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蚜恕H说囊簧蟹趾芏喔鼋锥危?6岁是花季,爱幻想,爱做梦;18岁是雨季,爱忧伤,爱惆怅;大学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人生感受。人成不成熟不只是生理上的、年龄上的,更主要的还是经历上的,你只有经历过了一些事情,你才会变得更成熟,心理上也会有更多的不同感受。    

  我认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男人,不要老是把女人的贞操问题看得那么重,女孩也应该尽量让男人转变这种观点。打个比方说,如果没有男人,女人也不会失去贞操;女人没了贞操也可以照样生活。我极讨厌中国人老是会把女人的贞操问题拿出来当做女人价值问题来讨论。对于同居问题我也持中立态度,其实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住感情的,也没有爱情保险柜,恋爱的也会分手的,同居的也会分居的,结婚的也会离婚的。我不认为结婚是锁定爱情的安全堡垒,只有你自己能调节心里的那个度。    

  如果鸡先还是蛋先这个问题说不清的话,那么大学生该不该恋爱也是难以说清的。什么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它是个矛盾组合体,有利必有弊。(大四男生)    

  (33)    

  “让爱做主”,我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但我却深深地理解这四个字。中国在发展,中国人的爱情观也在变化。    

  从笑不露齿到露齿一笑到让爱做主;从父母之命到自由恋爱到让爱做主。发展了,进步了。中国没有性开放,但我们却有让爱做主。    

  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们有他们的爱情,我们有我们的爱情;80年代的青年的父辈们无法理解自己子女的“速食恋”,同样我们也无法让父辈们理解我们的让爱做主;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批判父辈们的爱情,斥之为封建,我们也在批判父辈们的爱情,斥之为落后。    

  爱了就要结婚吗?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爱情,不过我发现那一代人的离婚率特高。    

  我不反对未婚同居,如果可能,也许我也是其中一员。未婚同居可以是婚姻生活的预演,与其让婚姻破裂,还不如在婚前知道对方的一切,同时把自己的一切展示给对方。我相信未婚同居不是在消亡,而是在兴起。未婚同居在父辈们眼中是不道德的,但是,在我们眼里是很正常的。    

  让爱做主,不是唯性主义。我不是唯性主义者,我反对唯性。某人告诉我:没有爱的性是痛苦的。我说:嫖客呢?答曰:“痛苦,同样痛苦。”唯性不是我的希望,唯性的人是变态者,是不完全的人。唯性,不代表爱。唯性是对爱的亵渎,我恨唯性。我相信,让爱做主会成为我们的恋爱观。    

  让爱做主,不是唯爱论。不是做什么都说“我高兴”。那是对爱、对“让爱做主”的错误认识。让爱做主是勇于去追求爱,勇于去爱自己所爱,爱自己的人。    

  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只有和他(她)在一起方才有。和她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很幸福,从来未有过的幸福。你爱她,不要试图找到爱她的原因,因为爱就是原因。找不到原因,那才是真爱。和她在一起有充实的感觉,有穿梭时空的感觉,见不到她,你就想她,当你独自一个人时,她就出现了,有感觉,也有关心,你爱上她了。    

  不要阻止自己,不要试图阻止自己,如果你阻止自己,带来的不是更爱,就是痛苦。爱了就爱了,别再自我惩罚,让爱做主吧。    

  鼓起勇气,和他(她)谈心,和他(她)聊天,和他(她)吃饭,和他(她)散步,和他(她)分享快乐,和他(她)分担你们的痛苦,倾听他(她)的心声,倾诉你的衷肠,为他(她)做点事情,这样表达你的爱吧!(大三男生)    

  这是真诚和坦率的表白    

  以上所辑录的都是大学生笔下的爱情观,不排除其中有个别人在做表面文章,或文心不一,或故意耍刁,但绝大部分都是直抒胸臆、诚挚坦言,向老师剖心表白,倾诉衷肠;有的即使谈出了一些挑战性的、另类性的观点和看法,也是一种真诚和坦率,也是对老师的信任和求教。    

  读了这些大学生对爱情问题内心表白的人们,可能会点头和摇头。点头者,有的是欣喜,有的是赞同,有的是信任;摇头者,有的是惊讶,有的是反对,有的是无奈。总之,内心是极其复杂的。代雨老师在批阅这成千近万份“作业”时,她是以要摸准每个孩子所思所想的慈母之心来尽力读懂这些儿女们的心灵。在这些“作业”的原件上,留下了她用红笔所做的浓重批语。尽管这些批语都很简短,但都是由感而发、情不自禁的垂落之笔,这与其说是“批语”,还不如说是“代雨老师的读后感”更为恰切。当她看到认识正确的体会时,就欣喜地写上“好!”、“认识深刻、态度端正”等批语;当她看到认识迷惘的观点时,就凝重地写上“感情复杂,需要点拨”等字样;当她看到情感郁闷、孤独无助的心境时,就关切地写上“需要感情交流”、“希望找我交谈”等深情的话语,并又特别写上自己的电话号码;当她看到一个学生在对待错误的爱情最后写下“知错犯错,将错就错”的结束语时,她就针对这位学生受伤的心灵续写上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8个字,以抒发自己医治这颗受到伤害之心的急切心情。    

  其实,她还没来得及去找那些思想有创伤、有委屈的学生交谈,可那些学生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第二部分倾情抚慰受伤的心灵(1)

  寻找深夜打电话的女生    

  正如学生们在听课体会中所写:“老师,我想找你谈……”    

  自去年第一堂课以后,代雨老师办公室里,常有学生来访;代雨老师家里,常有“学生客人”登门;电话座机、手机接听率越来越高,而且师生的交谈十分投入、亲近,经常是时    

    

过中午、月影西斜……    

  一天深夜,代雨老师正要入睡,突然手机响了,她急忙接听,电话里传出了一个女生的哭诉:“老师,我……我不想活了……”    

  代雨老师顿时紧张起来:“别急,孩子,你慢慢说,因为啥……”    

  电话啪地挂了。    

  “喂,喂!”代雨老师连声呼叫,没有应声。正在沉睡的爱人也被吵醒了,忙问:“咋了,出啥事了?”    

  代雨老师把情况一说,她爱人也急了,忙说:“看看,电话是从哪儿打来的?”    

  代雨老师一翻手机号,就急忙打了过去。可是,连打几遍,无人接听。    

  “再打!”她爱人在旁边催促。    

  再打。终于有一个女生接电话了:“找谁?”    

  “我是代雨老师,刚才是你给我打电话了?”    

  “不是。”    

  “这不是你们宿舍里的201电话?”    

  “不是,这是走廊里的IC卡电话。”    

  “你知道刚才谁用这个机子打电话了?”    

  “不知道,我正睡觉呢!”    

  “你们这一层住的是哪个系的?”    

  “电气系。”电话挂了。    

  代雨老师手握电话,心中焦急。    

  “还不快给你们的领导汇报,要是出了人命那就晚了!”她爱人在一旁像她一样着急。    

  代雨老师拨通了学生处处长的电话。    

  学生处处长拨通了电气系书记的电话。    

  查找、询问深夜打电话的女生在夜里紧张进行,但直至凌晨,尚无结果。    

  情况汇报给了校领导,校方高度重视。    

  校领导要求:全校各院系都要密切观察,过细做好思想工作,特别是对女生,一人不漏,认真分析。但必须注意方法,不能影响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各系的书记、政治辅导员都在悄悄观察,认真分析,过细地教育。    

  代雨老师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个深夜打电话的女生……    

  爱情与金钱的遭遇战    

  代雨老师上完课,刚进办公室坐下,手机响了,她急忙接听,是一个女生的声音:“老师,我想找你……”    

  代雨老师以为是深夜打电话的女生,心中一喜,忙说:“好,你来吧,我就在办公室。”    

  不一会儿,一个相貌端庄、身材苗条的女生推开了代雨老师的办公室房门。这女生举止大方、神情平静、面带微笑地叫了一声“代雨老师,您好”,便从容地走了进来,看上去没有任何痛苦、悲伤和惊慌的表现。    

  代雨老师很客气地让她在自己办公桌对面坐下。    

  代雨老师先亲切地询问了这位女生所在的系、班级和女生姓名后,又问:“3月15日深夜,您没有往我家打电话吧?”    

  “没有。今天我是第一次来找您。”这位女生说得很随便、很轻松。    

  “噢。”代雨老师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似乎有些失望。但她立即又转换情绪,微笑着望着这位女生:“你想找我谈什么?”    

  “我已经两次听了您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讲座了,挺受教育的。今天,您若有时间,我想和您探讨一下,关于‘面包和爱情’的问题。”这位女生说完,以求教的目光、天真的神情凝望着代雨老师。    

  这位女生提出了一个在全国不少高校内一个时期引起激烈争论的现实问题,那就是“要面包还是要爱情”。也就是说,当充满迷人色彩的大学生恋人,踏入社会生活以后,面对被金钱和物质支撑起来的各种生活状态和方式,原本在大学校园内培植起来的浪漫的爱情之花能否继续盛开,必然会面临着无情的挑战和考验。一句话,爱情遭遇了金钱,你如何选择?这位女大学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迷惘,她想得很多看得也很远,越想越觉得心中无底,越看越觉得前景迷乱,以至产生了心理压力。所以,才来求教代雨老师。    

  代雨老师笑着说:“可以,今天我有时间,咱们可以在一起聊一聊。你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说明你现在正在谈恋爱,是吗?”    

  “是的。而且我们现在爱得很投入,很精彩。”这位女生脸上泛起了一阵红晕,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但很快又大大方方地抬起了头,天真、顽皮地笑着面对代雨老师。    

  “你们是怎样打算的?”代雨老师问。    

  “我俩都快毕业了。我们打算到同一个城市里去寻求就业岗位,工作两年后,有点积蓄,再考虑结婚问题。”女生说。    

  “能按这个计划实现,不也很好吗?!”代雨老师说。    

  “不过,我心里确实没数。就业是否顺利?工资能有多少?从业的单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周围的环境、生活的方式、消费的水平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当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大学生围绕‘面包和爱情’展开的争论,闹得我六神无主,无所适从。我似乎有些害怕爱情和金钱的遭遇战。”这位女生此时好像有些紧张。    

  代雨老师用微笑和亲情面对这位女生,她站起身来倒了一杯水放在学生面前说:“别急,别怕,你既然在校园里已经恋爱了,将来步入社会后,这种遭遇战已是必然,无须回避。先给你讲两个真实的例子,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第二部分倾情抚慰受伤的心灵(2)

  有一对大学生恋人,我不想说出他们的真实姓名,为了便于表述,咱就把男生称为波涛,女生称为海花。两个人都很优秀,都很出色,相互都倾情于对方,在校园那段充满理想而又浪漫的日子里,他们周围全是羡慕的目光,都说他们是最幸福的一对。    

  可是,不久他们的爱情遇到了来自各自家庭的阻力。说不清什么原因,他们的家长都竭力反对他们在一起。临近毕业时,他们为了表示爱得永远,便各自和家人闹翻了,并公开了恋爱关系,公然在校外租房住在了一起。    

  当他们第一天搬进租来的房子时,相对无语,闷坐了半天,因为他们平生第一次知道了一无所有是什么滋味。他们各自的家庭都是比较宽裕、富有的家庭,各自都属于独生子女,在家里都享受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今,面对他们的是一无所有。但当他们想到了彼此的深爱,便相视一笑,兴奋地相互击手,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爱的决心下,进入了新的生活。    

  毕业了。当他们揣着文凭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到处找不到符合自己心愿的工作时,才知道社会又是一个严肃的课堂。他们从一开始的高不成低不就渐渐转变到了能挣点钱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