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系卦廾浪⒀仕欠裰牢裁醋约盒Φ萌绱嗣览觯苫卮鹞抟焕舛际恰安恢馈薄?br />
l924年,美国气象学会将有史以来第一份研究津贴授予本特利,以表彰他“40年来极为耐心的工作”。津贴数额很少,却代表了科学界对他的认可。本特利并不看重金钱,也从不但自己的研究作为生财之道。事实上,如 果他愿意的话,本可以赚很多钱的。他说:“从实用角度来看,我无疑是个失败者。我的研究工作耗费了15000 美元,最后仅从中获得4000 美元。”
193l年11月,本特利和气象学家亨弗雷合作出版了一本书,里面收藏了他拍摄的2500多张照片。谁也不知道当本特利拿到这本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书时心情怎样。当时他已经66岁了,那架为他拍下第一张雪花照片的相机已经跟随他46年了,他准备用它迎接马上来到的冬季。l93l年12月7日,他做了人生最后一次气象记录:“下午寒冷嘲北风,飞雪。”此时他已卧床数天。 l931年l2月23日,本特利因肺炎医治无效去世。翌日,美国各大报纸都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15
根雕眼镜
●贺 伟
我从邮局取回一个邮包。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事?
那是20多年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时他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可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却下降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孩子虽然来自农村,却自尊自强,学习非常努力,从不肯落在别人后面。我试着找他谈了几次话,想问出原因,可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不肯说什么。
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视力,居然两眼都近视到400度了。
我思虑了几天。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我来拿钱给他配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损伤。
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到我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儿,便起身假装到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哎,我这儿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在这儿呢。”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哦,你看,这是我几年前配的眼镜,一直没戴,结果现在都不合适了。你戴上试试,让老师看看好不好看!”说着,我把眼镜递给了他,又回过身继续在书架上找东西。
再回头,他已经戴上了眼镜,正在翻我的教学辅导书。
“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挺清楚的。”
“那太好了,你正好戴着它吧,连眼镜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我心中一阵暗喜。
“老师,我……”
“怎么?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地说,“都没怎么戴过,你看,还挺新的呢。”
“没,没有。”他红了一下脸,不再做声了。
后来,他的成绩又如同以前一样优秀了。他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美术系,如今已是著名的雕塑家……
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记了,直到收到这个邮包。在邮包里我发现了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20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镜让我能够看清黑板,而夹在您教学辅导书里的那张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这副根雕的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49
短信平台
●读者们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春节的记忆鲜明而绵长。请灶神、迎财神、提灯笼、放鞭炮、贴春联、吃糕点。。。。。。当然,最高兴的还是从长辈那里得到崭新的压岁钱!日子慢慢流走,生活渐渐变好,而过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传统正渐行渐远。——《过年》 安徽 / 张斗和
猜想他和她曾经是怎样的一往情深,信誓旦旦,竞让他如今夜夜守望她绽露的酒窝,无怨无悔。爱,就一个字,却需要付出许多去诠释。——《我的护理日记》安徽 / 周智璇
这篇文幸勾起我儿时的记忆:大冬天的早晨,窗外还一片漆黑,妈妈就把我从热被窝里撵出来,叫我吃饭上学。隔着门帘就闯到了玉米面窝头的甘甜味和老咸菜的酱香味。顾不上洗手就去拿窝头,妈妈把我的手轻轻一拍,骂声“懒散虫”。在那一刻我看见了妈妈较裂的手。正是这双手,长年累月才丁点着我的衣食。我问着这再平常不过的味道,长大了。——《妈妈的味道》河北 / 张玉娟
把一个人想得太完美时,就不能忍受他的一点点琅疵,那种失望足以毁灭对他的所有好惑。第一次喜欢上的那个男孩子,眼神千净,有些孩子气,于是想尽心思靠近他,在心里编织了无数少女的幻想。后来发现他与其他男孩一样,口吐秽语,行为鲁莽。现在想想,若不曾靠近,“人生芳只如初见”,记忆会更加美好吧!——《向往是一段距离》湖北 / 吴璇
那年离开农村的家,去读大学。在那座城市,第一次被一个骄傲而富有的男生质问:你,从来都只打一份菜吗?第一次喜欢上一个人,不敢说,不是怕被拒绝,是我除最基本的生活费外使一无所有,连一场最”便宜“的恋爱都不敢奢望;第一次站在夏日蒸腾下的街头,守着青春的尴尬与勇敢,等待了三个下午,等到我的第一份家教;第一次在收到室友的生日礼物后躲在一庄建筑物中,通过透亮的玻璃偷看肯德基里别人如何进去、如何点餐、如何出来,想象有一天怎样休面地回请他们一次。。。。。。看到王业终于买了一套西服还给小李时,心有些痛,泪险些掉下来。贫穷在带给我们悲伤和艰难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更加勇敢、坚强和善良地面对生活。——《四个男人一套西装》安徽 / 小飞
女儿自从看了《亮剑》,就喜欢上了战争片。但当我问起她读完《不屈的抗俘》后的感想时,她却嘻皮笑脸地说:“没有电视剧精彩!”原来她仅仅喜欢看热闹而已。她和两位小抗俘是同龄人,可他们的境遇却迥然不同,她甚至都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这不由得让人感叹: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缺失吗?——《不屈的抗俘》山东 / 爱君
当事故突然降临,曾经的美好成为回忆,还能够坚持为“爱和责任”继续付出的故事,是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神话呢?坚守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能够扛得住心灵的孤寂,能够把两个人的生命拴在一起,能够无视他人的闲言,拽着自己的爱人,走到很远。——《陪着你慢慢地 走》 北京 / 杨洁
不要埋怨别人冷漠,更不要慨叹人心不古,要知道冷漠有时只是别人不得已用来保护自己的面具。一声轻轻的问候,一句温暖的话语,坚固的壁垒便会轰然倒塌,长期的误解便能瞬间冰伴。多一些倾听,少一些特噪,将心比心,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500公里的友情》 河南 / 曹娇丽
贵刊第8期第26页《灯熄了,才能看到海藻》一文,出现了一个时间错误:l970年4月门日阿波罗13号准备执行登月计划,这是在人类首次登月既l969年7月21日的“9个月后”而非“9年后”,望贵刊改正。——内蒙古 / 张龙山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64
第一美德
●'美'罗杰。基斯 ○赵海平 编译
那天我去商场购物,人不多,队伍却始终停滞不前,我向前望去,看到一个衣着整齐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刷卡,她刷了很多次,可是每次刷卡机都无情地拒绝她。
“看上去那是一种福利卡,”我身后的男人咕哝道:“年轻人四肢健全却依靠福利养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找份工作呢。”
年轻女孩循声转过头。
“对,是我说的。”我身后的男人手指自己。
那个年轻女孩立刻涨红了脸,眼泪几乎流下来,她立刻扔下福利卡,低头跑出了商店,在人们的注视下很快消失了。
这一幕使我联想到自己,自从10年前我得了癌症,就一直在使用政府救济的粮票买食品,陷入困境的人有什么办法呢?这也使我学会,当
你不了解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的时候,就不要评判什么。
几分钟以后,有一个小伙子走进商店,他向收银员打听那位女孩,收银员说她已经弃物而走。
“我是她的朋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小伙子焦急地询问大家。
人们好奇地聚拢过来。
“我说了一句愚蠢的话,因为我看到她使用福利卡,这种事我本不应该说出来的,很抱歉!”我身后的男人说。
“哦,真糟糕。事情是这样的,她的哥哥两年前在阿富汗遇害,他留下3个小孩,不得不由她来照看抚养,她今年才20岁,单身一人,却要养活3个孩子。”他用坚定的声音告诉每个人。
“没想到,今天发生了这种事。”小伙子不安地晃动他的双手。“这是她想买的吗?”他指着女孩的购物车问收银员。
“是的,先生,可惜她的卡无法使用。” 收银员说。
店中一片沉寂。
“你肯定知道她住在哪里吧?”我身后的男人突然问小伙子,他挤到队伍前面,掏出他的钱夹; 把信用卡交给收银员:“请用我的卡结账吧,一定!”
收银员接过他的卡,开始为年轻女孩选购的商品结账。
“稍等。”他转身拉过他的购物车,把自己的一部分食品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是的,”他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要多养3个孩子了。”
一位女士走过来,把一只火鸡放在了女孩的商品里,然后三个、四个,更多的人纷纷从自己的食品中挑出几样,悄悄放进了女孩的购物袋里。
“先生,您是个好人!”小伙子感激地说。
即使你的双眼看到事实,但也许生活的 并非如此。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说:控制自己的嘴是人类必须学会的第一个美德。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32
淡的意味
●王晓河
宋宝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画家、金石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谈及养生经验,他有一连串的“不”:在日常生活中,不抽烟、不饮酒、不厌食、不挑食、不信补品、不吃补品;做演员,不走穴;绘书画,不卖钱;做人,不拜鬼神,不迷信。如今年过九十,他看书阅报、画画治印,无需戴老花眼镜,而且血压不高,心脏健康,连腰酸腿疼的毛病都没有。他认为,“淡泊以明志”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不是平淡,是绚烂至极也。”
李国文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著,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作为做人的一种准则和风格,它是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致。
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趋附,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必不是另一种积极。淡是一种醒悟和超脱,坚持“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特立独行而非趋炎附势,稳重坚韧而不浮华躁动,义无反顾而举重若轻。
2006年6月26日《光明日报》刊发一篇文章《朱熹平猜想》。其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记者问:“世界上有那么多数学家在主攻庞加莱猜想,为什么你们能取得成功?成功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朱熹平说:“我慢慢悠悠慢慢悠悠地做着,一点也不急,忽然,就解开了。”话轻巧,蕴淡然,不急功近利,有条不紊;不浮躁,不温不火,十年磨剑,临门一脚,破门封顶。淡字功不可没。
无独有偶,2006年全球数学最高奖———菲尔茨奖得主之一、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自从在因特网上发表了三篇庞加莱猜想的关键论文之后便销声匿迹,并在获得本届菲尔茨奖后表示拒绝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