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
么一说,就什么都变了调、走了样。
不久,大概蒋介石也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然而,无奈传说中的男主角是个外国人,尤其是个碰不得的美国人,何况是个记者,更是得罪不起,这要是换成一般的中国人,早就请军统的人出面“处理”了。在投鼠忌器的情况下,蒋介石想出了一些方法,把这位美国朋友“请”出了中国的国境。
当然,这个大陆时期的传闻到底是否属实,现在谁也没有办法去查证,但是,早年大陆的新闻自由比现在的台湾,要开放上一百倍,那时,一些报纸的小道消息特别多,而政府部门大概碍于国际视听,不敢公然对报纸太过压制,所以,有些新闻或者流言就特别盛行,因而,宋美龄和朋友跳舞的消息是否会被扭曲成上述的说法,就不得而知了。
大陆时期,宋美龄经常在孔祥熙的公馆里,举行舞会派对,但参加的成员多半是自己家里的亲族,或是十分亲近的友好,并没有外面的闲杂人等。当然,所谓的友好,自然包括当时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经人士。到台湾来以后,大概一方面是孔家已经移居美国,另方面,蒋介石也不会允准宋美龄在士林官邸搞什么舞会派对,所以并未传闻有什么官邸家庭舞会的说法。何况,来台以后的宋美龄已经是年过半百,大概对跳舞亦不复当年的热衷程度了吧。
之四 宋美龄的娱乐爱好
在大陆时代,官邸可说经常是弦歌不辍的,每天午休时刻,蒋介石和宋美龄喜欢叫侍从人员放留声机音乐,乐曲多半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曲。最早,蒋介石是没有听音乐习惯的,开始听音乐,是受到宋美龄的影响。
台湾时期,据蒋介石的随从人员指出,官邸通常会在下午以后,请副官放些古典音乐,这些古典音乐基本上都属于比较轻松的音乐。如果宋美龄自己想听,可是又怕吵蒋介石的话,就在自己书房放低音量自己听(因为,宋美龄和蒋介石的书房只有一墙之隔)。
大致上,宋美龄对音乐的品味,是属于西式的,而蒋介石则是偏好传统的作品,例如京戏和绍兴戏之类的。
除了音乐,宋美龄是一个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她可以为了看电影,看一整个晚上,看到深夜都不厌倦。早年,励志社的电影股,就是专门为宋美龄服务的,只要宋美龄想看电影的时候,就透过侍卫或是她直接叫励志社的人,去为她张罗,在官邸的名号之下,任何的公民营电影公司谁不买她的帐?都争着把自己公司最卖座的电影,送到官邸给宋美龄欣赏。
后来,励志社的功能逐渐丧失,并且慢慢解体。70年代以后,主要是因为蒋介石生病,所以,宋美龄减少看电影的次数,但是,偶尔还是会吩咐官邸内务科的人员为她准备首轮电影,有时候,孔令伟(孔二小姐)会主动为她准备一些录影带,给宋美龄过过电影瘾。
上篇 我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第三章 宋美龄生活片断(5)
3。6 “夫人政治”,深宫奇谈
之一 “夫人政治”
刚到台湾来的那一阵子,因为孔二小姐孔令伟还没有来台湾,所以宋美龄多半和官太太相处来打发时间。
官太太里边,陈诚夫人陈谭祥女士是士林的常客。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当中,一般对官太太的感受大概都一致,而在下人的心目中,陈夫人是大家最喜爱的一位客人,她对任何人都是一副和蔼亲切的表情,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绝不摆官架子的人,每次她进官邸大门的时候,看到我们陪伴在宋美龄身边,总是会面带微笑地和我们打招呼,丝毫都不会有高傲之感。
她的外表当然也十分出众,但是,我感觉她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她高贵的气质,和有内涵的谈吐。她是民国政界闻人谭延辏У呐菟担费雨'去世之前,宋美龄和蒋介石有天去探望他。病榻旁,谭延辏鬃园雅闹丈泶笫峦懈陡槭蚋荆罄矗槭蚋揪桶殉绿废榕拷樯芨顺鲁希⑶椅侵せ椋瓿闪颂费雨'的生前遗愿。
在台湾籍的名门贵夫人当中,和宋美龄关系最密切的,大概就数士林的林太太了。由于林太太是台湾的著名世家,从林家和蒋介石、宋美龄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两岸非常微妙的政治关系和家族系统。
其实,林太太本身并不是台湾人,她的父亲就是著名的清末邮传部大臣盛宣怀,而林太太是盛宣怀的第五个女儿,早年,林太太和宋美龄同是留美同学,所以,两人之间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从美国学成归国的时候,就是透过宋美龄和盛家的关系,把宋子文介绍到盛家的产业“汉冶萍公司”担任英文秘书。那时,宋家在政经界的关系,还不是很圆融的时代,无论在财力或是人脉上,都不能和盛家相比。在盛家的公司做了一阵子,宋子文看上了盛家的七小姐,并且曾经非常认真地追求了一段时期,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盛家根本看不起宋子文,所以,没有办法成就这门好事。
据说,宋子文为此对盛家始终怀恨在心,在宁汉分裂结束之后,宋子文当上了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曾经有意公报私仇,极力主张要没收盛家这个前朝权贵家族的家产。可是,盛家毕竟不是省油的灯,大概在南京政府官员那里花了不少钱,宋子文报复计未得逞,最后还是徒呼奈何。
后来,孔祥熙当了财政部长,林太太经常带着她的弟弟盛频臣,到孔祥熙的家里,和宋霭龄拉关系。林太太为了让孔家夫妇高兴,还特意受洗做基督徒,而且,每周都到孔祥熙家里做礼拜,成为孔家的常客。盛频臣和孔祥熙的大儿子孔令侃成为结拜兄弟,林太太和孔家的关系自然更不在话下。
蒋介石大陆败退之后,林太太回到台湾,从此很少再离开台湾,而这位盛家五千金,自此也成为台北官太太圈子里面,最活跃的一个人。
林太太为了夫家的家族利益,在蒋介石夫妇和林家之间,穿针引线,相濡以沫,久而久之成为蒋介石家族和台湾本地势力的一个中介;蒋介石夫妇透过林家,和台湾本地的士绅家族慢慢结合成一种难分难舍的关系。
为要讨好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林家不惜把自己祖上传下来最好的土地,送给蒋家。蒋介石刚来台湾的时候,他的手下接收了不少日本人留下来的房产,可以供蒋介石家族居住,可是,老蒋是一个相当讲究风水的人,他对住的地方的方位和地灵人杰各方面的问题,都十分注意。所以,林家为了表功,据说捐了不少地给蒋家,而且全都是风水宝地。
最早,蒋介石一家并没有想到要林家捐地,在60年代,为了趁大陆搞“文化大革命”时,派兵“反攻大陆”,为要因应可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台北可能在大陆的核子或空中攻击的半径之内,所以,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便商议,在距离台北比较近,可是又比较隐蔽的地方,新建一处战时指挥部兼战时官邸。
这时,蒋介石夫妇和蒋经国,便盯上林家祖传的一块风水宝地——慈湖。
好人做到底,林家为彻底讨好蒋介石一家,便无偿地奉献慈湖那块地,供蒋介石盖战时官邸。蒋介石那个时期似乎特别“怕死”,慈湖在地势上,和地理位置上,可说已经够隐秘了,可是蒋介石还交待下面,在这处坚固的战时官邸的后山,兴筑了一处核子防空洞,俾万一发生国共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时候,蒋介石可以躲在地下指挥三军继续作战。
蒋介石并没有像他的支持者喊的口号那样,可“万岁”不死,1969年之后,蒋介石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早先美国亦曾警告国民党当局,不准蒋介石轻举妄动,对中国大陆做出任何攻击性的军事行动,蒋介石的反攻梦想,最后终归破灭,而蒋介石本人大概也没有想到,慈湖反而成了他厝灵之处。
和林家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说是蒋介石夫妇家族和台湾本地首富家族,从利益上结合的一个起点,更为蒋家和台湾著名家族结合,树立了一个模式。
基本上,这种政治家族的交往结合,大致上是基于利益考虑,如果没有利益,就不会有扎实的基石。这是宋美龄玩弄“夫人外交”时,一个最主要的基调,即使到晚年都不例外。
比如,到1991年,宋美龄带走一百多箱宝贝,搭乘李登辉为她准备的专机,离开台湾后,由于原本属于宋美龄系统的若干非民非官机构,例如振兴复健医院,因为经管不善,在财务上不理想,在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伟的建议下,希望能够在台湾找到一个较为可靠的“金主”,而这个金主除了必须是妇女领袖之外,还要有点政治色彩,最好是态度倾向官邸这一派的资本家代表。
之二 深宫传奇
官太太来士林官邸时,大概总有二十来个人。当时,另外有一位官太太姓徐,她的先生曾经当过中央银行总裁,只要是这位徐太太一来,那官邸就吵翻天了,她的嗓门特别大,讲话的时候简直像是打雷,毫无节制,所以官邸上下对她的声音都很熟悉,有些下人对此人也特别没有什么好印象,原因很简单,徐夫人是一个看上不看下的人,她和另外的一些官太太,眼中是从来也没有我们这些下人的存在的,我们为她们递茶敬烟的时候,她们连正眼都不瞧我们一眼,似乎觉得眼前为她们服务的这些人,生来就是活该为她服务的。
后来,听说徐夫人的先生,因为当时轰动全台的青果合作社弊案,受到牵连,使蒋介石对徐先生相当不高兴。我记得那一阵子,大概有好久没见到徐夫人的人影,她不来之后,官邸好像又少了什么东西似的。隔了好几年,徐夫人才又重现官邸,但是,她的气势似乎已经不复当年,可见人真是在一口气,如果没有那一口气的话,连讲话都变得没劲了。
我们官邸的工作人员,对杜月笙的太太印象也很好,据说她出身梨园行,但是,她在任何公共场合,总是谨守本份,规规矩矩,不会像徐太太那样粗犷,因此,大家对杜夫人都十分尊重。
这些官太太平日在聚会的时刻,蒋介石照例是避免在这个场合出现的,即使进出时,碰到官太太在聚会的时候,也只是礼貌性地和官太太们打声招呼,我从来没见过蒋介石进来参与官太太的活动,和她们打成一片的。偶尔,宋美龄会留官太太们在官邸吃饭,这时,蒋介石比较有机会和官太太们打照面。
宋美龄到官太太家的情况也有,但是比较少,我陪伴她去过孙沂方的家,还有士林林太太的家,其他的地方就很少去,这和她的身份有关,毕竟是“第一夫人”,应该是别人去拜访她而不应是她去拜访别人。
官太太聊的事情,不外是你的孩子如何啦,你的衣服好漂亮啦,哪儿买的之类的话。普通的情况,宋美龄和这些官太太之间都是说国语(当然是带点上海腔调的国语)交谈,语言的使用,往往可以分辨出宋美龄和这些官太太们的亲疏远近。
假如,宋美龄突然在和一个官太太轻声以上海话咬耳根子,那表示宋美龄和此人的交情,是所有的官太太当中比较亲近的,为要和宋美龄亲近,并且有亲切感,许多不是江浙省份的官太太,只好开始学上海话,即使短时间内不会讲,也要学会听,一时之间蔚为风气。例如,当时台湾省“参政会”“议长”黄朝琴的夫人,为要在官太太圈子里打滚,就学会了包括上海话在内的好几种方言。
上海话在那时,仿佛成了台北官场的共同语言,大概是另一种官话吧。
台北的官太太中,也有一些是从来不在士林官邸出现的,例如严家淦的夫人,宋美龄就很少和她有交往。据说,有人批评严夫人有点像是老妈妈,而且,严夫人来到官邸,总是一个人坐在那儿,因为,她和官太太们没有共同的话题,所以,士林她很少来,如果来的话,大概也是有什么仪式在官邸举行,基于她丈夫身份的需要,因而不得不随行。
虽然,宋美龄是“妇联会”、华兴育幼院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可是,她似乎很少去管那边的事情,那些单位的主事者,也极少来官邸为了公事去烦她。所以,据我的观察,宋美龄早期所有的人际交往,就是以官太太为主,这些妇女,来官邸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给宋美龄排忧解闷。
中篇 大陆秘史之部第一章 买办家庭,天之骄女(1)
一个人从小的性格塑型,可能是他一生命运的关键,宋美龄自然也不例外。
1902年,宋美龄年方5岁,她的父亲为了让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