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丁浩道:“还有一件事,昨夜……咳,昨夜冯大掌鞭唿噜打得太响,我睡不着觉,就出来想另找个地方歇息,恰好看见这个壁宿鬼鬼祟祟地从廊下经过。这当然不能做为他偷盗的证据,但是他的嫌疑却是更大了。尤其是我们打了个照面,当我告诉他因为被人呼噜所扰无法入睡时,他想也不想,立即便告诉我,撕开被角,扯出一团棉花堵住耳朵,这……也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公子能想到的主意么?”
说起来,丁浩实际年龄比现在的身体要大一些,又常在基层处理一些家长里短,细致入微处的确观察的细腻一些,但他若在这个时代生活久了,未必就会注意这些小节。然而他才刚刚到了这个世上,虽说记忆中有原来丁浩的记忆,可是毕竟看什么都还有些新鲜感,所以对旁人不太注意的这些小动作才特别的敏感。平常在丁府洒扫擦拭、驾驶高马华车出行,对这些细致处有所体会,所以才能从旁人习以为常的一些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东西。
周围这些人人不知其中底细,听他娓娓道来,却已当他是神人一般。杨夜、李守银等人听着这精彩纷呈的分析,连声赞叹不已。丁玉落瞟了他一眼,忍俊不禁地道:“今后歇息的时候,你不必再与冯大掌鞭同房便是。好啦,大家好奇心也解了,都散开吧,照应好车队。”
众人听了轰喏散开,丁玉落圈马向前,向前跑出一箭之地,忽地一勒马缰又兜了回来,驰到丁浩马前,腰杆儿挺得笔直,扬声道:“阿……丁浩,从现在起,你不必再赶车了。”
“啊?那……那我做什么?”
“你心思缜密,正是合用之人。就做我运粮车队的一个执事,负责打尖探路,安排沿途行止,你看成么?”
丁浩把大鞭往车辕上一插,笑容满面地道:“小人哪有资格说成不成,大小姐说成那就是成了。”
丁玉落佯怒道:“本小姐问你成不成,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油嘴滑舌的,想要讨打不成?”
丁浩马上大声道:“成!”
第一卷 霸州丁家 第018章 壁宿使奸
丁浩做的这个管事,职能与柳十一差不多,都是负责迎来送往、一路与人打交道的,可他从一个家仆一步蹦到这个位置上,并无一个管事不服。
人的地位,本来就是靠人捧起来的,他们这些管事,见了堂堂一县县尉,气都喘不匀称,可人家丁浩呢?赵县尉可是口口声声叫他丁贤弟的,县尉的贤弟,还做不得丁家一个管事?再说这活儿是苦差事,又是丁大小姐委任的,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老爷认可,谁去与他相争?所以各位管事对丁浩都客气的很,并无人下绊子使阴招坏他的差使。
以后几天,行程还算顺利,由于丁玉落对大家特别的客气,一路在饮食住宿上,绝不亏待大家,哪天行程赶得快些,还能打赏些酒钱,所以得到了整支运粮队伍的一致拥戴。长途运输本就辛苦,像他们这样赶路更是人人疲乏不已,大家也都没有什么怨言。
丁浩原本做的就是基层服务,惯能和这些人打成一片,以他耐性,连不是暴力倾向过于严重的智障都能应付得来,对付他们自无问题,所以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没几天的功夫,丁府中人已经完全习惯了现在的丁浩,许多人甚至有些羡慕,一场高烧这脑袋就开了窍,硬生生从一个木讷笨拙的家伙变成了一个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物,说话办事那个得体,比时常负责迎来送往的柳管事还妥贴。
就连丁大小姐,有事没事的都老往他身边凑,不但向他征求前进路线、行止安排,聊聊闲嗑也是有的,看那神情,丁家虽不承认这个儿子,她却有些承认了这个大哥的存在。
按照丁浩的建议,粮队改变匀速前进的速度,急赶两天,住宿一晚,尽最大可能加快行程,又不让大家太累,同时因为他们人多,急行赶路时一旦确定了路线,就马上派人提前赶到前方城镇安排住宿和饮食,节省了大量时间,粗略匡算下来,按照这种速度,赶到广原时大概只比原定交粮时间晚到三至四天。
广原方面不可能一点余粮没有,再加上年节时候许多人家备了年货,晚到三四天,应该不会引起民心浮动、军心溃散。丁玉落一颗心这才放回肚里,安排了人提前赶赴广原知会广原将军程世雄后,她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些笑意了。
这一天途径洹水镇,大队人马刚刚入镇,一行车马队伍就从镇子对面迎面赶来,头前四个公人,头戴皂纱四角帽,身穿一袭青布夹棉皂衣,脚登蓝布皂靴,外边又套一件碎羊皮子缝成的大氅,肋下佩一柄腰刀,懒洋洋地晃着膀子。
后边有些提着水火棍的捕快差人,一个个冻得鼻尖发红,不断地喝骂着被他们押送的百十号犯人。那些犯人衣衫褴褛,披头散发,额头刺配金印,看来都是发配西北充作军役的囚犯,他们比差人们穿得还要单薄,一个个冻得跟水萝卜似的,在冬阳下瑟瑟地发抖。
两队人马同时进镇,顿时就有些热闹了,丁家车队人多车多,可对方不是捕快差人就是犯人,丁家车队的掌鞭师傅们心里打怵,车子就溜了边,两队人马把个街道堵得严严实实,那些差人们见阻了他们行程,不免骂骂咧咧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光头鬼鬼祟祟地混进了观望的人堆,这人眉清目秀,天生一双桃花眼,穿一袭肥大的僧袍,头上光溜溜的既没头发也没香疤,估计是个还未受戒的小沙弥。瞧他模样,七分俊俏、十分风流,这要是落到哪个好男风的爷们手里,可真是奇货可居了。
他站在人堆里一寻摸,瞧见来的是丁家车队,顿时勾了勾嘴角,露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这还真他娘的邪性,冤家路窄啊。”
原来这人就是在清水镇逃跑的偷儿壁宿,这人本就是个惯偷,在某地一个大户人家踩盘子时,色心大动,勾引了人家的媳妇,恋奸情热,竟然忘了他的本行。后来被人发现,一路追打,逃到了清水镇来。
他本来想在清水镇再偷些财物继续远遁,瞧那赵县尉气派不凡,这才向他下手,不料东西偷到手才发现那赵杰拱若珍璧贴身而藏的东西不是珠宝,竟是一枚官印。他的胆子着实不小,秉持着祖师爷留下的“贼不走空”的训诫,便想用这枚官印来勒索赵县尉一笔钱财,不想却栽在丁浩手中。
他被捆绑起来时,那些民壮乡丁把他身上值钱的物什都剥光了,后来趁着赵县尉送丁浩出镇时,他施展缩骨功褪了绳索,穿着一身小衣逃了出去,一出镇子嗖嗖的冷风便把他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发青,就像一只鹌鹑似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没逃出多远,就被他碰到一个行脚僧,他便趁那和尚不备,一棒子摞倒了他,剥了他的僧衣逃之夭夭,这一路上他干脆就冒充起了和尚,一路化缘求食,还搭了行远路的车子,迅速逃离了临清县辖内。
壁宿身上还有那和尚的度牒,路上遇见一家寺庙时,他还想去庙里打秋风,要在那里先混几日,熬过这个冬天。不想他这半路出家的和尚并不懂和尚的规矩,行脚僧挂单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的,每年从正月十五日冬安居结束至四月十五日夏安居开始、七月十五日夏安居结束至十月十五日冬安居开始这六个月,方是和尚云游之期,可以遍访他寺,寻师参道,除了这六个月,其他寺院是不接待前来挂单的行脚僧的。
时辰不但不对,他的光头也颇有可疑之处。只有受了具足戒的大和尚才能云游四方,挂单住宿。他头顶光溜溜的,顶多是一个小沙弥,与度谍上所写的身份大不相称。那知客僧起了疑心,一番盘问之下,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的壁宿自知露了马脚,赶紧借口方便,从茅侧的后墙翻出去,再度仓惶逃走,这一回连度谍都丢了。
仗着一身僧衣,向路人乞缘求食,好不容易挂到了这洹水镇,不想又遇上了丁家车队。眼看丁家车队走到了眼前,壁宿恨得牙根痒痒,他眼珠微微一转,忽地从地上拾起一枚石子,拢在袖中抻着脖子观看,前头一挂大车堪堪行到他的面前,壁宿探手出袖,屈指一弹,那枚石子嗖地一下就飞了出去,正好打到那头骡子的眼睛上。
骡马虽然强壮,眼珠也是极脆弱的地方,这一下吃痛,那头骡子嘶叫一声,便向前狂奔起来,对面四个公人措手不及,慌忙逃向两边,站定了身子便破口大骂。骡车继续前行,撞开那些犯人,又撞上对面一头驴拉着的车子,这才被车把式硬生生拉住。
对面那头驴车上拉着一口口的黑坛子,里边都是腌的咸菜,吃这一撞,碎裂了几十口坛子,汁水咸菜顿时淌了一地。壁宿嘿嘿一笑,缩缩脖子扬长而去。
那几个差人恼了,戟指大喝道:“反了你们,竟敢冲撞老爷,来人,来人,给我掀了他们车子,好好教训他们一番。”
提着水火棍的公人呵斥几声,那些刚刚还一副可怜巴巴模样的犯人顿时就像被主人放开了项绳的猛犬,嗷嗷叫着扑向丁家的粮车,一个个拳打脚踢,掀车砸货,见到谁打谁、见到啥砸啥,见到什么称心的东西就往怀里一揣,如同一群疯狗一般,大街上顿时人仰马翻狼藉一片……
第一卷 霸州丁家 第019章 碰瓷
柳十一匆匆跑上前来,一见这番场面便赶紧跑上前,满脸陪笑、点头哈腰地道:“这位差爷,这位差爷,莫要动手,有话好说。畜牲它又不生眼睛……”
那公人梗着脖子骂道:“老爷看你这头牲口的的确确是不长眼睛,不抽你几鞭子,你不晓得马王爷三只眼……给我打,打得这头牲口给老爷我学驴叫唤!”
那公人一声令下,几个刚刚掀了一辆车的囚犯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冲上来,一个赛一个的凶狠,打得柳十一满地打滚,号啕连天。
陈锋、杨夜几个人见这些公差像贼囚,贼囚如公差,一个比一个的凶悍,都吓得站在那儿不敢靠近,丁玉落匆匆赶至,一见他们已掀翻了三辆马车,粮食洒了一街,还在那里连打带砸,腾地一下就火了,她柳眉倒竖,娇斥一声道:“给我住手!”
“哟嗬,我说这动静听着像个雌儿,果然是个大姑娘。”
那公差见这小伙是个女扮男装的俊俏大姑娘,一双眼睛顿时色眯眯地弯了起来:“小娘子,本老爷押运犯人前往浅口大狱,这可是要紧的公事。你们的骡子惊了不要紧,你瞧瞧,不但伤了我的人,还撞坏了这么多咸菜坛子,囚犯要是没有吃的,万一生起乱子来,你说怎么办才好呀?”
丁玉落强忍怒气道:“这位官爷,我们的车冲撞了您的车子,小女子在这里向您赔个不是。人伤了,小女子拿医药费,咸菜坛子坏了,小女子亦予以补偿,不知官爷以为小女子如此处置可还妥当?”
“哈哈哈,小娘子,你说的真轻巧,这么容易就把爷们打发了?”那公人一脸的痞气,简直就差在脑门上大书四个大字:“我是流氓”了。
丁玉落硬梆梆地道:“那依着官爷,该当如何?”
那公人还没说话,一旁有个犯人已高声道:“这还用问么,只要你这花不溜丢的小娘子陪我们公爷困一觉,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哈哈哈……”四下的差人、犯人们尽皆大笑,丁玉落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羞辱,听过这样粗俗的话语,一张脸红得几乎喷血,她气往上冲,厉声喝道:“你们到底是官还是匪,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还要讹诈勒索不成?”
那差人嘻皮笑脸地道:“小娘子,你还真说着了,你家老爷我还就是披着官衣的匪了,怎么着哇?是你招惹老爷我,不是老爷我招惹你,你撞得老爷人仰马翻,丢下两锭银子拍拍屁股就想走路?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些西北地区看押流放囚犯的公差平时没什么油水可捞,差务冗杂繁重,饷银又微薄,仅靠饷银很难养家餬口,渐渐便沾染上了地方衙门的油滑风气,不少人在当差之余,都想尽办法捞钱获利。平时看到一些路过的小行商,都要想办法以“碰瓷”为手段进行讹诈。
每年秋审之后,这些差人们就和被判处重刑的犯人相勾结,承诺日后在狱中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然后趁着转狱之机,在押运途中故意寻隙,诈取他人钱财,若是对方胆敢反抗违逆,差人就指使一众亡命之徒抢劫行凶,西北地区地旷人稀,那些商旅又非本地人,哪里耗得起功夫打官司,真要追究起来,差人就把责任全部推到犯人的身上,这扯皮官司打起来就没完没了。
而且一般情况下,遭劫的人若是没有显赫的背景,地方官员也不愿为此进行深究,因此“碰瓷”之风愈演愈烈,屡次得手之后,押解的差人也愈发的放肆胡为,无所顾忌。今儿见丁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