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政治





    大小白领无论何时都在为各自的职场生涯打拼。爱拼才会赢固然没错,但是否埋头苦干,加班加点,就能得到老板的垂青,得到晋升的良机?显然这在时下的年代已经不流行了。有机构曾做了个“谁是办公室劳模”的调查,寻找大家眼中最重要的职业素质。    
    共有2618人参加了本次调查,在您认为成为“办公室劳模”的首要条件是什么的项目中,参加调查的2618人中,出人意料的有1583人次选择了“责任心”是首要条件。    
    排列第二的是为企业、社会创造价值最多和工作具有创造性,都是27%,分别是1078人次和1062人次。而干活最卖力,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却只得到5%、214人次的选择。    
    如果将责任心算作“德”的核心部分,为企业创造价值划为“才”的核心部分,上面的结果表明一个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德”是大家眼中第一位的衡量标准。    
    诗人坦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职业人毫无疑问应该具备必要的业务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综合体现,不过任何职业人首先是社会和企业的“人”,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会对企业、对同事、对家庭、对社会有诚信并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形成职场和商场的密切关系和人气。    
    在您最欣赏具备下列哪一项素质的“办公室劳模”项目中,30%的参与者、共1520人次最欣赏“办事讲究方法,做自己的事同时也为同事提供便利”,助人为乐成为职场最闪光的品质。排列第二的是工作效率最高,占27%、983人次,“有丰富人际资源并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占16%、819人次。而能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得到10%、532人次的选择。    
    同在一个办公室,同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融洽,心情就舒畅,关系不和,对工作和精神上都是难以忍受的压力,甚至变成一种折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办事讲究方法,做自己的事同时也为同事提供便利是磨合同事关系最好的润滑剂。比如懂电脑的帮同事处理一下手到擒来的故障,公司招聘帮助推荐人选等,不费什么精力却很容易拉近同事之间的关系,勿以“小事”而不为是处理同事关系的原则。比如公司财务报销,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像没事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法,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会不和谐了。    
    初涉职场,没有方向是很正常的,怎样能让自己迅速摆脱“愣头青”的形象,和周围同事、领导融洽关系,并又能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毕竟第一印象对自己非常重要,其中有不少为人处事的小技巧,如果能巧妙地将其融合到日常工作中去,无疑是个让自己人气大增的好方法,职业顾问给出了以下建议:    
    (1)注意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所具备的定势效应有很大的稳定性,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深刻的烙印,很难改变。    
    (2)穿着得体    
    不同性质的单位,服饰仪表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习惯,新进公司的人要根据工作性质、职位选择适宜的服装。以整洁、大方、顺应潮流为好,不要穿过于追逐时尚、过于休闲的服装,相对保守正规一些的服装会给人留下好感。    
    (3)言谈举止要得体    
    得体的言谈举止应该表现得亲切、热情、有礼貌、有理智、讲道德、讲信用。待人接物中,一方面要切忌“傲气”,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于“谦卑”,应注意不要过于随便。    
    (4)尽快了解公司文化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企业精神,都有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平时要抓紧时间,多翻阅公司的一些材料,多注意观察,会使你少犯错误,少出纰漏。    
    (5)尊重同事,虚心求教    
    刚到公司,所有的工作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因此多向同事求教是进步快的方式。要有一种从零做起的心态,放下架子,尊重同事,不论对方年龄大小,只要比你先来公司,都是你的老师,你只有虚心请教,不断学习加上埋头苦干。    
    (6)上下班要守时    
    刚刚上班,早点儿来,晚点儿走,轻易不要为私事请假。主动干一些诸如打水、扫地、整理内务的活,这是每个新上岗的人员都应做的事情。    
    (7)工作要紧张有序    
    工作刚开始,往往工作量不大,不能坐在那里发呆,要设法使自己忙碌起来。比如翻阅有关的文件、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资料等。至于领导交办的工作,自然应尽心尽力,力争高效、高质量地完成。    
    (8)跳出部门框架去看问题    
    从公司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那些真正与公司整体业务相关的东西。设想若你是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9)为其他同事做些辅助性工作    
    如打印资料,填写简单表格等,既给人留下勤快的印象,又易于融入同事圈中,得到大家的帮助提携。    
    (10)努力做好交办的每一件事    
    初为上班族,对于老板或同事交办的每一件事,不管大小,都要尽力克服一切困难,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尽善尽美地完成。只有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取得领导、同事的好感与信任。


第一部分 做一名有智慧的职场工作者第9节  办公室不相信情绪

    有一位经理,一大早起床,发现上班时间快到了,便急匆匆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一路上,为了赶时间,这位经理连闯了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警察拦了下来,给他开了罚单。    
    这样一来,上班更是要迟到了。到了办公室之后,这位经理犹如吃了火药一般,看到桌上放着几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待秘书寄出的信件,经理更是生气,把秘书叫了进来,劈头就是一阵痛骂。    
    秘书被骂得颇有莫名其妙的感觉,拿着未寄出的信件,走到总机小姐的座位,也是一顿狠批。秘书责怪总机小姐,昨天没有提醒她寄信。    
    总机小姐被骂得心情恶劣之至,便找来公司内职位低的清洁工,借题发挥,没头没脑地,又是一连串声色俱厉的指责。    
    清洁工底下,没有人可以再骂下去,她只得憋着一肚子闷气。    
    下班回家,清洁工见到读小学的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丢得满地都是,当下逮住机会,便把儿子“修理”了一顿。    
    儿子看电视也看不成了,岔岔地回到自己的卧房,见到家里那只大懒猫正盘踞在房门口,儿子一时怨由心中起,立即狠狠地一脚,把猫儿踢得远远的。    
    无故遭殃的猫儿,心中百思不解:“我这又是招谁惹谁啦?”    
    这都是情绪惹的祸。    
    处于情绪低潮当中的人们,容易迁怒周遭所有的人、事、物,这是自然的。    
    办公室是有游戏规则的,为了展示真正的职业风范,你必须根除下面这些杀伤性极强的陋习,以免损失惨重。    
    (1)偷懒    
    偶尔偷懒是人之常情,紧张的工作总需要适度的放松,通常如果不是很离谱,主管多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罢了。但是偷懒上了瘾可就不是件好事,如果主管对人有了戒心,你就很难翻身了。    
    (2)开会踩着点到    
    上司会对开会最后一个到的雇员安排时间的能力表示怀疑。而且,后来者只会坐会场最差的位置,为什么要把自己置于这种不利的局面呢?    
    (3)喜欢清早瞎聊    
    是不是每个清早你都和办公室里的哥们姐们换汤不换药地互相瞎扯上周末的鸡零狗碎?这种像学生晨读似的交谈极可能使上司感到厌烦、扰乱同事工作。    
    (4)迟到    
    不管上班或开会,老是让同事苦等的人非常不受欢迎。也许你认为迟到一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那你可就错了。    
    (5)情绪化    
    人难免有情绪,但是老是把情绪和工作搅和在一起,主管可是会反感的。要是管理自己情绪的本领太差了,可看看心灵小品,或许有点帮助。    
    (6)不负责    
    每个人都会犯错,主管应该也能容忍体谅下属犯错,重要的是能否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下次不再重蹈覆辙。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通常只要勇敢地承认,愿意负责,都能博得大家的谅解甚至尊敬。    
    (7)过分积极    
    你可能会很不解:积极难道也是一种错?其实积极是值得鼓励的,但太过分则会激起公愤。对分内的事积极绝对值得赞赏,但若积极过分,那可能招致同事的反感!


第一部分 做一名有智慧的职场工作者第10节  别让老板靠边站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与上司相处,你得进退有度,巧妙应对上司对你的“安排”。但在上司面前,你也不必矮人一等。与上司恰到好处的交流,只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即会旗开得胜。    
    所谓“天时”,就是你要把握好时机,别挑上司正在气头上时找他谈事情;“地利”是要注意场合,若是不适宜在公开场合谈论的事情,最好找机会与上司私下协商;“人和”就是你要不卑不亢地与上司相处,读懂上司的心,凡事要随机应变,主动与上司迎合,学会打“太极拳”。    
    但是,我们提倡“不卑不亢”,并不是要求你与之抗衡,或当众令上司下不了台,来挑战上司的权威。比如,当老板动怒时,你的解释往往会使老板怒气更旺,这时,你若套用《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绝对管用,因为你惹不起上司,但你躲得起,所以溜之大吉是上上策。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身居高位的上司有时也有难处,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你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你肯定能找到与之融洽相处的切入点。    
    别让老板靠边站    
    上司在做决策时,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当他做出决策后,很需要别人特别是下属的认可和尊重。    
    作为一个下属,如果希望获得上司的欣赏,学会尊重上司的决定是第一要诀。不管你职位多高,你都不能忘记一点:你的工作是协助上司完成经营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因此,上司的决定,即使不尽如你意,甚至和你的意见完全相悖时,你也得低头顺从。    
    大多数上司都希望自己的下属充满活力与冲劲,而不会希望下属暮气沉沉,成为机器人。执行上司的决策,并不表示你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下属,也不表示你将失去工作中的活力。但你应该知道,表现在工作上的活力与冲劲,一定要符合上司的理想与要求。否则上司会认为你不够成熟,做事不用大脑,自然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    
    下面这个例子中的下属就做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糟了!糟了!”王经理放下电话,就叫了起来:“那家便宜的东西,根本不合规格,还是原来林老板的好。”接着,王经理狠狠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么那么糊涂,竟写信把他臭骂一顿,还骂他是骗子,这下麻烦了!”    
    “是啊!”秘书张小姐转身站起来:“我那时候不是说吗?要您先冷静、冷静,再写信,可您不听啊!”    
    “都怪我在气头上,想这小子过去一定骗了我,要不然别人怎么那样便宜。”王经理来回踱着步子,指了指电话:“把电话告诉我,我亲自打过去道歉!”    
    秘书一笑,走到王经理桌前:“不用了!告诉您,那封信我根本没寄。”    
    “没寄?”    
    “对!”张小姐笑吟吟地说。    
    “嗯……”王经理坐了下来,如释重负,停了半晌,又突然抬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压下了。”张小姐转过身,歪着头笑笑。    
    “压了三个礼拜?”    
    “对!您没想到吧?”    
    “我是没想到。”王经理低下头去,翻记事本:“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往美国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    
    “我没压。”张小姐脸上更亮丽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王经理居然霍地站起来,沉声问。    
    张小姐呆住了,眼眶一下湿了,两行泪水滚落,颤抖着、哭着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