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时尼是理想的模特。我本来比较倾向于画抽象画,但这个时候,我却拼命想抓住时尼的美,把它如实地反映在画布上:时尼穿着白衬衫,微笑着;那细白的手指上,和我一样戴着金色戒指;戒指上有着无限符号的花纹,就象是连接我和时尼的红线的线头。
这是我第一次画肖像,也将是最后一次。时尼看到那幅画时,比我想象的还要高兴。
“求求你,送给我吧。”
我本来是为了想自己保存而画的,但是,看到那么高兴的时尼,拒绝的话自然是说不出口——尽管我原想在和时尼分别后,把这幅画时刻带在身旁。
我努力说服自己,即使是普通人之间的爱,结果也都是一样的。相遇,相爱,然后,总有一天会分离。这分离究竟是生离还是死别,是无法预测的。但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与时尼相爱的生活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接下来,1981年,那个日子来临了。那时我三十四岁,时尼二十岁。这之前,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问时尼。因为害怕所以问不出口,而且觉得即使问了也是枉然。
那就是,那个叫仁的少年,是否既是我的孩子,又是我的父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时尼就既是我的恋人,也是我的祖母。
即使向二十岁的时尼提出这个疑问,她也是无法回答的。
时尼满怀希望的叩响了我家的门。她憧憬着今后与我在一起的生活,脸上闪耀着光辉。对于她来说,那天是与我在一起的新生活的开始。
而对我来说,却是离别的日子。
我拼命掩饰着悲伤。时尼是满怀着希望的,我不能给她泼冷水。过去,时尼也应该有过相同的经历,所以我也必须坚强、平和地去面对。
我向时尼保证,今后的生活将会非常精彩,然后温柔的拥抱了她。与她充满希望的光辉相对,我心底是深深的忧郁。
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在时间之河中,我无力抵抗。
我把时尼送给我的日记紧紧抱在怀里,拼命强忍着泪水。
第二天,我开始了没有时尼的生活。早晨,之前屋子里的时尼生活的痕迹霎时踪影全无。
时尼的日用品都不见了。洗漱台上时尼的牙刷,化妆桌前的化妆品,也都消失了。
除了前一天她送给我的日记,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我走到阳台上,翻着厚厚的日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小时候发生在时尼身边的事情。
茫然若失中,我读着时尼的日记。我看到了用片假名拼写的“baoren叔叔”这个名字。越往后翻,字迹变得越来越整齐。不可思议的“baoren叔叔”不知何时变成了“bao仁叔叔”,接下来又被写成是“保仁哥哥”。
并不是今后再也见不到时尼了。这本日记就是与时尼再会的时间表。
里面记载着何时、何地将与时尼重逢……
不知不觉,茫然若失的感觉消失了,我拼命的读着日记。
‘溯时人’虽不为人所知,但却在很久以后的未来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其起源似乎连‘溯时人’自己也不清楚。应该是一部分人类在未来的某一时点上造成了时间轴的反转。但是为什么要引发反转?这理由无人知晓。同样的,也不知道‘溯时人’的后裔究竟会在过去的哪个时点消亡。从日记中可以知道的只有一点:他们以二十四小时就会向过去回溯一天。所以,他们并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连走路、说话的方式都是逆反的。除了这一点,包括他们周围的所有事物在内,时间轴都是向过去进行的。
我已经知道了时尼的住处、也知道了我们将会相遇的地方。
我站了起来。
这回,轮到我做长腿叔叔了。
那之后,我开始陪伴时尼度过她作为女性的“颠倒”人生。她非常多愁善感、天真无邪,但是……很聪明。这些品质从她的过去就已经开始萌芽了,每次见面之后我都更加确定这一点。
对于时尼来说,我成了很有包容力的保护者。她把自己因与一般人不同的特殊体制而产生的烦恼,全部都拿来和我商量。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完美的守护者,但我努力尝试着扮演好这个角色。
过去曾经是我恋人的少女,毫不防备的一心依赖着我。而且,有时……只是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想要表白对我的爱慕。但对于我来说,恋爱的季节已经结束了。对这个叫时尼的少女,我几乎什么都不能为她做。
我能做的,就只有守护在变得越来越年轻的时尼身旁,给她一些建议,减轻她经济上的负担。
时光流转。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文明已经延伸到了大地的尽头。时尼度过了少女时代,开始变成了幼女。
1996年。终于到了时尼日记的第一页。
这一页上,记载着与我的第二次邂逅。那时,时尼五岁。
这个年龄,她连‘溯时人’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来到了日记中记载的时尼家附近,在公寓的屋檐下等待着。
开始下雨了。马上就要到那个时刻了。
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向我奔跑过来。
那是五岁的时尼。她是为了躲避这场突然而至的雨才跑过来的。
“时尼……”
我叫着她的名字。有那么一瞬,时尼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我。然后,她向我露出了那个笑容?——那个她一生中无数次向我展露的笑容。她抬起右手,给我看她的戒指。我也微笑着给时尼看我的戒指——金色的、有着无限符号的戒指。
“叔叔是……叔叔是谁?”
时尼微微歪着头问我。
“我叫保仁。大概……会是你一生的朋友。”
时尼好像完全认同了我所说的话,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
“我很喜欢这枚戒指。”她再一次抬起手给我看了戒指。
我点了点头。然后我问了她一些事,关于她的生活,关于她的家庭。
这时的时尼好像没有任何不安。
“差不多……从今天就开始记日记吧。我也是象你这么大时开始记日记的。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记下来……”
“为什么?”时尼问。
我一时说不出话,只是加了一句:“就算是为了叔叔吧。”
“好吧,约好了。我会从今天开始写日记的。”
“谢谢。”
时尼转了转那双纯净的眼珠,说:“因为保仁叔叔是好人。从第一次见面起,叔叔就是时尼喜欢的人。”
我微笑了,却忍不住要流出泪来。对这样的窘态,我有点不好意思。
然后,我向时尼告了别。
还有最后一次……我确定还会再见到她一次。但是,那会是何时,我却并不确定。我时不时会为自己是不是已经错过了这最后的、唯一的时刻而烦恼。
这一次,将会是我与时尼最后的邂逅。
不确定何时会与时尼再会的我,就这么一个人生活着。画好合同约定的画,闲暇时就反复阅读时尼的日记。然后,某一天,我登上了二楼。
那里有一个我当成仓库使用的房间。也许只是心血来潮,读时尼的日记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个叫“仁”的少年。想到他与我父母的关系,我上到了二楼。
二楼放着几十年来碰都没碰过的行李。
那是我母亲的遗物。
我解开绳子,一件件的小心取出来。那都是母亲生前喜欢用的东西。从搬家公司将这些东西打包搬来后,我还是第一次碰触它们。
只有那个又薄又大的长方形箱子包得比其他行李都要结实。
包装上有母亲的字,写着:仁让我保存的东西。昭和二十一年十一月
我感到自己的心跳有些急促,连忙打开了包装纸。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古旧的肖像画,但那幅画却让我惊呆了。
那是时尼——我所画的年轻的时尼的肖像。
母,时尼,因结核病于昭和二十一年逝世。为母留念。仁
画布的反面用墨汁这样写着。
母亲坚信这幅画是父亲画的,所以当初我说要当画家时,她才会说:“如果你继承了你父亲——仁的血脉的话,一定是非常会画画的。”
受父亲之托,母亲一直珍藏着这幅画。这幅我送给时尼的肖像画,穿越了过去,由母亲守护着来到了将来。
肖像画中的时尼是微笑着的。
第二天,我见到了三岁的时尼。
时尼独自一人在小巷里踢着石子。
“时尼……”
我向她打招呼。时尼也不认生,对我默默微笑着。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与时尼相见了。时尼的日记里是这么写的:在开始记日记之前,她与我见过两次面——虽然‘溯时人’时尼到1946年为止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我注视着时尼的脸,以便能牢牢的烙印在记忆里。此时,天真无邪的时尼……
接着,我看了看时尼的手指。白白的小手上还没有戴戒指。
现在……是该交给她的时候了。
我从自己的手指上取下戒指,放在了时尼的手中。我该做的事已经……
“今后……你还会见到叔叔很多次。祝你有个美好的人生。”
我所能做的,只有这么对她说而已。
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看不清微笑着的时尼。
就这样,时间之环完全闭合了……
再见了,‘溯时人’时尼……
《时钟停摆的庭院》作者:苏珊娜·克拉克
几年前,科林·格陵兰(他写的故事列在本书的开头)给我送来了一篇中篇小说,那篇小说的作者是他在一间作家工作室里遇到的。这是个精彩无比的故事。这个作者就是苏珊娜·克拉克,她住在剑桥,像个天使一般写作。当我读到小说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想让她为这本书写上个故事。(那篇小说已经被她卖给了帕奇克·奈尔森·韩顿,收录在他所编辑的文集“星光”里头了。)
尽管出现过这样或者那样令人无法预料的麻烦事,但让我开始并坚持完成这本文集的是一个很自私的念头:我想读些关于“睡魔”的故事,一些我现在还写不出来的东西。
我希望这篇故事是我自己写的。但我却更乐于让别人把它写出来,然后让我来读它。
——尼尔·盖曼
在丹佛斯大街上的多萨尔特罗咖啡厅里,尼泊尔特先生正在与他儿子一起喝着咖啡。
他说道,“自上次见面以来,我已有许久没见过你了,理查德,我想你这段时间都过得还好吧?”
理查德叹了口气。“父亲,我在跟荷兰打仗的时候溺死了。我已经死了十五年了。”
尼先生立刻注意到了他的脸是多么的冰冷又是多么的苍白,还有他的手是多么的冰冷又是多么的苍白。“啊,是的,我的孩子,”他说道,“你说得没错。我现在想起来了。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看到你。你愿不愿意跟我回家去看看?从这儿到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我想你也不会在乎现在下的这点雨吧?”
“啊,父亲,”理查德悲伤地说,“我不能回家。我再也不能回家了。你看不出来吗?这是个梦啊,这仅仅只是个梦啊。”
尼先生看了看四周,他发现坐在多萨尔特罗咖啡厅里喝着咖啡聊着天的都是些陌生人。“啊,是的,我的孩子,”他说道,“你说得没错。”
在冰冷黑暗的夜里,尼先生醒来了,他记起自己快要死了。过去的四十年里,他一直都是英格兰最著名,也是最受人推崇的占星家。他发表过几百本年鉴,挣了一大笔钱,他一直看着星星——啊,这是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的——因此他知道,在这个季节里,他注定得在这里死去了。在星期五大街的一间二楼的房间里,他躺在干净的、散发着清香的床铺上,他在伦敦的老朋友们都到这儿来见他。“先生!”他们会哀声问道。“你今天觉得怎么样?”然后尼先生就会向他们抱怨他脑袋里是多么的冰冷,而他肺中又是多么的炙热,而有时,他也会换换说法,说自己感觉不错什么的。而他们就会跟他说,天穹上所有最高贵的天体都慢慢地聚拢在圣保罗大教堂的顶上,来为他——他们亲密的朋友和知己——送上最后一程。
在这个时期,来见他的人中有一个在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都很出名的犹太人,在他的族人中,他是个最了不起的魔法师,知晓许多奇妙的事情。这个男子名叫特利斯墨吉斯忒斯。他并没有听闻到尼先生快要死了的事情,而他本来是想要请尼先生在星相还是魔法上帮他点忙的。当他发觉自己来得太迟了的时候,他哀叹痛哭,用力敲打着自己的脑袋。“哦,”他哭喊着,“一直以来,我都不屑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我总是傲慢自大、不可一世。这就是给我的惩罚,这一定就是。”
尼先生看着他。“傲慢什么的都是胡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