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阙-海青拿天鹅





  原来如此,想不到熊勇曾经在宗周待过这么久,还与燮的两个弟弟是好友。
  我微微一笑,说:“二位公子与太子多年未见,当是有许多话要说,姮不再打扰,就此告辞。”
  “嗯?姮要离开?”熊勇惊讶地说。
  公明斜睨他:“你难道还想邀公女去辟池看你射猎不成?”
  熊勇笑笑,道:“姮若想去,有何不可?勇定教姮见着天下第一的箭法。”
  公明嗤道:“又说大话,箭法天下第一之人乃我族兄虎臣舆。”
  “虎臣舆?”熊勇一愣,说:“那个十五而冠的伯邑考后人?”
  公明道:“然也,虎臣舆箭法精准,天下无人可及。”
  熊勇想了想,忽而转向我,问道:“姮可见过虎臣舆射箭?”
  我点头,说:“姮两年前曾见过。”
  熊勇问:“如何?”
  我笑笑,道:“确实高超。”
  公明得意地说:“这下信了?”
  熊勇瞟他一眼:“那又怎样?我在楚国之时,君父重武,每日习射,若无上杀便不准用膳,我的箭法才是无人可及。”说着,他转向我,满脸自信,豪气地说:“五日后大丰之祭,勇定让姮看看谁才是那天下箭法第一之人。”
  啊?我讪笑,关我什么事?
  公明一脸不信,杼却在旁边笑着对我说:“大丰之祭甚是热闹,且多年未曾举行,公女若是无事,到时不妨前往观礼。”
  我微笑着答应道:“多谢公子,若彼时无事,姮定当前往观看。”
  ※※※※※※※※※※※※※※※※※※※※※※※※※※※※※※※※※※※※※※※※※
  大丰之祭越来越近,辟雍中的人变得忙碌起来,最明显的例证是小师箴,他已经接连三天告假,由我陪着诸姬练习。
  多了将近半日的清闲,诸姬也开始不太安分起来,一个个心不在焉,热烈地讨论着大丰之祭时去看贵族们射猎。
  王姬瑗则乘隙出去溜达,其间,还带我去珍苑中看了一回公明的驘兽。
  辟雍中养有大量的飞禽走兽,供周王和贵族们祭祀射猎之用,四周的矮墙便是为防止野兽逃逸而筑的,其中有珍苑,囿养着各地进贡的异兽。
  据王姬瑗说,公明的驘兽一直养在珍苑中,去年赐下时已是冬季,公明怕它在途中有所闪失,就没有带回晋国。
  这么小心翼翼,想来是十分珍贵的了。于是,我满怀好奇,和她走进了珍苑。
  当我看到那正悠闲地嚼着草料的“驘兽”时,一下傻了眼。长耳棕毛,似马非马,分明就是一头骡子!
  王姬瑗得意地看着目瞪口呆的我,说:“如何?没见过吧?驘兽乃西方戎人独有,就连镐京中最老的囿人也只见过两头。”
  我面上笑笑,心想要是跟她说我见过不止两头她会不会信。想起刚才在珍苑外,看到两只熊猫在竹林里啃竹子,不禁深深地感叹造化奇妙。
  看过驘兽,两人闲聊着回学塾。我问王姬瑗,大丰之祭她去不去看,她道:“当然要去,虎臣舆等京中青年贵胄都来随天子射猎,这种热闹,出嫁后就看不到了。”说着,她望向我,暧昧地笑道:“公女也该去看,来年嫁给晋侯,怕是也难看到了。”
  我微笑:“晋侯还未提亲,言之尚早。”
  王姬瑗奇道:“怎会言之尚早?我自小与晋侯相识,虽不如杼和公明熟悉,却也知道他为人重诺,这等大事,他既已许下,定是绝无更改,公女大可放心。”
  我涩然一笑,点点头,望着林中高低跳跃的鸟雀不言语。
  王姬瑗看看我,继续说:“晋侯少年为君,继位时,除一班唐国旧臣,无依无靠,却硬是自己吃苦受累撑了过来。往后,晋国渐好,戎狄初定,他却仍是独身,宫闱空空,我等几个曾为他担忧不少,直到得知他与公女订婚之事,才觉得安下心来。晋侯言出必行,公女切不可胡乱猜忌。”
  “噗”的一声,一只雉鸟展翅在头顶的枝桠上飞起,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划过,我望着那空中,一瞬间似有绚丽的身影留下,仔细看去,却只余飞舞的微尘。
  “姮知道的……”我答道,声音出来却轻飘飘的没有一丝实感,如那微尘一般,在林中淡淡散去。

  大丰(上)

  大丰之日,寺人衿一早就把我从床上叫醒,我迷迷糊糊地望望外面的天色,发现才刚刚透出些晨光,抱怨地问她:“为何这样早?”
  “不早了,”寺人衿一边将牙刷蘸上盐递给我,一边说:“小人方才出去,见到诸姬房中早已点起烛火,君主可是最迟的。”
  “哦……”我答应着,动作迟钝地把牙刷完,在水盆前俯下身去,将水不断地捧到脸上,强迫自己清醒过来。
  寺人衿拿起一件锦衣,预备给我穿在素纱单衣外面。我看看那锦衣,嫩青的底色,绣着柔美的花草纹饰,淡雅而精致,对寺人衿说:“拿错了吧?今日该着祭服。”
  她笑着说:“小人并未拿错,方才已经打听过了,今日诸姬只是旁观,并不入明堂祭祀,连王姬也着常服。”
  我点头,穿上锦衣,系上裳裙,然后坐到镜前,让寺人衿拿起梳篦帮我梳理头发。
  今天寺人衿梳得格外仔细,她用心地把两边绾作鬟髻,虽然看上去我还是一个总角少女,却比平时脱去了几分青涩,多了几分婀娜。
  寺人衿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忽然,她好像想到什么一样,眼睛一转,朝身后的箱柜走去。
  她打开翻了会,取出一支簪子,我一看,正是燮送的珍珠簪花。寺人衿笑眯眯地把它簪在一边的髻上,正面看去,明珠攒成的朵朵小花在黑发间绽放,俏丽可人。
  “果然还是这簪花最宜君主,怎么戴都好看。”寺人衿赞道。
  我笑笑,从小就这样照镜子,向来未觉得那容貌改变过,恍惚间再看,却俨然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接着,寺人衿越发卖力,又将玉饰取出,挑出几件华贵的给我戴上。
  我觉得身上沉甸甸的,问她:“今日不过旁观,又不着礼服,何须穿得这样隆重?”
  寺人衿一脸神秘道:“君主不知,来宗周之前,侍母丘一再叮嘱小人,君主凡是要在人前露脸,必定要盛装打扮,说不定可借此觅着佳婿。”
  “啊?”我哭笑不得,自己动手将三挂累赘的大佩取下,对她说:“此等装饰之物,点缀一二即可,挂得满身珠玉反而多余。”
  寺人衿不服气地说:“君主这话不对,首饰本就是戴来给人看的,女子环佩琳琅方显贵气。若说多余,君主腕上那琉璃手链,日日戴着,却总掩在袖底,虽是精美却无人见得,依小人看,这才是多余。”
  我低头看向手腕,燮送的青金石手链正静静地环在上面,莹润如初。
  指腹缓缓地摩挲,心中千缕感念翻转,在脸上却化作淡淡一笑,我看着手链,轻声叹道:“它……不一样的。”
  ※※※※※※※※※※※※※※※※※※※※※※※※※※※※※※※※※※※※※※※※※
  今天难得的大假,诸姬个个不掩面上喜色,打扮得光鲜动人,有说有笑地登上翟车,朝辟池而去。
  天已经大亮,辟雍中已经热闹起来,一路上人来人往,忙碌的役者和穿行的车马骆绎不绝。太阳刚刚越过山梁,将光辉暖暖地撒在辟雍的树林水泊之上。风从天边拂来,森林发出海涛般起伏的声音,辟池的灿灿地皱起波光。
  我们在辟池边上下了车,眼前,几十艘大小不一的船靠在舟垄旁,密密麻麻,却排列得有条不紊。其中一艘最大的船上,船头立着一杆白旗,旁边的十余艘则立着红旗。池畔早已聚集了不少贵族,鲜衣华服,扎着堆在舟垄边闲谈,等待着周王的到来。
  寺人引着我们走上舟垄,登上一艘大船,开向辟池中的学宫。
  学宫中最大的建筑是明堂,远远望去,只见它巨大的庐顶上铺着厚厚的白茅,四周没有墙壁,只用几根巨木牢牢地支起在三层土台上。水边花木繁茂,芦苇青青,几只白鹤优雅地舞动双翅,在学宫旁嬉戏,各色水鸟成群,在林木和水泽间悠闲觅食。
  船夫将船靠停在一处视野开阔的树荫下,旁边;早已泊有不少贵胄女眷的船只,上面坐着的大多是些年轻的贵女。
  远处的岸上传来一阵熙熙攘攘的声音,朝舟垄回望去,只见一行人登上了那艘白旗舟。其中簇拥着的一人,身着猎装,稳步走向船首,站在白旗之下,一股凛凛之气。
  “那可是天子?”我问王姬瑗。
  “正是。”王姬瑗道。
  “呀!虎臣舆!”正说着,旁边船上不知谁轻呼一声,在贵女中引起一阵喧哗。只见白旗舟上,周王身后站上了一人,身形颀长,似乎正是姬舆。
  “今次射猎,大约又是虎臣舆优胜。”王姬栎说。
  王姬瑗听了,满面无趣:“看了这么多年,每回都是虎臣舆,他也该让让别人。”
  王姬栎笑道:“瑗,会这么说的怕是只有你一人。”说着,她示意地瞥瞥那些一脸着迷的贵女。
  王姬瑗瞟瞟她们,轻哼了一声。
  一名宗姬笑道:“虎臣舆年轻英俊,勇武无双,又尚是独身,王畿女子谁不知晓?只是我等与他同姓,自然不像那些贵女般喜欢看他。”
  王姬瑗不以为然:“她们看了又如何,虎臣舆早已冠礼,却至今未听说他中意谁。”
  说话间,辟池边忽然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无数的禽鸟被军士吆喝驱赶着飞起,在辟池上空密密地盘桓。
  周王白旗舟已经缓缓驶离舟垄,两旁的红旗舟和其余大小船只也站上了人,随着白旗舟向学宫这边驶来。船行到水中央,周王从随从手中接过大弓,将弋搭在弦上,缓缓拉开。
  “铮”的一声,弋离弦疾去,在空中划过一道白影,两只大鸟从空中直直坠入池中。
  完美的开场,四周响起一阵喝彩之声。周王从容不迫,拉起弋上的细绳,亲自将猎物从水中拖到船上。
  白旗舟继续向前,领着一众红旗舟,穿过辟池,在学宫前靠岸。
  小师箴和瞽人们在明堂上奏起颂歌,周王率着贵族们下船,登上明堂,将刚才捕获的禽鸟献上堂中的祭台,在瞽人们的祭乐声中和众臣一道跪拜。
  周王献祭后,轮到贵族们射猎。乐师顿挫地擂起鼓,众贵女的表情一洗刚才祭礼时的肃穆,开始满面期待地张望。
  军士继续将林中的禽鸟赶到辟池上,控弦之声阵阵,箭弋雨点般向空中飞去。忽然,一只肥胖的天鹅从我们头顶掠过,“嗖”,一道箭影袭来,天鹅中箭,重重地砸在水面,将旁边一艘小舟上的贵女溅了一身的水。
  王姬栎看看那几名手忙脚乱的贵女,提议道:“水上多有不便,我等还是到岸上去吧。”
  诸姬纷纷赞同。寺人们将一块长板架起,将诸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搀到岸上,又选了块花树下的阴凉空地,把船上的茵席案几等物移到那里,诸姬分席坐下,继续观看贵族们射猎。
  几拨国君公卿轮过后,姬舆和几名年轻的贵族走了出来,场上众人见状,纷纷翘首,周围的女子们更是不住兴奋地窃语。
  所有人都凝神以待,众目睽睽之下,姬舆仍一脸淡定,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地站在场前。鼓声响起,他拈弓拉弦,不慌不忙地举弓,双眼专注地看向前方,片刻,弦“铮”地一放,破空之声响起,他的弋化作一道白光,率先旁人,直直射向空中。
  过了不久,获者在场中唱获,众人一片哗然。姬舆的弋连中六鸿,居全场之首。
  诸姬一阵惊叹,王姬瑗也睁大眼睛,良久,佩服地赞道:“不想虎臣舆箭术竟已如此精进!”
  王姬栎笑道:“瑗,往后会射,这优胜者怕都是虎臣舆了。”
  王姬瑗点头,脸上微有无奈。
  “咦,”旁边一名宗姬忽然说:“虎臣舆似乎在看这边。”
  我和诸姬朝姬舆望去,果然见他正面向这里,不知在看什么,过了一会,又转回头去。
  “许是真的看上哪位贵女了。”王姬瑗打趣道,诸姬一阵窃笑。
  场上又擂起鼓声,另一组人上前,我看过去,见到熊勇正在其中。他站定,稳稳地拉开长弓,瞄准,猛地一放,弋呼啸着离弦而去。
  获人唱获,熊勇射中四只大鸟。众人纷纷诧然,惊奇不已。
  诸姬也是面面相觑:“这楚太子竟也这般了得?”满脸不敢相信。
  我朝熊勇望去,毫不意外地看到他正一脸自得地同别人说话,那笑容像阳光一样明晃晃的。
  过了两组,杼和公明上场,一轮下来,杼射下一只,公明三只。
  “杼这次差了些,公明的箭术却是不凡。”王姬栎说。
  王姬瑗笑笑:“公明好武,杼不喜射御,自然比不过他。”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