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夺宝人传奇
走出消毒间,下一个房间却是摆放着一件件肥大太空服的地方,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院长说道:“好了,请大家按照上面的说明书,穿上气压服,我们要进入真空世界了。”
杨朱莉和王皮特面面相觑,瞅着院长开始穿上太空服,于是照葫芦画瓢,也开始穿起来。好在这毕竟不是真正的太空服,只要套上去,合上几个部件就可以了。穿好之后,那胸口就亮起了一盏绿灯,表示气压正常。
这时,整个房间开始轰隆隆地响起来,初始犹如大海涛声,继而降低,渐渐得竟然什么也听不到了。院长通过太空服内置的无线电对话机解释道:“这个房间,名叫真空密室,下面我们就要走上一段完全真空的世界了。它是最后一道安保设施,任何贼人都想不到,居然还有一个真空密室,倘若硬闯进来,一定会死地非常凄惨,哈哈!”
杨朱莉暗自嘀咕,这个设计地库机关的家伙,是不是从奥斯维辛出来的,专门搞这些变态的玩意儿。
抽干空气之后,密室就打开了通往另外一个方向的门,由院长带领走了进去,大家穿过一条犹如热水瓶的通道之后,进入另外一个房间,房间对面有一扇门,门口坐在一个穿着太空服的人,看到他们过来,马上站起来。
空气开始释放进来了,等院长示意他们可以脱下太空服,杨朱莉老早亟不可待地脱下,毕竟这玩意穿上非常闷人。那个人也脱下了衣服,由院长介绍说道:“这是我们的副院长先生,最后一道大门的钥匙,就由我和他分别掌管,缺一不可。平常大门是从来不轻易开启,今天因为贵宾来临,所以由事先在此等候阁下来临。”
副院长点点头,和院长配合默契地分别来到大门两边。这是一道高约五六米的大门,外表是全精钢制造,初看起码有几十吨重。院长和副院长各自从脖子上拿下钥匙,说是钥匙,其实是一块铁片一样的东西,插入大门两侧的两个控制台内,然后用力向左右转动,只听轰隆隆巨响,故宫地库的大门终于打开,世界上最宝贵的地库,呈现在眼前!
———————————————————————————————————
杭州大雪,积雪31厘米,好厉害啊!几乎寸步难移了。
现在收藏掉的好厉害啊!郁闷。
八十六、国家宝藏(一)
国家宝藏
身为耶鲁大学出身的考古学者,杨朱莉在其数十年的考古生涯中,曾经和《国家地理杂志》的工作人员们,一起探索过特洛伊、玛雅文明的奥秘,也跟随过北之易趣盗墓高手胡乔治走南闯北,挖过云南滇王的陵墓、西藏古格王国的废墟,然而她却一直没有亲身进入过一个真正的宝库,向来引以为憾。杨朱莉对于宝库的所谓印象,大抵都是来自于《夺宝奇兵》之类的电影,依照她的想象,古代中国的皇帝,最喜欢搜集天下的宝贝,故宫地库就是专门存放宝贝的地方,既然作为世界上最为值钱的宝库,那么里面一定堆砌着如小山一般的金银财宝,宝贝发出的熠熠光辉,耀眼得甚至会刺瞎人类的眼睛!但是当杨朱莉甫一进入故宫地库,顿时大为意外,因为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宝库,更不如说像是一个博物馆!
故宫地库非常宽广,据院长的介绍,其容积超过五百万立方米。当杨朱莉站在门口眺望过去,竟然一眼望不到边际。故宫地库的天顶高约十多米,是一个中间略高、向四周呈放射形延展的圆锥形天顶,所谓天圆地方,这样看起来显得更为广阔。天顶上装满了不放热的荧光灯,发出淡淡的白色光芒。故宫地库里面的文物,大多数都在百年以上的历史。为了保护它们,所以都是采用类似自然光的荧光灯。
在故宫地库的地面,铺着一层原木地板,未经过任何漆刷,这同样也是尽量保持自然状态。地板之上,则是一个个各种形状的水晶玻璃柜,乍看就可以发现,里面存放着各式文物。有的却上面覆盖了一层黑布,大抵是担心受到光线的损害吧!
院长说道:“请随我来吧!这里的文物,按照书画、古籍、金属工艺品和非金属工艺品等,分类摆放。你们看,我们第一个看到的,便是当年慈禧殉葬的萝卜青菜!”
院长带领一行人,前去参观文物,不过由于文物众多,而今天只安排了一个小时时间,因此院长决定只带郑在镐总统参观最具有特色的几样东西,比如眼前的萝卜青菜。
郑在镐瞅着放在水井柜里面的青菜萝卜,这是一颗大白菜和一个上红下白的可爱萝卜,根须鲜见,保存完好。但是他对着院长面面相觑,疑问道:“虽然百年前的青菜萝卜保存下来的罕见,但是也不至于如此重视吧!”
院长哈哈大笑道:“当然,因为它们绝对不是一般的青菜萝卜!”
院长将水晶玻璃柜里面的放大镜调过来,呈现在郑在镐眼前。后者凝视青菜萝卜,脸上神色逐渐伸展看来,越看越奇,终于抬起头叹道:“原来所谓的青菜萝卜,竟是翡翠和玉石雕琢而成,惟妙惟肖,完美无瑕,一时间竟然看不出来。实在是世间真品啊!”
躲在背后杨朱莉悄悄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心想:“不要浪费了,安排我们的时间不多,要赶紧动手。”
她伸出手指,在郑在镐背后一捅,叫他明白意思。
郑在镐身子一挺,长叹一声,要来的终于来了,于是对院长询问道:“院长先生,以前在中国读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希冀能够看到不世珍品《清明上河图》,此次前来,能否欣赏一下?”
“你想看《清明上河图》?”
院长一愣,让郑在镐察看《清明上河图》,本没有在他的计划上,况且《清明上河图》这个传世珍品,实在是太珍贵了,就算把达芬奇的所有画像摆在面前,也不能换其一只角。
院长犹豫了片刻,终于答应说道:“好吧,这次我私下来让你看看《清明上河图》。请随我前来吧!”
院长带领着其他三个人,从非金属工艺品区转到书画区。
既然《清明上河图》是最珍贵的书画,一定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吧!
杨朱莉以盗贼的心思暗想,因为越珍贵的东西,才要越谨慎收藏,绝对不可能放在显眼的地方,好像大声呼唤盗贼们:“快,快来偷我吧!”
这次杨朱莉猜对了,院长带着他们离开显眼的《五牛图》,转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那边放着一个盖着黑布的长方形柜子,若不是知晓情况,根本不晓得这个竟然为传国之宝《清明上河图》!
院长小心翼翼地把盖在柜子上的黑布揭开,杨朱莉瞪大眼睛,死死盯住,各种仿制的《清明上河图》她已经看多了,但是真正的图画,却还是第一次瞧见,这个荣耀,足以向考古的同行们炫耀一辈子了!
当黑布揭开的时候,郑在镐、王皮特眼前各是一亮,《清明上河图》终于展现在面前。徐徐浏览过去,枯黄的画卷上,散发出传颂千年的美丽光华。上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头牛、每一只驴,当仿佛活了一般,向这些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展现北宋时代东京繁华如梦的生活画卷。这不是一幅图画,而是根本是流动的无声电影!
这些人都被《清明上河图》所迷住,过了半晌,郑在镐在叹气道:“果真是不世名画啊!可惜我们大韩民国,就没有如此传世的宝物!”
院长洋洋得意地说道:“当然,这是文明古国才能保存下来的珍贵遗物。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都灭亡了,只有中国流传了下来。你们韩国人也不必妄自菲薄,你们保存了一部分中国的文化,也是值得骄傲了。”
杨朱莉靠近水晶玻璃柜,轻轻弹了一下,判断材料是钢化玻璃,这种玩意硬得可以挡住子弹,但是对付起来并不难,自己手中就有工具。等会儿怎么动手?是劫持院长取出画卷,还是将其打昏,马上逃出去,再栽赃给郑在镐呢?
杨朱莉凝视着《清明上河图》,突然心底一沉,暗想:“糟糕,怎么忘了这般巨大的漏洞呢?”
————————————————————————————————————…
大家新年快乐!
八十七、国家宝藏(二)
《清明上河图》长约五米,高约三十厘米不到,为了保存画卷,是绝对不能摺叠的,而他们又没有携带必要的画筒存放。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设定地面面俱到,唯独在这一小点上遗漏,难道便是所谓的盲点吗?
杨朱莉不禁汗水涔涔,赶忙拉过了王皮特,低头暗语。后者说道:“咦,这也是。不过柳亦文不是在离开之前,交给了你一个锦囊妙计吗?说万一有什么问题,打开看看就可以解决。当初你还埋怨他乱学诸葛亮,眼下岂不可以一览之吗?”
杨朱莉暗想也是,就从口袋里掏出了所谓的锦囊妙计。当然,时代在变迁,这个锦囊也不过是一个便笺而已。杨朱莉打开便笺,瞧了一眼便捏碎丢在口袋里,妖艳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窃窃私笑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连老娘都被算计了!算你狠!”
“什么诡计?”
王皮特疑问道。
杨朱莉低声说道:“等下,你就知道了。”
一个小时之后——
故宫博物院院长在招待韩国总统一行人参观完故宫地库之后,看看手表,才晚上十点多,回家还不用太急。他暗想,自己毕竟老了,这次才陪着客人在故宫地库里走了一趟,都觉得浑身腰酸背痛,年轻的时候,他可是能够背负沉重的文物,在漫长的通道里走十圈呢!所以他暂时不想回家,先休息一下再说。院长回到办公室,秘书老早就下班了,于是自己泡了一杯茶,然后坐在靠背椅上,舒服地闭目养神。
突然,一记叮铃铃的铃声,犹如调皮的恶魔一样,倏然吵醒了院长。他猛然弹起来,睁开睡眼懵懂的双眼,看到办公室的电话机上,显示出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号码。虽然他的办公室电话号码是向社会公开的,但是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本来联系的人就少,何况又在深更半夜,仿佛专门等待院长结束这次招待过来休息一样。院长迟疑地拿起电话机听筒,里面传来一个沉闷的男声:“喂,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先生吗?”
“是我,你是谁,大半夜的,打电话过来干嘛?”
“你不用理会我的真实身份,只要知道我是一个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就可以了。”
“那么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你深更半夜打电话来,莫不是向我吐露最新的历史发现吧?这个我觉得你更加应该去联系社科院,他们才是这方面的行家。”
“不,我是发现了一件更加重大的事件!你仔细听着,每一个字都不要漏掉,这事关中国的国家声誉。”
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顿了顿,未待院长开口,继续说道:“这些天,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阴谋。你知道这几天韩国总统来访吧!这帮该死的韩国人,他们觊觎中国的伟大文化遗产,不仅口头上盗取中国的豆腐、针灸、服饰和汉字,甚至从实际上,也开始猎取中国的宝贵文物了。据内部消息,韩国人在今天会偷走不世之宝《清明上河图》。此刻应该已经拿出故宫博物院地库了!”
“什么!”
院长先是一惊,随之哑然,韩国人的参观,是由自己全程陪同,虽然《清明上河图》是韩国总统特意指名参观的,但是单不说那沉重的钢化玻璃柜他们是怎么撬开的,就是将庞大的图画拿出去,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大概这个青年历史学家得了臆想症吧!
“我可以向你介绍北京最好的精神病院,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
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怒道:“你可以不信我的话,那么你就是国家的罪人、民族的奸细、人民的叛徒,丢失了如此贵重的文物,历史会把你永远牢牢地钉在如秦桧、施琅一般耻辱的石柱上!”
说完,历史学家挂断了电话。
院长听得目瞪口呆,以这个口气,似乎煞有其事。院长转念一想,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去看看也好。假如还在,大不了自己白跑一趟,假如没有,那自己下辈子都完了!
于是院长赶忙叫起了副院长,为了保险期间,他还叫安保主任一起前去观察。由于故宫地库里环境特殊,在里面无法安装监视设备,要察看《清明上河图》是否存在,只能通过人工现场勘察。当院长一行人急匆匆地进入地库,来到书画区,揭开盖在《清明上河图》水晶玻璃柜的黑布时,院长浑身血液,瞬间未经过心脏调度,一下子就全部涌到脑部!
丢了,真的丢了!
原本安放《清明上河图》的水晶玻璃柜里面,空无一物,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