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长长的队伍沸腾起来,渐渐汇聚成一阵欢呼:“同意!同意!丁管事做事公正,我们服!”
丁家大院的膳房离这边比较近,刘鸣刘管事正在厨房料理一个羊头,听见外面呼喊的动静拎着把菜刀就颠儿颠儿地跑出来了。每年放粮种总有打架斗殴的,他还以为这刚开始发放粮种外面就打起了群架。等他出来逛了一圈儿,只见秩序井然,人人心平气和,不禁啧啧称奇。待听明白了丁浩的法子,刘管事不禁大为叹服,回去便跟自己浑家讲:“俊妮儿,你说人家那心眼是咋整的呢?原来蠢笨的一个人,现在就愣成了人精,估摸着,真是狐仙帮他通了心窍儿。”
刘管事的婆娘胡俊妮,本是内宅上房的丫头,如今已经有了身孕,丁夫人体恤,派给她的差使都比较轻闲,听丈夫说明了经过,胡俊妮往内宅闲逛时便把这事顺口说给人听,一时倒引得许多闲着没事的丁府下人跑出来看热闹。
柳十一、杨夜得了丁承业的吩咐,本来是要趁这机会整治一下丁浩的。眼看着丁承宗这一房是完了,丁家将来的当家主事必是丁二无疑,他们正想巴结巴结这位未来的主子,是以摩拳擦掌,只想制造些事端出来,谁知丁浩却弄了这么一手。
一时间,柳十一、杨夜,连着十几个帐房先生、几十个执役家人,全都面面相觑没了主意,丁浩根本不需要坐在那儿监督他们放种,就绝对不虞任何人敢动手脚。几百上千双眼睛在那儿看着,旁边大槐树下再设一杆公平秤,这要如何做手脚?
丁浩一开始还前前后后的转悠一阵,管理一下发放粮种的秩序。到后来,干脆懒洋洋地打个哈欠,跑到屋里枕着那些空麻袋片子睡起了大头觉……把个柳十一和杨夜恨得牙痒痒的,偏就毫无办法。
丁浩这一觉睡得实诚,眼看日色西斜,他才朦胧醒来。一睁眼,恰听见屋外传来争吵的声音,丁浩心中纳闷儿,这个法子放粮,佃户们是不会有意见的,而那些家丁执役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也断不敢假公济私,怎么还有人吵架?
丁浩连忙爬起来,拍拍衣裳走了出去。
码得高高的粮种垛子已经发空了,柳十一、杨夜一班人正悻悻然的收拾着遍地狼藉。只有一杆大秤前边还站着零零星星几个人,头前一个,是个月白衣裳的女子,素衣如雪,青帕包头,站在土拉巴叽的几个庄户大汉当中,俏生生水灵灵的就像清晨竹叶上的一滴露水。
“罗冬儿?”
丁浩连忙走过去,往大簸箕里一瞅,剩的粮食种子大概只够种五亩地的了。
丁浩问道:“怎么了,为了什么事争吵?”
跟着他发粮种,自己没捞着什么便宜,那几个发放粮种的家丁和帐房对他便有些冷淡,一个帐房站起来道:“遵丁管事吩咐,佃户们排队发放粮种,这董家娘子可是插了队的,如果把粮种发放给她,恐怕其他的佃户要生事端。”
“嗯?”丁浩眉头不由一皱。
“我没有,浩哥儿……丁管事,奴家没有插队。”罗冬儿一张清清秀秀的脸蛋涨红起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含着一抹委屈和执拗:“方才刘伯要我帮他称称粮种的份量,奴家就离开了一阵儿,事先跟后面的都说好了的。”
后边那男子一张猢狲脸,得意洋洋地笑道:“喂喂喂,董家小娘子,你可不要胡乱讲话,俺一直在这儿排得好好的,你什么时候站到俺前面去了,俺可不知道啊。”
一旁有个老苍头儿连忙道:“丁管事,董家娘子没有说谎,这不,发到这阵儿,人快走光了,我眼睛花,认不清秤,就让小娘子帮着秤秤种子份量,她是一片好心,要是为这耽搁了人家,老汉这心里可过意不去。”
那猢狲脸的男子把眼一翻道:“俺说刘老汉,你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长了一副花花肠子呢,瞧人家小娘子长得俊俏,就这么帮她说话。你过意不去?你过意不去把你的粮种给她呀,说不定人家感激不尽,这就以身相许了,你这老光棍讨这么个花不溜丢的年轻媳妇儿,美不死你。”
“你……你这人……高二,你说话可不能昧良心。”晶莹的泪花儿在眼里打转儿,罗冬儿气得身子都哆嗦起来。
“别吵别吵,都是街坊邻居的住着,就为这么点粮种口出恶言,值当的?”丁浩无奈地说了一句,可是看看那一排剩下的佃户们眼巴巴的目光,心中知道,对他们来说,为了这点粮食种子,还真是值当的。
丁浩想了想,对罗冬儿问道:“你家里……种着几亩地?”
“十二亩。”罗冬儿赶紧答应一声,会说话的大眼睛里露出一丝喜色,她听出丁浩这是要帮着她说话了。
丁浩本想实在不行的话给俩人分分,一听光是她家就种着十二亩田,剩下这些粮种全给她都嫌不足,只好对那帐房先生吩咐道:“既有人作证,这粮种就分给董家娘子吧。”
高二一听叫道:“丁管事,你这样分俺可不服。她有人证,俺也有人证。”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012章 与卿同行
“哦?”丁浩又转回身来:“你也有人证?是哪个?”
“俺大哥高大,俺大哥可以为俺作证,喏,就是秤粮种的那个。”
丁浩一扭头,坐在大簸箕旁边的那个汉子果然与高二有七分相似,只是身材瘦削、尖嘴猴腮,实在看不出高大在哪儿。
一见丁浩看他,高大把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地说道:“昂,丁管事,俺可以给俺兄弟做证,刚才俺可没看见董家小娘子站他前边。”
丁浩心中已经全明白了,他看看高大,又看看高二,啼笑皆非地问道:“高二啊,令堂莫非是令尊表姐?”
高二奇道:“咦,你怎么知道?”
“我……”
丁浩咽了口唾沫,干笑道:“随便猜猜。高二啊,你亲哥哥管着分发粮种,他说的话能做的了数么?我告诉你,就算举告到官府的案子,你这样的至亲做的证词都是不管用的。后面的诸位乡亲,劳烦大家做个人证,不知方才董家娘子和高二,哪个是站在前面的?”
高大高二,本是村里的一对泼皮,那些站在后面的庄稼汉自知丁家的粮种他们是分不到了,要他们帮着高二说假话固然不肯,可要他们帮着罗冬儿,得罪这对泼皮,他们也不免犹豫。
丁浩问了两遍,罗冬儿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那些佃户,可那些人都移开了目光,没一个肯帮她做证的,一旁刘老汉气得连连跺脚,局促不安地直向罗冬儿道歉。什么公义,在他们心里,帮亲不帮理是很正常的,既然和双方都没啥关系,哪有随便得罪人的道理。
丁浩问了两遍,见那些佃户都装聋作哑,便轻轻一笑,说道:“好,没人看见是吧?成,那本管事就来自己决断。把剩下的粮种秤秤份量,登记画押,都给董家娘子吧。”
高二听了又叫起了撞天屈:“丁管事,她有人证,俺也有人证啊,亲大哥怎么就不能做证人了,俺不服!”
丁浩笑嘻嘻地道:“如今我还不需要你服。既然你们都有人证,这粮种归谁,那就我说了算!”
“凭甚么?”
“就凭我是管事!”
丁浩把袖子一拂,冷声说道:“猪儿,帮着董家娘子把粮种盛起来。大家伙儿收拾收拾,早点回去歇了吧。”
“你……”高二大怒,可他敢嘲讽刘老汉,对丁浩却不敢那么放肆,只得咽下一口恶气,眼巴巴地看着臊猪儿把簸箕里剩下的粮种都装进了罗冬儿的口袋。
“丁管事,真谢……谢谢你了……”罗冬儿扑闪着一对大眼睛,感激地对丁浩说。
“谢啥,天色将晚,你快回去吧。”
“嗳!”罗冬儿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待秤完了重量,画了押,便背起粮袋往回走,那高二依依不舍,抹抹拾拾地跟在她后面。
丁浩见了觉得有些不妥,这高二本是村里的一个泼皮,他不敢跟自己叫板,未必便不敢强抢罗冬儿的粮种,罗冬儿是个自小受气的女子,性情懦弱,嫁过门不到半年,她那小她几岁的病丈夫便一命呜呼,听说因此她极不受婆婆待见,平日里非打即骂,这要是粮种被抢,回家必然又是一番责罚。
想到这里,丁浩对臊猪儿嘱咐几句,便快步追了上去:“董家娘子,且慢走……”
罗冬儿回头见丁浩追来,不解地道:“丁管事,怎么了?”
“没啥,粮种已经发完了,左右无事,我帮你把粮种送回去吧。”
丁浩不由分说,从她肩上接过那沉甸甸的大半口袋粮种搭在自己肩上,拇指向后一挑,小声笑道:“那个高二跟着你走呢,我怕那混球起了坏心,还是帮你送回家好些。”
“喔……”,粮袋已被抢走,罗冬儿红着脸,有些手足无措地跟在丁浩后面,不好意思地回头一看,那高二已恨恨地站住了脚步。
罗冬儿忙快步跟上,很是过意不去地道:“丁管事,还是奴家自己背着吧,你把粮种断给了奴家,奴家已经很是过意不去了。”
丁浩扭头看看她那不堪一握的小蛮腰,风摆柳枝似的苗条身段,笑道:“算了吧,这点东西我还背得起,快走吧。”
罗冬儿挽了挽鬓边的发丝,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跟在他的背后。
“董家娘子,你家里就你跟婆婆两口人吧?十二亩地……种得过来吗?”
“还成”,罗冬儿怯生生地答道:“婆婆娘家的壮劳力不少,五个兄长、三个兄弟,如今都有一大家子人,婆婆家的大哥还有一头牛,农忙的时候大家伙儿过来帮衬一下,这种地、收割的事也就忙完了。”
“话是那么说,毕竟各自分家另过,除虫锄草,打粮下种这些活,可也真够你累的了。”
“那有啥,”罗冬儿抿嘴一笑:“庄户人家,一辈子不就是跟地打交道么,我倒不觉得辛苦,只盼能多种几亩地,家里能好过一些。”
“其实……你的女红手艺出了名的好,丁家的针娘月例钱可不少,你咋不去丁家做活呢,总比下地轻闲啊。”
“婆婆不允的。”罗冬儿掠掠发丝,有些不自在地道:“以前李大娘找过我的,可婆婆说……嗯……妇道人家独自支撑门户,抛头露面不太……”
罗冬儿吞吞吐吐,丁浩却已听得明白,想不到这董家老婆子家教颇严。
罗冬儿说到这儿,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奴家是外村嫁过来的媳妇,男人又不在了,平时出门,就总受人欺负。有点什么风言风语传回家里,婆婆又要责罚。只有丁管事你,已经不是第一次帮奴家解围了,奴家真不知该怎么谢你才好。”
“呵呵,些许小事,有什么好谢的。不要总叫什么丁管事,我听着别扭呢,你还是叫我浩哥儿就是了。”
“嗯……奴家……奴家也觉着别扭呢……”罗冬儿抿嘴一笑。
眼看到了董家门口,罗冬儿生怕自己婆婆看见有男人帮她背着东西回来,少不得又要打骂一番,连忙抢上两步,说道:“多谢浩哥儿,我家已经到了,我自己背回去就好,真是麻烦你了。”
丁浩嗯了一声,刚想把口袋交给她,就听“咣当”一声,董家的大门一下子被推开了,一个妇人踉跄几步,从门里闪了出来,下台阶的时候险些没有摔倒。丁浩定睛一看,不由奇道:“李大娘?”
随即就见一个淡绿衫子石榴裙的妇人拿了根褪了毛的掸子从里边抢出来,张嘴便骂:“我董家的事儿什么时候轮到你姓李的来指手划脚?你也不去打听打听,竟来打老娘的主意。老娘是个不带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左邻右舍的你打听打听,老娘我顶天立地,守寡十四年,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谁不夸我一声好儿,你使俩银钱儿就想劝我董家的女人改嫁?”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013章 刁婆婆
这女人一张嘴跟机关枪似的,骂完了叉腰顾盼,双眼棱光四射,从骨子里便透出一股刁蛮。
这女人就是董李氏,三十四五岁年纪,一双丹凤眼,薄嘴唇高颧骨,虽然看着有些刁蛮嘴脸,可是模样长得还真不错,一头乌油油的青丝盘着堕马髻,鬓边还插着一朵绢制的海棠花,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丁浩心中纳闷儿:“莫非李大娘要劝这董李氏改嫁?李大娘什么时候兼了媒婆的差使了。不过这董李氏也真是的,你不答应就算了,用得着这么大呼小叫的?人家拉你去卖身是怎么着?这咋咋乎乎的,生怕人家不知道你董家的贞烈清白?”
丁浩与李大娘亲近,瞧她作派自然不满,他正欲上前扶住李大娘问个明白,罗冬儿已站定身子怯怯地唤了一声:“婆婆……”
董李氏扭头看见了她,再一瞧她旁边的阿呆,背着可不就是自家的粮口袋,那股心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