒服服地枕上了他的胸膛。他唇边勾起惬意微笑,这个女人,居然和一只小兽吃醋。
他垂眸看她,目带笑谑之意,她扬一扬修挑的眉稍,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夜天凌感慨一句:“女人。”这时忽听外面晏奚隔着屏风急声说道:“启禀皇上,韦州八百里急报!”
夜天凌拂开珠帘步下龙榻,晏奚拿了急报入内,火漆红印,竟是军报。
夜天凌看过之后,眼底几分笑意深深一沉,眼底精光熠熠,剑锋般明锐,转身对卿尘道:“这个万俟朔风,居然和吐蕃开战了。”
圣武朝之前,西北一带的大片领土原来一直控制在西突厥手中。天朝与突厥交战,吐蕃趁机北扩,夺取领地。柔然族取代突厥之后,双方一直对峙。
赤朗伦赞此人野心勃勃,圣武二十七年景盛公主病逝,吐蕃与天朝关系曾一度陷入紧张。三年前湛王兵慑边陲,联姻西域,使得吐蕃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万俟朔风那时也刚刚站稳脚步,休养生息,培植势力,尽量避免事端。
这几年天朝内政不稳,吐蕃趁机又蠢蠢欲动。夜天凌一面厚赐嘉封,示以安抚,一面扶植万俟朔风,助他扫清突厥残余势力,先后灭掉同罗、仆固等散游部落,统一漠北。如今柔然今非昔比,与吐蕃的矛盾也日益显露。
五日之前,万俟朔风借事主动挑起争端,亲引三万铁骑,以快袭战术突袭吐蕃军队。赤朗伦赞也非平庸之辈,即刻引兵北上,双方在琉勒河一带短兵相接。
夜天凌三年来对吐蕃退以忍让,暗中部署,这份军报一入天都,他当即决定兵西北。
帝曜四年二月,夜天凌在宣圣宫光武台祭天封将,命上军大将军南宫竞、武卫将军唐初率轻骑二十万兵分两路进击吐蕃。
月末,南宫竞所率左路军在大非川击败吐蕃军队,曾被吐蕃吞并的吐谷浑一带重归天朝。与此同时,万俟朔风调集柔然骑兵,挥军猛攻,吐蕃两面遇敌,战事吃紧。
赤朗伦赞审时度势,欲与天朝暂时修好,以缓和局势。夜天凌面告使臣,命吐蕃退出碎叶、扦弥等一直在他们控制之下的西域诸国,赤朗伦赞拒绝。
夜天凌态度强硬,当即驱逐来使,支持于阗国兵南下。十日之后于阗攻陷扦弥国都城,尽歼城中吐蕃军队。扦弥国国君被驱逐出境,流亡吐蕃,继位的新国君对天朝俯称臣。
四月,夜天凌调川蜀精兵,以岳青云为左卫大将军、西州都督,自原州通山路,越白水,向西夹击吐蕃。
战报如雪,一日数封飞报帝都。武台殿灯火长明,昼夜不歇。
吐蕃在赤朗伦赞多年苦心经营之下,国力强盛,骑兵勇猛,不乏与天朝对抗的资本。连月以来,战事时有反复,朝中大臣很快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
夜天凌心志坚毅,一旦决定彻底遏制吐蕃势力,毫不动摇。在此事上夜天湛与他意见一致,朝中主战一派正是以他为。
这是湛王继麟台之议后又一次明确支持皇上的政见,太极殿上唇枪舌剑争论的结果是一战到底。
夜深人静,主和一派为的凤相灯下踱步,湛王温润淡笑下犀利的词锋,御座之上皇上高深莫测的注视,竟不由得让他记起卫宗平在狱中曾说过的那些话。
这次对战吐蕃夜天凌不曾亲临战场,但运筹帷幄,仍是以往用兵果决之风格。排除朝中反对意见后,逐步稳定战局,继而动大军,配合万俟朔风连战快攻。
六月初,他与万俟朔风设诱敌之计,假作双方失和,故意放归吐蕃俘虏,引诱赤朗伦赞进攻掖城。
赤朗伦赞果然中计,十万大军在鸣沙海被团团围困,几乎全军覆没。
天朝、柔然两军乘胜追击,五战皆胜,赤朗伦赞亦在战中被万俟朔风所伤。
之后天朝大军一鼓作气,接连收回西域数镇,万俟朔风则率领柔然铁骑驰战千里,直接攻入吐蕃境内。
捷报传来,举朝上下争相庆贺,战局已然明朗。
赤朗伦赞遭此大败,难以为继,终于意识到柔然和突厥情况不同,想要对抗他们,就绝不能与天朝失和,于是再次遣使向昊帝请求息战。
吐蕃使臣到了天都,朝见之前先私下拜会凤衍,赠送异宝舍利佛珠。次日使者入朝,凤衍出班力主受和,昊帝此次终于降旨接受。吐蕃对天朝称臣、纳贡,退出西域,承认天朝对西域的绝对统治。
是年七月,三方正式退兵,各遣使节至玉门关,立和盟碑,歃血而誓,结大和盟约,旧恨消泯,更续新好。
曾经沧海难为水
此次天朝平定西陲,国威远扬,四方番国皆遣使来贺,各国使臣云集天都,觐见朝拜。
昊帝降诏,册封万俟朔风为柔然可汗,册封赤朗伦赞为归义王。八月仲秋,南宫竞、唐初班师回朝,赐宴宣圣宫澄明殿,举朝同庆。
澄明殿,殿高九丈,琼阶铺玉,层檐入云,筑于太宵湖中摇光台上,四面云波浩渺,霞雾缥绕,二十四道玲珑浮玉桥贯通临岸,另有复道飞阁相连各处宫殿。远远望去,宫女们环鬓轻衣,绰约而行,凌波微步,丝竹缥缈,恍如瑶池仙宫。
辰时初刻,亲王皇宗、文武臣工入宫候驾,殿廊之前问候寒喧,已是显而易见分明的两派。一方是秦国公、长定侯、凤衍、殷监正等宗亲仕族、耄耋老臣,一方是杜君述、6迁、斯惟云、南宫竞、唐初等后起之秀、寒门武将,此次战和之争,也正是这两派一场激烈的对立。
安定吐蕃,战事大捷,这让朝中少壮之派扬眉吐气。南宫竞和唐初此次凯旋,分别受封骠骑将军、抚军大将军,入进中枢,官比三公,随征诸将各晋封赏。
寒门将相陡然崛起,羽翼渐丰,已俨然要与仕族阀门分庭抗礼。殿前相见,拱手笑语间不免便带了些许刀光剑影,隐隐浮动。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不曾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