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刘子光呆在青岛百无聊赖,于是抛下从人,对外散布说去了威海,其实带了几个人乘上快船,偷偷在天津塘沽登岸,然后雇了车马,渗透到了满清的核心地带北京城。
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建造的,当初叫做北平,后来篡了侄子皇位的永乐爷把京城从南京迁到这里,改称北京,新建的宫城规制和南京一样,但更加高大壮丽,内城外面有一层外城,整个城池呈凸字形,满清入关以后,沿用了北京建置,城郭格局没有大的变动,所以对于北京的地形情报,南厂掌握的还算精细。
北京城外城在南,内城在北,方圆十余里,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三座向南开的城门,东西各一座门,还有朝北的东西两个便门,城墙里面是土,外面包了一层砖,高大雄浑,比起南京的坚城来有过之无不及,内城外城都有护城河环绕,河宽十丈,深两丈,距离城墙十八丈,两岸用砖石驳岸,河上架石桥,城墙,瓮城、城门、城楼,箭楼、闸楼和护城河一起,组成了北京城坚不可摧的城防体系。
刘子光一行人从永定门入城,这座城门是北京的南大门,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的城门楼子,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足有五间,高大的城门上挂着一块石匾,上面篆刻着三个沧劲雄浑的楷书大字“永定门”,斑驳的石匾表示着它的年头久远,应该是嘉靖年前的原品,这更说明了满清对明朝遗物的继承性和保护性,其实也难怪,本身文化严重贫乏,只知道看三国演义,打打杀杀的野蛮人来到物质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地方,吸收还来不及,哪里还想得到破坏。
永定门的城门口站了八个无精打采的绿营兵,穿着号衣,柱着红缨枪站在城门两侧,一个小军官坐在旁边打瞌睡,白色的红缨凉帽扔在一旁露出铁青色光溜溜的头皮,辫子甩在脑后,大茶壶和茶碗摆在脸前,一副百无聊赖的神情,永定门是北京的重要门户,没有重要的军情发生,这里并不盘查百姓,当然了,即使像盘查也很困难,毕竟人流量摆在那里,偌大一个北京城,每天进进出出的人不可计数,刘子光他们就混在人流之中,堂而皇之的进了北京城。
刘子光艺高人胆大,当然没有剃发,只是在头上卡了个瓜皮帽,脑后垂了根马尾巴做的假辫子,换上了马褂,手里掂着折扇,乍一看就是个八旗贵公子,跟他一起善闯北京城的还有好兄弟扎木和,扎木和是蒙古人,而北京城内的蒙古人不在少数,他根本就不需要伪装,本色出演就可以了,另外还有红衫团中的爆破第一高手钟寿勇,当年的炮兵连长现在已经是参将身份了,他貌似忠厚的面庞下掩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自从炸药被鼓捣出来之后,钟参将就迷上了这玩意,每天不弄上几响心里就不舒服,这次带他来北京就是为了让他好好过一过瘾,整整一马车的最新型炸药任由他使用。
满人崇尚勇武,即使在京城内也可以佩戴武器,当然仅限于满族人,普通汉族百姓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按照礼部侍郎姜戌的理论,身为羔羊的汉人只要为高贵的满族狼们提供服务就够了,打打杀杀这些任务交给狼们就可以了。刘子光等人假扮成满洲人,腰间悬挂兵器也很平常,再加上他们的衣着华丽,一看就是贵族身份,所以无人过来查问。
永定门的城门很深,走在里面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常年得不到阳光照耀的地方总是这样阴冷,不过即使当刘子光走在了北京南城内的夏日阳光下的时候,身上那股阴冷的气息仿佛还依然存在,看着大好河山被异族人统治,看着同胞被人欺压,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首先感受到的都不会是这座城市的壮美,而是一种刻骨的屈辱和仇恨。
从永定门进去,左右两边分别是先农坛和天坛等祭祀场所,再往前走才是东西南北纵横的胡同,永定门直线向北是正阳门,正阳门外的大栅栏地区是北京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和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一代有异曲同工之处,商铺茶馆酒楼云集,米市、菜市、柴市、煤市、花市、猪市、骡马市、珠宝市,林林总总商铺数百家之多,当然秦楼楚馆也少不了,大栅栏铁树斜街以南,南新华街以东,珠市口西大街以北,煤市街以西的许多胡同里都有青楼,其中又以石头胡同、陕西巷、王广福斜街、韩家潭、胭脂胡同、百顺胡同、皮条营、纱帽胡同这八个地方的青楼最为出名,所以俗称“八大胡同”。
刘子光他们携带了大量的炸药和武器,自然不能住在普通的旅馆里,南厂吸收了前东厂的一些资源,在北京城自然有自己的据点,刘子光等人辗转数圈之后,来到外城一条胡同里,找到一户人家,钟寿勇上前敲门,半晌,才有人在门后用韵味十足的京腔招呼了一嗓子:“谁呀?”
“老家来人了。”钟寿勇撇着河南口音的北京官话说道。
大门里传出金属落地的声音,然后是门闩抽出的声音,两扇广亮大门(注:四合院大门的一种形制,门框槛安装于中柱位置)吱吱哑哑的打开,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出现门口,枯瘦的脸上满是惊喜,身后还有一个卡在地上的铜盆和满地的水,想来是这老者扫地的时候听到敲门,一时激动才失手的。
“老家的什么人来的?”老者问道,声音略略有些发抖。
“七舅姥爷的侄女婿,来京城做买卖,还请您老多关照。”钟寿勇按照当年东厂定下的联络暗号回答道。
“既然是老家亲戚,赶紧进家吧。”老者说道,随即将众人让进了院子,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看形制不是高级官员的住所,装修也很差,墙皮剥落,院子里铺地的砖头被碎了,由于是多年不联络的老站点,刘子光等人不敢懈怠,手扶着兵器四下踅摸,听动静只有老者一人,这才放下心来。
老者回屋取了半张发黄的纸出来,询问道:“不知道老乡们带了那半张纸没有?”这是东厂规定的暗号以外的联络凭据,一张纸撕成了两半,只有完全对接起来才能证明对方不是假冒的,刘子光示意钟寿勇取出联络信物,两张裂口处参差不齐的纸终于对接到了一起,老者感慨万千,哽咽着说道:“十年了,朝廷终于想起我来了。”
刘子光严肃地说:“朝廷一直以来就没有忘记敌后潜伏的各位同仁,别说是你们这些暗藏的影子,就是一张纸,一条破亵衣朝廷都不会浪费的。”
“大人所言极是,敢问这位大人高姓大名,官居何位?”老者问道。
“达百户,你在敌后这么多年,东厂的保密条例都忘了么,不该问得不要问,不该说的也不要说,上官的名讳和官职是你随便问的么?”钟寿勇皱起眉头训斥道。这个联络站的站长名字叫做达文喜,是十年前东厂派驻北京的番子,官衔是百户,东厂当时在北京设立情报机构完全是面子工程,根本没有发挥过任何效能,经费也很紧张,时有时无的,多亏了南厂接受东厂驻外这一堆烂摊子之后,这些人员才重新收到维持经费,说来老东厂的衣钵大部分是被南厂继承了,魏忠贤的新东厂只是继承了个名字而已。
“文喜知错了,还望大人海涵。”达文喜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低头认错。
“达百户,我们都是南厂的番子,你叫我刘千户即可,这位是钟大人,这位是扎大人,以后我们在北京的行动,还要多多仰仗文百户呢,对了,文百户不妨将手下召集起来,咱们碰个头,商量一下行动方案。”刘子光说。
“这……”达文喜不禁犯了难,这时大门又被人敲响了,声音急促而野蛮,刘子光等人立刻将手按倒了刀柄之上。
7…41 顽主
“什么人?”钟寿勇压低声音问道,大拇指放在刀鞘的绷簧上,随时准备暴起杀人,达文喜哭丧着老脸答道:“是这条街上的恶霸,来讨债的。”
众人面面相觑,这东厂潜伏特务未免混的忒惨了点,居然被地皮无赖敲诈勒索,追债都追到家门口来了,说出去真是难以置信。
“文百户,你的掩护身份是什么?”刘子光摸着下巴问道。
“回大人,卑职平日以卖菜为生,还有,卑职姓达名文喜,并非姓文。”达文喜一本正经的回答道,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丢人。
“嗯,不错。”刘子光很无奈的点点头,这时候敲门的声音更猛烈了,大门仿佛就要被砸碎一般,伴随着敲门声的是一个破锣般的干嚎:“快开门,再不开门把你的破院子拆了。”
刘子光示意钟寿勇去把大门打开,一群当地小混混正踹门踹得起劲,两扇门一开,顿时有几个家伙收不住脚跌了进来,恼羞成怒的混混们当时就要发飚打人,可是看到面前身高一米九,门神一般强壮的大汉,抡起的拳头还是恨恨的放下了,一帮人涌进院子,抱着膀子斜着眼瞪着院子里的几个人,为首的是个胖子,一脸横肉,袒胸露怀,大辫子缠在脖子上,一双小眼睛很有气势的看看服装华贵的溜子光,又看看猥琐矮小的达文喜,似乎简单的脑仁不足以理解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索性干脆不去管,径直走到院子里的石头凳子上盘腿坐下,掏出一盒南洋兄弟烟草商号出品的红双喜纸烟,甩了一支到嘴里,旁边立刻有人擦着火柴帮老大点上,老大有滋有味的抽了一口,火星乱冒的劣质纸烟一看就是冒牌的假货,不过人家煞有介事的抽得很像那么回事。
“姓达的,你欠老子的银子有日子没还了吧。”老大吐出一股烟雾说道,手中的烟卷没抽两口就燃尽了,一寸多长的黑色烟叶梗子就那样支棱着,弹都弹不下去,再加上呛人的味道,不用猜都知道烟卷里的内容肯定是晒干的野草。
“朔爷您再宽限两天吧,您看我这老家来了亲戚,怪忙的,钱也紧…”达文喜双手尴尬的在身上摸着,看他残破的对襟小褂子和里面精瘦的肋排,似乎生活确实很窘迫。
“操你妈的,菜市口朔爷放的债,你说宽限就宽限啊,你还想不想在菜市口街面上混了。”被称作朔爷身后站着的小伙子神气活现的指着达文喜骂道。其他混混也跟着吆五喝六的瞎咋呼,看起来气势很足。
“朔爷是吧,我家老表欠你多少银子,我给了。”刘子光豪爽的说道,地痞流氓放高利贷的到处都是,人家就指望这个吃饭,也不能一概而论都是伤天害理的坏人,初来乍到北京城,能少惹出一点乱子最好,毕竟现在是深入敌后嘛。
“这位爷面生得很,不知道是混哪个码头的?”朔爷干脆将假烟在鞋底上掐灭了,眯缝着眼睛上下打量说话的刘子光。刘子光一身绫罗绸缎,瓜皮帽上镶着水头很足的美玉,腰间悬着的玉佩和丝绦也是上等的货色,打扮得如同达官贵人一般,再加上旁边抱着膀子冷眼相看的扎木合和钟寿勇,这俩可都是身经百战,浑身杀气的主,腰间悬挂的长刀更是寻常武人买不起的高级货色,扎木合一副标准蒙古武士打扮,钟寿勇身高体壮,铁塔一般,手底下能有这样两位随从的一定不是等闲之辈,朔爷身为北京城玩得转的顽主,这点眼力架还是有的,眼前这位自称达文喜老表的贵人很可能是京城某位高官家的少爷,或者干脆就是高贵的旗人老爷,最近朝廷里掌权的可都是这般年纪的青年才俊,听说他们求贤若渴,到处拜访隐士高人呢,难不成自己这回碰到的就是?
朔爷以前吃过旗人的亏,眼下不得不小心从事,先问清楚来路再做定夺,旗人老爷的银子是那么好拿的么,旗人老爷可比高利贷还狠,拿了他们的银子不但连本带利的要吐回去,说不定还得挨顿胖揍呢,所以朔爷才会小心翼翼的问上这么一句。
“我姓许,是外地做买卖的,初到北京城,不知道规矩,还请朔爷多多指教。”刘子光客气的说道,朔爷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原来不是旗人老爷啊,他顿时恢复了气焰,伸出三只手指道:“你家老表欠我三百两银子,你要是现在能拿出来,咱们一笔勾销。要是拿不出来,这三进的四合院子朔爷我可就笑纳了。”
刘子光点点头,示意钟寿勇掏银子付钱,预备着大打出手的钟参将见自家大帅都被发飚,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只得从褡裢袋里摸出一叠山西大德兴票号的银票来,从中数出六张五十两面值的,这就要拱手送给朔爷。
满清统治者和晋商的关系良好,晋商开设的大德兴票号在北方以及口外、关外甚至朝鲜都有着良好的流通性,虽然影响力和口碑都没有徽商的日升昌叫得响亮,但也是响当当的硬通货,此次北上,刘子光让人换了不少大德兴的银票带在身上,以备日常需用,钟寿勇的褡裢袋里足足装了上万两的票子以及几百两的碎银子,他人高马大,褡裢袋挂在身上不显山露水的,这么一解开数钱可就算露了白了,朔爷在内的一帮京城小混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