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幽默与笑话
离婚
某日;我去图书馆借书;书名《离婚》; 老舍先生的作品。先是一阵苦等;然后一个声音问:“谁要《离婚》?”
我忙说:“我要《离婚》!”刚说完 ; 旁边一个同学纳闷地说:“图书馆也办离婚手续?”
突然想踢足球了
蚯蚓一家这天很元聊;小蚯蚓想了想;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过了一会 ; 蚯蚓爸爸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 着说:“你怎么那么傻,切得那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虚弱地说:“……突然想踢足球了。”
可怜的鸟
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在海滩上;四岁的儿子跑过来;拉着他的手;领着他到岸上去。那儿的沙地上有一只死了的海鸥。“爸爸;它怎么了?”儿子问道。
“它死了;到天堂里去了。”回答道。子想了想说:“又把它扔下来了吗?”
巧妙的回答
老师:汤米,为什么你总是这么脏呢?
汤米:唔,我比你离地更近嘛。
回忆
皮特:最后一次出去打猎的时候;从悬崖上掉了下来;你一定不会相信;当我掉下来的时候;我想起了以前我所做的每一件蠢事。
鲍伯 : 那你一定是从很高的山上掉下来的。
找到原因
姐姐:“ 沉鱼落雁的故事是说女子长得太美了;连鱼都自觉比不上;所以沉到水下……
妹妹:“ 怪不得我每一次都钓不到鱼。”
(以上六则董 行摘)
特大新闻
“ 本台最新消息;向阳路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两名歹徒打伤我l 10名干警;夺路而逃
…播完之后 ; 播音员自己都觉得纳闷:这歹徒也太嚣张了;居然打伤了一百多个警察;还能 夺路而逃;难道是武林高于?再仔细看;发现搞错了;稿子上写的是“110干警”。
提示
中学时;一次上历史课;某同学在课堂上睡觉被老师叫醒;老师问他:“文成公主嫁给谁了?” 同桌小声提示:“松赞干布。”可惜他没听清;张口就答:“宋朝干部。”后来这位同学被罚一个星期不准上历史课。
离酒远一点
妻子:你怎么用吸管喝酒呢?
丈夫:因为你让我离酒远一点。
短与长
“对于考古学家来说;100年不过是极短的一段时间。”“啊!我的上帝!昨天;我刚借给一位考古学家2000法郎。”
风湿病
患者:“医生;一年前你为我治好了腿部的风湿;并且叮嘱我腿部不能够受潮……
医生:“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患者:“那么我现在可以洗澡了吗?”
旅店的门
亚特兰大古老的皮德蒙特旅馆重新装修;里面那些漂亮的枫木门要当旧货卖掉;我们趁机买了几扇放在19世纪风格的家中。一天;我带朋友回家告诉他说 :“这几扇门来自皮德蒙特旅馆。”
朋友惊讶地说:“别人顶多偷几条毛巾……
(丁如 摘)
牵手
老张:“ 我和太太结婚30年了;上街总是手挽手。”
小李:“ 你们感情真好!”
老张:“哪里;我一松手,她就会去买东西。 ;;
耳朵真好看
一个同事患耳疾;无奈去医院看耳朵。医生手里拿着一个小灯照她的耳朵;看了又看;感叹地说:“耳朵真好看!”
同事心里美滋滋的;说:“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夸我耳朵好看。”
医生昕了;说:“哦;我是说你的耳道很直;真好看;一下就能看清。”
永不左拐的人生
李群 编译
父亲从不开车。哦,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应当说我从没见过他开车。从1927年起他就没再开过车,那时他才25岁。他曾说:“在那个年代,开车时得眼观六路,手脚都要忙个不停。于是我决定与其开着车错过生活,不如走着享受人生。”
母亲插话道:“噢,砰——!他撞过一匹马。”
“当然,”父亲承认:“这也是原因之一。”
于是我和哥哥就在一个没有车的家庭里长大。父亲在报社工作,每天乘公交车上班,下班后步行3英里回家。有时他坐公交车回来,母亲就带着我和哥哥穿过3个街区走到车站等他,然后全家人一起走回家。
有时父亲会说:“等到你们长到16岁,我们就买辆车。”当然,哥哥在我之前到了16岁,于是1951年我们买了辆二手雪佛莱。已经43岁的母亲开始学车。她在附近的公墓里练车,这大概是父亲的主意。“在公墓里就不会撞死人了。”他曾这样说。
直到90岁高龄,母亲一直是全家人的司机。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毫无方向感,但是父亲捧着本地图,自封为领航员,尽管他们很少出城,效果似乎还不错。有了车后,他们仍然经常步行。父亲70岁时退了休,此后20多年,不管母亲开车去哪里,他几乎总要陪她同行。如果母亲去美容店,他就坐在车里读书,或是下车走走。如果她去杂货店,他帮着提袋子,顺便提醒她买冰激凌。有一次我正在开车,父亲忽然问我:“想知道长寿的秘诀吗?”
“想啊,”我说,不知父亲又有什么奇谈怪论。
“不要左拐,”他说,“几年前我和你妈妈读过一篇文章,老年人开车的多数交通事故发生在左转弯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视力越来越差,所以我们决定永远不左拐。”
“什么?”我又问了一遍。
“不要左拐,”他说,“好好想想。右拐3次等于左拐,但是安全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右拐3次。”
“你开玩笑吧!”我转向母亲寻求支持。她说:“你爸爸说的没错。我们总是右拐3次,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她又添了句:“除非你爸爸数错次数。”
听到此言我笑得几乎把车开下公路。父亲承认:“有时确实会数错。不过这不成问题,只要转7次,就没问题了。”
我忍不住问:“你有没有转11次的时候?”
“没有。”他说,“如果第7个弯拐错了,我们就干脆回家。人生中已经没有什么事情重要到不可以拖到明天。”
母亲从来没出过交通事故,但是一天晚上她把车钥匙交给我,说决定以后不再开车了。那是1999年,她刚刚年满90岁。此后她又活了4年,父亲也于次年随她而去,时年102岁。
我一直很想念他们,有时我常想为什么我们家的人都如此长寿,是因为他们惯于步行,还是因为他们从不左拐?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51
隐地随笔
隐地
一
“什么是人生?”
“十元到一万元一餐的饭全部吃过;这就是人生!”
这是两个人的对话——关于人生的对话。
而我认为:人生是从各种角度看问题。每一个人都自以为是。其实人生一如大海;无所不包。你所说的人生;只是人生一景;一种现象;一个层面;真实的人生;错综复杂;无人能以一语涵盖。
人在十五六岁时;善恶分明;充满正义感;最喜欢把人生分成黑白两色。自然不能容忍父亲或母亲赌博、偷情等等行为;无论任何原因;对犯错的双亲;嫉恶如仇。不过等到自己五十岁;当年最痛恨的恶习;可能自己一一都犯了;这时候才开始了解当年父母的苦衷;可惜晚了;因为父母早已离开了人世。
不要把人生的一些错误夸张得那么大吧;我们还是找些最微不足道的来说;仍然可以发现“人生”是多么地“不可捉摸”。
我在二十岁以前不敢喝咖啡;咖啡永远被我认为是“一杯苦水”;有人饭后总要来一杯;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然而就在最近两年;喝咖啡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谁说人生的事;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
我也不喝酒、不抽烟。而喝酒的好处;已逐渐为我发现;因此;我再也不敢说;这一辈子;我将永不抽烟。在以往;我是一直如此相信着的。
我有一位姨妈;年轻时候从来不曾坐过公共汽车;只要出门;就跳上计程车。前年;姨丈生意失败;他们家从豪富变成赤贫;如今姨妈早已成为坐公车的专家。哪一路到哪儿;接哪一路;又转哪一路;姨妈都一清二楚;要是她听到谁出门坐计程车;她会大不以为然。“真浪费啊!”她说;“钱是那么好赚的吗?”
人生;人生;我们还是少以我们自己的观点去批评别人的行为吧;你以为错的;常是别人认为对的;而你全力以赴争取的;可能正是别人要背弃和摆脱的。
二
时钟滴答;日历一天撕去一张。在茫茫的人海里;我们走着人生的旅程。有时勤奋;有时懒散;有时快乐;有时郁闷。喜剧、悲剧;就这样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假设一个人可以活八十岁;在四十岁以前;总是冲啊闯啊地奔驰前进;人生的森林里;多的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宝藏;每一件事都使我们感到好奇;每一种经验;都使我们觉得新鲜;而我们自己正当体力充沛的年龄;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觉什么委屈;吃苦耐劳使我们更增信心。人生在四十岁以前;显然是一个广场;只要往前走;都是路;都是希望;都是美丽的未来。
四十岁以后的人生则逐渐步入了窄巷;新朋友少了;旧朋友老了;原先觉得可爱的、光滑的、美丽的;都斑驳脱落;露出了破旧相。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知识、理想和抱负。
中年以后;生活的风霜使得人的想法和做法逐渐改变;在物欲的现实社会里冲击、熏陶;理想与抱负遂如青春岁月般地消逝;每个人耳闻目见的结果;自以为变得聪明了;而拜金弄权的结果是思想僵化和目光如豆。人生丑陋的一面;在所谓成熟的世界里;冉冉上升……
三
一个穷人;永远无法和富人成为好朋友。穷人的痛苦、寂寞;富人永远无法理解;富人的心境、想法;穷人也永远猜不着、摸不透。
一个闲人;永远无法和忙人成为好朋友。闲人的悠闲、无聊;忙人即使能够联想和体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忙人或许在心里说;我要找一个机会和他聊聊;问问他的近况;安慰他不太得意的心情;然而忙人永远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实现的一天。忙人永远有更重要的事务等着他们去解决;忙人永远分身乏术;恨自己无法长出三头六臂;或者一天有七十二小时。
穷人的朋友是穷人;富人的朋友是富人;闲人的朋友是闲人;忙人的朋友是忙人。其中有一个富人穷了;穷人富了;或闲人成了忙人;忙人突然闲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就会不同;他们因此会增加几个新朋友;但必然也会失去原来的老友。
有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话;友情是有亲疏的;贫富的距离大了;忙闲的程度差了;环境会使我们疏远;老友毕竟是那些经常在一起;却仍然彼此不相轻的人。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08
一片飞翔的叶子
邹海鹏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盘了几个旋,被吹落到了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2期P62
一个人都没有
王文华
三月初,我到上海工作一周。星期三下午,忙裡偷閒在街上散步。我躲開市中心「華山路」的人潮和車陣,鑽進一旁較安靜的「復興西路」。五分鐘後,轉到「高啵贰埂4藭r,我看到一個奇妙的景象:整條高啵罚粋€人都洠в小I虾S袃汕f人,市中心竟然有一條街道,一個人都洠в小D且粍x那,我如獲至寶。彷彿我是低頭沉思的科學家,頓悟到E=MC2。或是「桃花源記」中的漁夫,走著走著發現被時光遺忘的新大陸。
我喜歡熱簦В匠8藬嚭筒辉谠捪拢瓦B思考的方式也力求花俏。但當我在偶然間看到空無一人的大路,卻有種放空和歸零的滿足感。
滿足什呢?因為一切空了,所有的新事物都可能了。空的街,可以蛇行。空的手,可以拿起很多新枺鳌A硗猓諢o一人,讓我們終於關心起自己。人潮擁擠,我們忙著看熱簦АP螁斡半b,才開始寫日記。在空曠的街道,我清楚聽到自己的呼吸、心跳、腳步、和心情。意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