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既ィ蝗Α⒘饺Α⑷Γ詈笳龉糯堤ǖ乃慕嵌既计鹆肆一稹?br /> 原来,早有人在那里掘好了浅沟,待到时辰一倒,将火油倾倒下去,一经点燃,就造成了这样惊艳的效果,许多人都惊呼起来,红红的火光映着他们兴奋的脸,这个噱头完全把他们吸引住了。
然后,他们就发现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正站在那烈火中间,她背向大家立着,一袭火一般鲜艳的舞裙,一头青丝长发完全打开,瀑布般披散在她的肩头,她的双手高高举起,腰肢随之扭动,摆出一个古怪而魅惑的舞姿。
“咚咚咚咚咚!”声调古怪的鼓声一响而止,那红衣的女子髋部急急一摆,也随那鼓声戛然而止,腰铃和脚链悦耳的响声这时才传出来。
收腰的红裙把她的身材完美地呈现出来,苗条的腰肢、挺翘的臀部,只是刹那一动,一下子就慑住了所有人的心神,他们屏住了呼吸,瞪大了双眼,看着这从不曾见过的,但是绝对勾魂摄魂的舞蹈。
古怪的乐曲突然大作,台上的红衣美人也随着乐曲声动作起来,她的舞蹈与大家见惯了的舞蹈大不相同,传统的舞蹈大量利用手脚动作,而她的舞蹈却主要利用腰部、胯部和臀部。与乐曲完全合拍的娇媚舞动,一下子把大家的心都紧紧系住,随着她的舞姿用同样的频率跳动着,举子们的呼吸急促起来,他们的脸涨得通红,强遏着想要随着那节奏跳动的冲动,紧攥双拳,渐渐向前围拢过来。
杨浩教给柳朵儿的这舞蹈,既有印度舞的特点,又大量借鉴了肚皮舞的招牌动作,一旦舞动起来,简直把性感发挥的淋漓尽致。杨浩自己是不会跳这种舞蹈的,但他有这方面的见识,对方又是一个舞技造诣出神入化的高手,有他比划说明,柳朵儿自行领悟创造,再由他来纠正一些错误,竟也完全把那种异域风情的舞姿神韵发挥了出来。
当柳朵儿纤纤的腰儿整个向后弯去,双臂做着娇魅的摆动,双腿跪地,柔软的身子整个儿仰躺在台上,然后又像蛇一般扭动着再度拔身而起,以芭蕾舞的步姿向前奔出,扬起手中一片红纱,整个人跃到空中去接那红纱时,她修长大腿旋飞起来的红裙仿佛也成了一团燃烧的烈火,台下终于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吴娃儿和文惜君、沈娆三人也看呆了,她们见识过波斯大食人的异族舞蹈,甚至还认真学习过。但是她们也没想到舞蹈可以这样奔放、这样狂热,这样勾魂慑魄。舞姿狂野迷人,乐曲闻所未闻,妙妙等少女站在台边用一种近似呻吟的气声腔调哼唱着古怪的和声,不时发出一声娇媚短促的呼喊,光是那古怪的音乐就足以让人癫狂了。
从来没有人能把舞蹈跳得像她这么随意,当她似乎舞累了的时候,就那么随意地坐在了古吹台上,一只皓腕搭在膝盖上,只用足尖、捏成兰花状的手指颤动,还有随着乐曲耸动的肩头,就能把一种难言的媚惑传到每个人心里。
她就这么坐在那儿,侧首看向台下,脸上带着娇媚的笑容,长发披肩,红衣如火,古吹台四周的火焰起伏跳跃着,时而升腾而起,众人能够看到的只有她那张娇媚的面孔,整个身子都没在火焰里,时而火焰落下,又将她娇俏、性感、调皮的动作完全呈现出来。
当柳朵儿一甩红裙,用一个令人惊艳的动作定格在台上时,台下的举子们都疯狂地叫喊起来,他们从未见这样撼人心志的舞蹈,无数的人期盼着她能再舞一曲,但是柳朵儿却退回了小轿中去。
杨浩正微笑着坐在里面,柳朵儿气喘吁吁,不过双眸发亮,脸颊绯红,显然这一刻的举动连她自己都陶醉其中了:“杨大人,成功了,成功了,奴家本来还有些担心呢,想不到他们真的能够接受、喜欢。”
“呵呵,那是自然,有些东西,是不分时代、不分时空的。”
杨浩微笑道:“舞已罢,接下来就是歌了,我说过,今天要让你一鸣惊人,明天,将会有无数的举子把今晚的惊艳一幕竭其所能,用最艳丽的词藻写出来,传遍汴梁城的大街小巷,你歇一下,然后就要用歌声再让他们颠狂一次了。”
“是,大人。”柳朵儿双眼星星一般闪亮,她看着杨浩,按捺不住心中极度的喜悦,突然凑上去在他颊上飞快地吻了一下。
赶进来帮忙换妆的姆依可恰巧看到了这一幕,柳朵儿的脸蛋顿时变得绯红如火,姆依可也红了脸,杨浩一怔,知道她是因为演出的巨大成功而有些忘形,轻笑一声便走了出去。
当妙妙高声宣布柳行首还要为大家高歌一曲时,整个古吹台周围的欢呼声如海浪般掀了起来。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只有古吹台周围的火焰还在燃烧,可是举子的心都被酒精和方才的一支艳舞给点燃了,他们翘首期盼着、期盼着,直到古吹台周围的火光一点点黯淡、熄灭……
人群刚刚传出一点骚动,苍凉的羌笛声忽然悠悠响起,姆依可吹着羌笛走到了月光下,紧跟着,穆羽穿着一身羌服,牵着一头骆驼走上了台去。月光下,他们的身影隐隐绰绰,一股苍凉的大漠气息却随着那驼铃声传进了每个人心里,举子们因为一支艳舞而悸动的心像是突然被一场春雨浇透,在那苍凉悠越的羌笛声受到了洗涤,变得和那月光一般透明。
“姐姐,唱支曲儿竟也能想出这样的方法,那个杨浩哪来这么多神鬼莫测的奇思妙想?”沈娆按捺不住惊奇和兴奋,向吴娃儿低声问道。
“噤声,看下去。”吴娃儿也是满腹惊奇,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与柳朵儿是对手,她现在也要为之鼓掌喝彩了,同样是唱曲儿,但是这样一番做作,人还没有出场,已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也是此道行家,对这种看似简单,却有点铁成金效果的技巧,自然感触更深。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尘……”
洞箫般的声音,带着磁性,把空灵的感觉整个儿弥漫开来,当这一段儿唱罢,柳朵儿持着一支熊熊的火把从轿后缓缓走了出来。
方才一身红衣似火的艳舞女郎,此时换穿了一袭白裳,头戴一顶白色的风帽,仿佛一位持戒修行的比丘。清风明月之下,她一手持着火把,一手捻着念珠,唱的缥缈空灵,走得云淡风清。
半瓶醋导演杨浩原本能把这首歌从头到尾唱下来,可是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歌词他已经记不全了,中间缺失的一部分只好由柳朵儿按着前后文的风格和意境自己写了两段,最后再绕回原来的词。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柳朵儿用的词比较白话,但是谁也不会怀疑她做不出词,尤其是她背后还有一个惊才艳艳,写得出《明月几时有》这样旷世好词的大才子支持,尤其是用这样的曲调唱出来,细细品味,只会令人觉得更加不俗。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许多人默念着,已是神颠之,魂倒之,情绪不能自己了。
柳朵儿一袭白衣,简洁庄重中透出一股飘渺出尘的意味,脚下赤雪足,穿芒鞋,别有一番翩然行者的潇洒气度,其白胜雪的脸庞清雅出尘,与方才的艳媚狂野判若两人。从爱欲,到空灵,强烈的反差,使得所有人鸦雀无声。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如玄音禅唱,醍醐贯顶,举子们定身引颈,如痴如醉,柳朵儿的妙丽清音再一次震慑全场。文惜君看看那些被狐狸精迷住的举子们,忧心忡忡地道:“娃娃姐,若不能把那杨浩争到咱们手里,东京汴梁就再无你我姐妹的立足之地了!”
舞也有了,歌也有了,接下来是什么?杨浩已剽窃过一次前人诗词了,他肚中虽还有几首存货,却不敢再用了。他能记得住的,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传诵千年极富生命力的绝妙好词,再吟出几首来必然引得整个汴京城如痴如醉,就算不会穿梆,他也淘弄不出新词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了。
苏学士的那首词,只是他的敲门砖,他真正想做的,是试试这个时代人物的接受力,如果可能,就把他掌握的一些从宋元以来不断完善直到现代终至大成的表演方式拿出来,那才是他真正掌握的见识,如今看来,唐宋人物对新奇事物很有接受力,这样他就放心了。
他今晚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推销自己,要让开封士子都记得自己,在他们之间拥有极大的知名度,那就像是得到了无数信徒念力形成的金光罩,就有了一件护身的法宝。
吕祖的“泡妞剑法”再度登场,开封府的杨院长与如雪坊的柳行首俱是一身箭袖,月下舞剑。柳朵儿本有极高深的舞蹈功底,这飘逸清奇的剑法学得极是出色,只不过经她再一改良,两人今晚所舞的剑法完全成了花拳绣腿,不具一点真正的攻击力。
但是牺牲攻击力换来的是强大的视觉效果,外行看热闹,两人这趟剑法可是看得台前围观的举子们如痴如醉,在他们眼中,台上的两个人真应是天上才该有的神仙人物了。
沈娆双拳紧握,不错眼珠地看着一身白衣,剑光轻飒的杨浩,待他们捏着剑诀收剑当胸的时候,沈娆忽然抓住吴娃儿的手忘形地说道:“姐姐,若是你不情愿去勾引他,那就让妹子我来代劳吧!”
沈娆的大义之举,换来的是吴娃儿和文惜君一个大大的白眼:“花痴!”
第六卷 软红十丈,烟火人间 第033章 夜行
汴梁城夜不闭市,城门不锁,是一座没有夜晚的光明之城。
此时,直通城内的汴河水道上就有一条灯火通明的大船乘风破浪而来,两岸,还有许多乘马的、坐轿的,步行的人,俱都手执灯笼,灯笼的式样五花八门,色采缤纷,但是每个灯笼上都有“如雪坊”三个清晰可辨的大字。
这是杨浩从现代一些企业为了营销客户,向客户提供带有自己企业标志的雨伞、纸袋等创意而想出来的,花钱不多,效果却极好。
汴梁的夜市本来就极为繁华,突然有这样一条火龙入城而来,登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幸好杨浩早已知会了开封府的衙差,俱都知道今夜有这样一番举动,否则难保不会有人赶回府衙击鼓示警。
大船上处处灯火,亮如白昼,船首一枝高杆,上边一串红灯,悬挂的也是“如雪坊”的大字,船头,以柳朵儿为首,无数妙龄少女头戴杏花、梨花的花冠,在灯下扶栏而望,笑语莺声。两侧汴河堤岸上,却有无数提着灯笼的举子高歌而行。
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汴梁街头登时又添一道风景,灯火通明,宛如人间天堂的画楼闹市上,许多人都拥出来,看那在两条火龙拱卫下入城的华丽画舫。青楼妓坊中丝竹管弦不绝,觚筹交措不止的客人们都闻声拥着妙龄少女的腰肢登上小楼,惊讶地看那汴河两岸的欢声笑语在朦胧的夜色中响彻全城。瓦舍勾栏里也有许多携儿掣女的百姓兴冲冲地向汴河两岸跑了过来。
往日汴河上船来船来十分稠密,今夜似乎有了约定一般,许多船只不见了踪影,俱都为那画舫让路,宽宏澎湃的汴河上,只有那一条大船踏着滚滚流水,带一船灯火雅乐,携两岸无数星光般的灯笼,浩浩荡荡而来。倒影入水,光影交辉,画意诗情,赏心悦目……
清爽的夜风、迷离的灯光,算命先生也丢下自己的摊子,右手提着金纸糊成的太阿宝剑,左手撑着“斩天下无学同声”的幡子,挤到人群里看起了热闹。适时的,船上突然放起了焰火,顿时千树万树梨花开,尽开在高高的夜空之中,把百姓们的欢乐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宋朝重商,但宋朝的商业气氛与文化品味十分融合,富裕而不粗俗,豪放而不小气,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凭添许多情调,难怪有人说:“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对汴梁的繁华景像念念不忘……
举子们尽量欢乐,并不怕有人会告他一个荒诞无行耽搁了前程,过于愚腐的的礼教大防在如今的大宋是没有市场的,从官家到百姓,提倡的就是一个乐,官乐民乐,天下共乐,不让百姓过的快活,要你何用?
“拆,给我继续拆!”无边无际的欢歌笑语声中突然传出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程德玄灰头土脸地从一条小巷子里钻出来,方才也不知是谁把一包灶灰从暗处掷到了他的脸上,他怒气冲冲地跑出来,听到汴河上喧笑之声,忙站到巷口拆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