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起封锁台湾海峡,保护南海水域的重任,还有训练明军水师,协同作战,搭建两国两军友好合作桥梁云云。
十日后,抵达台湾安平城,众将齐来码头迎接,刘子光不在的时候,台湾最高军政官员就是年轻的忠孝伯郑成功了,虽然他今年还不满二十岁,但是在一帮叔伯的帮衬下,把台湾打理的极好,鹿港的荷兰人,淡水港的英格兰人,在参观了郑成功组织的水陆联合大阅兵之后,彻底打消了无力抗拒的念头,乖乖按照明国的意思把港口和城市让了出来,目前这两处地方已经被明军占领,两国的舰队只能停泊在港外,水兵上岸也不许携带武器,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南方的支援力量已经被掐断,想打也没有资本了。
刘子光没有在台湾多耽搁,把联合舰队交给郑成功以后,便带着浙江水师和上海水师回航了,走的时候,安平城万民空巷,洒泪送别王师,各种水果牲畜特产堆满了甲板,还有一帮长得像张惠妹一样歪的台湾本土槟榔妹跟着大军一起登船,不过她们上的是运载货物和商旅的民船,这些人都是被红衫团士兵搞大了肚子的,本来说阵前招亲这样的事情是要杀头的,可是刘子光闻讯后只是哈哈一笑,大笔一挥免了他们的罪责,还特许士兵们将这些山民女子带走,回京城正式成亲。
船队经澎湖转厦门,然后沿着海岸线北上返回上海,载着橡胶树苗、烟草种子的几只船向南去往琼州,种植这些经济作物。
离家越近,思乡之情就越浓,这次南征虽然时间不算很长,但是距离可不短,领略了以前从没见过的热带风光,再次看到一派春光的中原景象,恍如隔世之感。船到宁波,施琅带领浙江水师脱离了船队,仍归母港,经过这次出征,施琅也立了些功劳,被朝廷加封了俭事都督的头衔,也是志得意满,对刘子光心怀感激,隔海仍对远去的上海水师长躬到底,心底盼望着下次跟随刘大帅出征的日子早日到来。
到了上海,自然是总督马士英和指挥使李鹏齐来迎接,更让刘子光惊喜的是,彭静蓉和彭静薇两姐妹也在欢迎的人群里,这趟远征还真是牵动了不少人的心思,登岸之后,欢宴庆功子不用提,水师将士各归原位,陆军将士则登上火车发往京城,大批武器辎重就留在上海也不带回,以后再出海作战就只需要空手过来登船即可。
刘子光乘坐专列先行一步,回京复命,专列车厢外面看起来很平常,里面却布置成和新房一般,火车在夜幕中向京城进发,铁道两边的绿树焕发着无尽的春意,车厢里面同样春意盎然,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更何况他们这种还没真正洞房过的小夫妻呢,一番柔情蜜意之后,彭静蓉躺在刘子光怀里,用手指在他赤裸的胸膛上划着圆圈,轻声问道:“怎么好了?是不是南洋那边有什么巧手郎中祖传秘方啊?”
刘子光嘿嘿一笑道:“巧手郎中哪有退休老军医厉害啊,我这不是病,是一种副作用,说了你也不明白的,别扯这个了,天还早,咱们再来一次。”
彭静蓉用手撑住刘子光扑过来的身躯,笑里藏刀地问道:“什么退休老军医,我看是那只猫吧,小丫头面色比以前红润多了,肯定是你这个死鬼给滋润的,你敢说不是?”
“哪有…”刘子光强自狡辩着,继续着咸诸手的行动,好在彭静蓉并不计较这些,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了,何况自己的男人那么优秀,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享用未免太可惜了,长公主对刘子光的情意,自家妹子对姐夫的好感,还有小姐妹胡懿敏,镇武侯府里藏着的李香君,大丫头韩雪儿,包括那只喜欢在柜子上睡觉的猫,都有可能成能共侍一夫的姐妹,这点度量,这点心思,彭静蓉脑子里清楚得很。
紧连着的车厢里,刘小猫正和彭静薇夜话呢,彭静薇是刘小猫难得能说上话的几个人之一,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当然要分享一番,当得意洋洋的刘小猫绘声绘色的告诉二小姐她和刘子光在床上“爱爱”的细节之后,一向疯疯傻傻的彭静薇却沉默了,两只眼睛里全是泪水,该死的姐夫,居然和这只猫…。。都不和我……真是气死人了…。
专列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客人,是以冈萨雷斯总督为首的一帮西班牙俘虏,他们在刘子光出使旅宋之前就被押到了上海,等候刘子光班师的时候进行献俘大典用的。
次日早晨,车到南京,京城南站已经戒严了,御林军沿着铁路列队排开,每隔十丈远站一个,月台上,一直翘首以盼的那人正是龙袍金冠的朱由校,内阁群臣环顾左右,都穿了大礼服前来,朝廷南征大胜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即使皇帝亲迎也是可以接受的。
远远听到汽笛声,魏忠贤殷勤地说:“陛下,刘大人到了。”
“嗯,朕知道。”朱由校满脸的兴奋,刘子光的奏折早就发过来了,此次南征不但收复了台湾,震慑了西夷,还和旅宋恢复了关系,建立了更加坚实的同盟,自此大明的南方门户就算是安全了,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满清和西夏了,三大心腹之患去了其中之一,如何不让朱由校满心欢欣。
魏忠贤微微回头,和钱谦益的目光稍微碰了一下又迅速的闪开,这时候,火车已经喷着蒸汽缓缓进站了,铁道两旁的御林军一起举枪致礼,专列门拉开,一双穿着战靴的脚踩在铺到车门口的红地毯上,正是身穿铠甲,英姿勃发的征南大帅刘子光。
北方
7…1 庆功。驸马
刘子光踏出车厢的瞬间,朱由校已经一个箭步抢上去,一双手扶住了刘子光道:“爱卿!”
“陛下!”刘子光大为感动,朱由校亲自来迎接他,用了全套的皇家仪仗,自己一下车就这么热情的扶住,根本不让下跪,这是何等的恩宠啊。
“爱卿辛苦了,这一战打出了大明的国威,朕甚欣慰。”
“全靠陛下圣明,将士用命。”刘子光谦虚道。
朱由校上下打量了一番刘子光,高兴的点点头,拉着刘子光向车站外走去,众臣呼啦啦跟在后面,一些大臣酸溜溜的小声嘀咕道:“圣眷很浓啊,都可以见君不拜了。”
刘子光当然晓得分寸,即使和皇上携手同行也刻意保持落后半步的状态,朱由校拉着他上了皇帝的御车,两人同车共辇,向皇宫驶去,随后才是各位大臣的轿子,火车上下来的南征军将士在车上已经将盔甲擦得锃亮,准备接受京城人民的检阅。
京城今天张灯结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老百姓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南海、台湾,但是知道朝廷打了胜仗,而且是很多年没有的大胜仗,这就足够了,人山人海的老百姓围在街道两边等着看阅兵和献俘,石板大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洒了清水,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也换了簇新的战袍,站在路上维持秩序。
说是南征大军,其实只有红衫团的区区三千人而已,红衫团并不占朝廷军队的编制,乃是刘子光的家丁身份,这次战争虽然动用了浙江、上海、福建、台湾的水师部队,但主要战役还是以红衫团作为拳头力量,所用的军械甲杖也都是刘子光私人出资的,当然事后户部会给与补偿,但这份拳拳报国之心着实令人敬佩,相当于用个人的力量帮朝廷打了一场战争。
朱由校赐给红衫团士兵每人一根雉鸡翎,插在头盔顶上刹是威风,三千虎贲之士排成整齐的队伍走在京城大街上,远远的只看见一大片五彩缤纷的雉鸡翎在春风中舞动,军队后面是一列囚车,高鼻凹眼的西班牙人蹲在车里任由京城百姓参观,骄傲的冈萨雷斯总督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睁着一双萎靡的眼睛看着陌生的城市和人民,美丽的故乡巴塞罗那已经今生难以再见了,如果让他重来一次的话,说什么也不会选择到遥远的东方来做什么劳什子的总督……
皇宫里已经备下了酒席,宴会的主场设在武英殿,这是皇上特意安排的,因为刘子光现在已经是武英殿大学士,大学士的头衔代表他可以进入内阁主持政务了,已经和钱谦益、袁崇焕等人不相上下,再加上大内侍卫统领和南厂提督的实权职务,几乎一个人就可以对抗东林党了。
酒宴上,皇帝和刘子光共坐一席,其余众臣只能在下面列座,各种珍馐美酒自不用说,还有西班牙俘虏乞罪,大明天朝自然不会效仿野蛮的金国统治者那样羞辱俘虏,皇上拿足了气势斥责了俘虏了,然后让锦衣卫将他们提了出去,君臣继续把酒言欢。
凯旋的将士们在城里绕了一圈之后回到城南的大营里,鸡鸭鱼肉美酒香烟都准备好了,欢宴之后还可以进城到秦淮河一带去潇洒潇洒,刘大帅已经包下了三家妓院,凭南征军的腰牌就可以免费玩,台湾带来的那些槟榔妹已经安排在家属区了,等良辰吉日由刘大帅亲自来给他们主婚,红衫团自起兵以来,残存的人员基本上都已经成家了,最早在济南成亲的那些人,小孩子都好几个月大了,红衫团的福利待遇非常好,士兵薪金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不需要老婆出来做工,孩子们将来的教育也不成问题,不管学文学武还是学科技,大帅都会照顾到底。
************************************************************************
宴罢,刘子光回到府中,镇武伯府的金字招牌已经改成了镇武侯府,各种侯爵所用的仪仗也相应进行了更换,家里也摆开了宴席,刘子光不在家的时候,彭静蓉就是一家之主,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次家宴的成员有彭静薇、刘小猫、李香君、韩雪儿,除了坐在首席的彭静蓉和坐在末席的韩雪儿相对性格沉稳点的,其他三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再加上刘子光本身也不是多古板,所以家宴进行的很愉快,吃吃喝喝,打打闹闹,对着这群不到二十岁的小女生,刘子光心花怒放,以前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现在不但找了一大帮,个个还都是绝色美女,又靓又嫩,高中生的年纪,而且这一切还都是合法的,当古代人就是好啊。
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心情已经恢复了以往的明媚,她的亲戚们靠着刘子光的帮助,也都免除了充军发配的厄运,全家搬迁到苏州隐居去了,李香君以前就喜欢刘子光,这一点彭静蓉还是明白的,所以才会把她叫上酒席,香君的年龄还小,等满了十六岁就可以圆房了,要不然过早的生育会造成危险。
自家妹子彭静薇的心思,当姐姐的更是清楚得很,一门心思想嫁给姐夫,只不过彭静蓉想等自己怀上孩子以后再帮妹妹操办婚事,至于刘小猫和韩雪儿,暂时都不能举行什么仪式,刘小猫疯疯傻傻的没有大人的样子,韩雪儿身份更加特殊,早晚是要处理掉的人,当然不能升级当小妾。
自从刘子光台湾捷报传来,被加封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晋了侯爵以后,镇武侯府就更加的门庭若市,车马不绝,新科进士们纷纷来拜见,说要拜刘子光为门师,这也难怪,刘子光还顶着一个副主考的帽子呢,可是侯爷不在,这个门师如何拜?进士们都是文化人,脑子动的就是快,都说先拜师母,再拜老师,老师出征的时候,由师母代理天经地义,彭静蓉为了替老公招揽文官势力,收下了很多人的拜贴,答应等侯爷回来一定转交,但是拜师母这样搞笑的事情断不能答应。
刘子光南征之初,大考就已经结束,南北考生各有不少人入选,结果各方面都能接受,所谓的孙承宗遗孤孙启超虽然文化底子不算很强,但在那些热情的叔叔大爷们的帮助下,一个进士出身是跑不了的,在刘子光的嘱咐下,孙启超拜的门师是如今的东林领袖,内阁魁首钱谦益,至于没有门路的其他北方籍考生,则多拜在自己门下,南方考生们各寻门路,找能搭上关系的朝廷大佬拜师,希望能尽快放一个实缺。
会试之后是殿试,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评选出进士的前三甲,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头衔,三年才考出这么几个顶级的英才,自然是全国人民眼中的焦点了,状元这两个字本身就和青年才俊、飞黄腾达这些字眼紧密联系,再加上本次殿试的最终胜出者乃是众望所归的复社领袖、江南四公子之首的侯方域!
侯方域确实有两把刷子,不管他有没有和钱谦益的关系,状元都是他的囊中之物,殿试的时候刘子光还没回来,所以无法左右考试的结果,即使他回来了,也很难改变什么,毕竟这属于文官系统业务范围内的事情。
复社是东林党的后备组织,相当于青年团,侯方域本身作为复社领袖就是一种政治资源,再加上他的父亲当朝礼部尚书侯询和一直对他寄予厚望的东林领袖,内阁首揆钱谦益的照顾,侯公子在政坛的前途可谓一帆风顺,不可限量。
正因为如此,侯方域中了状元之后,登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把尚书府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