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5-韩国四总统合传
鸫笾锌隙ㄒ雎砭貉∠乱唤熳芡常诿褡缘衬冢私鹩救桓鋈艘酝猓倜挥腥魏稳耸墙鸫笾械木赫允至恕R虼耍吮W∶褡缘车闹凑匚唬┯薏坏貌恢С纸鹩救! ?992年5月19日,民主自由党召开全党大会,以确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的主要对手李钟赞,在全党大会前两天,以“选举委员会处事不公”为由宣布放弃了竞选。 在主要对手退出的情况下,金泳三不战而胜。 金泳三在党内得手后,如沐春风,加紧为入主青瓦台作准备,利用各种机会发表政见,树立威信,他宣称将使未来的新政府成为“果断的民主政府”,继续推进卢泰愚的“民主化进程”。 为弥补经济管理经验的欠缺,金泳三频频同一些知名的经济专家举行讨论会,为了解军队和扩大在军队中的影响,他频频深入部队走访慰问。他还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将辞去国会议员职务,公开自己和家族的财产,并要求制定特别法以防止选举舞弊。 为了在外交上有所建树,他于9月访问了美国和日本,向两国的政要们传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求得盟友的支持。 卢泰愚为了让自己选定的接班人顺利接班,在任期的最后阶段,接连出手了两项果断措施。 1992年8月,卢泰愚宣布辞去民主自由党总裁职务,将党内大权交给金泳三,自己担任名誉总裁。8月28日,金泳三就任民主自由党总裁。 1992年9月18日,卢泰愚又宣布退出执政的民主自由党,辞去民主自由党名誉总裁职务,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无党派总统”。 卢泰愚此举在韩国政坛引起强烈震动。朝野对卢泰愚的决定普遍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只有执政党例外,党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动摇。 该党最高委员金钟泌称“被卢泰愚当头打了一棒”,原定担任民自党总统选举对策委员会委员长的朴泰俊,以能力不足为由坚决表示不愿担任此职,一些民主自由党人也作出了退党的决定。 作为民主自由党总裁、总统候选人的金泳三则称,尽管对卢泰愚的退党决定事先不知情,但也表示赞同,他说:“这是树立公正选举风气的革命性措施。”他表示,虽然党内一些人发生了动摇,民主自由党也从执政党的地位上降了格,但他有信心使民主自由党转祸为福,坚定地站起来、冲出来,争取总统选举的胜利。 卢泰愚作出的冒险决断,为总统选举创造了一个较为有利的环境,民主自由党及该党的候选人金泳三,因此在选民中也有一个较好的形象。 1992年10月,总统竞选进人决定性的阶段。10月13日,金泳三破釜沉舟,以竞选下届总统事务繁忙、无力顾及国会议员工作为由,宣布辞去国会议员之职,结束了长达30年的国会议员生涯。 11月18日,卢泰愚正式宣布,第十四届总统选举投票定于12月18日进行,从11月20日开始进行候选人登记,登记完毕的候选人即可进行竞选活动。这标志着选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其实,总统角逐早在此前就全面铺开,各路候选人在半年前就已进入角色。5月份,金泳三出任民主自由党的总统候选人之时,金大中、郑周永也分别当选为和平民主党和统一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二金一郑”是此次总统角逐中最有实力的人物。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成为总统(1)
金泳三成为韩国第一位直选上台的文人总统 1992年12月,韩国第十四届总统大选拉开了序幕。执政的民自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与平民党总统候选人金大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另外一位在野人士候选人郑周永也参加了这次竞争。 执政党又拾起朴正熙时代的老手段来对付金大中,称金大中“容共通共”,造谣朝鲜情报员到过金大中家,还与李姬镐合影留念。国家安全企划部发布消息说:“北方的金日成主席,在对南方广播中号召选民们在这次选举中支持金大中候选人。” 各报大加报道,一时之间闹得好像金大中跟金日成有什么来往似的,选民们真觉得金大中容共通外,这对金大中的竞选十分不利。 另一位总统候选人郑周永,在韩国也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在朴正熙时代大举进军建筑业和造船业,使现代集团成为韩国的四大企业集团之一。 郑周永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家境贫寒的山区农家,小时候常常挨饿,16岁勉强读完小学,毕业后外出谋生。19岁来到汉城打天下,起初在一家粮店卖苦力,23岁那年,郑周永凭借数年的积累自行开办一家粮店。不料好景不长,三年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韩国实行粮食配给制,郑周永的粮店被迫关门。好在此时郑周永已小有积蓄,汉城有家简易的汽车修理厂抛售,他便花钱买下,自此与汽车业结下不解之缘。 郑周永的发迹起始于建筑业,朝鲜战争期间,为迎接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韩,美国军方要求郑周永在15天之内将汉城的一家旧宫殿改造为符合西方人生活习惯的豪华宾馆。结果,郑周永提前三天完工,以高效率名噪一时,翌年又一鼓作气承建了高灵桥修复工程。1958年,他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承建汉江大桥,从此以后将触角伸到国外,在国际建筑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现代集团承建海外工程的金额位居韩国首位,郑周永也成了韩国建筑业的头号财阀。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福特公司拟与郑周永合作生产汽车。1968年3月,郑周永在蔚山建造厂房,对方预言需花三年时间完工,但在当年11月份,郑周永的汽车生产线便源源推出了“柯蒂那”牌轿车。1976年,首批全部零部件实现国产化的汽车———“福尼”牌轿车出厂后不久,郑周永的轿车便以“日本技术、韩国价格”打入国际市场,如今现代集团的汽车产量名列韩国第一。 70年代初期,世界海运市场空前繁荣,对船舶的需求量激增,而韩国尚无大企业家涉足造船业。郑周永率先进入这一新领域,1970年夏季,他在蔚山港购置了一块荒滩,开始实施建造25万吨级大油轮的梦想。根据测算,船厂投资高达六千三百万美元,比当时现代集团的总资产还要多,这个造船厂目前已成为现代集团的骨干企业。 80年代后期,现代财团已拥有造船、汽车、建筑、重机等26个公司,但这些公司大部分都集中在传统的重工业领域,郑周永认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电子、石化等产业前途无量,遂涉足于这些新的领域。如今,现代财团已能生产通讯设备、半导体、计算机、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截至1990年底,资产已达27亿韩元,职工17万人,1990年的销售额为28亿韩元。现代集团的发展曾得到朴正熙当局的大力扶植,作为回报,他每年向当局提供巨额的政治资金,郑周永已成为“汉江奇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郑周永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长期的实践造就了他的才干,他以大胆果敢、作风泼辣、敢于冒险而闻名海内外,他的管理方式可谓事必躬亲。对于新上马的大工程,他总要亲临现场,督阵指挥,超人的精力与干劲常使部下叫苦不迭。 但他脾气暴躁,惯于独断专行,所以部下称他为“不离前线的统帅与暴君”,当有人提到他的小学学历时,他并不气恼,称他在高丽大学建图书馆时,就在那里搬过砖头,所以早就上过大学了。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成为总统(2)
1992年年初,郑周永正式宣布退出现代集团,宣布成立新党———统一国民党,并自任党的代表最高委员。统一国民党成立后不久,即在第十四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异军突起,一举夺得31席,引起轰动。初尝胜果,郑周永喜出望外,他说,“从政要比经营企业简单得多”,于是决定参加总统竞选。5月15日,郑周永被推举为该党总统候选人,郑周永十分自信地宣称,自己有70%的当选可能。 卢泰愚宣布辞去民主自由党总裁并退出该党后,党内主流派重要核心人物纷纷归顺郑周永领导的统一国民党,如金复东(卢泰愚的妻舅)、朴哲彦(卢泰愚的外甥)、朴泰俊(原民主自由党最高委员)、李钟赞(原民主自由党少壮派领袖)等等,从而使郑周永如虎添翼。 郑周永认为,他出马竞选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国民对原有的老政客已感到厌倦,希望有新星出现;国民期待经济恢复活力,自己长期从事实业,有出众的管理才能。郑周永表示倘若当选,他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以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在任期内使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两万美元。 雄厚的资金是他入主青瓦台的基本条件,然而到了临近总统竞选的12月初,政坛陡起波澜,现代集团建立秘密资金帮助郑周永竞选一事被曝光。 政府随即对现代集团的秘密资金进行了没收和追踪调查,警方宣布,现代集团积累了550亿韩元的秘密资金,其中110亿韩元已转移到统一国民党手中。有关涉案的人员已经被捕,这一事件立刻成为国人注目的焦点,也成为其他政党攻击的靶心,花钱贿选的利箭纷纷射出。 金泳三严厉斥责郑周永“进行金钱选举、破坏选举气氛、利用工人的血汗钱收买选票”,他说:“郑周永现在用企业资金买政权,将来也难免用纳税人的税金来买国家的权力。”金泳三的支持者们讥讽郑周永,说他是“游说时害怕尿裤子而带着尿布的糊涂老头”。 郑周永的追随者则反唇相讥:“金泳三只有小学一年级水平,他有一点小事就跑去告诉他父亲。他虽然绝食几次,但脸色实在很好。” 金大中指责金泳三和郑周永:“韩国病就是民主自由党病,民主自由党病的根源就在于金泳三,至于郑周永,则是靠剥削工人发财的财阀头目”。 郑周永以牙还牙,说金大中和金泳三是“一辈子只知道反对和斗争的过时人物,他们既反对建设京釜高速公路,也反对举办汉城奥运会”。 在竞选三巨头之外,总统候选人中还有四名势力较小的“轻量级选手”。他们都强调政权需要更新换代,称“二金一郑”是旧时代的旧人物,老得掉牙,而新时代需要新的领导人。 随着大选投票日的临近,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1992年12月18日,总统选举在相对平静的气氛中举行。 1992年12月19日清晨,大选揭晓,执政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得票将近一千万张,拔得头筹。 1993年2月25日,金泳三终于实现了当总统的夙愿,正式就任韩国第十四届总统,文人民主政治时代拉开了帷幕。 金泳三一上台,就宣布自己的政策目标是通过三大改革,即清除腐败、振兴经济、整顿国家纲纪,来建立新韩国。但是如何满足选民的期盼,兑现他竞选时的承诺,使韩国在20世纪最后几年里再次腾飞,金泳三肩负的担子分量不轻。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实现了清廉为民的誓言(1)
“不流血的反腐败斗争”,金泳三实现了清廉为民的誓言 1992年以来,韩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放慢,1991年经济增长率仅为4。7%,为13年来的最低水平,位次排在亚洲四小龙之末。世界银行为此将韩国排除在四小龙之外,降为亚洲新虎的档次,爱面子的韩国人很受刺激,各大报纸纷纷发出“韩国已不再是龙”的哀叹。 “韩国病”的主要症状被韩国舆论界列举了很多,可大体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国民自信心丧失,主要表现为创造意识正在消失、劳动热情减退、纪律观念松弛、拜金主义膨胀;二是官场和商界腐败严重,主要表现为政经勾结、官员腐败、消费过度、社会混乱。 金泳三认为,腐败是“韩国病”的症结所在。要根治“韩国病”,就必须反腐败。金泳三痛切地指出:“如今在韩国这块土地上,权威秩序崩溃,社会纲纪松弛,到处都弥漫着不负责任、舞弊腐败。一度著称于世的韩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已烟消云散,如今是金钱万能,穷奢极欲,乌烟瘴气。” 多年来,韩国经济的繁荣伴生着各种腐败现象,腐败与发展在韩国是孪生兄弟。韩国腐败现象已同经济奇迹一样蜚声海外,曾“荣登”亚洲最腐败的四个国家之榜首。 “韩国病”由来已久,腐败经过历届政府已扎根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关键在于政经勾结,而且根深蒂固,这与韩国的独裁政治密切相关,愈演愈烈。 李承晚政权后期,在处理美国的经济援助以及日本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财产时,曾经出现过腐败现象,但规模很小。 自1961年朴正熙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以后,韩国在政治上一直实行“军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