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们的面前。
这个纪念馆在四川的安仁镇,离成都大约四十公里。我告诉自己要记住这个地方,也告诉我的朋友,四川不仅有峨眉九寨或杜甫草堂或武侯祠堂,还有这样一座用铁板建成的战俘纪念馆。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28
台风中的一碗米线
●李红英
他和她是这个繁华都市里的一对平凡男女。当初为了在一起,他们放弃了父母在家乡为他们找好的工作,不顾父母的反对,来到了这座南方城市,并悄悄结了婚。现在,三年过去了,他们住在租来的屋子里,平淡的生活着。她是一家小公司的业务员,常常奔波在外,工作繁忙;他是小学的外聘老师,工作和别人一样,工资却不如别人的一半。几年来,他们的生活几乎没什么变化,家乡的同学却陆续买房、买车,消息传来,她心里像刮过一场不大不小的台风,她不由自主会想,如果当初留在小城,现在会怎样呢?
这天,电台预告挂起三号风球,她照例早早上班去,而他在的学校不用上课,到学校转了一下他就回了家。刚回到家,他就接到她的电话,说中午回家拿点东西,在家吃饭。他很高兴,因为她平常应酬多,两人一起吃饭的机会寥寥可数。做什么好呢?他想起了云南米线,那是她最爱吃的。大学时他俩常到学校外边的小店吃,3块钱一大碗,有肉有菜,加5毛钱还可以添一碗纯米线。他们就一碗米线,头碰头吃得满头大汗,脸上的青春和甜蜜羡煞旁人。
接到电话后他立即下楼去买材料。这时,台风已经在发威了,呼呼作响,把树吹得东摇西晃的。准备妥当后,他看看表,他决定去车站接她。他了解她,别说是刮台风,就算是下冰雹,她也不会舍得打的的。这时候,雨已经下得很大了,他刚打起伞,伞面就立刻被风吹的翻过去,他索性收起伞跑了起来。刚到车站,接到她的短信,说车堵在路上,看情形没时间吃饭了,要他把东西拿到车站。
即使是看信息,他也可以感觉到她的烦燥。近来,她经常这样,无端地发脾气,就像诡秘的台风一样突然降临,让人不知所措。
是的,她的确很烦,刚才顶着狂风艰难打伞前行,好不容易挤上公共汽车,却发现新买的鞋子不知被谁踩了两脚。车上到处是湿漉漉的人和伞,挤的她无处藏身,偏偏还堵车,长订的车龙看不到尽头,车子比赛似的发出刺耳的鸣叫声。她想到目前的生活,仿佛正像这车龙,看不到未来和方向;还有那引以为傲的爱情,是不是也如路边高傲的树一样,被现实的风雨打的七零八落了呢?她忍不住再一次怀疑起爱情,怀疑的那么强烈。
她气急败坏的下了车,一抬头,却看到了笑意盈盈的他。他整个人湿透了,手上拎着一个密封的大袋子。看到她,他麻利地一一打开袋子,里面是一个保温瓶和一个密封的小袋,小袋里总装着是密封的资料。打开保温瓶,一股热气升了起来,香气也弥漫开来,是她最爱吃的米线。她愣住了。风依然在肆虐,雨仍然在泼洒,周围闹哄哄的满是人声。可是,这一切对于她来讲都像是凝滞了似的,都不存在了。她眼里、心上,只剩了他和那一碗米线。
就这样,在呼呼的台风中,在简陋的公交车亭里,他们再一次碰头吃同一碗米线。热气打湿了她的脸,没人看见,一滴豆大的泪从她的脸上滚了下来,掉在热气腾腾的米线上。
这场名叫“珍珠”的台风徘徊了近10个小时后奇迹般转弯离开了,使这个城市幸免于难。可是却没人知道,这个城市里的一个平凡的女子,因为一场台风,因一碗米线而重新找到了她的爱情。不,其实爱情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只是这一次,她真正认识到,平凡人的真爱,往往就在这不起眼的地方!比如说,台风中的一碗热腾腾的米线,就足以让两个相爱的人温暖一生。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52
十种朋友不可交
●潘国彦
城府太深型。有些朋友韬光养晦,把自己包得很紧,相处几十年从不讲自己的想法,也很难挑出他的毛病。与这样的人相处,使人怀疑它的真意何在。
奉承献媚型。这样的朋友表明上十分热情,处处投你所好,骨子里另有所图,必须看清这类人的真面目。
惟利是图型。这类朋友是“万能胶”,粘上很麻烦。这种人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占不到便宜就立马不理你。
搬弄是非型。有些人本事不大,搬弄是非的能力很大,好传闲言,甚至无中生有。一个团队中如果有一两个这样人物,很难保持团结。
口蜜腹剑型。这比搬弄是非更可怕。这种人当面把你当作挚友,但只要有损于他的一根毫发,马上翻脸。
轻诺寡信型。有些人当面大包大揽,过后啥事不办,毫无诚信,对这种人不可托付办事。
言不及义型。这类朋友兴之所至,高谈阔论,东拉西扯,言不及义,与这种人相处,毫无进益可言。
人走茶凉型。这种人常常是,你在职时,会百般奉承你;你一旦退休,立马不认帐,又去找新的靠山。
过分亲密型。有些朋友好奇心盛,对别人的事情总要问个底朝天。与这种朋友相处,使人感觉很累。
过分冷淡型。有些人生性孤僻,不愿与人交际,常常你热情相交,它爱答不理。对这样的朋友还是相忘于江湖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21
诗二首
●国 风
雪
轻轻的你飘来,
又轻轻的落下;
不压碎一粒尘埃,
不留下一丝牵挂;
我轻轻的捧起你,
你亲亲我的面颊;
在我的手心里,
你羞涩的融化。
那曼妙的柔姿,
是飞舞的锦鳞;
宁静而又安详,
如梦般轻盈;
无香的清新,
沁人我的心扉;
在温存的气息里,
我体味你的静美。
你用一片赤忱,
把所有污秽覆盖,
再将自己化作水,
为天地洗心;
那不是水,
是圣洁的甘霖,
滋润了大地,
也养育着生灵。
悄悄的你落下,
又悄悄的融化,
我默默的望着你,
眼里噙满泪花。
这无言的结局,
是挚爱的升华,
在春的怀抱里,
我们用心说着情话。
致祖国
有两个太阳一样明亮,
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心上;
天上的太阳给我温暖,
心中的太阳给我力量。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严冬里,你给我带来春天的芬芳,
寒夜里,你让我看到黎明的曙光。
如果勤劳能使你繁荣富强,
我愿将青春化为理想;
如果奉献能使你蒸蒸日上,
我愿用生命点燃希望。
有两个母亲一样慈祥,
一个是祖国,一个是妈妈。
妈妈母亲把我生养,
祖国母亲哺育我长大;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你就像妈妈一样。
在异乡,你是游子永恒的思念,
在梦中,你是妈妈熟悉的脸庞。
如果欢乐能是你焕发容光,
我愿为你放声歌唱。
如果赤诚能使你更家辉煌,
我愿终生为你护航。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15
失败的决斗
●吴水群
马鸿飞是清咸丰年间北京城有名的商人。这天早上,他突然接到圣旨,被咸丰皇帝召见封官,要他全权置办一批军火。
马鸿飞带着随从、儿子马小诺乘船到了英国,马鸿飞立刻找到马吉尔,请求马吉尔帮忙。马吉尔是个大军火商人,一听有利可图,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没出两个月,这批军火已经办妥。马吉尔给了马鸿飞一笔数目相当惊人的回扣。马吉尔做得天衣无缝。马鸿飞很感动,既佩服马吉尔的精明,又感激马吉尔的朋友义气,因此在验货这个环节上就没有太认真。事后,马鸿飞心中也稍有不安。但他一想到皇帝的荒淫无度,大臣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也就心安理得了:朝廷的银子,你不捞别人也会捞的,也许捞得更多……
没过一年,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侵略者烧杀掠抢,把京城糟蹋得满目疮痍。等战事平息,马鸿飞回到北京的时候,他家的宅院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昔日年轻靓丽的娇妻,衣不遮体,疯疯癫癫地流落在街头。
忽听大门外一阵大乱,儿子小诺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说好多百姓找来了,说他得了洋鬼子的好处,买来的假军火耽误了国家大事,要找他这个卖国贼算账。马鸿飞带着儿子从后门逃出了京城。
马鸿飞想来想去,这一切的一切都怪那个洋鬼子商人马吉尔。于是,他带着儿子小诺又去了伦敦,要找马吉尔报仇。
在一个漆黑的深夜,乌黑的枪口对着马吉尔的脑门:狗杂种,都怪你弄的那些假军火害得老子国破家亡——
马吉尔很快就镇定了下来。说这样杀了他不公平,因为马鸿飞当时是得了好多好处的,于是提出要和马鸿飞决斗。
一个星期后,马吉尔和马鸿飞来到了一所很僻静的庄园,他俩要在这里进行一场决斗。马鸿飞和马吉尔最后拥抱了一下,然后就各自慢慢地一步步向后退去,等大约退到了二十步的距离,各自检查了自己的手枪,然后打开保险,推弹上膛,两人最后打了个手势,就开始数数:1——2——3
马鸿飞先于马吉尔拔出手枪,抢先扣动了扳机,但遗憾的是他的枪没响,因为那是一颗臭弹。随着一声枪响,马鸿飞的左胸向外冒出血来……
马小诺从马鸿飞的手中取过那手枪,他拉开枪栓一看,里面是一颗臭子弹,没响。马小诺声嘶力竭地大哭起来:都怪我啊!当时从日本买这批子弹的时候,得了小野那王八羔子的好处就没有试射……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5期P61
圣诞夜的亮灯礼
○小 羽 编译
傍晚时分,斯洒迪斯搭乘的货车停在道路的岔口,司机指着另一边的方向,告诉他沿河岸有个小村,在那儿留宿一夜,翌日清晨会有一班去巴黎的长途车经过。
巴黎是斯潘迪斯的目的地,除了那儿,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好去。七年前,妻子丢下不满一岁的女儿跟人跑了。 没过多久,相依为命的女儿又患上严重的血液病,他那点金融公司职员的微薄收入根本元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恰巧有几个所谓 的哥们儿表示愿意支付庞大的治疗开销,不过对方也有条件——希望他帮忙提供相关的金融网络程序。斯潘迪斯犹豫过,徘徊过,但最终还是怀着无奈和侥幸做了。结果是可怕的,对方策划了一起银行资金网上盗窃,斯潘迪斯也因此被捕入狱,不久就得到了女儿夭折的消息。
七年的牢狱生活令斯潘迪斯改变了许多,他渴望过自由,也发誓要重新开始,可等他真正自由了,现实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任何金融公司都不会聘用一个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只好进入一家旅行社做导游,不想被一个曾看过他犯罪新闻的客户认出来,他连申辩的机会都没 有就被立即解雇了。尔后他到一家旅馆当清洁工,埋头做蓝领,可不幸的是有位人住的阔太太发现自己丢了钻石别针。由于他的服刑背景,他自然成了头号嫌疑人。虽然事后证明当事人自己放错了地方,但其斯潘迪斯却彻底绝望了,犯罪记录已经在他身上烙下印记,没人相信他想重新做一个正直、善良的公民。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人“看 好”他。有个比他提前出狱的家伙曾塞给他一个巴黎的电话号码。“老见,以后没准会用得着这个,我会关照你的。”那个已经在监狱里几进几出的家伙脸上带着一种诡秘的微笑。既然整个社会都不给斯涌迪斯机会,那 么,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去巴黎投靠他的狱友。
不知不觉,斯潘迪斯来到了一个无名小村,饥寒交迫的他一头扎进村口小客的。店主是个瘦弱的中年女人,对斯潘迪斯很温和,还有两个四五岁的男孩不时缠着斯潘迪斯问这问那。
斯潘迪斯被问得恼火了,感觉像在监狱里被警员企问似的,于是不停地拿眼睛瞪着两个孩子,并不时用小匙敲得汤盘叮当响。可是两个小家伙浑然不觉,其 一个还乐滋滋地嚷道:“叔叔,你是不是圣诞老人派来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