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木褪蔷芫竽缘挠栈螅话烟嗟男畔⒍训交希∪谜庑┮跤氨3炙堑谋纠醋刺⑾嘈拍切┕凵驼哂心芰ν撇獬龌腥宋锏奈骞佟⒈砬椤⒀劬Α⒑印⒁约捌渌行巫此淼囊庖灏桑ㄍ?0…9)。
8. 当你完成以上的步骤,你的画就基本上“定型”了。剩下来的几乎都是些修饰工作,被称之为“整理”画面,以求更完美。你需要知道的是,由于这幅画的原作是用木炭完成的,而你用的是铅笔,铅笔很难精确地重现出木炭的那种粗糙笔触。另外,尽管你是在复制阔尔贝的自画像,但你的画应该带有你自己的风格。你那独特的线条特质和选择表现的重点都应该与阔尔贝的不同。
9. 在完成每一个步骤后,往后退几步,把你和画之间的距离拉远一点,眼睛带点儿斜视,然后让你的头轻微地左右转动,看看整个图像是否已经开始浮现了。努力观察(或者用一个更准确的词,想象)哪些地方你还没画出来。以这幅脑海中通过想象而浮现出来的画面作为蓝图,不断地增加、改变、并巩固你画中的形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思不时地来回转换:一会儿在自己的画上,一会儿在想象,一会儿又回到自己的画上。记住,简约才是美!向观赏者提供足够信息,让他们想象出的感知能够显现出正确的图像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画得太过。
当你做到这一步时,我希望你能够真正地观察、真正地绘画、真正地感受到绘画所带来的快乐。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你画生活中的人物时,将会惊讶地想:为什么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人的身体是多么美好?而且你将会有生以来第一次注意到鼻子的形状或者眼睛的表情(图10…10)。
10. 在你整理这幅画的时候,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到原作上。对于你遇到的任何问题,答案都在原作上。例如,你将会想让自己的画具有与原作相同的脸部表情: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就是,认真仔细地观察原作中光和影的准确形状。比方说,观察嘴角边阴影的准确角度(相对于垂直和水平线)。注意阔尔贝右眼下侧阴影的准确曲线,以及右颧骨下侧那一小块阴影的准确形状。试着不要对自己描述脸部表情的样子。
11. 把自己看到的原原本本画下来,不要增加任何东西,也不要减少任何东西。你将发现眼白不会比眼睛周围的阴影区域亮多少。你可能会觉得心里痒痒的,想把眼白部分用橡皮擦擦出来,因为,毕竟你知道它们被称之为“眼白。”千万别这么做!让你作品的观赏者“玩一回大脑的游戏”:“看看”画面中“留白”处表现的是什么。你的任务就是象阔尔贝做的那样,几乎不给出提示。
你完成以后:
在画阔尔贝的人像的时候,你一定会对这幅作品中的微妙和力量,以及那些阴影里浮现出来的阔尔贝的个性和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个练习让你尝到了光/影画的力量。当然,比这更大的满足将会来自于你画一幅自画像。
采取下一个步骤
我相信你充分意识到,我们的学习已经从纯轮廓画中如何观察和画每一条详细的边线,进一步到如何精确地观察和画阴形,到观察准确的比例关系,一直到准确观察和画光和影的大小形状。在完成这些课程以后,随着你绘画创作的继续进行,你将会发现自己使用这些基本技巧时的独特风格。你的个人风格将会演变成一种流畅、有力的笔迹(如同图10…11,莫里索特的自画像),一种美丽而又柔弱精致的绘画风格,或者一种浓重有力的绘画风格。也许你的风格将变得越来越精确,就象图10…12,西勒的画那样。记住,你总是在寻找自己的看事物和绘画的方式。然而,无论你的风格如何演变,你无非都是使用边线、空间、相互关系、以及(一般来说)光和影,而且你将会用你自己的方式表现事物的本质(完形)。
在这一课里,我们依赖于你学会的前面三项技巧来学习第四项技巧,光和影,这样观赏者就能准确地观察出你留白部分的意义。为了让这个目的得以实现,把光和影当作阴形和阳形来观察它们的准确形状,以及准确地观察光和影的角度和比例关系,都将很有帮助。
第四项技巧比其他技巧更加能够有力地引发大脑从不完整的信息中想象出完整的形状的能力。通过对一个形状进行光和影的提示,你将使观赏者看出其实没有画出来的东西。而且观赏者的大脑总是能够正确地猜出来。如果你提供了准确的线索,你的观赏者就能看到你根本就不用画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东西!例如,请看图10…13,爱德华·哈泼的自画像。
事实上,你能够使自己看到实际上并没有画出来的东西,而且你应该努力制造这种现象。学习这个“艺术家的小把戏”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在你进行绘画的时候,不时地斜视一下画面,看看你是否能够“看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形状。而且当你“看到”它的时候 – 也就是说,当你达到预想的画面的时候 – 马上停止!在课堂上,有无数次当我看着初学的学生绘画时,发现自己急切地说:“停!已经行了。你已经画出来了。千万别画过了!”在艺术圈里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那就是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有人拿着大锤站在身后,让艺术家知道其作品什么时候已经完成了。
用交叉线画出浅一点的阴影
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练习,你的自画像,之前,我要向你展示“交叉排线法”。这个术语是指:通过画下一片如“地毯状”的铅笔痕,通常铅笔痕带有一定的角度并产生交叉,来营造画作中色调和色彩明暗度的变化。图10…14就是一个几乎全部用交叉排线法构造成的色调画的例子。我还将回顾正面和四分之三侧面头像的比例关系。
在前些年,我以为交叉排线法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根本就不用教授。很明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种技法必须通过教授来学习,也必须学会。实际上,我现在相信用交叉线来画阴影的能力是一位受过训练的艺术家的标志。如果你浏览过这本书中众多画作的复制品,你就会看到几乎每一幅画作都带有一些交叉阴影区域。你还会注意到用交叉线画阴影的方式就象使用它的艺术家一样多。看起来,每一位艺术家都具有一种自己的画阴影的风格,就象个人的“签名”一样。过不了多久,你也会有自己的风格。
现在,我将向你展示这种技巧,以及几种传统的交叉排线画法。你需要纸和一支削好的铅笔。
1. 紧握你的铅笔,并灵活运用手指让铅笔尖斜着画出一些平行的痕迹,这些痕迹统称为一“组”(如图10…15所示)。通过整只手的来回移动划出每条痕迹。手腕保持固定的姿势,每画下一条线时,手指稍微把铅笔往里收一点。当你完成一“组”大约八到十条开口线时,把你的手掌和手腕移到一个新的位置,画出新的一组。先试着朝向你的方向(向里)画几组,然后再试着朝背着你的方向(向外)画几组,看看你自己更习惯向哪个方向画。另外,还试一试改变线条的角度画几组。
2. 多练习几组阴影线,直到你找到适合你的线条的方向、间距和长度为止。
3. 下一个步骤是画出“交叉”组。在古典的交叉排线法里,交叉组产生的角度只与原始组有轻微的不同,如图10…16所示。这个轻微的角度制造出一个非常好看的波浪图案,并使画面产生微光和通透的效果。试一试画画看。图10…17展示了如何使用交叉排线法画出一个三维立体的形状。
4. 通过增加交叉的角度,能够达到一种不同风格的交叉排线效果。在图10…18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阴影画法的例子:全交叉(线条交叉的角度是直角)、交叉轮廓(一般用有点弯曲的线条)、和回弧线条(线条的尾部带有轻微的、不经意的弧形),如图10…18各种阴影画法的例子中最顶端的一个例子。交叉阴影的画法无穷无尽。
5. 如果想增加色调的暗度,只要在其他阴影组上加上一组阴影线就可以了,如图10…19,阿尔丰司·乐格罗斯的人像画中的左臂部分展示的那样。
6. 练习,练习,再练习。不要一边讲电话一边乱写乱画,而是练习交叉排线法 – 可以练习通过阴影画出几何模型,如球体,或圆柱体。(请看图10…20中的例子。)象我提到的那样,对大多数人来说,交叉排线法不是一种天生的技巧,但是通过练习很快就能掌握。我向你保证,熟练地、个别地使用一些交叉排线能使你的作品赏心悦目。
使用描影法画出过渡色调
过渡色调的区域并不是使用交叉排线法的不连贯线条组成的。在使用铅笔时力道要轻。铅笔的运动既可以是来回重叠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从较暗的区域一直运动到较亮的区域,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再回到较暗的区域。这样就可以画出均匀的色调了。大多数学生在画过渡色调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为了能够流畅地画出调好的色调,还是应该多练习。查尔斯·西勒的那幅猫在椅子上睡觉的复杂的光/影图极好地展示了这项技巧。
很快你就能够集合所有学到的新技巧,所有绘画的基本技巧:对边线、空间、形状、角度和比例关系、光和影、以及被画事物的完形的感知,另外还有交叉排线法和过渡色调的技巧。
逻辑性光线和阴影的色彩明暗度第二节
运用光线逻辑画一幅完全相似、带有色调、充满立体感的自画像
在这本书中的课程里,我们由最基本的线条画开始、到完全的写实画结束。上面标题里使用的是一些用来描述你接下来要进行的绘画练习的术语。从这个练习开始,你将不断地通过不同的主题来练习绘画的五项感知技巧。这些基本技巧很快就会融合成一项综括性的技能,而你将发现自己“不假思索地开始绘画”了。你将能够灵活地从对边线的感知转移到对空间的感知,然后到角度和比例关系,光和影,等等。要不了多久,你就能自动使用这些技巧,而那些在一旁看着你绘画的人们根本无法发现你做到这些的奥妙。我相信你将发现自己看事物的方式变得不同了,而且我希望对你和我所有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和绘画,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
在你开始你的绘画练习以前,我们需稍微回顾一下正面像和四分之三侧面像的一些比例关系。你的自画像将在这两者中选其一。
正面像
打开这本书,翻开第212页的图,然后拿着这本书、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坐在一面镜子前面。你要做的就是观察,并按照练习中的每个步骤把你头部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画下来。
1. 首先,在你的纸上画一个椭圆形,以及划分图像的中央轴。然后,观察并测量自己头上眼睛的水平线。它应该在头部一半的位置。在椭圆形里画一条眼睛的水平线。为了确保放置水平线的位置的准确性,请多测量几遍。
2. 现在,看着镜中你的脸,想象一条中轴把你的脸分成两半,而那条眼睛的水平线与中轴相交成直角。把你的头往一边稍微歪一歪,如图10…23中所示。注意,无论你的头向哪个方向歪,中轴和眼睛的水平线都要保持直角。(我知道,这样才合乎逻辑,但许多初学者经常忽视这个事实,并使脸上的五官象图10…22中那样歪斜。)
3. 通过镜子观察:与一只眼睛的宽度相比,你两眼之间的距离大概有多宽呢?没错,两眼之间的距离与一只眼睛的宽度应该是相等的。把眼睛的水平线分成五等份,如图10…24所示。标出两只眼睛外侧角的位置。
4. 在镜中观察你的脸。在眼睛水平线和下巴之间,鼻子末端的位置在哪呢?这是人类头部所有器官中位置最难确定的变量。你可以在自己的脸上想象一个颠倒的等腰三角形,两只眼睛的外侧角是确定三角形底边宽度的两个点,而鼻子的末端是三角形的顶点。这个办法非常可靠。在椭圆形中标出你鼻子末端的位置。请参照图10…24。
5. 嘴巴的中线(中间的唇线)应该在哪个水平位置呢?大约在鼻子和下巴之间三分之一的位置。在椭圆形中标出其位置。
6. 再一次通过镜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