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1。追求时尚心理。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已进入高层次、快节奏、多色彩时期,生活方式在改变,恋爱方式也在变。有些青年错误地认为,90年代的恋爱方式就是动辄发生性关系,这是恋爱新时尚。有的女青年说:“常规的爱不完整。真正的爱,应该体现出博大。既然爱他,那我什么都可以给他。”“爱就该给被爱者自由,何必等到结婚以后。”“已经快21世纪了,含情脉脉没意思,我要走在历史的前面。”等等。在追新潮的心理支配下,她们很快从初恋进入到热恋,由边缘性行为上升到核心性行为。如痴如醉地拥抱、接吻、爱抚,刺激起性生理本能的强烈冲动,使理智难以抵御。
按我国性道德规范,男女恋爱期间的性行为,最亲密的形式也只能是接吻、依偎、爱抚等边缘性行为,只有在婚姻关系得到法律保护的条件下,方能发生核心性行为。随心所欲的“新潮”行为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第一部分让“阴暗行为”走上“阳光讲台”(7)
2。崇尚性自由心理。
近几年来,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及我国性文化的时而泛滥,冲击了有着很深文化积淀的传统性道德。有些青年人盲目崇尚西方的种种性自由观念,想冲破所谓传统性道德观念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有的女青年说:“我们正面临八方大潮冲击,再理智的女性也会感到困惑——”道德的音乐盒已安抚不住当今一些青年人矛盾痛苦的灵魂与肉体,他们的性观念
已和原始本能需要画上了等号。因而,有些女青年认为“既然成熟了,那么满足自己的欲望是生理需要”。有的说:“只要自己爱得快乐就行。”也有的说:“怀孕怕什么,性爱没有罪。”“女人不做一回人流不算一个完整的女人。”在调查中,有32。67%的女性认为“贞操不很重要”,有19。7%的认为性交根本无所谓,并说“就那么回事”,等等。观念一变,行为随之而变,当她们的爱情还处于不知道如何理智地去驾驭生活之舟时,就被欲火烧得不攻自破,发生了不该过早发生的性行为,有的与男友周期性地发生关系,有的虽已预感到了两人不可能最终成婚,但那种特殊的关系仍一如既往。扭曲的性观念使扭曲的性行为一发而不可收拾,结下了不负责任的恶果。
3。满足性好奇心理。
在当今文化环境中,性已渐渐撕去了遮遮掩掩的面纱。对于有些青年来说,已不是谈性色变,羞于启齿,而是谈性欲如同谈食欲似的轻松、正常。然而由于许多相关书籍刊物更多地偏重于性器官、性生活内容的介绍,性心理、性道德教育贫乏,加之影视作品中性审美镜头的增多,以及街头搂腰搭背,抑或拥抱、接吻现象时时映入眼帘,这种文化氛围,使青年少女对性的朦胧意识和好奇心理更加深化与现实化,由原来的对性生理的比较无知、两性单独在一起为什么会充满甜蜜感、性交怀孕是怎么回事等,发展到已不满足于书刊、屏幕、街头、娱乐场所等读到和所目睹到的,而是要亲自去尝试、探秘,以至于在恋爱期间,有时主动好奇地提出或不拒绝对方提出的性要求。调查表明,有64。3%的女性因一时好奇冲动而与男友发生了性关系,直到怀孕不得不流产时,才后悔莫及。
4。从众心理。
社会上,一些卖淫、嫖娼、三陪等丑恶现象通过合法渠道而非法地存在着,从事色情服务的女子成百计上千计,她们招摇过市,形成一族,诱惑力极强;在校内,恋人成堆,情人成群,过分之举,不避人目,租房同居,宿舍内同床,对校方是偷偷摸摸,同学间已成公开秘密。“都这样了,何必苦了自己”,这种从众心理在不少学生中占了上风。
5。感情回报心理。
虽然有些大学生也懂得女子贞操十分重要,决不应该轻易奉献,但在男友倾慕爱恋之情的不断激荡下,便坚守不住防线。有的或因男友对自己殷勤倍加,学习、生活上给自己以极大的帮助,或因男友为自己的亲属解决了困难而常常感到于心不安,回报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担心拒绝会伤害他的心,于是把满足男友的性要求当做感激当做深情厚意的回报,这类情况在调查中占18。3%。
6。感情征服心理。
有的女大学生感到男友符合自己的择偶条件,是理想中的“美男子”,一见钟情,大有“过了这村没有这店”之感触,在恋爱过程中表现主动。然而,对于有些男子来讲,女方越主动,他反而自视过高,甚至产生对女方不放心的担忧感,过于谨慎起来,态度模棱两可。为了表示自己的真诚,有的女子便急匆匆以身相许,有的为了不被男方抛弃,也采取所谓“能拴住男人心”、“以性锁情”的既不成熟又不明智的拙劣之举。
7。爱情升级心理。
许多青年把性作为衡量爱情的尺码,认为只有性方能维持爱情、发展爱情。有的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是恋爱的程序化要求,必经之路,提早发生,可以早日确定关系,使爱情升级、深化,加固双方的凝聚力。在这种性爱观念的支配下,他们便过快地进行了婚恋的全部。
8。维持婚约心理。
一项调查表明,在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恋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想明确婚约关系,但因种种缘故,如学业未尽、经济困难、工作未定等,迟迟不能结婚。为了维持这种婚约关系,双方经常发生性行为。
9。性功能探密心理。
调查发现,这类动机多见于高年级学生。他们深感相知不易,也期望婚后能美满幸福,因而对结婚持慎重态度。他们愿意与自己满意的恋人在婚前性交,以了解对方的性功能。有的也是为了积累经验,提前体会“新婚之夜”。
10。逆反心理。
这是爱情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反向效应。恋爱中的大学生当经过一番了解确定下爱情关系后,总希望得到周围环境中人的支持和赞许。但如果遭到意外的干涉,他们不但不终止恋爱关系,反而更热情、更密切,以“生米煮成熟饭”的既成事实来抗拒这些阻力,促使恋爱成功。这就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11。虚荣心理。
当今社会,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部分大学生虚荣心极强,产生了严重的攀比和追求高消费心理,其恋爱标准趋于郎财女貌,有些人为了追求性享乐,讨取美貌女子的欢心而不惜挥金如土。于是,有的女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以肉体换取财物,很快献出了女性的“第一次”,也有的在金钱的诱惑下,爱情不断地转移,导致来历不清的怀孕。
第一部分让“阴暗行为”走上“阳光讲台”(8)
婚前性行为使男女双方在性欲和其他动机方面都获得了一定满足,但人在情中不知情,乐极生悲,祸起于喜。从近年全国部分地区对未婚人工流产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婚前性行为给当事者,特别是直接给女方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毋庸置疑的。
1。给女方心理带来极大压力。
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有时是女方主动提出的,而更多的是男方的要求,女方迎合或抵御不了,但事前事后男女双方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它给女方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恐惧、自卑、冲突等接踵而来。调查发现,有27。3%的女性怕怀孕,21。3%的女性很懊悔,21%的女性惧怕败坏名誉。在接受人流手术时,怕手术痛苦者占48。4%,不敢告诉家长者占17。3%,不在乎者占13%,手术后怕产生后遗症的占62。3%,怕失恋后不易再找对象的占20。7%,无所谓者占17%。
2。给女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不想生育的前提下受孕,其补救措施就是人工流产。对婚前性行为者来讲,人流的不良后果有三:一是不能正常地恢复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的女生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做完手术后不休息,立刻去上课、学习,严重影响了健康状况的恢复,甚至导致大出血;二是容易损伤生殖器官,出现意外事故。有的青年不敢去医院人流,找那些江湖医生,在极不科学的条件下施术,使生殖器受到很大损伤,有的甚至送了命,也有的遭到品质恶劣的江湖医生的凌辱,身心均受摧残;三是引起许多并发症。医学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人流对女性可造成月经量少、闭经、性冷淡、不孕,再次妊娠易导致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器官炎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子宫穿孔、产后大出血,甚至引起宫颈癌等。
3。使恋爱关系出现不利于女方的发展趋势。
在未发生婚前性行为时,恋爱双方是相互平等、自由选择的关系,可发生性关系之后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是双方吸引力比过去逐渐减弱。原以为两性关系很神秘,现在变得不过如此;二是女方再选择机会减少。原来男方十分迁就女方,自女方委身于他之后,便以为“她再也离不开我了”、“非我莫属了”,故对女方开始态度随便、任意支配。而女方则因把贞节已交给了他,“已经是他的人了”,又担心男方改变初衷,惟恐被抛弃,于是对男方一再迁就、容忍,即使发现男方有较大缺点,可事已至此,只得将就成婚,贻误了终身大事。调查表明,婚前性行为后女方想报复男方的占10。7%,既悔恨又摆脱不掉男方的占21。3%;三是男方对女方的猜疑开始萌生。恩格斯说“性爱是排他的”,女性如此,男性也不例外,男子总希望女友只信任自己,对自己开放,一旦与之发生关系,便又开始猜疑女方,“她对别人是否也这样?”若女方过去已谈过几个对象,这种疑心就会加重,或导致终止恋爱关系,或婚后生活不和谐。
4。使新婚蒙上阴云。新婚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之一,但婚前有过性行为或新娘子已有孕在身,这样的新婚就会失去应有的欢乐,蒙上一层阴云。就新婚夫妇而言,双方已没有新鲜感,只不过走走形式;周围人也会有议论、看不起。虽然传统观念中有些东西对人们要求比较苛刻,但要一下子扭转传统风俗并非轻而易举。
5。给婚后生活造成诸多不愉快。
婚前性行为往往是在提心吊胆、惟恐别人发现的犯罪感心理状态下进行的,缺乏良好的性生活环境,双方不仅难以从中体会到性快乐,反而会留下痛苦的性经历,容易造成夫妻某一方的性功能障碍,如性冷淡、阳萎等,导致夫妻性生活不易和谐。婚前性行为没有法律保证,女方若因被抛弃而受“哑巴吃黄连”之苦,就会对男方怀恨在心,造成纠纷、违法事故,导致家庭不幸,甚至引起命案。
报告厅内,鸦雀无声。
代雨老师对校园恋爱行为淋漓尽致的查摆和入木三分的解析,使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听呆了。他们中,有此行为者也好,无此行为者也好,此刻,他们的心都是沉甸甸的。
第一部分入情入理引导,循循善诱矫正(1)
爱情是什么
代雨老师轻盈地点击着计算机键盘。
屏幕上出现了她要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对校园混乱婚恋观的矫正
代雨老师通过对大学校园恋情现象的透视和分析,有效地触及了每个听课者的心灵。于是,她抓住“战机”、因势利导地讲下去:同学们,听了以上的查摆和分析,有的同学会从心底厌恶,有的同学会奇怪惊讶,有的同学会脸红心跳,还会有不少同学心里会说,咦,老师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同学们,客观地讲,在高校有恋爱思想和行为的大学生中,应该肯定坚持正确恋爱观的还属主流。但是,不可否认,在主流下面还夹杂着一股或多股力量不小的婚恋逆流,这些无规则逆流的无序冲撞,形成了一个个险恶的但又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漩涡,它使不少天真的男女大学生被卷入泥潭,深受其害。这使我不禁又想到了‘爱情’二字,想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科书里的一段话:‘爱情象征着纯洁、忠诚和美好,爱情伴随着多少仁人志士谱写了人生的壮丽诗篇,但也羁绊了无数庸夫俗子沉沦不前,消失在黯淡无光的人生中。’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呢?爱情的本质与特征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大家并不陌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教科书里已有很精辟的论述,大家从中学到大学由浅入深地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