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说罢壁宿纵身一跃,犹如猿猴一般蹿上树去。那棵粟树的树皮纠结虬结如同一条条缠绕在一起的蛇,但是五米以下不生枝丫,加上粗过合抱,想要攀爬并不容易,壁宿就凭着树皮的那些可蹬踩抓握的浅浅缝隙弓背如猿,一路攀援直上,只一口气儿就攀上了五米之上的第一根横枝。
这样的轻身功夫着实不赖,折子渝情不自禁地娇声赞道:“好功夫。”
壁宿听了大为得意,顺势攀着那横枝腾空一翻,双脚搭上更高一根横枝,极为俐落地收腹向上,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片刻不停地再度攀向第三枝……
“杨浩!”
山谷中突地传来希聿聿一阵马嘶声,正仰头上望的折子渝低头一看,见一行骏骑正驰入谷来,心头不由一喜,她忘形地轻唤一声,便欣然向山下奔去。
粟子的外皮像刺猬似的,有着许多尖锐的长刺,壁宿站在树巅,脚踏细细横枝稳住了身子,因粟上有刺空手不便去摘,便小心地探手去折了一枝挂着四五颗粟子的树枝,然后顺着树干又灵猴儿似的蹿下来。
壁宿到了地面一看,那位娇俏可爱的折姑娘已不知去向,不禁怒道:“折姑娘呢?是不是你拈花惹草的恶习不改,不规不矩地得罪了她,把她惹恼了?”
叶大少哀声叹道:“惹个屁啊惹,我还没来得拈花惹草,那花花草草就被他拔光了。”
壁宿愕然道:“他?谁啊?”
叶大少往山下一努嘴儿,嗒然若丧地道:“除了他还有哪个?有花他就嚼了,有草他就啃了,真不知道他是不是属牛的……”
“杨浩?”壁宿把粟子往叶大少怀里一丢,纵身便向山下奔去,身后传来叶大少一声惨叫:“这花……这草……这玩意儿有刺,可扎死本少爷啦……”
第四卷 夺此千竿一池碧 第046章 碧玉破瓜时
“杨钦差回来了。”
谷中的百姓看到了当先驰来的杨浩,纷纷热情地向他打招呼。杨浩放慢了速度,战马轻快地小跑着,微笑着向百姓们颔首示意。
忽然,他看到了一张笑脸,很熟悉的一张笑脸,那笑如春风,本就一直缱绻在他的心头。杨浩下意识地向那人一笑,战马轻驰而过后才醒悟过来,他猛地勒住战马,惊喜地扭头回望。
李光岑止住战马,问道:“浩儿,怎么了?”
杨浩头也不回地道:“义父,你们先回去,我去见一个故人。”说完一拨马头,便向那玄衫少女奔去。
折子渝俏生生地站在一棵树下,杏眼含烟,螓首半歪地看着他,姿容说不出的撩人。
杨浩到了她身边扳鞍下马,近前两步,喘息着打量她。
折子渝不像唐焰焰那样明艳照人,一照面间便能攫人目光;也不像丁玉落那样妩媚中揉合了飒爽,犹如雪中一株寒梅。她是越看越柔、越看越美,只要你仔细打量,哪怕一绺头发、一个站姿,都能给你惊喜。
她的容颜气质、身姿动作,说不出的协调,与罗冬儿有五六分神似,不同的是,罗冬儿楚楚可怜,柔柔怯怯,仿佛一树并不显眼却芳芬沁脾的栀子花,而折子渝比她多了些雍容大气,仿佛皎皎一轮明月,须得仰视,才见其神秘清辉。
不管怎么样,她是与罗冬儿气质最为相似的一个女孩,也是杨浩到了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萌生过淡淡情愫的少女,此时见到了她,再想到伊人已逝的冬儿,杨浩不禁百感交集。
折子渝负着双手静静地站在那树下,满心愉悦地看着杨浩向她奔来,看到他眼中那一抹惊喜,她脸上的笑容也更甜了。待见他眼神一黯,善解人意的折子渝立即明白他想到了什么,她的芳心微微一酸,但是随即涌起的,却是更多的柔情,还有说不出的怜惜。
杨浩终于说话了:“我……怎么会在这里看到你?”
折子渝抿嘴一笑:“你说过,如果我们有缘,就还会再见的呀。”
“是,我……我……”
杨浩一番驰骋,心情又起伏不定,掌心不觉沁出汗来,折子渝看到他的局促,非常得意自己能给他造成这样的效果,她整齐细密的长睫轻轻眨了眨,调皮地扮个鬼脸,嫣然笑道:“不问我为什么出现在这儿?”
“啊……对,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杨浩一问,忽然清醒过来:“对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折子渝编贝似的牙齿轻轻一露,笑道:“本山人神机妙算呗,呵呵,好多人在看我们呢,要不要一起走走。”
“好!”杨浩欣然应允,丢开马缰,拍了拍马背,那马便向李光岑一行人跑去,杨浩束手相请,二人并肩踏上了一条林荫小道。
李光岑将这一对小儿女的神情都看入他的眼中。半生坎坷、半生奔波,如今终于稳定下来,又被杨浩那一声“义父”唤醒了他的天伦之念,他现在很是希望有生之年还能享受一下含饴弄孙的日子。
这个女娃儿很招人喜欢,一看就是相夫教子的良配,嗯……还有那屁股,虽然不是很大,可是从那衣裤轮廓隐约可见,真是又翘又挺,浑圆如满月,是个能生男娃儿的体相。李光岑抚着根根如刺的硬胡子满意地一笑,领着一众随从走开了。
壁宿轻捷如猿,健步如飞,自山岭上冲下来,遥遥见杨浩和那位折姑娘拐向了一条林间小道,招手唤了一声,拔步再追,可脚下只迈出一步,两脚便腾了空,只能在空中悬刨。
壁宿扭头一看,只见他的身后立着两条大汉,身躯健壮如山,有如山神一般,其中一个正用两根手指拎着他的衣领,把他整个人都提了起来。
壁宿一瞪眼,然后变了个脸,很客气地问道:“两位兄台有何见教?”
那虬须大汉咧嘴一笑:“这位仁兄,好一身轻功。”
壁宿拱手道:“过奖,过奖,两位仁兄,你们看……咱们是不是站定了身子说话?”
“还是坐下来说吧。”那大汉一笑,把他放到地上,顺手一搂他的肩膀,壁宿单薄的身子被他大手一搂,不由自主地便到了路边,肩上一沉,便顺势和那大汉并肩坐在了路边一块石头上。
“两位……到底有何见教吖?”
壁宿被他们两个挟在中间,忽然有点担心起来:这两个熊一般的大汉,不是有甚么特殊癖好吧?前天刚有一个摸入妇人帐蓬意图不轨的泼皮被赤忠给军法了,只是不知如果我受了他们侵犯,赤军主会不会替人家作主,也把他们给军法了……
左边那大汉一本正经地对他道:“你有没有发现,蚂蚁那么小,却能驮起比它身体重几倍的东西?”
“啊,没注意……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两位仁兄?”
右边那大汉便道:“是跟你没啥关系,我们兄弟俩只是看你这小和尚颇有慧根,所以想请你一起琢磨一下,这蚂蚁……它怎么就能驮起那么重的东西来呢。你看你看,那儿就有一只蚂蚁,来,咱们哥仨儿好好参详参详……”
两人粗壮的手臂同时往壁宿脖子上一搂,壁宿便不由自主地弯下了腰去。当叶大少气喘吁吁地山岭上下来时,就发现壁宿那“娇小”的身子被两个大汉紧紧搂在怀里,三个人低着头,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玩意儿……
折子渝扬起那一勾挺直小巧的琼鼻,甜甜笑道:“……就是这样啦。你知道我九叔在折大将军府做事嘛,有时我也利用他的关系到百花坞里走走,听人说起你的事,才晓得钦差杨浩,就是霸州丁浩。”
她抬起手,理了理鬓边的秀发,笑道:“只不过,我也没有想到会来这里,我家人口多,为了维持生计,做的生意很杂的。”
“嗯!”杨浩点点头,感慨地道:“是啊,人海茫茫,我也没有想到,还有机会见到你。”
折子渝目光微微一闪,嫣然道:“所以我说,这就是缘份喽。只是……我没想到你改叫了杨浩,若不是……若不是偶然听人说起你,就算我来了这芦河岭,也未必会来找你啊。”
“丁浩……”杨浩苦涩地一笑:“一言难尽呐,我不想再提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折姑娘,你家都做些什么生意啊?”
“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折子渝狡黠地道:“我家人口多啊,光是我的伯父、叔父就好多人,每个人又是一大家子,共同经营着一个大牧场。可是光靠这个可不行,其他的生意得做就做,营生杂的很,一时也说不清。家父已经过世,现在我大哥当家,为了生计,他自己现在也在外面奔波呢。这一次,为芦河岭运送粮食、农具呀什么的,我就跟来帮忙了。”
杨浩点点头,钦佩地道:“真难为了你,这么年轻的女子,就得为了家族的生计到处奔波,风餐露宿,实在可敬。”
折子渝笑道:“呵呵,也没你说的那么了不起啦。其实家族里的事,一般也用不上我,有时跟出来走走,想要游山玩水的目的更多一些。不过……”
她瞟了杨浩一眼,微微低下头去,轻轻地道:“这一遭儿来,我倒是真的因为……想见见你……”
杨浩心里有些感动,但他抿了抿嘴唇,却没有说话。
前方上山的路变得狭窄起来,两旁杂草丛生,折子渝主动走到了前面,眼珠转了转,又问道:“杨……人家还是不叫你的官职了,还是像以前一样唤你的名字,可好?”
杨浩笑道:“正该如此。”
折子渝道:“我来了之后,随意走动间,已看过了这里的百姓。如今他们虽还稳定,可是长此下去没有个营生做可不行,我听九叔说,折大将军如今忙于战事,一时还顾不及这里。不过……他已经吩咐下来,调来一批府谷的官吏,为这些百姓登记户藉,划定乡里,使得士农工商,各行百业,都能安居乐业。”
“竟有此事?”杨浩大喜:“一会儿回去,我也该见见府谷来人,听听折大将军的意思。”
杨浩道:“其实百姓们已经迁来府谷,如何安置,就是地方官吏的事了,我是无权干涉的。可是这一路坎坷,和这些百姓都有了感情,如果不能亲眼见他们安置妥当,我还真的有些放心不下。折大将军能顾念这些百姓,那再好不过了。不过,这里的情形比较特殊,如果按照寻常州府设置,安排百姓百业,恐怕不太妥当,我正想等折大将军回来,向他进谏一番的。”
折子渝回首笑道:“我知你素来多智,你有甚么好办法?”
杨浩道:“这里草场丰富,土地肥沃,又有连绵的群山和一条芦苇荡里的大河。照理说呢,让这数万百姓有口饭吃,可以安排一部人务农、一部分人放牧,一部分人打渔和狩猎,其他的人还可以从商。可是这里连接着麟州、府州和党项羌人的地盘,你是府州人,应该晓得,虽然这三位节度使都是大宋的官儿,不过……不过彼此之间,并不是十分融洽……”
因为折子渝是折大将军的远亲,杨浩不好说的太明白,折子渝接口笑道:“岂止是不融洽。如今西北三藩,夏州李氏势力最大,所以折杨两家建立了同盟以对抗李氏,可是折杨两藩毕竟是同盟而非一家,邻居嘛,相处得再亲密,也不可能如同一家人般没有嫌隙。今天我家的人占了你家一垄地,明天你家的人跑到我家后院抱了两捆柴禾,这些纠纷也是免不了的。”
她“咯咯”笑道:“折大将军和杨大将军不想为了这点小事破坏了同盟,以免为夏州所趁,只好约束彼此的人,尽量不要他们有所接触。所以……芦河岭这么一块肥沃的土地,就因为处于三方势力接壤之处,才白白地闲了下来。”
杨浩笑道:“姑娘冰雪聪明,又是府州人,真比在下看的清楚。不错,这正是杨某的顾虑。不管让他们放牧也好、种地也罢,势必要向各方扩展开去,如今各方为了避免大冲突,都约束自己的人尽量远离这块是非之地,可是平常越境放牧、打渔的人还是有的,这里一下子来了数万人,不管是种地还是放牧、打渔,一旦和三方的百姓起了冲突如何是好?
夏州、府州、麟州各有重兵在握,彼此有所忌惮,还能控制事态的发展。芦河岭这数万百姓有甚么?一旦起了冲突,西北民风剽悍,又多是聚族成寨,同姓聚居,心齐的很,那时纵然三位节度使大人不出兵,芦河岭百姓光是受各方村寨欺压也不是对手。
再者说,就算麟州、府州两位节度使大人深明大义,能约束部下和百姓,可西面怎么办?那里可是党项七氏的地盘,他们饿急了眼,连夏州李光睿的反都敢造,府州麟州的村镇都敢抢,芦河岭养起牛羊,种起庄稼,与他们近在咫尺,又没有重兵保护,他们能放过这块嘴边的肥肉么?”
听到这里,折子渝忽然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还是有些天真,她原来打的主意是利用自己的影响,要兄长对芦河岭百姓多多看顾,同时在芦河岭建立一支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