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容,父亲强迫自己学经文,然后在洞窟中面壁琢磨,一一对照。就这样,到1948年,父亲带领研究所完成了《历代壁画代表作品选》等十几个专题,共临摹画800多幅,为敦煌资料的调查、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时没有人力,缺乏经费,他们要自己搭脚手架,修简易栈道。进洞子要连爬带跳,从危栏断桥上匍匐前进。有一次,父亲和另两个同事到莫高窟最高层第196窟时,梯子倒了,他们被困在洞中,上不着顶下不着地。父亲本想从崖头爬上山顶,但站立不稳,差一点摔下去。手中的记录卡片飘飘荡荡落到了崖下,像一大片上下翻飞的蝴蝶。幸好有同伴到山下拿了绳子来,从山顶吊下去,才一个一个地把他们都拉到了山顶。
1943年,张大千离开莫高窟时,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无期徒刑’
啊!”
抗战胜利后,思乡心切的同事们纷纷回了故乡,研究所只剩下父亲和两个工人。父亲觉得,越在这时研究所越不能撤,人一离开,此前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将彻底付之东流。1946年,由于政府经费断绝,父亲返回了重庆。他一边奔走于各个部门为保护敦煌游说,一边再次为敦煌招兵买马。父亲还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从敦煌近事说到千佛洞的危机》一文,向国人展示敦煌艺术,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敦煌宝库的工作给予支持。
夜夜敦煌入梦来
1948年在南京、上海举行敦煌艺术品展览时,父亲将所有的临摹品都寄到南京展出。之后因内乱,那些作品寄存在上海的姨妈家。1949年,国民党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手谕令父亲把东西运到台湾,并让父亲跟他一起走。父亲却毫不犹豫地立即把画分送到亲戚家,人立即返回了敦煌。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又把那些珍贵的临摹品运回研究所。这是因为父亲在此之前接触过共产党,他对共产党并不恐惧。更重要的是,父亲早已把自己的命运和敦煌联系在一起,离开敦煌,便等于放弃他的生命。
1950年,我在敦煌皇庆寺过去喇嘛住的禅。出生,父母为我取名“嘉煌”,但3岁时便被父母先后寄养在北京的外祖父家、上海的姨妈家和杭州的大伯家。因为父亲不在身边,我在学校经常受欺负。一次我很伤心地问老师:“小朋友们都欺负我,是不是因为我是敦煌人?”老师说:“你不能这么想,你父母在敦煌做很伟大的事业!”
1968年,中苏关系非常紧张。研究所离中蒙边境线只有几百公里,于是不断疏散人员,父亲也给内地的朋友写信向他们“托孤”。父亲一边写一边问我:“孩子,看过《冰海沉船》吗?”我说:“看过。”父亲又说:“如果有一天敌军打了过来,我就要像那位船长一样,和敦煌
一起毁灭。”这句话深深地烙在我心里,让我意识到,敦煌对于父亲如同生命般重要。
“文革”一开始,“敦煌”这个名词已经成了我们家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即使在那个最冷酷的年代,父亲也曾感受过来自敦煌普通人民的爱。1968年的深秋,父亲被命令看守果园。一天,他正在午睡,蒙眬中看见有个人跪在他面前,一个老农民两手捧着两个拳头大的西瓜说:“我从乡里走来,你是敦煌的恩人,虽然现在被打倒,但是我们老百姓忘不了你。”父亲含泪跪着接受了这个老农民在炎热的戈壁步行30里带来的两个西瓜。 后来韩素音访华,向周总理提出要见父亲,父母因此被释放。1979年,父亲重新领导研究所。
1981年,邓小平到敦煌视察,他和父亲同岁,当他得知父亲当时仍处在不利的环境中时说:“我们不缺这个所长,常书鸿是我们国家的国宝,请他到北京去吧。”1982年,根据邓小平的安排,父亲被调到北京,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但父亲的心一直在敦煌。离开了敦煌就等于把他的生命之根拔掉了,他内心十分苦闷,给别人写信都称自己“客寓京华”。父亲在家中挂了好几个铃铛,微风一吹,叮叮当当,他就感觉自己又像是回到了敦煌,在莫高窟聆听大佛殿的风。他无数次写过这样的话:“夜夜敦煌入梦来。。。。。。”
1994年,90岁的父亲躺在病榻上,我俯身对父亲说:“爸爸,嘉煌去敦煌。”因为气管被切开,父亲已经不能讲话。他只是盯着我看,眼泪顺着眼角缓缓流下。。。。。。
父亲去世的一瞬间,在场的人都哭了。我觉得,在走向天国的父亲面前我不应该痛苦,因为我分明感到我已经接过了父亲传给我的接力棒。只是在以后的12年中,我没有想到,这个接力棒是那么沉重,这条传承之路是那么漫长。9年后,母亲去世前,我对母亲说:嘉煌不会离开敦煌。
父亲去世后,骨灰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二年,母亲和家人按照父亲生前“死了也要厮守敦煌”的遗愿,将其中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旧居院内父亲种植的两棵梨树中间,他的墓碑正对着莫高窟大佛殿。墓碑上,刻着赵朴初送他的5个字:“敦煌守护神”这正是他的毕生写照。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2期P38
言论
同一条裙子,可以演绎多少种风格?同一个女子,可以有多少种面貌?同一个夜晚,可以有多少种选择?同一个梦想,可以有多少种方式?同一个人生,可以有多少种过法?
——台湾倡导年轻人过“新丰富人生”的宣传语
人人管闲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无穷人。
——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的母亲曾这样教育她
从1978年至2005年的28年里,我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了140倍以上,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4%上升到2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费一般只占财政收入比重的3%-6%。
——人大代表指出触目惊心的职务消费现象
说不得的事,一是不能说,二是不敢说,三是说了也白说。
——为何总有说不得的事
规则就像轨道:当你尊重他,遵守他的时候,他也尊重你,给你以想要的速度;当你蔑视他,偏离他的时候,他就蔑视你至颠覆你。
——有人如此说“规则”
投资有两个要点:其一就是别赔钱,其二就是别忘了第一点。
——纽约著名理财专弗尔曼对求教者说
台湾就像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躁动,不断怀疑自己的身世,不相信是父母亲生,非要把根刨了,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台湾作家说
没有饭可以喝粥,没有肉可以吃素,但没有知识只能绝望,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愿能为内地小孩带去点点烛光,让他们明白世界其实很大,命运也应该由自己来主宰。
——香港女记者刘佩姿即将赴湖南吉首的乡村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他希望能让孩子们看到更多东西。
上一代从来都认为下一代是要垮掉的,现在美国的诺贝尔获得者、科技带头人就是当年“垮掉的一代”。
——武汉大学某教授的话入木三分
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
——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
看见人家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桃李满天下,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
——善良其实很简单
少年儿童吃着洋快餐,却不知道孔子、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者大有人在,说着流利的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者屡见不鲜。
——针对当前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普遍过度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深圳市政协委员郭志文、杨松、黎慧、苏振声联名建议在深圳市中小学每周开1…2次国学课。
如果我结婚,我早就在坟墓里了,你看我现在活得多好!
——世界上迄今最长寿的老人乌克兰男子赫莱霍里内斯特3月15日迎来了他116岁生日。有趣的是,内斯特称他长寿的秘诀正是“终身未婚”,并说了以上的话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在自己的眼泪中开始,在别人的眼泪中结束。两次眼泪之间的几十年,是光芒万丈,还是晦涩暗淡,完全由你自己做主。
——眼泪人生
可以活出闪光点来,不管是锈铜烂铁,还是新型钛合金躯体,能让你闪光的,永远是你内心的勇气与智慧。
——美国影片《机器人历险记》的台词
不仅领子白,脸色更苍白
——熬夜加班的白领很无奈
我们现在的社会,就像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为了物质的进步踉踉跄跄、慌不择路、一边跑一边丢东西,等跑到终点,才发现爷爷奶奶塞到自己贴身口袋里的祖宗宝贝都丢了,忘记了自己是中国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如是说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2期P31
幸福开花
●清 心
不知从何时,他们开始出现在那个路口。那是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除了特别恶劣的天气,他们都会在。
年近不惑的一双男女,应该是夫妻。做着爆米花的小生意。因为收费低,或是别的原因,生意很好。男人很安静,默默地一锅接一锅地装取。常会抬头看看身边的女人,目光极尽温情。女人盘腿坐在地上,下面铺着厚而大的棉垫。她看上去很傻,目光呆滞,头向一边歪着,嘴角常有口水源源不断地流出。
吸引我的是她的头发。一丝不乱地在脑后盘成髻,一侧优雅地插着玫瑰红的水钻发饰。明显被精心地梳理过。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女人,有着如此整洁美丽的发型,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的事。
忙碌的间隙,他不时地喂她喝水吃东西。给她按摩双腿。帮她擦掉那永远流不完的口水。这样的事情,要重复着做无数次。做着时,看不到任何埋怨与不耐,我甚至从他的脸上发现了某种幸福的东西。
我想,这个男人,一定是穷得家徒四壁,又没有别的本事,只好随便娶一个妻子,至少可以解决一下生理问题。只是,这样的女人,娶来何用呢?连交流都是问题,又如何产生感情?莫名地,有些难过。钱,有时会限制人的选择。一个人的命运竟被那小小的纸片确定。
那天,儿子想吃爆米花。一下子想到那对夫妻。也许是早晨的缘故,远远地只看到他俩坐在金黄色的阳光里。他好象在喂她吃东西。走近时,突然发觉男人的脸很英俊。虽遍布风霜,却盈满骄傲和坚定。女人坐在地上的背影亦很美。髻上的发饰在朝阳中耀着绚丽的光环。仔细看过,才发现那是两颗重叠着的红心。那个时刻,我仿佛感觉他们真的很般配,很温馨。
男人冲我礼节性地笑了一下。开始忙碌。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交谈中,知道了他们不同寻常的过去。那一刻我流了久违的眼泪。为他们明净如水,情深似海的爱。泪中也有愧,为自己贫乏庸常甚至低俗的想象力。
20岁时,师范毕业的他们分到同一所中学任教。相识,相恋,结婚,加起来不过三个月时间。年轻的心向往着远方,飞翔的自由吸引着这对朝气蓬勃的伴侣。婚后第二年,也就是22岁时,两人双双辞职,成为令同事羡慕的北漂族。
在北京一呆五年。其间做过许多工作。后来开始尝试做生意。天资聪颖的她,加上智慧能干的他,真是天造地设的绝配。出售前景看好的家居装饰。从小店铺做起,一路走来,越做越大。后来包租了家装大楼的三楼整层,事业如日中天。
晚上,她小鸟般依在他的怀里。全身柔情蜜意。
老公,照这样下去,明年就可以给你生个大胖儿子。
他欢喜得合不拢嘴。把她的身体抱得紧了又紧。
还是先买房子吧。你的腰椎不好,生孩子会疼痛加剧。有了房子,首先给你买个最好的大浴盆。我给你放好热水,然后加些活血化阏的中药进去。你每晚躺在里面舒服地泡一个小时。这样腰痛会很快缓解。到时我们再生孩子。如果是个女儿,一定如你一样聪慧美丽。如果是个儿子,一定象我一样高大英俊。老婆,你说我是不是脸皮有点厚呢?
他吻着她如缎的长发。眼中幸福满溢。
她把身子又往他的怀里搡了搡。恨不得揉进他的骨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