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
摹2皇瞧渲幸桓雠缮肆硪桓觯撬怯泄餐母矗垂糯涣魈逑怠=鲈诖笤?0万年前我们自己的人种智人在非洲进化时,这个体系分成了今日我们所认识的两个分支。
我还有其他的发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相较于以前,某些特定的音乐曲目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以前,我一直以为南方古猿睡在地上。但听了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我能更轻易地在脑中勾勒出这样的画面:300万年前的一个黎明,在东非,南方古猿在树顶的窝内醒来。同样的,我意识到,180万年前,东非直立人是第一个拥有不仅适合走和跑还适合有节奏地摇摆和跳舞的骨骼的人种。听戴夫·布鲁贝克的“非方形舞蹈”————鼓掌、拍打和踢踏———帮助我想像出他们的生活。而这是手工制品和化石遗迹所不能做到的。音乐是历史的重现。
然后我有了另外一个想法。有没有可能我们创作音乐时不仅仅只是为了娱乐自己、歌颂神明、探寻人类的生存状态等等?或许我们正是在探寻人类的进化史:创作出各种声音,而这些声音也许是我们对过去有共同祖先的那段生活的模糊记忆。在过去那段时光里,我们不是通过文字、语言来交流,而是依靠旋律、音调和节奏。所以我的小学老师是不对的。我还是有音乐天赋的。我的进化史决定了我是如此。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40
股市:卖烧饼的故事
大约在秋季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26
锤子砸出来的业绩
宁一
美国有一个名叫葛里斯曼的销售员,他销售安全玻璃的业绩一直都是第一名。
在一次颁奖大会上,主持人问他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葛里斯曼说:“每次我去拜访客户时,都会随身携带几块安全玻璃和一把小铁锤。我会问他:你相不相信安全玻璃?”如果客户说不相信,我就把玻璃放在他们面前,然后拿锤子往玻璃上一敲。当他们发现玻璃真的没有破碎开来时,他们都会很惊讶。这时,我就趁机问他们:‘你想买多少?’最后,买卖往往直接成交,而整个过程还不到一分钟。”
这以后,公司其他业务员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许多块安全玻璃以及一把小铁锤。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葛里斯曼的业绩仍然是第一,对此,他们觉得很奇怪。
于是,在第二年的颁奖大会上,主持人又问他:“他们已经做了和你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你的销售业绩仍是第一呢?”
葛里斯曼笑了笑,说:“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我早就知道当我上次说完这个点子之后,其他业务员会很快的模仿。所以,自那以后,我到客户那里时,就把玻璃放到他们的桌子上,然后问他们:‘你相信安全玻璃吗?’当他们说不相信时,我就把锤子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砸这块玻璃。”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61
一念之差
文涛
那天和朋友入住一家酒店,我们逛了好久,回到酒店口渴,却苦无冷饮。
于是有人建议我们先喝冰箱里的冷饮,我起初还很犹豫,觉得酒店里的饮料太贵了。可是朋友说,我们隔天可以再到便利店里买了填补回去。朋友这么一说,我们都非常放心地尽情欢饮。
隔天,我们出门去,心里就记挂着要买饮料回来填补,奇怪的是我们走了好多家便利店,找到了相同牌子的,就是找不到相同容量的。那些瓶装的水,要么太大,要么就是太小了。到了晚上,我们还是不死心,走在路上,都一直在找便利店。看人家的店门要关门了。我们飞奔过去。当人家不让我们进去的那一刻。我们都突然爆笑起来。因为那一刻,我们同时觉得自己好傻呀,为了那几瓶水,心里竟然时时惦记着,而且惦记得这么难过。
好了,回到酒店,水买不到,我们觉得还是先睡个好觉重要,就各自蒙头大大睡去了。可是隔天醒来。我们还是“放心”不下,决定再做最后的努力,看能否可以找到我们要的饮料。花了几个小时,最后还是没有找着,只好意兴阑珊地回到酒店。
只是一想到要为那几瓶水付很高的价钱,又不知道费用多少,一时间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大家开始想办法。
有人建议把我们买的大瓶的水装进用过的瓶子里去,这样鱼目混珠,任谁也看不出来,大家听到这个主意,一时间非常高兴,我们非常有把握酒店的服务生不会去做仔细的检查,没一会儿,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地停下来思考,有必要吗?我们马上想到,下一位使用者看到瓶盖已被打开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他投诉,甚至“控诉”酒店的话,我们这小小的“玩笑”未免开的太大了,我们随即醒悟过来。
我们的起心动念好可怕呀,一不小心,就会给人家造成很在的困难,甚至麻烦,我们在那一刻甚至没有想到这丑事若被揭发之后,自己会有多难堪。
我们赶紧到柜台支清帐,果然不出我们所料,价格“不菲”,可是付了费,我们顿觉轻松愉快。
随后,我们去用餐,大家争相付帐,我在心里轻轻地笑了,我们到底怎样使用我们的金钱呢?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斤斤计较,有时候又会不惜一切呢?
这一趟喝水、买水的经历,再一次证明,一念之差,一步错,就会步步错,也再一次证明,人生即选择,不断的选择。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6期P57
不画别人的风景
谭延桐
美国画家怀斯,我是早就知道的。他的画中的叙事感和抒情性,都是我所喜欢的。特别是他的不落烟尘和不落俗套,更是我的喜欢。按说,像怀斯这样一位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是应该有许多的人特别是晚生代来“临摹”的——因为我见多了蜂拥而来又蜂拥而去的临摹者,似乎早就见怪不怪了。
却不。比如宁子的小女儿,就是这“却不”中的一位。
宁子住在美国的西海岸城市Torrance,是一位极其讲究生命品位的华裔美籍作家。她在2006年6月13日发给我的电子邮件里这样写,周末他们全家去咖啡店喝咖啡聊天;轮流着谈一些各自的话题,不知怎么就谈到了“怀斯的村庄”。宁子发表意见说,很喜欢怀斯的风景画,希望她的正在读七年级的小女儿以后能够多多地临摹一些怀斯的风景画。听到这里,女儿却说,不,她不画别人的风景。
不画别人的风景。这句话,让我灵机一动。
是啊,别人的风景,即使再好,也是别人的风景;即使临摹得再逼真,也不可能摇身一变变成自己的风景。这是肯定的。肯定的事情,却逐渐被世人抹杀了,最后变成了你临摹我、我临摹你,临摹来临摹去,就总也找不到自己了。姓张或姓王,是男或是女,都无关紧要了。
这便使我想起了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所提供的那个作文材料: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有这样的本领该有多好啊!于是,乌鸦就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开始拼命的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已经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了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了。结果,就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就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名字的鸟。”孩子却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我自然是想到了它的寓意,想到了那位牧羊人意味深长的话,想到了“自己”这两个字的分量。很显然,宁子的小女儿是不想失去自己才不假思索地就倒出了自己的心声——“不画别人的风景”的。如果她也像那只乌鸦那样出于艳羡,一心想着去“画别人的风景”,我想,她将来的价值肯定也就可想而知了。世界上有了一位怀斯也就够了,是没有必要再有第二位怀斯的,她懂。正因为她懂,并且有着自己鲜明的想法,才没有像那位牧羊人的孩子那样去盲目地夸赞,盲目地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