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褪且谌蚩柚辽?万家分店,其中至少一半要设在北美以外的地区。
2007年3月12日,他们宣布将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未来所推出的音乐作品,在星巴克连锁店也可购买,这将是星巴克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52
·心 声·
●张雨欣
我是一名服刑人员,高墙隔断了我和外界的联系,失去自由的生活是苦涩、无奈的。失足带给我的不仅是法律的严惩,还摧毁了我的信念。痛苦与失落折磨着我,让我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麻木得见不到一丝曙光。
与《读者》相识于我最困难的时候,那时我入狱不久,见到许多服刑人员劳动之余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书刊。《读者》是最受大家青睐的杂志,我便也借了一本,加入了阅读大军。《读者》如寒冬里的一股暖流,使我那颗冰冷的心渐渐有了一丝温暖。以后,每次去商店,我都会买一本《读者》。每每见到她,我就像见到久违的亲人和朋友般亲切,因为她使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日子一天天过去,《读者》如阳光一般照亮了我的生活,我从此变得乐观并在改造中树立起了信心——我开始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以一颗仁爱之心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决心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读者》,是您让我重拾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您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您的陪伴,我将不再孤独。感谢您,《读者》。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2期P03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赵丽宏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走进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緑叶,伸展开枝桠,在你地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地緑荫。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你不知道,其实你已经无数次看见中有的花在你身边开放。当你在万籁安静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而响起地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地世界种遇到一间为你而开们地小屋,屋里正在燃烧着熊熊地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时候,举棋不定,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地身体因寒冷和独寂而颤抖,有一双陌生而有温暖地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地眼睛默默地看着你地时候……
我无法一一说出各种各样地“当你 ”,当你快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地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地赞叹,当你被人间地真情和温馨深深的感动,当你面对世界残存地丑恶,冷漠和残暴忍不住愤怒呼喊……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闪电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候,便是你看到心灵之花向你开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在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庙会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这样的 过程,这是一种无声无行的过程,但是它所阴气的变化,却是悠悠长长,改变这你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你人生的色调。
相信么,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愕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花,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突然家没了……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候,更无法向你描叙它们开放时候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当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这样的时候,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心花怒放地世界。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01
心伏脚下
●鲍尔吉·原野
你有没有注意过盲人的表情?在车水马龙的通衢广道,在危机四伏的大千世界,盲人的脸却安详而宁静。眉头紧锁的,恰是那些明眼人。
盲人对生活不抱奢望,此刻只办此刻的事情。譬如走路,心无旁骛,步步踏实,直至目的地。他们做一件事时只想这件事,因此心里清明。
当别人绞尽脑汁思考功名利禄的时候,盲人的心专注在路面上——有没有车、砖石、敞开的下水井、栏杆和电柱。他们一步步走过来时,其实每一步都在感谢。感谢生活,感谢路面的平坦。当一个人把许多的感谢浮于眉头之时,就出现盲人那种表情:安然而且恬静。
所谓幸福,全由小小的细节积累而来。如果你用庆幸的目光回顾这种积累时,就产生富翁的感受。如果你对当下的处境不满,则说明心已离开了脚步栖居于远远的目标之上——不管它是地位、金钱或房子——这时脚下怎样疾走都觉得慢,会因此烦恼,此时最容易受伤。
盲人的心始终伏在脚下,它静静地随双足缓行在无尽的路上。而在休息的时候,心在怀想着炉火和热汤,而不是没见过的其他。因此,盲人的表情中除去宁静,竟还有许多满足。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经过节制的满足,盲人已经接近它了。
在风雪里,在大雨中,盲人要吃更多的苦,这时,上班或回家成为艰难的事情。即使如此,也很少听说盲人遭遇交通事故的惨剧。这是因为盲人比明眼人更警觉车更注意车,他们谨慎。
从古至今,其实谨慎给人带来的福分最多。
如果明日上街,不妨多多注意盲人,也许他们正是我们生活的教师。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09
想起那个人的时候
●雷抒雁
想起那个人的时候
正有云从我的窗口飘过
轻轻飘飘的云朵,衬着蓝蓝的天空
很像是谁的生活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巧合
那朵云并不特别意味着什么
高楼的窗口,每天
都有伸手可及的云彩飘过
它们从何处而来
又到何处而去
会不会被突然的,风吹散
都不值得人刻意去思索
正像那个突然涌上心头的人
从如烟往事里偶尔闪过
其实,正有一片云彩
在窗外用淡淡的目光看我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05
午夜扪心
●王冬云
静夜更深,独处一隅,远离喧嚣与浮躁。捻亮一盏台灯,沏上一杯清茶,倚在沙发上,做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把心叫醒,把魂找回。
作为老师,今天我哄了领导。
领导捧来一堆学习资料,任老师挑选,学校统一定购。明知道那是一堆垃圾…纸张粗劣,错别字迭出,内容东拼西凑,题干答案时见错误,我还要忍住嫌恶装模作样地认真翻看,最终还要如土中得金、石中拣玉一样地扬着一张笑脸,斩钉截铁地说“要这几本”,大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惊喜。领导的笑脸是发自内心的,我成全了他一次发财的机会,明明是兜售盗版书,却变成了我的大力推荐,明明挣了一笔昧心钱,却变得光明正大。我简单的一句话鼓胀了领导的腰包。面对向学生推荐的那几本价格不菲的垃圾,我不敢说它们便宜得如冬天的大白菜,但大白菜物廉价美,而这些却是领导吃了回扣吐出来的渣滓。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同学们把资料保存好,我们以后再用。”我知道没有以后,至多成为同学们投掷的一次练习。学生们将其扔进垃圾箱的刹那,也许会骂一句“什么玩意儿”,骂书骂人都对。
作为老师,今天我哄笑了同事。同事拿来几本工具书,让我帮忙推销。明知学生用处不大,三年使不上两回,我还要满口答应。站在讲台上,举着那几本无用的工具书,忽悠鼓动,大肆推荐,恰似巧舌如簧的街头小贩。最终钱钻出了学生的口袋进了同事的腰包,同事笑了,发了一笔小财。而书拿到学生手上,即束之高阁。
作为老师,我今天是一只木偶。领导说“一天一张卷子,一周一套综合题,一月一次统考。”明知这是蛮干、胡闹、急功近利,是浪费时间、糟蹋精力、得不偿失,因为知识需要感悟、内化,而后才有应用。但我还是一头扎进电脑,钻进题海,这儿抓一把那儿掏一下,上午拼出一张卷子,下午凑出一套题,忙碌如工蜂,勤奋如蚂蚁。卷子如雪花般飘向学生。学生更如无头苍蝇,晕头转向,找不到北。其实我的忙碌除了耽误时间、浪费印刷费,真的别无他用。站在讲台上,拿着那早已忘记其出处的试卷,将无声的答案转成有声。在近似疯狂的忙碌中,领导乐了,他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不管是走向田园还是奔向刑场的只知低头顺从的黄牛,如我一般。
作为老师,今天我把学生弄蒙了。教改如风,领导们一天一个新观念一月一个新主张,我更是随风而动,毫不懈怠。研究性学习,我就马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课堂如茶馆般热闹;学案式教学,习题代替分析,课堂鸦雀无声,学生埋头苦练;要编写校本教材,先下载后剪辑再粘贴,课堂成为网络资源的大杂烩。尘埃落定之后,我除了茫然还是茫然,学生除了迷惑还是迷惑。
夜静更深,独对一盏孤灯,我才敢拿下面具,拔掉包装;才敢把心唤醒,把魂找回。对领导而言,我是好员工,对同事而言,我是好伙伴,对学生呢,我是怎样的老师:为谄媚领导,忍看学生买垃圾;为哄乐同事,唆使学生去花冤枉钱;为让领导显示权威,拿学生当试验品。昧着良心、违着师心、亏着己心去求荣、讨好、奉承。扪心自扣问,师德何在,师尊何存。
午夜扪心,心在扣问中洗澡,魂在扣问中涤荡,不知日出的时候,我敢不敢让心醒着,让魂跟着,但现在,午夜时刻,我心醒着,魂跟着。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2期P10
我只要一个微笑
●侯林利
2007年4月2日,成都双流机场。79岁的肯尼斯·贝林(Kenneth E。 Behring) 从麦道私人飞机的舷梯上走下来。与前次受邀来蓉洽谈有关房地产合作不同,此行的目的是参加2万辆轮椅捐赠仪式,“给予,是我人生的最大快乐,我要的回报只是残疾人脸上会心的微笑”。
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是世界上捐赠轮椅最多的人。72岁时,他创建了世界轮椅基金会,7年来他去过142个国家,捐赠了30多万辆轮椅,而在中国,他就向62个城市捐赠了13。7万辆。
发现我的生命里缺少一样东西
1928年,贝林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农户家里。贝林的家境很贫困,父亲一小时挣25美分,母亲帮别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两人用微薄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
7岁那年,贝林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卖报纸。每卖掉一份报纸,他就能挣1美分。此后,他又帮别人装卸牛奶、修剪草坪,并在木场、乳酪厂和杂货店等地方工作。
后来,他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商,搬到加利福尼亚,并建筑了塔玛拉克城。再后来移居加利福尼亚,在那里建造了黑鹰社区,这是美国最高档的社区之一。27岁那年,他挣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美元。
如今,贝林可以随时在他的私人飞机上带着家乡的奶酪,飞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拥有顶级豪宅,世界级经典汽车,1988—1997年间他还拥有西雅图海鹰橄榄球队。
贝林似乎什么都不缺了。但是,他总觉得自己生命中缺少了某一样东西。
直到2000年的某一天,贝林把一个滚落地上的越南小姑娘从地上抱起来,放在轮椅上时,那一刹那,贝林看到小姑娘绽开了笑容,眼睛如同正午的天空一样明亮。“她那一刻的变化,让我也改变了很多。生平第一次,我感受到了快乐。为了保持那种感受,我愿意尽我所能去做一切。”
轮椅对残疾人来说是尊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是要把自己的钱捐给别人,而是想给他们一种生活下去的方式。”
2000年,贝林创立了轮椅基金会,其宗旨是为每一位需要轮椅的男女老幼赠送一部轮椅,预计五年之内捐赠100万辆。
“对于千百万残疾人来说,轮椅可以让他活动、上学和工作。最重要的是,它是尊严。当一个人趴在地上时,他是没有尊严的,而当他坐上了轮椅,可以和别人一起交流时,他的生命里就有了希望。”贝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