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面走,一面放光,从那时起,你便完了,你便爱了,你只有一条路好走,集中全部力量去想他(她),以迫使他(她)也来想你”吗?18岁这样的年纪,我对此一片茫然。
我就要满18岁了!清冷的朝日就要发出炽热的光芒了。每当眺望爱情,我心里总有些东西在涌动。有一段时间,我埋头苦读。只因为读到一个故事,说上帝面前有一架天平,他总把等重的男女配在一起。所以,今天我读一本《约翰·克里斯朵夫》,让我这边增加20克,明天我读一段《周易》,让我这边再增加30克。以便有一天,我的对面能放上一个沉重的生命。又有一段时间,我沉溺于体育运动,只希望在将来某一个沉默的时刻,能与他有个共同的话题。在爱情的远方,我做着充分的准备,好使自己到时不会意乱心慌。
我就要满18岁了!带着羞涩的花骨朵儿就要张开了。爱情究竟怎么样才美好,炽热?幽远?对我是个难题。“幽远”犹如“我”与烟纸店门口的鬼,刻骨而难以忘怀。但“炽热”犹如普希金与他的女友,安尼特,阿玛丽雅……教后人感慨万千,不也很美吗?
我就要满18岁了!圆圆的小露珠儿汇成的溪流就要流动了。夜晚,在满是女孩子的寝室里,我们低声交谈,谈生活,谈未来,也谈爱情。我猜爱情是属于青春的,因为泰戈尔说:“爱情不要等到年纪大了才考虑,早晨的歌声,在中午再听,就显得索然无味了。”所以,我决定要把初恋留在大学里,因为我想在校园中的青春之恋也许会很纯洁吧。我也暗暗发誓,对杳不知其踪的“他”发誓,“我将用一种青春的爱情来爱你,有些紧张,但非常热烈。”可有时,我又会推翻自己的誓言。那天,在一条小而热闹的街上,我看到一对老年乞丐。要不是其中的一位挽着个小小的髻,他们老得都分不出性别了。站在凄清的路灯下,坚硬的冬风,打在他们只裹着单衫的身上。老翁伸出一只手搀着老妪,另一只手举着一只脏碗。那只手淌着脓,丑极了。街上往来的从附近大学里走出来的恋人,他们穿着时髦的短裙,相拥着,搂着,甚至亲吻着,很美。可在这“美”与“丑”之间,我觉得“白头生死鸳鸯浦”更美。于是,我又悬揣,也许爱情是与地点、人物、环境无关的,她只是生命的沉淀,可以用来酿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我就要满18岁了!春笋的衣正在脱落,窈窕的青竹竿就要钻出来了。从书里看来,爱情似乎是私人的,甚至可以说是自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可以抛开年迈的父母,庞大的家庭,同生共灭,爱得凄美。泰坦尼克号上的罗丝为了爱情,可以反抗母亲,伤害未婚夫,只陶醉于两人之爱中。我曾觉得这也是我的爱情目标。但看了《红色恋人》之后,我又在日记中写道:
看了《红色恋人》,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罗曼蒂克了。罗曼蒂克既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是罗丝和杰克。他们的感情只是个人的,太短暂,也太自私了。而秋秋与靳(《红色恋人》的主人公)却不同。他们活着,活着奋斗,或者死去,他们把爱情放大,变作了对人的博爱,融于深沉永恒的历史情感中去。就爱而言,他们是幸福的。
第一部分入情入理引导,循循善诱矫正(4)
18岁这样的年纪,我对爱情的目标实在拿不定主意。
14岁时,我曾写下小诗:
14岁,
我们在课堂里。
14岁,
我们在书堆中。
14岁,
我们只知ABC。
而14岁,
罗密欧与朱丽叶早已躺在圣坛下。
16岁时,我曾戏谑:“没有爱情的生活,就像没有肉丸的汤。”(本校食堂一特色,清汤,两三片菜叶)
17岁时,我曾想过,如果上苍让我立即死去,我惟一要乞求的便是告诉我爱情是何种滋味。
就要满18岁了,爱情依然在远方,我只好踮起脚,努力伸长脖子,眺望远方。远方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仿佛传来渺茫的歌声……
代雨老师像播音员一样声情并茂地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同学们。她凝望着静静听讲的学生,深情地说:“这篇散文描写了刚刚迈入成年的青春男女对爱情的朦胧感受和模糊体味,他们似乎看到了美好的爱情,但又像透过漫漫云雾看到了瑰丽的星光和璀璨的火花;他们向往爱情,追求爱情,却又不知道爱情究竟是什么,爱情距离他们有多远……所以,他们也只有远远地眺望。
“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也只是刚刚迈入成年,爱情究竟是什么?恐怕大家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的理论上,对于她的丰富内涵,对于她的曲折复杂,恐怕你们一时也难以读懂;对于她的幸福与艰辛、甜蜜与苦涩、风花雪月与雷电霹雳、甜言蜜语与刀光剑影,恐怕你们一时也探究不清。因此,现在你们只有远远地眺望,静静地观察,去倾听从弯弯曲曲小路的尽头传来的或优美或凄楚的歌声……”
学生们被代雨老师这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他们似乎都在静静地聆听弯弯小路传来的歌声。
代雨老师接着说:“下面,我还想给同学们讲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有一个偏僻的、贫穷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原本没有名字,历经数个朝代,从没有官员来过此地,明、清县志上都记载这一带是人口空白区。其实,这里一直繁衍生息着一群人,他们靠刀耕火种,续烟火,增人丁。一直到民国末期,军阀、土顽争势力、扩地盘,才发现了这里有人居住,当时就取名为“史外村”。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史外村也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但贫穷依然纠缠着他们。改革开放以后,在上级的关怀下,建起了一所小学校,但山民们好不容易盼来的几位老师又一茬茬相继离开。因为他们可以忍受生活的清贫,却不能忍受没有爱情的日子啊,他们的女朋友都是因为他们进了史外村而与他们分手的。
那一年,有一位英俊的师专毕业生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了史外村小学。他那位曾表示愿随他到海角天涯的女友,来山村看了一次,便一封封地写信劝他离开那里,但他未答应她,后来她就和他断绝了关系。
他忍住了失恋的痛苦,他认为,不能放弃自己献身山区教育的诺言。但爱情的冲击力是极其顽强的,他终于挨不住了,三年后,他决定离开这所山村小学。那天早上,他背着行李刚要爬上一个山坡,从山花丛中突然冲出来一群他教的三、四、五年级的女孩子们,她们围住了她们小学剩下的惟一的老师,她们泪眼汪汪地凝望着自己敬仰的老师,面对高耸入云的座座大山,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让他的心灵一生都会被震撼的声音:“老师,您别走,等我们长大了,都—嫁—给—你!”
这喊声似揪心的惊雷在群山中回响。
望着眼前这一群泪眼蒙、稚嫩可爱的女孩子们,他的心被感动了。他毅然背起行李又回到了山村小学。此时,他被爱感动了,被爱支配了,这个爱就是对事业的爱,对山区的爱,对这些山区孩子们的爱。他发誓,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山区教育中,永远不再离开。
他真的说到做到了,虽然他一直还没成家,可他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每当想起“等我们长大了,都嫁给你”的真诚呼喊,人们无不为之感动。这呼喊,至今一直在史外村的大山中萦绕、回荡……这个爱情故事还在发展,还在续写。后面的故事涉及我要讲的又一个问题。
无奈的默许
代雨老师的情愫依然还在故事中。她那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平视着远方,饱含深情地说:
当时,“等我们长大了,都嫁给你”这句呼喊深深地埋在了一个叫卫山妞的五年级女孩子心里。她只有13岁,但很懂事,从个头儿到长相,是那群女孩子中最出众的一个。后来她考入了乡初中,又考入了县高中,全家也都离开了史外村,迁进了县城。
到了高中,卫山妞已出落得靓丽俊美,真是“深山出俊鸟”,全校的男生都很关注她。一些早恋的男生便不时地向她发起“进攻”,但卫山妞心中有爱,情中有人,她以不容进攻者存有任何幻想的严肃态度拒绝了一个个小帅哥的感情绣球。她也曾产生过几次想法,想在高中毕业后返回史外村小学,去实现当初的承诺。但又一想,这算什么,功不成,名不就,还没打好事业的基础就去谈婚论嫁,岂不让人耻笑,让他伤心——他曾多次教育我们,一定要成为一名穷山沟里的大学生。我不能让他失望,一定要下决心考上大学。
第一部分入情入理引导,循循善诱矫正(5)
有志者事竟成。卫山妞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名牌本科院校,却也是她想上的师范专科学校,因为她决心像他一样,献身山区教育事业。
俊雅、靓丽的卫山妞入校不久,便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帅哥、俊男们誉为校花,投目痴望者有之,投书求爱者有之,投情追随者有之。此时,已变得理智、成熟的卫山妞对每个追求者都是以微笑相对,以明理相劝:“咱们虽然已是进入成人年龄的大学生,但总归还是学生
,学生的社会责任就是学习,咱们还是先把知识学习搞好,待打牢事业的基础以后,再去谈婚论嫁,行吗?”
这话说得何等之好哇!卫山妞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孜孜不倦地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三年学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完全有条件可以再专升本,向更高学历层次迈进。但她心里却一直装着史外村小学,装着她的那位老师,她认为,该是向他兑现承诺的时候了。于是,她力排众议,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史外村小学。
她的那位老师,如今已是省级优秀教师,史外村小学校长,虽已36岁年纪,但一直还没有成家。他不是在等她,而是他对男女之爱已心灰意冷,他决心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给山区教育事业,同时也倾注给那些呼喊出“等我们长大了,都嫁给你”的一代代孩子们。他在心里常常自慰:能有这些,就足够了!从此,他便紧紧地关闭了自己的爱情的窗口。
卫山妞师专毕业后返回史外村小学任教犹如一条爆炸新闻,传遍了史外村,也激活了平静的小学校。她的老师没想到当年带头呼喊“都嫁给你”的小山妞又回来了。他望着如今这位漂漂亮亮、亭亭玉立的卫山妞,还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了。而卫山妞却目不转睛地盯住他,由于山风、山雨的侵蚀,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些的老师,依然还是那样英俊、潇洒,只是显得更加成熟,更加沉稳。当她得知老师至今还是单身时,便更是由衷钦佩。
卫山妞不单单是为兑现当年的承诺而来,她是为爱而来,她爱她的史外村小学、爱山区的教育事业,她更爱献身史外村小学、忠于山区教育事业的他。在她诚挚的主动的追求之下,他终于又开启了爱情的窗口。他们虽然年龄悬殊,但爱是真诚的。真诚的爱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在一个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春日里,他们幸福地结合了。
代雨老师讲到此处,眼里闪动着泪花。她被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所感染。她说:
表现在卫山妞身上的爱,有对人的真爱,更有对事业的真爱。面对当今的一些大学生,我很推崇卫山妞的那种理念:咱们虽然是进入成人年龄的大学生,但终归还是学生,学生的社会责任就是学习,咱们还是先把知识学习搞好,待打牢事业的基础以后,再去谈婚论嫁。卫山妞这番话涉及下面我要讲的爱情和事业的关系问题。
大家从教科书上已经多次读到,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事业。人需要爱情,但更需要事业,美好纯真的爱情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促使人去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说得好:“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茔枯冢和破碎心灵的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指出:“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