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你回击别人反击,这是防守反击;
你为工作去卧底,这叫下底传中;
你超越职权办事,这叫越位;
你调换工作,这叫换人;
你工作有了好结果,这叫帽子戏法;
你犯了错误做检查,这叫黄牌警告;
你违了法,离了职,这叫红牌罚下;
你调动工作,这叫转会;
你到了新的岗位,这叫加盟;
你被停了职,这叫下课;
你的工作完不成交了白卷,这叫
你退休了,这叫挂靴;
你生命结束了,这叫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7期P25
《读者》2007年第08期目录
文 苑
·卷 首 语·海鸥和眼泪青 闰1
·文 苑·画像陈丹青4
诗二首闻一多 宗白华5
过年丰子恺6
仙女的礼物沙尔·波德莱尔8
班公湖边的鹰王 族9
短章两则里尔克 任 樱17
借钱谢尔盖·列维茨基29
·书 摘·胡番与西洋易中天42
悼念乔治·桑雨 果62
人 物
·人 物·被迫放弃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汪 献14
袁崇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彭 勇44
·名人秩事·俞平伯的风骨胡天培15
·历史一页·灯熄了,才能看到海藻张世普26
不屈的抗俘布衣江南30
社 会
·杂谈随感·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24
他为什么被拒签赵 春27
歌德堡号沉船之谜姜钦峰43
被挡住的大山俞敏洪47
大学是个不一样的地方苗振亚52
鸡刨食的启示熊召政54
·今日话题·为了味觉记忆还是环境?莫 沬36
人 生
·人 世 间·伸手李维明11
我的护理日记光 羽12
空姐眼中的农村老伯蓝海宁23
·家庭婚姻·陪着你慢慢地走肖玲玲33
最容易的路最好走吗陈 彤38
·青年一代·四个男人一套西装石一枫20
为了找到工作现在要做的20件事薛 涌22
·人生之旅·一件小事铁 凝32
500公里的友情蔡 成56
·两代之间·爱和信任三 毛10
妈妈的味道Juliet18
生 活
·生活之友·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 涛16
影响我们生活的意外后果定律罗伯特·马修斯50
·心理人生·最傻的人成功了感 动19
向往是一段距离星 竹28
·经营之道·铁人精神吴淡如13
摩托罗拉的往昔时光李子旸58
白啤酒现象汪新华59
知 识
·知 识 窗·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中国 37
初生的地球蒂姆·阿彭策勒55
·生物世界·动物的小秘密亨宁·维斯纳40
看世界
·在 国 外·哈佛博士如何答辩卢春玲41
遭遇感恩节王力平60
瑞士钟王重和61
·他 山 石·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庚 欣48
点 滴
·幽 默·幽默 34
·言 论·言论 25
·补 白·君子之道于 丹31
相遇习美娜39
成全善良李文勇46
语丝周国平51
爱情随想普吕多姆53
交 流
·编读往来·短信平台 63
过年
作者:丰子恺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司务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日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举办的年酒。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道理:鸡头向着谁,谁要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但我家的店规模很小,店里三个人,作场里三个人,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当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把鸡头向着空位。
腊月二十三日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每年上天约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这菩萨据说是天神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大约就像政府委任官吏一般,不过人数(神数)更多。他们高踞在人家的灶山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山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这灶轿是白天从市上买来的,用红绿纸张糊成,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写“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我们拿些冬青柏子,插在灶轿两旁,再拿一串纸做的金元宝挂在轿上;又拿一点糖塌饼来,粘在灶君菩萨的嘴上。这样一来,他上去见了天神,粘嘴粘舌的,说话不清楚,免得把人家的恶事全盘说出。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轿,捧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之意。送灶君上天之后,陈妈妈就烧菜给父亲下酒,说这酒菜味道一定很好,因为没有灶君先吸取其香气。父亲也笑着称赞酒菜好吃。我现在回想,他是假痴假呆、逢场作乐。因为他中了这末代举人,科举就废,不得伸展,蜗居在这穷乡僻壤的蓬门败屋中,无以自慰,唯有利用年中行事,聊资消遣,亦“四时佳兴与人同”之意耳。
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韧,自己不会打,必须请一个男工来帮忙。这男工大都是陆阿二,又名五阿二。因为他姓陆,而他的父亲行五。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此外许多较小的年糕,有2尺长的,有一尺长的;还有红糖年糕,白糖年糕。此外是元宝、百合、桔子等种种小摆设,这些都由母亲和姐姐们去做。我也洗了手去参加,但总做不好,结果是自己吃了。
姐姐们又做许多小年糕,形式仿照大年糕,是预备廿七夜过年时拜小年菩萨用的。
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锡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我们这厅屋是三家公用的,我家居中,右边是五叔家,左边是嘉林哥家,三家同时祭起年菩萨来,屋子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气象好不繁华!三家比较起来,我家的供桌最为体面。何况我们还有小年菩萨,即在大桌旁边设两张茶几,也是接长的,也供一位小菩萨像,用小香炉蜡台,设小盆祭品,竟像是小人国里的过年。记得那时我所欣赏的,是“六神牌”和祭品盘上的红纸盖。这六神牌画得非常精美,一共六版,每版上画好几个菩萨,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都包括在内。平时折好了供在堂前,不许打开来看,这时候才展览了。祭品盘上的红纸盖,都是我的姑母剪的,“福禄寿喜”、“一品当朝”、“平升三级”等字,都剪出来,巧妙地嵌在里头。我那时只七八岁,就喜爱这些东西,这说明我对美术有缘。
绝大多数人家廿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我们约伴出门散步,买花炮。花炮种类繁多,我们所买的,不是两响头的炮仗和劈劈拍拍的鞭炮,而是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其中万花筒最好看,然而价贵不易多得。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我把一串鞭炮拆散来,一个一个地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罐头来罩住,“咚”的一声,连罐头也跳起来。我起初不敢拿在手里放。后来经乐生哥哥(关于此人另有专文)教导,竟胆敢拿在手里放了。两指轻轻捏住鞭炮的末端,一点上火,立刻把头旋向后面。渐渐老练了,即行若无事。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底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那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我得的记得是四角,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吃过年夜饭,还有一出滑稽戏呢。这叫做“毛糙纸揩窪”。“窪”就是屁股。一个人拿一张糙纸,把另一人的嘴揩一揩。意思是说:你这嘴巴是屁股,你过去一年中所说的不祥的话,例如“要死”之类,都等于放屁。但是人都不愿被揩,尽量逃避。然而揩的人很调皮,出其不意,突如其来,那怕你极小心的人,也总会被揩。有时其人出前门去了。大家就不提防他。岂知他绕个圈子,悄悄地从后门进来,终于被揩了去。此时笑声、喊声充满了一堂。过年的欢乐空气更加浓重了。
街上提着灯笼讨账的,络绎不绝。直到天色将晓,还有人提着灯笼急急忙忙地跑来跑去。这只灯笼是千万少不得的。提灯笼,表示还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那就是新年元旦,欠债的可以打你几记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顺境。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的。但这时候我家早已结账,关店,正在点起了香烛迎接灶君菩萨。此时通行吃接灶圆子。管账先生一面吃圆子,一面向我母亲报告账务。说到赢余,笑容满面。母亲照例额外送他十只银角子,给他“新年里吃青果茶”。他告别回去,我们也收拾,睡觉。但是睡不到二个钟头,又得起来,拜年的乡下客人已经来了。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客人。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
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大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叫我非常难受。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声,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正月初四,是新年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这天晚上接财神。别的行事,如送灶、过年等,排场大小不定,有简单的,有丰盛的,都按家之有无。独有接财神,家家郑重其事,而且越是贫寒之家,排场越是体面。大约他们想:敬神丰盛,可以邀得神的恩宠,今后让他们发财。
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厨房里年菜很多,客人来了,搬出就是。但是到了正月半,也差不多吃完了。所以有一句话:“拜年拜到正月半,烂溏鸡屎炒青菜。”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我们都看他样。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是忘不了这种好滋味。但叫家里人照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
正月十五,在古代是一个元宵佳节,然而赛灯之事,久已废止,只有市上卖些兔子灯,蝴蝶灯等,聊以应名而已。二十日,染匠司务下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过年的笔记也就全部结束。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8期P06
短信平台
●有时,一个美丽的谎言往往就如清晨的阳光,照亮黎明前的黑暗,消融封冻在心口上的冰雪,将希望植入骨髓,让美好渗透血液。就如文中的萨尔博重见那蓝勋章时,已不只是荣誉,还有那些沉甸甸的回忆,让他紧闭多年的心扉两次敞开,对他而言来就是光明。(《伊莎贝拉的蓝勋章》) 浙江/洪晓静
●古人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心怀如来,万物皆著佛之光芒;心存撒旦,万物皆俱染魔之阴暗。揣一颗平常的心,以出世的眼光看世界,以入世的心境好好生活。这样和煦的春风就会拂面而来,催发生命的新绿:心变了,世界就变了。(《春天的风》) 河北/刘成
●给失足者以感化,给不良行为以矫治,一个清贫的修鞋匠持之以恒的爱心奉献让我由衷感慨。某些人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久而久之纵成恶习,便归咎于环境,将责任推向社会,爱心和良知的缺失令人不齿。(《感动美国法律的爱心》) 安徽/周 杰
●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有些本末倒置,分贫不笑娼,一些美好的品德正在被人遗忘,某些人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导致“希望老人”在遭遇小偷、骗子各和各样的伤害之后,选择离开。谁又能苛责一位71岁的老人未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呢?希望“希望老人”的离去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要知道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钱。(《“希望老人”之死》) 云南/徐 莹
●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