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面具






  明智道:”说得也是,宝宝不知何时找到。”

  自玉瓶中倾出三粒丹丸,自己收一粒,分与明理、明月各一粒,其余的都给小棒头。说道:”‘鬼铁指’的门人在中原出现,遇上可须小心,各备一粒防患未然明理笑道:”明智师兄总是这么小心。”

  小棒头知道这些丹丸都是金钱难买,这三个和尚毫不吝惜的送她,自然是看在宝宝份上,但她还是十分感动。

  张郎中道:”我来替他们雇一辆马车。”

  小棒头道:”马车我们有,只是没人驾车。”

  张郎中道:”家中一个长工阿涂以前是个马夫,我让他过来送你们回去,他人很老实,只要供他吃饱就成。”

  小棒头道:”多谢大夫。”

  明理取笑道:”鬼郎中热心助人,菩萨会保佑你。”

  张郎中白眼道:”你别尽叫我鬼郎中,我可比你高明多了,你除了有几种狗屁药丸外,又懂得什么医理。”

  明理道:”好啊,你看不起我们少林寺的丹药,倒好意思每次见到我就千方百计的讨药,羞也不羞?”

  张郎中哼道:”只论医理,不问丹药。”

  明理道:”论医理你也别夸口,等我们找到宝宝,你与她比试比试。”

  张郎中怪笑道:”出家人不断提起女人家名字,不太好吧!”

  明理嗔道:”胡说八道……”

  辩论起宝宝出生来由。

  明月笑看师兄口若悬河说个不停,示意小棒头收拾行李,不必理会。小棒头道:”你们会去救夫人么?”

  明月和明智对看一眼,庄严道:”会的,你放心。”

  张郎中好不容易打断明理张快嘴,道:

  “好啦,我明白了,那个宝宝是由你们带大的的小男孩。”

  明理道:”可不是,宝宝一直是我们心目中最可爱最顽皮的小男孩。”

  明智、明月笑着点头。

  小棒头好笑道:”夫人明明是位美人儿,你们偏当她还是小男孩,太也笑话奇谈。”

  明智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有人会反驳他们的话。

  张郎中笑道:”别说这些了。内子备了一桌素斋,三位大师若不嫌弃,便到寒舍居留几日,我们好久没畅然谈天了。”

  明智道:”吃你的没关系,但我们有事,不便逗留。”

  张郎中明白他们要去救人,也不便挽留。

  明理笑道:”我们每回到宝地,就要使你破费不少。”

  张郎中笑道:”和尚化缘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用客气,客气了就不像和尚。”

  说笑声中,四人鱼贯而去。

  小棒头先给马泰服下一颗”玉露丸”,整理好行李,请二位店伙计帮着将马泰抱上马车里,那位叫阿涂的长工也来了,小棒头看他老实木纳的样子,放心的让他将马套好,付清店钱,朝京城方向去。

  晓行夜宿,六天后,才回到”子午岭”下。

  回到总坛,小棒头安置好马泰,急看求见卫紫衣,这才知道卫紫衣封闭议会厅,已经两天没出来了,除三位领主及各分社的大首脑,谁也见不到他人。

  每年总有一次这样的情形,连秦宝宝也不敢去打扰,小棒头更加不敢。

  两天后,议会厅大门终于打开,展熹、张子丹、席如秀三位领主当先走出,十几位大首脑鱼贯而出,各自去休息,顺便盘算一下卫紫衣指示的任务要如何进行。

  战平等他们都走了,忙抢进议会厅,但见卫紫衣坐在虎皮交椅上沉思,不敢打岔,立在一旁等着。

  一盏茶时间后,卫紫衣打个哈欠,站起身来,见到战平,笑道:

  “这一年来,每位大首脑都干得很不错。”

  战平素来沉默寡言,只道:”这是喜事。”

  卫紫衣道:”正是,人人勤奋,才是本社之福。”

  战平上前一步,道:”魁首,马泰和小棒头回来了。”

  卫紫衣眼睛一亮,笑道:”一个月了么?他们回来可真快。”

  边说边迈开大步,话说完,人也到了门外,急急走回”黑云楼”,大叫:

  “宝宝,宝宝!”

  在他的大书房找不到人,心想她定然累了,便走上楼,轻轻推开卧房,脚步也放轻了,掀开珠帘,进入内室,床上却是空的。

  卫紫衣摸摸床,冷的,不像有人睡过,不由暗皱眉,但也不失望,在小书房、宝宝的游乐室都见不到宝宝踪影,卫紫衣才感到奇怪,正好一个丫头上楼来,便问道:”夫人呢?她回来多久了?”

  那丫头茫然道:”夫人还没有回来呀!”

  卫紫衣心中暗道:”马泰和小棒头回来,宝宝会不回来?”

  心想宝宝必是贪玩才如此,不禁怒上心头。下楼便见战平在梯旁引领以待,冷道:”什么事?”

  战平道:”马泰受了内伤,夫人突遭横祸,小棒头等着向魁首禀明。”

  他说话简洁,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卫紫衣神色一变,道:”我去看看。”

  身形一闪,就不见了人影,战平一呆,连忙跟上去。

  马泰自服了”玉露丸”后,有时也会清醒过来一下,这次睁开眼睛,看到卫紫衣温和的面孔,激动的想起身:

  “魁首,我……我……”

  卫紫衣道:”你躺着别动。”

  马泰有气无力道:

  “属下该死,没有尽到保护夫人之责,夫人她……。”

  “我知道。”

  卫紫衣道:”小棒头都告诉我了。”

  马泰不知所措的看着卫紫衣。

  卫紫衣道:”谁伤得你这样,你知道么?”

  马泰道:”有一个神色很阴沉的年轻人伸指头在我肚子上点一点,他人一走,我就成了这个样子。”

  他是直肠子人,却不傻,想想前因后果,就知道自己受的伤是谁下的手。

  卫紫衣道:”知道他姓名么?”

  马泰道:”不知道。跟他在一起还有个容貌相似的年轻人,大概是兄弟吧!”

  卫紫衣点点头,不说什么。

  马泰也知这样说太笼统了,过了一会,又道:”起因都是那个车夫来撞我的车子,双方才吵起来,那个丑八怪,丑人多作怪,就是他是祸首。”

  卫紫衣道:”叫什么名字?什么特征?”

  马泰道:”面皮凹凹洞洞,丑得可以,尤其一嘴暴牙,看得叫人作恶,我听他们叫‘饭一两,下来拉车’,大概就是叫那个丑八怪。”

  卫紫衣道:”我明白得差不多了,你休息吧!”

  马泰道:”魁首,快救夫人,那两个臭婆娘不是好东西,真正可恶透顶,我恨不得剥她们的皮……”喘了起来。

  卫紫衣示意他不要再说话,交待小棒头好好侍候,走了出去,战平跟在后头,走了长长一段路,才听得卫紫衣道:

  “沈道沈、季银雪、季珪莺,这三人武功都不弱,不会默默无名,战平,你跑一趟吧!”

  战平道:”是。”

  还不明白要怎么做。

  卫紫衣向他点个头,战平上前二步,卫紫衣低声说了一段话,战平连连点头,道:”我立刻动身。”

  卫紫衣颔首道:”你去吧,多带银子好办事,过两天我会走一趟,在此之前,你必须把对方来历都摸清楚。”

  战平道:”是。”

  抱拳而退。

  卫紫衣慢慢跺回住处,走进卧房,拿起宝宝用的一柄象牙梳子,喃喃道:

  “已经十八天了,希望不会太迟才好。”

  拈起发梳上的一根头发,眼神一冷,道:

  “宝宝毫发无损最好,要是有个不是,他们只有以命相抵。”

  康啷一声。端茶土来的丫头突闻卫紫衣残酷的声音,心一颤,手一抖,手中的茶杯整个儿摔在地下,碎成片片。

  卫紫衣冷冷看了她一眼,出门而去。X X X

  九迷山下有几座茶棚,方便行人休憩之用,其中一座茶棚最接近入九迷山的通道,由一对父女经营着。

  人人都怕九迷山里”黑风寨”的人,他们父女却敢在此讨营生,因此有江湖人怀疑这茶棚是”黑风寨”的一个哨口。

  卖茶的老头子老李慢吞吞的冲好一壶茶,行走缓慢的将茶送到里面那桌男女面前,沙哑的声音道:”慢用。”

  那对男女年纪都很轻,男的不过二十岁左右,女的看来才十七八岁,不脱生涩,神情不定,实不知是干什么的。

  老李世故的眼睛在他们瞟几眼,后退二步,转身就要走。那男的突然叫住他道:”老伯,有没有别样吃食,我们一天没吃了。”

  老李”哦”了一声,向灶边喊:”囡囡,客人要吃饭。”

  说着剧烈咳嗽起来,呸的一声,吐了一口脓痰在地下。

  少女嫌恶的别过脸去,那男的拍拍她手,像是要她别在意,又对老李道:

  “老伯,请问你知道不知道要去‘黑风寨’怎么走?”

  老李怪异的盯着他看,道:”你今年几岁?”

  那男的道:”正二十,有什么不对么?”

  老李道:”这么年经就想不开要我死,何苦呢?”

  少女斥道:”你才活得不耐烦了。”

  那男的笑道:”老伯,你别担心我们,只要告诉我‘黑风寨’怎么去,就成了。”

  老李接头道:”那里住的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江湖人,我才不要知道。”

  说着连连摇头,拖着脚步走了。

  少女嗔道:”这老头知道,可是故意不告诉我们。”

  那男的道:”别这样说,绿竹儿,人家也许真的不知。”

  少女道:”你这老实人最好骗了。”

  那男的笑道:”我要是老实,就不会带着你跑出来了。”

  少女含羞垂首,嘴角却挂着笑意。

  那男的叫罗明非,少女唤袁绿竹。

  两人互相爱慕,但双方长辈却力阻他们见面,少男少女心高胆大,竟尔相约私奔。

  他二人年纪虽轻,见识倒不错,一路躲开长辈追踪,便商量永久之策,最后袁绿竹提议搬出师父昔日好友来为他们作主,也许便能说服双方长辈点头。

  而那位”师父昔日好友”跟”黑风寨”有点渊源,便打算去”黑风寨”打听。

  袁绿竹笑道:”不管怎样,我们都要闯闯‘黑风寨’。”

  罗明非的眼睛始终不离这少女,直道:”当然,当然。”

  老李的女儿小名囡囡,送来一盘馒头,一碟腌菜,一碟豆腐干。袁绿竹早饿得很,拿起馒头便吃得津津有味。

  这时,棚外来了三个和尚。

  和尚不会买茶,却会化缘。

  化了三碗清茶,到对面大树下休息,一样的凉爽。

  正是明智、明理、明月三人。

  明理忽然叹气道:”不知他躲那里去了。”

  明智道:”请你说话清楚些,不要没头没脑冒出一句叫人听不懂的话。”

  明月道:”明理师兄指的是沈施主不知何踪吧!”

  明理道:”对呀!你听得懂我在说沈道沉,独独师兄莫明所以。”

  明智道:”我以为你说的是宝宝。”

  明月道:”卫夫人不知所踪也没有错。”

  他性情温和,所以常常夹在明智、明理之间作调停,为双方说话。

  明理道:”宝宝就是宝宝,叫卫夫人多别扭。”

  这三个和尚有时候很不像和尚,反而更像江湖侠士。

  明智道:”二位师弟,在沈道沈施主的故乡见不到他人,如今我也没主意,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明月摇头道:”天下之大,寻一个人好比海中捞针。”

  明理道:”佛家讲究‘缘’字,只要有缘,自会见面,强求无益,我们都太执着了。”

  他突然冒出这样的话,使得明智、明月一怔。

  明月合什道:”阿弥陀佛,师兄指点得是。”

  明智含笑道:”生死有命,各凭天数,我们也不用太为宝宝担心。”

  三人本来都是聪明之人,只因关心太甚,这些天来突增许多烦恼,此时醒悟,都有点惭愧。

  明月取出干粮,三人吃着,一时都不说话。

  此时,两匹快马自东方而来,到茶棚前停下,两名三十多岁,一脸英悍的汉子下得马来,就把马牵到和尚乘凉的树下,一人道:”让开点。”

  和尚不喜与人争,虽然这人十分无礼,还是走到一旁,让他们把马系在树下,占去了他们乘凉的地方。

  那两个汉子进了茶棚,明智、明理互望一眼,身子一纵,盘坐在马鞍上,都道:”这位子可比石头舒服多了。”

  明理笑道:”明月师弟你也上来,我们挤一挤。”

  那两匹马居然安之若素,并不鸣叫。

  明月道:”这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