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В鼐酱λ巡恫械校踝庸獾娜嗽虻酱ρ罢铱梢允褂玫幕瞪璞负臀镒剩踝庸獯拥厣霞衿鹨豢榇琶さ墓诓衅锌厮担骸懊拥木褪遣蝗绾附拥慕崾蛋 !闭馐焙鋈惶接形奘丝窈羧拿纳簦а弁ィ词呛厝肆裁羌衅鹄矗盟峭惩彻蛟诘厣弦罂苯洌压炙獯喂ゼ嵴剿郎肆怂灏俣喔龅苄郑砥ヒ菜懒瞬簧伲鲇虻粢桓霭胗?br />
可是刘子光却不赞成杀俘,他立刻大声喝止了这种行为,因为这些俘虏里面有不少是造船厂的工匠,属于高级技术工人,难得的人才,怎么能随便杀掉呢。
贺人龙不清楚刘子光的身份,以为他充其量是一员千总,现在船厂已破,自己的大功已经到手,是时候拿点威风出来了,于是他不满的说:“本将杀几个俘虏算什么,尊官不会连这个都要管吧。”
刘子光道:“贺将军要杀闯字营的兵可以,造船厂的工匠不能杀,我统统要了。”
贺人龙大怒,刚才用蒸汽连弩大量杀伤他的部下的正是船厂的武装工人,他就是要找这些人算账的。”当下强硬道:“我就是要杀,你能怎样?”
刘子光道:“这些人我有用,我说不能杀!”
大家都是刚刚拼杀过一场血战的,情绪都不稳定,见两员主将起了争端,士兵们立刻刀枪相向,贺人龙的兵人多,立刻将效死营围住,可是效死营毫不畏惧,端着火铳形成刺猬状,其中足有十只火铳瞄准着贺人龙,只要刘子光一声令下就能将其打成马蜂窝,贺人龙知道这种武器的厉害,也觉得此时不宜内讧,刚想出言和解,刘子光先哈哈大笑起来,一派毫不在意的大将风范,于是贺人龙也跟着嘿嘿笑起来,两个人笑完了同时命令手下把兵器收起来。
“贺将军一心为部下报仇,子光非常佩服,不过这些工人确有大用,杀了他们这船厂就彻底废了,不如贺将军卖我个面子,我用一条命三百两买这些人命如何?”刘子光先提出了让步的条件,三百两一个人,实在是很合适的价格,与其杀了还不如当个人情卖给刘子光。
贺人龙不傻,立刻接受了这个提议,他指示手下将俘虏们甄别出来,闯字营的拉到江边砍了,工人们统统留下,其实这样一来也救了不少闯字营士兵的命,反正能换钱不如多换些了,所以一场杀俘活动虎头蛇尾的迅速结束了。
“将军名唤子光?不知道尊姓什么?”贺人龙客气的问道。
“免贵,我姓刘。”刘子光答道。
“原来是镇武侯驾到,人龙失礼了。”贺人龙这才想到原来此人是名闻遐迩的大明第一猛将,赶紧撩袍子下跪,刘子光当然是好言安抚。
码头上没有船,无法渡江追击,只能严阵以待,贺人龙告诉刘子光,左梦庚没有左良玉的手令很难调动对岸的军队,等到他们协调好至少得明天,现在已经是晌午,不如进城去见见湖广总督何腾蛟,顺便用些酒饭,刘子光欣然同意。
效死营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搜寻有价值的东西,其他人跟随刘子光入城,同时也派人将车站上的侯恂、刘智君等人接到城里,代表朝廷正式接管武昌城。
8…23 热干面。生铁球
侯恂提心吊胆的等了半天,终于等到捷报传来说武昌已经易手,他赶紧换上官服,蹬上官靴,在贺人龙派来的骑兵护送下进入了武昌城。
何腾蛟忙的不可开交,武昌城被早上的战斗弄得乱七八糟,十余处地方起火,宵小之辈也趁机出来作乱,他手下没有兵,只能组织起家丁仆人,穿着官服到处指挥灭火拿贼,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又听说钦差入城了,赶紧忙不迭的去迎接。
接旨仪式在总督衙门的前院举行,看着一身泥水的何腾蛟,伤口裹着绷带的贺人龙,还有满身血迹硝烟的刘子光,侯恂不禁暗叹,这样的欢迎钦差的仪式算是本朝少有了,他取出圣旨,向众人宣读了一遍,大义是自己奉旨赈灾,地方官员军马都要配合云云,然后刘子光也拿出一份圣旨开始宣读,他的旨意内容是左良玉分裂国土,其罪当诛,正式罢免他平贼将军以及太子少保等一切头衔,湖广的军政大权交给何腾蛟处理。
何腾蛟立刻山呼万岁,谢恩接旨,时隔多年他终于当上了货真价实的总督,自然欣喜万分,对这两位钦差大人极是感激,忙了一上午也该吃饭了,何腾蛟道:“不怕大人们笑话,我的总督官邸里连个正经厨子都没有,咱们还是包个酒楼去用一点吧。”
侯恂心中不满,这武昌城不比繁华的南京,街道很是空旷,建筑物也很低矮,没有几家上档次的酒楼商铺,难道名闻遐迩的长江中游大埠就是这个德行?其实侯恂误会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各有特色,武昌是驻军和官府为主,汉阳有铁厂兵工厂,汉口才是繁华的商业区。
虽然不悦,但是侯恂并没有把不痛快表现在脸上,反而和颜悦色的说:“兵荒马乱的,随便弄些酒饭便是,不必拘礼。”可是刘子光比他还干脆,说:“去什么酒楼啊,弟兄们打了一上午还没吃饭呢,还有城外那些饥民更是几天没有饭吃,我看咱们随便找点东西填饱肚子就行。我记得门口有个面铺就挺合适。”
刘子光说得正是总督官衙门口的蔡林记面条铺,因为早上打仗,老板吓得关门闭户,此时还没开张,既然刘钦差这么说了,何腾蛟和贺人龙也不敢多说什么,一行人便朝门口的面铺走去,侯恂恨恨的跟在后面,心说这趟差事和刘子光一起出,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另一个感到倒霉的人是面铺的小老板蔡林,按理说这么多大人到他的铺子里吃饭是天大的荣幸才对,可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没有面条可卖了,今天早上到处打仗,他吓得藏在床底下不敢出来,哪有时间和面,家里只有昨天剩下的几把面,因为昨天的天气炎热,剩了不少面条没卖掉,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他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这种面条能不能吃蔡林心里也没谱。可是老爷们都来了,往外面推那不是自寻死路吗,蔡林心一横,干脆将这些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诸如芝麻酱,葱,姜,蒜,辣椒面、醋、酱油等。端上来以后,众人看到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面条都忍不住食指大动,这也难怪,大家都忙了一上午没吃饭,现在吃什么都是香的。
面条没有汤,但乱七八糟的调料搅在一起很好吃,刘子光连扒了三碗才问道:“店家,这面条以前没吃过,叫什么名堂?”
蔡林看他一身血迹,吓得不敢大声说话,小声答道:“冒的名字。”(武汉话)
刘子光拿筷子敲着桌子道:“又热又干,我看叫热干面好了。再给我下一碗热干面。”
蔡林道:“军爷,冒的面条了,要不您来碗凉粉撒。”
刘子光笑道:“凉粉是女人和小孩子吃的玩意,算了。”看看其他人也都吃好了,他让亲兵留下结账,便和几位大人回衙议事去了。
“热干面,这个名字好撒,响亮又好记。”蔡林还在琢磨着刘子光给他的创新起得新名字,亲兵排出一两银子道:“这是侯爷赏你的。”
“要不了这么多钱…你刚才说么司?侯爷?刚才那人是侯爷?”蔡林惊讶的瞪大了眼睛问道。
“正是咱们家镇武侯,侯爷付账就喜欢多给小费,给你就拿着,费那么多话干吗。”亲兵丢下银子走了,留下蔡林在那里发傻:“是镇武侯到我这里来吃面了,还帮我的面条起了名字,哈哈哈,我发达了。”
********************************************************************
刘子光他们现在面临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城外的灾民随时有暴动的可能,一个是江对面的左军残余随时可能反扑,刘子光是武将出身,他打满清、平台湾的战绩人尽皆知,现在左良玉的残余力量还在,指挥灭贼的任务自然落在他的肩上,至于赈灾的任务则有何腾蛟和侯恂完成。
城里还有三千多骑兵,加上刘子光的三百效死营,虽然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质量上远比左军残部要高,贺人龙当年是和左良玉平起平坐的朝廷大将,后来因为兵败才归到左良玉部下,无论是资历和实力都不比左差太多,他悍然起兵造左良玉的反,不光是因为一时气愤,更多的是长久以来的压抑,贺人龙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好人,联合何腾蛟兵变只是为了获取更好的地位,他设想中的湖广是个半独立的王国,何腾蛟依然是个傀儡,最多管管民政、水利、司法方面的事情,军队和税收依然由自己负责,他和左良玉比起来只是稍微向朝廷靠近了几步而已。
但是事情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虽然左良玉死了,但是刘子光来了,这个杀神实在太厉害,他的那些手下也强悍的很,兵器更是杀人与无形,想到这里贺人龙有些担心自己的地位,如果朝廷事后算账,追究自己跟随左良玉多年的罪过怎么办。
“贺将军,武昌总兵这个位子我看非你莫属。本侯这就上折子给你请封,若没有将军的毅然起义,左贼也不会败得这么快。”刘子光自然能理解贺人龙的心思,封官许愿是他的拿手好戏,现在自己的大队人马没到,当然要把贺人龙哄好了。
“多谢侯爷提携,人龙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就想杀了左贼报效朝廷了。”贺人龙听了刘子光的话,心里才稍微安稳了些。
武昌城内商铺不多,存粮很有限,只有闯字营的营房里搜出来的几百袋大米,何腾蛟建议尽数煮了赈灾,众人自然赞同,刘子光他们带来了五十万两银子,等汉口夺下来之后,可以去那里购买大米,再支持一段时间,朝廷的粮队就该到了。
正商议着,忽然有兵来报,江面上出现战船,打着左军的旗帜,浩浩荡荡的朝着造船厂方向而去。
没想到左梦庚这么快就解决了那些叔叔大爷,把兵权拿到了手里,刘子光和贺人龙立即起身,准备上阵拒敌,刘子光想了想说:“造船厂那边我去,贺将军还是守城吧,以防左军声东击西。”贺人龙巴不得节省自己的兵力,当即答应。
刘子光出了衙门,直奔造船厂而去,这时候事先潜伏进武昌的钟寿勇和达文喜过来向他报到,刘子光边走边问他们为何失去联络?钟寿勇说无线电收报机出故障了,所以无法接收命令,还好他们不辱使命,联络上了何腾蛟并且配合贺人龙成功的进行了兵变。
这个节骨眼上刘子光不会去追究这些细节了,他直接问:“你们的炸药还剩下不少吧,全拿到造船厂去。”
效死营虽然厉害,但有个死穴,就是受到弹药的限制,他们千里遥远从京城赶来,每一份火药,每一颗炮弹都是辛辛苦苦运来的,打一发少一发,尤其是工艺相对复杂的烧夷弹和霰弹,打光了根本没法补充,等他们的弹药用尽,战斗力的悬殊就会下降很多,原来三百人能对付一万人,现在只能对付三千人了。
所以刘子光也千方百计的搜集武器弹药,造船厂还有一些设备堪用,武昌站还存着不少生铁,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不能锻压,可以溶了倒进模子,铸造出实心炮弹来,这样简单的工序造船厂的设备和工人都能轻松完成,那些工人因为刘子光的一句话而得以活命,自然乐于效劳,至于火药只能节省使用了,将钟寿勇他们带来的炸药也用上,还能坚持一阵子。
8…24 效死营;上刺
左梦庚是左良玉的长子,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左良玉不识字,但是在儿子的教育上没少下功夫,在他三岁的时候就送进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左梦庚不喜欢诗词歌赋,对兵书战策很有兴趣,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左良玉部下都称其为少帅。
左梦庚带着数十条战船横渡长江来到汉阳,直奔当地驻军营地,这里驻扎着左部卢光祖、李国英的两万步兵,看到少帅驾到,两员大将赶紧询问对岸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使这两人是左良玉的心腹部将,左梦庚也不敢据实以告,他留了个心眼,只说贺人龙反叛,父亲领着闯字营在船厂抵抗,命他带船速去救援,卢李二将深信不疑,火速击鼓聚兵,集合士卒准备登船,怎奈这些当兵的不是久经训练的精兵,光集合就用了半个时辰,拿兵器穿盔甲都慢吞吞的,那个左梦庚气得直抖手,好不容易集结了五千战兵,刚登上船对岸就发生了大爆炸,左梦庚心知不妙,果不其然,不多会李过就逃过来了,告诉他船厂已经失守。
李过来了,左良玉却不见踪影,卢光祖和李国英顿生疑窦,因为左梦庚和李过的关系很好,属于左军的少壮派,而他们和贺人龙一样是老资格,左梦庚说贺人龙造反也只是一面之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