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个如罐似的铜锅; 锅里正为我们烹着辣汁的鱼。
今天能吃到最鲜美的鱼了; 我是这么想着; 异常地兴奋。 一份考古杂志上讲; 人并不是猴子所变; 而是来自水里; 如果这种结论成立; 鱼与人类应该算是亲近的; 是鱼养活了人。 花的开放是为着蜂蝶来采; 鱼的生成就为着把坟墓建在人腹吗? 那么;铜锅里的鱼来自海的那一角呢; 它活了多少岁月在等待着了我这个北方的人?!
我环顾着海的周边; 午后的霞光和水气使群山虚化成水墨画中的皱染; 惟独尖山就在屋后; 真实明显; 它无基无序; 拔地而起; 阴影就铺了全部的渔村。 将眼光尽量地往远处看; 海的那边影影绰绰能看到有着楼房的县城; 半个小时前; 我们就是从那里驱车绕道从尖山的背后过来的。 同来的云南人说; 她就是海那边县城的人; 数百年前; 海水并没有到尖山下; 旧城就在这里; 如果运气好; 逢着个好的天气; 清晨依稀能看见在海面上原来县城的幻影。 但我没福看到。 我看到的只是这么几户人家的小渔村。 或许这地方原本就是一个小渔村; 小渔村发展成了旧城; 旧城又发展成了小渔村。 沧桑变化; 变化成如今的模样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据说那次旧城沉没; 正好是一个晚上; 除一对无眠的老夫妇逃出外; 屋舍; 人物 ; 家畜全无消息。 人是从水里爬上岸的动物; 而那么一城的人又复归于水里; 他们是变成了人鱼吗? 一只水鸟贴着海面飞过来; 兜了一个圈儿; 又贴着海面飞了去; 在偶然望见的那一个崖头下; 石头上坐着一个人; 我想象那会不会坐着一个人首鱼身的美人鱼呢?
〃那是捞鱼的。〃 陪我的人说。
〃捞鱼的?〃 我怎么能相信呢; 〃坐在崖头下捞鱼?!〃
原来这里的人很少荡船在海里张网捕鱼; 古老的时候; 他们用勺能连鱼带水舀上来; 或者用竹茅在水里扎。 如今鱼的需求量大了; 也只是在崖头选的小石穴里等着鱼钻竹篓; 这如同猎人的守株待兔。 小石穴里; 都是有泉水往海里流的; 流出的泉和海的颜色不同; 水质也不同; 鱼顺着泉水往下流; 只消在那儿放一个竹篓; 鱼就进去了。 泉水在海水中的光亮; 如佛在尘世的召唤; 海里那么多的鱼; 能不能完满自已的生命; 将坟墓建在人的肚腹; 就看它的造化了。
关于这个海里的鱼; 是怎样的一种社会; 有怎样的生存方式和信仰; 真是无法想象的神秘。 我提议能否去海上看看呢; 于是搭乘了汽艇; 遗憾地并没有见到一条鱼; 鱼一定是沉潜在海底; 海底里有水晶宮一样的去处吧? 汽艇开得快起来; 柔软的水面竟成了坚强的陆地; 颠簸得身子生痛; 陪同的人说要看鱼得阴历十五月圆的夜里; 所有的鱼都游近了远处的那个孤岛下; 若站在孤岛上可以看见四周一圈几米宽的鱼群带; 白花花一片; 鱼的划水声响成一种轰轰声; 但那天不是阴历的十五; 天又不是晚上; 我仍是没有看到鱼; 上得了孤岛; 岛上住着一座佛庙; 佛庙的门掩着; 庙的花坛边坐着一群鲜艳的年轻女子; 我弄不明白那是来庙里烧香的游客; 还是鱼上了岸的化身?
汽艇又开始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游曳; 几乎是到了海的一角; 海水变成了一条河向山垭间漫过去; 陪我的人告诉说山垭那边; 仍是还有一个湖的; 面积比这个湖还要大; 两个湖便通过这条河连通的。 天近了黄昏; 穿过河去另一个海是不可能了; 却生了玄想; 如果要捞鱼; 只站在那河里张一个网; 那鱼就千船万担地收获了。
〃不;〃陪我的人叫起来; 〃两个湖的鱼从不相互往来的; 河中间有一块礁石; 叫做分鱼石; 各自湖里的鱼游到那儿; 全部掉头又游走了。〃
〃这是为什么?〃
〃这谁又知道为什么; 恐怕各有各的地盘; 各有各的家园; 从不混乱的。〃
这话说得真好。 我说; 鱼不混乱; 人却混乱了; 人污染了自己生存的地方; 又以旅游的名义; 到处去污染了。 我一到云南听说这里环境优美; 驱车就来了; 从尖山后绕过来时; 山脚那边已经是一个很繁华的小镇; 有那么多现代的设施和那么多的游客; 如果这里向外并没有道路; 就那么几户的小渔村; 该是多好呢? 我一时也烦起了和我一样丑恶的游客; 蓦地倒醒悟了旧城沉没的秘密: 是不是当旧城发展得人越来越多; 他们就讨厌了作为人的生活而集体变成鱼了呢?
从海上返回小渔村; 在一家厅室里; 我看见了展示的两条青鱼的标本。 鱼真是大; 大到象一个人躺在那玻璃罩里。 介绍的文字说; 这两条鱼先后都是从湖里钓上来的。 鱼是涂上了防腐剂; 看上去如活的一样; 我看着鱼眼; 鱼眼也看着我; 我最后是不敢再看它的眼睛了; 退出了厅室; 鱼的眼睛还在看着我。
夜里; 我睡在了昆明市的豪华宾馆的床上; 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了那两条大青鱼; 大青鱼似乎在对我说什么; 可我终听不明白鱼话; 醒来我想起了小的时候看过的一出戏; 戏是。 我是不是也该是那个柳生呢; 可我给谁传书; 传给谁去; 怎么个传法? 心中总有一团疑窘压着; 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求释然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3期P58
短信平台
●蔡玉婵 邱立富等
●看完文章,再看看插图中的三姐弟,感到无限惋惜。多么可爱的孩子,在困境中也能表现得冷静而勇敢,安蕾是真正的小勇士!是困境使人坚强,是困境使人成长,是困境使爱伟大。我相信,在困境中,谁也无法阻挡一个灵魂从弱小走向强大。(《冰雪中的爱》) ——广东/蔡玉婵
●是的,现在我们大人大都关心孩子的成绩和生活,而往往忽视了孩子心灵的成长。记得但丁这样说过: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无法填补道德的空白。愿我们大人多与孩子交流,多为孩子的心灵花园浇水施肥,锄草松土。使孩子怀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爱自己、爱他人。(《心灵的花园》) ——安徽/邱立富
●面对老周的胜诉,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老周殚精竭虑,终于讨了个说法。但又有多少人因缺少这种执著,蒙冤受恨屈无处申诉。如果公民的权益只能由公民个人维护,那我们的法律、职能部门将被置于何处?有关部门渎职的背后,恐怕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通向公正的路》) ——河北/吴志民
●天真烂漫、不设防地生活,执著努力、不圆滑地工作,一直自信、达观、快乐。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陷入不负责任的流言中,而流言的制造者居然是自己引为知己的朋友!至今耿耿于怀,直到看过文章才释然:我自清明,何畏人言?(《至情至性有几人》) ——河南/白剑锋
●简单的遗物清单,昭示着主人精致优雅的生活,修道院深深的重门,锁不住莱登修女爱美的天性和蓬勃的青春。面对暴戾的独裁者,一个民族在疯狂;一个清醒的修女,却将生命的价值演绎得至尊无上。莱登修女的义举如流星般照亮夜空,点燃了爱的激情。当初(《莱登修女的遗物清单》) ——山东/陈少燕
●当初次面对羞涩而美好的爱情,我们激动、我们彷徨。在享受爱情带给我们的甜蜜之前,我们应该明白,伴随这段爱情的,是一种虽然不是恒久不变,却要我们用一生去承载的东西,它叫责任。(成功就是一片浩瀚的大海》) ——安徽/王 强
●我生病时她也跟着掉泪,握着我的手想替我承受疼痛;我获得好成绩她会甜甜地微笑,说我最棒;我遭受挫折时她会轻轻擦干我的泪,说妈妈相信你……我是多么幸福,能做她的女儿。这个世上,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爱的表达。(爱的第一百种语言》) ——江苏/朱晨洁
●生活的伤痛总让我们无处可藏,遽然的病痛或许让我们绝望,甚至逃避,但曾经的那份爱,曾经那个人给的那么多的温暖,那些情却总这样清晰,清晰到可以给人如此多穿越阴霾的勇气。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那句简简单单的“我爱你”,总让人感动莫名,也许,这就是爱的美丽所在吧!(《勿忘我》) ——河南/未 央
●我曾有一个同学,当她衣着寒酸的父亲来学校送东西给她时,她向同学们介绍说那人是她的邻居。当时,我几乎听到了她父亲心碎的“声音”。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凭什么要用至高无上的亲情,却换取那一点点可惜又可悲的虚荣心?(《我的难堪,你的尴尬》) ——四川/曹仕弘
●仇人也罢,恩人也也,当一切随岁月流逝成为过往,留给我们的都是回味。因为他们的出现我们得以成熟,学会了思考,懂得了与命运握手言和,与生活齐头并进,所以感谢恩人带给我真善美,感谢仇人激励我学会真善美。心里盛开着宽容与感恩的鲜花,人生一路芬芳。(《仇人与恩人》) ——陕西/高 雯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3期P63
赌玉
●矫友田
清朝光绪年间,在墨城府衙的北首,一字溜儿排着十余家古玩店。程家经营的“聚宝斋”,便位列其中。“聚宝斋”跟旁边的那些老字号相比,只能算是孙子辈。可是“聚宝斋”的发迹,在墨城商界绝对一个奇谈。
“聚宝斋”的老掌柜,姓程名十九。他起先是在“天蕙阁”里做徒工,手脚勤快,且为人机灵,因而深得“天蕙阁”卢老掌柜的赏识。
有一年夏天,程十九陪“天蕙阁‘的少掌柜一起到南方购货。在途中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那老乞丐脚下放着一块数十斤的石头,言称石头里面藏有宝石,愿意五十两银子出手。
老乞丐的怪举,招惹来不少好奇的路人。程十九和少掌柜也走上前去看个究竟,那的确是一块毛玉石,但少掌柜经过一番细察之后,哈哈笑了起来,对那老乞丐说:“这是块毛玉石不假,可它顶多值十两银子!”
听了,老乞丐极为不悦地说:“真货真人识,你就是少了一文钱,俺都不卖!”
程十九却顺着老乞丐的话说:“老人家,那咱们讨个价如何?”
那老乞丐看了看程十九,乐开了花,说:“年轻人,还是你识货,咱们可以讨个价。”
少掌柜扯着程十九的衣袖准备继续赶路,而程十九却一边抚摸着那块毛玉石,一边跟老乞丐讨价。最终,老乞丐同意四十二两银子出手。此时,少掌柜有些不耐烦了,他在旁边多次催促程十九尽早赶路。
程十九却扑通跪在少掌柜的面前,恳求少掌柜借他四十两银子,再合上他半年的工钱,愿在这块毛玉石上赌一把。倘使栽了,他下半辈子便在“天蕙阁”做工还债。
少掌柜认为他是财迷心窍,厉声点拨他说:“拿四十二两银子赌这块石头,你必赔无疑!”
可是,程十九的决心已定,他跪在地上死活不肯起来。少掌柜犹豫了好长时间,才叹了一口气,答应下来。
千里迢迢,程十九一直将那块毛玉石背在身上。待返回墨城时,程十九的脊背,已被那块石头磨得血肉模糊。“天蕙阁”的老掌柜将那块毛玉石摸索了半天,吁了一口气,羡妒地说:“苍天不负有心人,十九啊,你的家业就要从它开始了——”
果然切开之后,那块毛玉石里面竟含有一块甜瓜大小的翡翠,尔后,被“天蕙阁”的老掌柜以一千两白银购得。两个月后,程十九的“聚宝斋”开张营业。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聚宝斋”生意日渐兴隆,还经常能见到一些洋人慕名前来淘宝。“聚宝斋”的家业越是雄厚,程十九回每当想起那次赌玉的情景就越加感到后怕,每每在夜晚辗转反侧。他经常用“赌命不赌玉!”这句话来训诫自己的儿子。
民国一十二年,有几个专事赌玉的石客,雇人从东海边运来一块重达数千斤的海青石,声称巨石内蕴有天价宝石,因此一开价就是三千两银子。那些古玩店的掌柜们闻讯之后,纷纷前来看货,他们一个个都是鉴石行家。经过半个多月的揣测,仍没有人敢出面下注。“聚宝斋”的少掌柜程戒石也到过现场,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其实,程十九早有耳闻,他佯装不知,只不过是不想染手赌玉罢了。
只是这次,少掌柜好像全然忘了父亲平日的训诫,一次又一次地怂恿父亲前往察看货色。因为凭经验,他感觉海青石里面肯定蕴有奇货。只是价值几何,他不敢断言。
这天夜里,程十九独自走出“聚宝斋”,朝寄放海青石的“云峰客栈”踱去。他让那儿名石客点上儿盏灯笼,摆在石头的四周。在灯光的映照下,那块海青石的一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