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察者
荨?br /> 碍于重量的限制,这间小屋的墙壁采用细竹作为基础材料,屋顶的支撑椽子也用竹片儿代替,再用极其坚韧的香蕉树叶覆盖来充当瓦片儿。这样搭建起来的房子就会兼顾结实和仿古这两个十分必要的元素。
在小屋的正前方。托斯坦和本格特正在树立这条木筏的桅杆。这里的桅杆是用海柳做成的,总共分为两大根。树立时采用互相斜倚的姿势,这样桅杆的尖头就可以捆扎到一起。
岸上,赫尔曼正在和格特小姐一起往码头扛一块巨大的帆布,看这个面积和大致的形状,应该是放在帆桁上使用的……
在场的所有人全都高效的运转着,但是建造这种木筏毕竟是使用手工一点儿一点儿进行的。所以,等郝然和海尔达尔干完手里的活儿之后,太阳已经不知不觉的挪到了天空的正中间。
海尔达尔抬头看了看太阳,又低头看了看手表后道:“诸位都休息一下儿吧,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等吃完了饭,咱们再继续干。”
海尔达尔的话对郝然相当有诱。惑力,他现在已经腰酸背疼了。可问题是当他站起身来准备上岸去吃饭的时候,忽然发现除了他好像都没有人有吃饭的欲望。每一个人都热火朝天的忙着自己手里的工作。就连有伤在身的赫尔曼,也坐在那里用力的削着后面要用到的木板。
看到这个情景,郝然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听父母说过的,那些八十年代民众心甘情愿的大规模加入义务劳动的热火场景。“难道是我的内心太功利了吗?”他想到这儿,也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人去吃饭了,只好转过身准备去帮周围人的忙。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岸上不远处所传来的格特小姐的声音,一下子就把郝然从郁闷的深谷拉了上来。“大家都累了吧,我给大家送午饭来啦。”随着这声叫喊,格特小姐和两名基地的炊事员拿着几个大金属筒慢慢的走了过来。
看到本来已经告吹的午饭又回来了,郝然突然觉得此时的格特小姐一点儿都不再像个冷淡的冰人了,反而像个热情的天使一样……
“好的,就放这里吧。”格特小姐指挥那两个炊事员把筒放在码头上之后,就催促道:“好了,不用这么赶时间,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呀。先吃饭吧,今天的伙食可是相当美味的咖喱呦!”
没法子,在场的这些大老爷们也不能浪费美女的好意呀。于是,大家都放下了手里的活儿,来到码头上,从炊事员手里接过饭盒开始补充能量。
“好香呀!”郝然一边排队,一边使劲儿的吸了吸弥漫在码头上的咖喱香味。“嘿嘿嘿,你是不知道,”站在郝然前面的科努特回过头对他说道,“格特的咖喱饭是学自一位来自印度的大师,手艺相当了得呀。”
“难道你吃过吗?”看他一脸的陶醉,郝然惊奇的问道。“当然了。唉,算算都有好久没吃到了,真怀念呀。”科努特是一脸的追忆状。“喂喂,科努特,你傻站在这里干什么,到底吃不吃呀?”格特小姐拿着汤勺彪悍的问道。
原来就在他和郝然聊天的时候,队伍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要!当然要了,嘿嘿嘿,如此美味,焉能不要哇。”科努特一边说,一边像捧着宝贝一样,带着自己的那份咖喱到一边儿吃去了。
终于轮到郝然了,他这个人最喜欢吃的就是咖喱饭了。可是喜欢吃归喜欢吃,但是他却不会做。每次都是吃超市里卖的咖喱块。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为此他一直都很期待能吃到一次熬出来的咖喱饭。没想到呀,这个愿望居然在他首次穿越时空后得以实现了……
(额,这是不是说在他自己的时空永远都吃不到了,汗呀。)
“好纯正的香味呀!”郝然闻了一下儿自己饭盒里的咖喱不由得赞道,“真是太地道了。谢谢你,格特小姐。能在这里吃到这么好吃的咖喱真是太棒了!”
谁不愿意听赞美的话呀,格特小姐也是如此。她立刻笑着说道:“谢谢,呵呵呵。如果不够的话,尽管再来。肯定管够呀!”
第二卷 地球现实篇之当年的探险队 第五十四章 体验历史上的建造过程二
郝然赶紧道了一声谢,拿着饭盒找了个靠近海边又没有太多杂物的地方坐了下来。这倒不是郝然挑剔,而是他一直以为吃饭并不是一项单纯只是为了填报肚子而进行的必备生理工作,而是一种放松心情,舒缓疲敝的绝佳休息方式。
在一个脏乱差的地方进餐和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进餐相比,喜欢前者的肯定不多。抛开心理的因素,在好环境进餐,就连饭菜中的固有营养,身体的消化组织也会奇妙的增加很多的吸收率……
郝然吃了一口饭盒儿里咖喱之后,立刻就被它的美味吸引住了。这种现场制作的和超市买来的咖喱块融化后制作出来的完全就是天地之别,吃到嘴里完全都是咖喱的醇香,和蔬菜牛肉的甜香。一点儿都没有添加剂的味道,真是太棒了。
就这样,郝然一连吃了四大份儿才算是充分的满足了自己的口舌之欲。当他把空饭盒交给炊事员的时候,这些家伙都被他的好胃口给惊呆了……
也许就像俗语说的那样,吃得多干的就得多。郝然吃饱之后刚休息了不到十分钟,赫尔曼就找到郝然,开始督促他需要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了。
没办法,吃人家的嘴短呀,更别说这段时间郝然一直都在吃白食儿所以就算抱怨他自己也没办法做到底气十足,更何况是他自己要求参加这次建造活动的,人家根本就没逼他。
于是,郝然见赫尔曼来催他之后,赶紧站起身来,飞快的跑向工作码头,开始全身贯注的投入到下午的紧张工作中。
到了码头之后,海尔达尔分给郝然的工作并不像上午那么琐碎。只需要他在甲板底下那几根木料的连接接缝处插下几根纵木板就行了,但是一定要插紧,以免木板脱落之后,连接巨木的绳子会因为木头之间的摩擦而快速断裂。当然了,虽然这样做同样无法避免绳子的磨损,但是却可以尽力的拖延磨损时间。
有这些木板一英寸厚,两英尺宽。从缝隙里插进去大约五英尺的时候,才算是插紧。郝然插完第一根之后,就问身边同样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艾力克:“插紧水里这么多行吗?用不用潜下去把多余的部分砍断呀?”
“别砍断呀,那是有用的。”艾力克抬起头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水道,“这东西插好之后,还要再插入几根楔子彻底卡紧。之后在木筏的整体上再捆几道绳索就行了,一定要捆紧呀。”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去忙自己手里的活儿了。
“哦,好的。”郝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木板插入水利,但是既然历史上的设计是这样的,他也就不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了……
不一会儿,那些木板就按照要求处理好了。但是这个疑问也在郝然的心理憋了许久。巧了,他突然看见海尔达尔真扛着两条长木板往木筏上走。于是,等他过来后,郝然就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这个呀,”海尔达尔看了看这些弄好的木板,给郝然解释道,“这些是木筏的龙骨板。当然这并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龙骨板。在古印加时代,所有的筏木木筏上都用这种龙骨板,早在印加的迁移传说出现之前当地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它的用处在于使平扁的木筏不至被风浪横着漂走。可以稳定木筏。”
海尔达尔解释完之后,就把肩上的木板递给郝然:“这些木板是木筏的挡水板,等一下儿要装到木筏的四周。”“挡水板?”艾力克听到这句话后,停下了手里的活计说道,“海尔达尔,我没记错的话,古印加的木筏是没有挡水板的呀。”
海尔达尔并没有反驳他的话,而是点点头道:“确实,原来的筏子上是没有这东西的。不过,我觉得装上它也许可以降低海水进入甲板的几率。当然,这只是估计而已。”艾力克想了想后道:“其他人对这东西的意见呢?”
“没有意见,他们都认为装不装随便。”海尔达尔回答道。“既然这样,我听你的好了。对了,郝然你认为呢?”艾力克把目光对准了郝然。“我?”根本就不打算接茬儿的郝然听到矛头对准了自己,不由得愣了一下儿,然后他赶紧说道,“我可没有建造木筏的经验,所以我听你们的好了。”
“既然如此,那咱们还是加上吧。”海尔达尔拍板道,“毕竟这东西并不影响木筏的复古概念,再说,真到了海上没准儿还有预料不到的大作用呢。郝然,这东西就拜托给你了。”紧接着,他把木板递给郝然,转过身继续去干其他的工作去了。
“唉,既然海尔达尔都这么说了,甭管有用没用,还就装吧。”郝然接过板子在心底小声的嘀咕了一句后,就到木筏前面安装挡水板去了。
其实,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东西在现代化的大船上能发挥作用,但是在这种小木筏上根本就是无用之物,因为船体高度根本就没法儿比。但是,历史上的“太阳神”号到底装了没有,他又死活想不起来,所以郝然干脆不表态,这样做起码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现。
就这样,除了那道低低的挡水板之外,整个木筏的建造都严格的按照古代秘鲁的样式继续进行着……
在忙碌了几天之后,木筏的建造工作总算是基本完成了,从这个朴素的外形上,郝然也已经看到了曾经在书本上看到的照片原型,这个结果也让他激动了好久。不过,建造工作虽然完成了,但是木筏上具体的空间布置工作却还没有开始。
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长时间航海所带来的枯燥性,探险的这些人,都使出浑身的解数,尽可能的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布置的多姿多彩,为此他们还适度的修改了一下儿之前已经进行完的建造布局
第二卷 地球现实篇之当年的探险队 第五十五章 郝然的缺憾
按照这些“历史名人”的需要,将那间由细竹所搭建的房屋,在靠右墙的位置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进出口。并且在竹屋的左面则放满了箱子和一些杂物,它们一个挨一个,被绳子拴的紧紧的。就连中间的过道儿也只是一个很窄的缝隙,一个人走都要小心翼翼,两个人对面走的话是根本就不可能通过的。
除此之外,按照本格特和赫尔曼的要求,在筏头和竹屋墙后的筏尾的那一段,将铺好的竹片又拆卸了下来。而他们两个要求这么做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木筏给人的视觉感过于单一。
“木筏碍于体积所限,无法做的太大,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以达到心理上的空间扩大。以避免因为长期束缚在狭小的环境,所代来的心理疾病。”这句话是本格特的原话。
本来作为这次探险的实际首领海尔达尔是不想因为空间单调这个理由而改变木筏的地板的。但是却被他话中提到的心理疾病一词,动摇了坚定决心。于是,在深入的考虑了一段时间后,海尔达尔决定采纳了这个让郝然因为增加了额外劳动量而郁闷不已的新建议。
不过郁闷归郁闷,等郝然还其他人气喘吁吁的干完之后,每个人都觉得本格特的建议虽然让他们辛苦了些,但是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修改工作完成后,大家立刻绕着竹屋转了一圈,从木筏前面黄色的细竹席上,走到筏尾灰色的、圆圆的木料上,再走到竹屋另一边,走向堆积东西的地方。这短短的几步路使这些人原本千篇一律的感官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这东西真的可以补偿探险队员因为活动范围狭小所带来的心理压抑,虽然不多,但确实有用。
为此,本格特也被这些人冠上了“心理学家”和“空间设计大师”的新称号。
随后,这位新生的大师又提出在桅杆顶部修建一个简易的平台,这样做一来可以充当了望台,二来还可以让长期航海的同伴换个视角观察大海。结果可想而知,这个体贴的提议刚一出来,就被大家一致通过了,毕竟谁也不想每天都活在一个场景里面,那样做的话就连神仙都会有腻的一天……
如此的忙碌了几天之后,木筏基本上已经算是准备完成了。接下来只要再把食物其他的一些随身物品搬上去,就算是彻底大功告成了。为此参加建造工作的每个人都开始热切的期待着接下来的探险活动。
不过,这里面却唯独有个人不太高兴,或者说是遗憾才更为正确。他不是别人,正是即将返回时空管理局的郝然。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横渡太平洋的探险日期也不断临近,但是这一切对郝然来说却代表着返回的日子也进入了倒数计时,手表上的剩余天数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根本不可能亲身参与这次能够载入史册的伟大探险了。
不过,遗憾归遗憾,郝然觉得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