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在总统演讲完毕的同时,电视的图像再次消失了。画面重新呈现一片灰暗,柯鲁曼夫妇关上电视。
  窗外下起雪来。夫妇俩望着雨,像小孩子一样笑了起来。
  终于,时针指向了零点,全世界人民高呼着“圣诞快乐”……亲人之间互相亲吻,互相拥抱,互相感谢,互道晚安。接着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床,熄灭了灯光,闭上眼睛。深夜的阴沉渐渐将世界所包围,并且,世界再不会有多一次朝阳的升起。





《事实笔记》作者:'日' 土屋孝美

  少年在电线杆边的垃圾集中处发现了一本有些旧的笔记本。其实那是一本极普通的笔记本。如果封皮上没有用毛笔似的笔迹写着“事实笔记”的话……
  “说‘事实’,总会记着什么吧。反正是已经扔掉的,看看也没关系……”少年自言自语地呢喃着,捡起了笔记本翻阅着。
  笔记本里写着:“地球是圆的。”理所当然,这是废话。少年感到有些失望。
  他呢喃道:“什么呀!还以为写的是什么人的坏话,或某件重大事件的真相……”
  少年翻到下一页。上面写着:“地球上存在着很多生物。”
  再下一页写着:“地球人主要居住在大陆,”接着再下页:“地球人分男人和女人,”再翻过去是:“地球人靠吸氧气活着。”
  笔记本里有一页的字模糊不清,上面写着:
  ——公元……年,地球人灭绝。
  这一页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写。少年忽然若有所思地微微笑了。
  “我也在这一页上写点什么吧。……写在上面的事实都不容争辩。竟然会是垃圾。我也写一些吧。”
  少年在口袋里探摸着。他的手上握着刚从父亲那里拿来的圆珠笔。少年喜不自禁地笑了:“有了!不过,写什么呢?……嗯……最最理所当然的事……”
  少年认真地想了一会儿。“对了!”他自语道,用力地写着:
  ——我是一个读小学四年级的男生,与读书相比,我还是喜欢和同学一起玩,因为这更有意思。
  在下一页又写道:
  ——今天是夏天。
  少年满意地合上笔记本,将笔记本放回原处,便去玩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位装扮得全身洁白的老人飘落到电线杆边的垃圾处。老人一拾起笔记本,便十分珍惜地抱在怀里:“终于……终于找到了。我竟然把如此重要的‘事实笔记’弄丢了……刚当上这颗星球的保护人,却已经到了快要痴呆的年龄啊?……”
  老人——地球的保护人随意翻看着“事实笔记”,并在少年写过的页面上猛地停下来,斜着脑袋注视着。
  “咦?我什么时候写过这样的事?……嗯……我好像越来越痴呆了……回去吧。回去后再慢慢地回想一下。”
  地球的保护人轻轻地飘起来,慢慢在天空中消失了。
  大约一年半后。
  按理说,这个时候少年居住的城镇上应该堆积起至少二十厘米厚的雪,可是……少年和同学一起在捕蝉。突然,少年“啪”地扔掉捕蝉网,侧着脑袋纳闷地说:
  “奇怪啊!为什么唯独我一个人永远都在读小学四年级呢?”





《试制品》作者:星新一

  盛树立 译

  M博士的研究所座落在一片宁静的树林子里。他只是独个儿住在哪儿,因为离城镇很远,所以很少有人光顾。可是,有一天却来了个面目可憎的家伙。
  “谁呀?”
  博士刚一发问,那个家伙就从口袋里掏出手枪,对准他说:“强盗。乖乖地把钱交出来。”
  “说哪儿的话,我是个普通的穷科学家。不过,我总算完成了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也许不久手头会可观些吧,可是现在实在没什么钱。”
  虽然博士这样回答,可那个强盗并未因此而善罢甘休。
  “那么,就把你研究的试制品叫出来!也许我拿了它随便到哪个公司去,还会卖个好价钱呢!”
  “不行,我不能给!要知道冒取人家的研究超过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啊!”
  “看来,只好我自个动手了。”
  强盗为了不让博士逃走,不容分说揪住他的手,在研究所里乱翻一通,可是连个试制品样的东西,都没找到。
  最后,强盗瞧见一间小小的地下室,礼貌空空荡荡的,只放着些桌子和椅子。
  强盗对博士说:“你真的不想交出来的话,那我是不会白白放过你的!”
  “你打算开枪吗?”
  “不,即使杀了你,东西也到不了手。我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来吧,进这个地下室!”
  “你究竟要把我怎么样?”
  “我要把你关在这个地下室礼貌,而我在门口监视着。这样要不了几天,你就会饥肠辘辘,叫苦不迭。直到你想交出发明的东西了,我就放你出来。”
  “你的如意算盘倒打得不错。不过,你就是再厉害,我也决不会交出!”
  博士斩钉截铁地解决交出试制品,终于被强盗塞进了地下室。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强盗在门口外面叫道:“想必你肚子饿了吧!不要再死心眼了,怎么样?我这儿有食物,眼下你够你填填肚子的!”
  “不,我决不向你屈服!”
  “不要再故意逞能啦!”
  第二天、第三天……还是老样子。外面一喊,博士就在礼貌精神十足地答话,时常还可以听到他悠悠然的唱歌声。
  一星期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博士还未认输。
  这时,强盗反而支撑不住了,不仅身边的事物快没了,而且对在门外监视渐渐感到没趣;更何况,礼貌的那个博士什么也不吃竟然还精神十足。想带这儿,那个强盗不觉有点害怕起来。
  “好了,我已经死心了。看来老是这样没日没夜地守下去真是太无聊了,我走啦!”
  强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M博士从地下室里走了出来,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嘟哝道:“哎呀,总算平安无事了。看来那强盗没发现试制品就在地下室里,我所完成的研究就是制作这些能吃的桌椅呀!还多亏了那个家伙,倒让我自己来试尝了这些东西。看来营养价值还不错,就是味道还要搞得再好一点。将来宇宙飞船啦、行星基地啦,说不定都会用上我这种奇特的桌椅呢!而且在万不得已的场合,它一定还会派大用处啦!”





《是谁长眠在此》作者:不详

  迪格里兹一边驾驶飞船,一边大声念叨:“第五条,着陆之前以无线电信号与对方取得联系;第六条,使对方确信我方无战争意图;第七条……行了行了,这些鬼话我倒背如流。你就瞧我的吧。”
  琳达把手里的《外层空间考察者须知》一扔,说:“可是你没有按照准则去做。”
  “我有我的办法。”
  “你的办法不正规。”
  迪格里兹有点火了:“中校,我知道他们派你来是监视我的,因为我以前是个贼!但是他们为什么要找我干这件事?干吗不派点儿出身名门、学识渊博的高材生来?干吗找我这种‘耗子’?你得清楚现在咱们俩都在作贼,那就要有个作贼的样子。你们那一套现在行不通了。”
  琳达沉默不语。她知道迪格里兹对自己以前的职业有一种奇怪的感情,不容别人评说。这种感情是自卑还是自豪,她也分析不清。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但迪格里兹这种盗贼却认为,自己就是英雄。
  迪格里兹好像也发现自己有些失态,抹抹嘴巴,眨眨眼,看了看琳达。
  琳达说:“下面该怎么办?”
  他们望着巨大舷窗正中的那颗大行星。与地球不同,它大部分是灰色和暗红色。
  “不像是有高度文明的样子。”琳达说。
  迪格里兹说:“如果没走错路,这儿就是那颗星球。”琳达一笑,因为“超空间跳跃”是不可能走错路的。
  迪格里兹开启了“天网”搜索系统。飞船腹部射出了十二枚小型球舱,它们由火箭推动着,分散到行星轨道的预定地点。在两小时内,它们可以把整个星球表面都详细地搜索一遍,并把高精度的照片发送到飞船上来。
  两个人在等待搜寻结果的时候,各自想着心事。迪格里兹闭起眼睛,似乎又在回忆他作星际盗贼时,那些充满刺激、自由放荡的日子。琳达却有些紧张。她不知道迪格里兹用什么办法来完成这次的高难度任务。琳达是个很富有想象力的人,此时却也觉得不知如何下手。
  时光倒流一百万年也许更久,这颗行星上出现了有智慧迹象的生物。历经漫长的进化,形成了这颗星球上的人。他们的进化过程也许与地球人大不相同,但是根据那些用无线电波发来的信息,地球人似乎有了兄弟这些人的长相与我们非常相似!当然,风俗习惯、社会结构乃至建筑样式肯定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在对文明形式的偏爱方面,显然跟我们大相径庭。他们在已经掌握了现代物理学的至少数百年时间里,竟没有发展航天技术。真不可思议,但这是从那些无线电信息里得到证实的。他们只对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兴趣。也许这种文明在银河系相当罕见没有殖民倾向,不事扩张,一心一意地生活。但社会学家声称,这种类型的文明是危险的,因为地球上的情形似乎证明:历史上一切无殖民倾向的文明,现在不是屈居人下,就是已日薄西山。
  琳达不相信这种论调,至少她对非洲抱有巨大的希望。
  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了么?他们为什么要向遥远的宇宙中发送信息?这不是求援,而仿佛是一种文化展示。用无线电为载体的信息,以一种明显的自豪感展示着这个星球上的一切。异国情调的宏伟建筑、富足悠闲的人、发达的空中与地面交通、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能源球”的小东西。
  似乎这行星上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所谓“能源球”。他们的生活中耗费的一切能量都来自“能源球”,它是个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蓝色球体,放在每个家庭的某间房屋里。当“能源球”发出的蓝光开始暗淡时,他们就把它拿出去“充电”这是个比喻。
  人们把自己的“能源球”送进一座大厦,那里面有一枚高踞于众多机器之上的、巨大的湛蓝色球体,它似乎永不疲倦地产生并输出着能量。“能源球”从它下面的传送带上滚过,立刻恢复了原有的蔚蓝荧光。
  迪格里兹和琳达的任务就是弄清这巨大蓝色球体的产能机理,如果可能的话,搞到一个运回地球是最好不过的。
  琳达想,我们可怎么下手呢?也许这颗行星是第一次迎来外空间的客人,而我们刚刚到来,就偷走了他们的发电厂?这不可笑吗?真不知地球政府是怎么想的。
  “你在笑什么?”迪格里兹问。琳达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迪格里兹说:“这是因为竞争。”
  “竞争?”
  “对,我们收到了无线电波,水星、火星上的人一定也收到了。如果采取正常的星际外交手段来索取能源球,需要太长的时间。地球想占先,就这么简单,谁抢先下手谁就赢。”
  这是盗贼的逻辑,琳达想,如果地球政府和迪格里兹的想法一样,那倒是绝妙的讽刺。
  “结果出来了!”迪格里兹把探测球舱发回的照片放到屏幕上。他开始流露出行动前的兴奋。
  他们要找出无线电信息显示的那座城市。
  这并不困难,是琳达发现了它,它坐落在一片褐色平原上。
  “眼睛挺尖嘛。”迪格里兹简单地表扬了一句,就说,“现在那里正好是晚上,我们下去!”
  飞船电脑确定了那座城市的坐标,把航线及飞行诸元输入小型考察飞机的电脑里。迪格里兹和琳达坐进飞机驾驶舱,飞机从大飞船的腹部滑出,向仿佛近在咫尺的褐色大地扑去。
  从进入大气层时,琳达就开始紧张。其实这样的飞行她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只不过以前她从未担负过这种任务。而迪格里兹却在座舱里吹起了口哨,显然,多年不操旧业使他技痒,这次任务对他来说也许是种享受,谁知道呢?
  飞机上的反雷达装置没有任何反应,就是说,地面上没有人发现他们。可能大家都睡觉了?他们的飞机无声无息地降落在城市郊外。这儿一片荒凉,连树木都没有,连绵的小山丘在夜色中像一群群熟睡的黑羊。
  迪格里兹看了看屏幕上的大气采样分析结果:“空气成份适合呼吸,大气密度和气压都与地球接近。不用穿防护服了。”他拿起武器,抢先跳出座舱。琳达吸了口气,也跟着下去。
  双脚一落地,琳达习惯性地感受了一下土地的坚实度。这是她每次在异域着陆后的第一件事。
  地面是沙质的,这使她感到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