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可罗雀了,我再养不起那许多院子门子,车夫小厮,侍酒的奴婢,再这样下去,只好关门大吉了。那个柳朵儿忒不知羞耻,她勾搭了那杨浩为她效力,却把他看得好紧,根本不容人染指。”
“嗯?”吴娃儿和文惜君一齐向她望去,文惜君按捺不住,脱口问道:“娆姐姐私下里去找过杨浩了?”
沈娆白净的面皮登时臊的通红,轻啐一口道:“说的甚么胡话,我怎会做出那样跳槽的事来?”
跳槽一语本源自青楼,是说妓女琵琶别抱,犹如马之就食,移至别槽。后来则又可指嫖客厌倦旧爱,另寻新欢。如今延伸的意思就更广了些,沈娆本与吴娃儿、文惜君交好,若是与杨浩私通款曲,背弃了她们,那也就是跳槽了。
文惜君还不甘休,又追问道:“那你怎知这些事情?”
沈娆道:“柳朵儿一诗一歌一舞,一举红透东京城。有人花重金买通了‘如雪坊’的婢仆,打听到‘如雪坊’揽来一位诗才出众,既歌能舞的西域诗僧,而这人却是杨浩找来的。她们为求一曲成名,都想找到这位奇僧,唯有在杨浩身上动念头,可是柳朵儿把杨浩看得甚紧,直把她做了自己的禁脔。
‘妙月楼’的湘妃姑娘就曾打过杨浩的主意,可是柳朵儿刻意买好杨浩身边的护卫和侍婢,不管是杨浩府上还是‘如雪坊’中,根本近不得他身,我是听湘妃抱怨,这才知晓。我怎会瞒了你们,去做那样令人不耻的事情。娃儿姐姐说要把他争过来,可如何下手?难不成去大街上抢人?”
“抢人就抢人,有甚么打紧的。”吴娃儿妩媚的眉儿一挑,说道:“再这样下去,咱们就得关门大吉了,我就去大街上……把他抢过来!”
第六卷 软红十丈,烟火人间 第035章 另筹谋
李家香铺,仍然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气。
折子渝沐浴之后,只着一件宽松柔软的白袍,犹如一朵冉冉出水的白莲,自屏风后面缓步走了出来,她走到临窗的席上翩然坐下,皓腕轻抬,在横置的古筝上轻轻一拂,传出“叮咚”如水的一串铮音,她的黛眉微微地蹙了起来。
侧首沉思半晌,她才轻轻地吁了口气,振腕一抖大袖,纤纤十指抚上了铮弦,幽幽雅雅的铮音在这闹市喧哗之中响了起来。楼外人来人往,行色匆匆,谁又知这楼阁之上抚铮人别有怀抱?
折子渝奏的是“清心普善咒”,也就是南北朝时普庵禅师所作的“普庵咒”,《普庵咒》是由许多单音参差组合而成,自然的旋律,时而如清泉泻地,时而如白云在天,瞑目静听,就会天人交融,进入清净空灵的境界。
一个衣着普通的帮闲汉子闪进了香铺,轻快地自房侧狭窄的楼梯拾阶而上,直趋折子渝的房间,闪进房门,铮铮声韵似落花流水,那帮闲汉子肃容而立,拱手如仪,屏息不敢作声。
折子渝双手曼妙轻扬,在铮上一按,袅袅弦音顿时戛然而止,折子渝一展衣袖,便盈盈站了起来,一转身,一双秋水似的明眸便投注在那个帮闲汉子身上。
那汉子又躬了躬身,低声说道:“小姐回来了,大事可成?”
折子渝不置可否,缓缓走到案几前盘膝而坐,一袭白衣,五官明媚,宛如出水的幽莲,她瞟了那汉子一眼,拾起一盏茶水,轻轻抿了一口,又弯又翘的浓睫垂下去,淡淡问道:“这些时日,汴梁有甚么大事发生?”
那帮闲汉子拱手道:“回小姐,并不曾发生什么大事,朝廷发兵伐汉,为求安定,近来一切事宜均围绕此事进行,并无其他殊异的举动。哦,对了,倒是南衙火情院杨浩院长独立特行,到处巡察酒肆茶楼、住宅民居,对不合规矩的火灶勒令限期整改,火情功曹程德玄不管不顾,在汴梁城大肆拆除违建棚舍,清理巷弄,疏通道路,惹得民怨沸腾,骂声一片。”
“杨浩……他到了哪里,不是弄得鸡飞狗跳?”折子渝想着,唇角不禁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却被一抹幽怨和落寞而取代,她轻轻叹息一声,问道:“旁的没甚么事了?”
“还有……”那帮闲汉子小心地看了她一眼,刚刚沐浴之后的折子渝一袭素净白袍,衣衫轻软,胸前衣袍褶皱中隐隐现出胸前娇美的峰壑,秀发收成一束,柔媚之中,贵气逼人。那帮闲汉子不敢多看,忙垂下头去,禀道:“娃儿姑娘与‘如雪坊’争风失利,如今‘如雪坊’一枝独秀,已稳居娃儿姑娘之上了。”
“怎会如此?”折子渝淡淡蛾眉一挑,诧异地道:“那柳朵儿有何本事,力压汴梁三大行首?”
帮闲汉子苦笑道:“只凭一诗、一歌、一舞,那柳朵儿便名炽东京,力降三大行首,稳居不败之地了。”
“一诗一歌一舞?”折子渝唇角露出不屑的笑意,问道:“有何高明之处么?”
那帮闲汉子也不禁露出向往神色,赞道:“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端地是绝妙好词。至于那支闻所未闻的艳舞,还有那首圣洁空灵的《我问佛》,也令汴梁士子为之倾倒。当日柳朵儿踏青野游归来,以灯火通明的画舫行于汴河之上,两岸数千举子提灯如天上繁星,高歌应和,如此盛况,前所未有……”
他说到这儿意犹未尽,又道:“据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牺牲色相,诱引了南衙火情院长杨浩为她出谋画策、暗中撑腰。古吹台上。杨浩还与柳朵儿双双舞剑,如同月下仙子。许多商家绘了他们对舞的画像出售,那首《我问佛》,现在就连市井童子都在传唱呢,小姐可要听个仔细?”
“又是杨浩?”折子渝一呆,听他说什么“牺牲色相,诱引杨浩”,心中妒火顿生,双眉刚刚挑起,又想:“我现在与他还有甚么干系?”不觉又是一阵气苦,当下按捺住对那歌舞妙词的好奇心,冷下脸来道:“知道了,这种捻酸吃醋的风流场中事,有什么好聒噪的。”
那帮闲汉子唯唯称是,讪讪说道:“娃儿姑娘坐镇京师,交结朝廷大臣,可以为小姐及时打探到许多重要的消息。一旦被柳朵儿占了行首,咱们的许多消息渠道就要断绝,属下是为此事担心,所以才多嘴了几句。”
折子渝蹙眉嗔道:“知道了,这件事容后再议。如今我只问你,汴梁储粮之地共有几处,防范如何?”
那帮闲汉子一呆,小心答道:“小姐,据属下所知各地运往汴梁的粮食,除销卖于城中粮米店铺之外,储粮之所共有八处,俱都分置于汴京各处禁军营中,防守戒备十分严密,小姐是想……”
折子蹙眉道:“这样……恐怕不能直接在粮仓上动手脚了。”
那人这才恍然,答道:“即便在粮仓上动了手脚,也是没有用的。如果粮仓被毁,只是暂时使得汴梁米价上涨而已。仅靠民间储粮,也能支持一段时间,而粮米水运,源源不绝,很快就可以恢复如昔,再说……谁有本事将八个米仓一并毁去?”
折子渝微微颔首,站起身来,负着手在房中来回踱了一阵,沉吟道:“京师重地,粮米与安全是第一要务,要直接在这上面做手脚,的确是不行。再者,扬汤止沸,虽然快速,效果却极有限,不如釜底抽薪……”
她站住脚步,蹙眉自语道:“京师粮米供应,是由三司使掌管的。计相楚昭辅乃一介武夫,根本不懂经世济民之道,不足为惧,但副相罗公明却深谙济民理财之术,粮米税赋,让他打理的井井有条,有此人在,恐怕我们的人做不得手脚……”
那看似帮闲汉子的男人极是机警,此时他已知折子渝心意,小心提醒道:“小姐,罗公明虽从不张扬,但是在朝中却有相当大的潜势力,且他为官机警谨慎,为人圆滑,做事向来是八面玲珑,想抓他的把柄却不容易。”
折子渝微微一笑,吩咐道:“我回汴京的消息,暂且不必让娃儿知道。你且去为我打探,汴京城每日用米粮多少,粮仓储粮多少,每日可运进京来的粮米又是几何,打探清楚,速速回报于我,至于罗公明那里……要在粮米上动手脚,先得除去这条老狐狸,这件事,我另想办法。”
“是!”那帮闲汉子抱拳应了一声,折身退出房去。
人已下楼,楼上铮音又起,清音隐带金石之声:“六国漫战兮,血肉填君之贪壑,唯闻鸣金兮,从来兵戈何休;一雄纵横兮,怒马踏他之疆土,仅见成将兮,自古功毕堪忧。长蛇八卦兮几阵开,金甲向日兮盼筑台;功勋利禄兮入囊来,良骏高嘶兮得意哉……”
铮声扶摇冲天,金戈交击,杀伐之气,撼动天地!
“府尹大人,程功曹做事勤奋,巷弄清理卓有成效,依卑职看,可以着手建立望火楼、巡火铺了。”
杨浩拱手说着,笑望了另一侧端坐的程德玄一眼,程德玄黑着脸冷哼一声,心中却不无得意:“想把我调到你的手下,找机会办我个做事不利的罪名么?嘿!老子豁出去了,日也拆、夜也拆,提前一个月拆得干干净净,想抓我的把柄?哼!”
赵光义满面春风地道:“好,二位做事如此勤勉,本府甚感欣慰。唔……杨院长,本府正要入宫去见官家,你这里,还有什么要请旨的事情么?”
杨浩拱手道:“大人,设巡火铺、望火楼,配备人员、救火工具,拟定救火时各职司警戒弹压、维持秩序、扑火救人、安置伤患的事情,卑职与程功曹会抓紧时间处理。不过,像执行火禁、今后建筑提倡多用砖瓦、将火防加入官吏考课、惩治救火不利者,奖赏救火有功者、抚恤救火伤亡者,这些却需大人奏明官家,颁一道明旨下来。”
赵光义频频点头:“好,本府会把这些事情向官家一一奏明的,你们做事如此勤勉,本府也会一一奏明官家的。”
离开清心楼,杨浩到了自己的火情院转悠一圈,便出了开封府直奔汴河码头。他和臊猪儿手足情深,但是现在却不住在一起。人长大了,就像雏鹰展开了翅膀,要有自己的事业和前程,但是一有机会,两个人就要见见。
张兴龙虽是汴河上的一霸,四蛟之首,拥有极大的权柄和势力,但是并未在城中置办宅院,他的住处就在汴河码头,左面、右面,尽是货仓,他的大宅院就在正对码头的方向,院落极大,不像开封建筑的紧密风格,倒有些西北民居的风格,疏旷而宏大,前院住的是他一些心腹亲信,院落中同样堆了许多需要尽快处理的贵重货物,到了第二进院落开始,才算是真正的张宅。
杨浩对这里已非常熟悉了,径自进了足三辆车宽的大门,来到第二进院落门前,就见门前探头探脑围了许多码头上的大汉,一个个挤眉弄眼,嘻笑不已,杨浩急忙挤进人堆,抻着脖子往院中看看,却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不禁奇道:“出了什么事?”
第六卷 软红十丈,烟火人间 第036章 舵把子的家事
杨浩问罢,旁边还未有人回答,就听院中传出一声喝骂:“你这个老不死的,都花花到东瀛去了,咱们家容不下这鬼女人,不把她赶走,这个家再休想有一个安宁之日。”
随即就听臊猪儿的声音道:“哎哟,师娘,你别打了,你消消气儿。”
杨浩不知就里,心中不觉一紧,赶紧分开人群闯了进去,到了院中一看,只见一个女子跪伏于地,额头紧贴掌心,纤腰欲折,丰满的臀部高高翘起,做顶礼膜拜状,那身白色缀粉色樱花的太服将她玲珑的身躯衬得凹凸有致,只是屁股处好大一个脚印,清晰可辨,想是刚刚挨了那个大骂的女人一脚。
那时的和服与现代和服还有所区别,而且区分为两种,以丝绸锦缎为面料的称为和服,用布料做的称为太服,和服款式源自唐朝,是日本贵族穿着的,而太服源自三国时的东吴,现在多是普通百姓穿着的。那女子一身太服虽然剪裁得体,不过非常破旧,白色的底料已经洗得有些发黄,衣摆处已经磨损的脱了线。
杨浩再往旁边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多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美妇人杏眼圆睁,脸色绯红,正自喝骂不止,臊猪儿正满头大汗地阻拦她冲到那跪在地上的女子面前。一旁站着汴河帮总舵把子张兴龙,撅着一部大胡子,满脸的尴尬。在他旁边,还有一个四旬上下的文士,一脸的苦笑,再往后,屋檐下站着小袖姑娘和张兴龙的三房妾室,俱是一副袖手旁观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杨浩闪身出来,诧异地问道。
杨浩是南衙院使,在汴梁城可是极有权势的官儿,既是“县官”又是现官,张兴龙对他一向很是礼敬,他虽是江湖大豪出身,做了这么多年的跑船生意,也是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的,再加上杨浩是臊猪儿的兄弟,所以张兴龙与他相处的颇为熟稔,一见他到了,登时如见救星,连忙道:“杨大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