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正在旋转,像诱人的娇妇,那么富有魅力,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过去,我们会在宇航图上标出这些好星和好世界的位置;我们可以在危险区的外沿,用我们的仪器,研究这些与地球相似的世界。我们将为这些新世界绘制详细的地图,以备将来有一天,人类能发展有意识地冲破水晶天的技术,完成“探索者号”在无意中完成的丰功伟绩!
有一次,我们确实在一个好星外面2光时的距离上逗留了一阵子——正好在其水晶天的外缘。也许,我们靠得这么近是愚蠢的,但我们难以抵住这种诱惑力,因为我们收到了水晶天内碧波世界发出的经过调制的无线电波。
这仅仅是第四次发现有技术文明的世界。这一发现使我们激动万分。接着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利用机器人探测器,进行观察和录音。
但我们并不想与他们交际。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现阶段这种交际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因为只要向好星内部世界发射探测器,就会被好星四周的水晶天撞得粉碎,冰块将会从各个方向击穿探测器,然后就会陷入数以万吨计的水中,形成一颗新彗星。
如果我们向好星内部世界发送集束无线电波,也将会遭到同样的厄运;电波将会形成一个反射镜,阻挡任何与当地智慧生物的交际。
但我们仍然能听到他们自己相互之间的通讯。调制的光束和无线电波,任何形态的智慧生物,不能从外部穿越水晶天,但内部的无线电波却能透过水晶天逃逸出来。
因此,我们很快发现,这又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种族。
他们对宇宙旅行不感兴趣,甚至根本就没有形成宇宙旅行的概念。对此,我们深感失望,只得留下机器人探测器,匆匆继续我们的旅程。
在我们离目标几光星期时,就能清晰地看到我们所要探测的好星。我们发现远测器送回的报告完全正确,大家心潮澎湃,欢欣鼓舞。这确实是一颗好星——稳定、古老而又孤独——黄色的温暖的光芒,透过粼粼发光的彗星云,显得友好可亲。这是破裂的水晶天。
“有好几颗行星,”宇宙物理学家严清说。他的手在探测箱里摸索时,可以接触到飞船上的仪器在远距离所能搜集到的物质,并能进行分析。
“在这200万个小星体周围,我可以感觉到三种气体,还有……”他再次仔细地在暗箱内摸索,而我们只好干等;待他确信无误时,就慎重宣布:“……还有三个小小的世界!”
我们欢呼雀跃。有这么多行星,很可能有一个崇山覆盖的行星,恰好在生命区内,绕着恒星旋转。
“让我看一下……哦,这儿是一个小世界……”严清把手从探测箱中抽出来。他把一只手指伸进嘴里用舌头舔了舔,眼珠转来转去,好像一位品酒家在品尝高级葡萄酒似的。
“水,”他啧啧嘴说。他的话当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大家都高兴地松了口气。“对!大量的水。我还可以尝到生命。标准的嘌呤基的碳化物生命!嗯——,实际?这是有叶绿素的左旋结晶结构的生命形态!”
旋即,大家兴奋地高声交谈起来,情绪激昂。指令长莫伊舍·博克不得不大声叫喊,大家才能听清他的话。
“好了,好了,你们这些家伙!听着,我们大家要加紧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睡觉了!生命科学家泰加,请准备一份解冻人员的名单,一旦发现一个好世界,我们可立即行动。”
艾丽斯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名单。“已经准备好了,莫伊舍。
名单上有生物学家、技术人员、行星学家、晶体学家……”
“你还得唤醒几位考古学家和交际学家,”严清平静地补充说。
我们转身发现池的手又放回探测箱里了。他脸上出现了一种梦幻似的朦胧表情。
“我们的文明用了3,000年的时间,引导我们周围的小行星进入适于空间殖民的轨道。但是,与这个星系相比,我们只能算是业余殖民者了。环绕这颗恒星旋转的每一个小星体,都经过了改进,他们像古代的士兵在操场上列队操练似的,整齐而又有规律!如此巨大的空间工程,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莫伊舍向我眨了眨眼睛。我是军官,我的职责是为保卫飞船而战斗。如果“比林娜号”遇到敌情的话……如果可能被俘,就得引爆飞船。
很久之前,我们就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没有水晶天的好星是极其稀少的,如果人类梦寐以求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好星,那么其他具有星际旅行能力的种族也和人类一样在寻找没有水晶天的好星。如果其他种族终于冲破了他们的外壳,现在正像我们一样在太空中遨游,搜寻水晶天破裂的好星,那么,当他们发现我们的飞船时会怎么想呢?
我清楚我们的想法。我们马上意识到,入侵者必定来自太空的某个地方……来自一个水晶天破裂的好星。
我的职责是,绝对保证不让任何人跟踪“比林娜号”回到地球。
我向我的助手田中佳代子点头示意;她一直跟随在我身边。我们打开了开火按钮等待着;这时,莫伊舍命令“比林娜号”小心地准近好星。
佳代子看一看开火按钮,半信半薄。她显然怀疑,即使我们发射百万等级的强太瓦激光,对严清所描述的具有如此高度技术的种族会有什么作用。
我耸了耸肩。谁胜谁负不久即可见分晓。只要我一按开火按钮,并控制自爆按钮,我就完成了我的职责。在随后的几小时里,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然而又禁不住回忆起遥远的过去。
四
在星际旅行时代之前——在“探索者号”冲破太阳系的外壳之前,在随后发生的长达两个世纪的彗星战之前,人类意识到进入了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使早期的思想家们度过了无数的不眠之夜。
随着望远镜的不断改进,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仰望长空,向苍天发问:“那儿还有人吗?”
安装在月球上的大型摄影机,追踪着环绕那些发出黄色光芒的太阳运行的行星。早在21世纪所获得的那些模糊不清的光谱中,也可以发现生命的迹象。哲学家们粗略的估计表明,各个星系中必然存在着成千上万个生命世界。
在他们开始建造第一批星际飞船时,思想家们就怀疑;如果星际旅行真如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为什么那些有生命的世界没有被别的智慧生物占领呢?
但无论如何,我们已准备遨游宇宙,到外太空去殖民了。
作个保守的估计吧,我们也能在百万年内使人类在我们整个银河系殖民定居。
但为什么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呢?为什么没有发现星际交际的信号呢?为什么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收到无线电通讯网的电波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地球从前曾被外星人殖民过?即使在当时,我们也完全确信,我们的星球从未接待过外星来客。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先寒武纪的历史。
在爬行动物时代之前,甚至在鱼类、三叶虫或变形虫出现之前,地球已存在了20亿年。在这期间,唯一的生命形式是原始的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即原核生物(如细菌、蓝绿藻),它们在地球上挣扎着,缓慢地发展着生命的基本结构。
在整个先寒武纪,没有外星殖民者来到过地球。这一点我们是确信无疑的,因为,如若外星人来过,他们掩埋的垃圾也会改变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发展史;即使他们遗下的尿,也会使整个海洋充满着高级的生命形态,从而征服我们原始的祖先。
20亿年中没有外来的殖民看到过地球……无线电通讯一片沉默……21世纪的哲学家称之为“大沉寂”。他们期望派出去的星际飞船将会揭开这个谜!
接着,第一艘宇宙飞船“探索者号”出发了,意外地撞破了水晶天;而在此之前,人类还根本不知道这个水晶天的存在,从而在无意间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在随之而来的彗星战中,我们已没有什么时间作任何哲理的沉思冥想了。我是在彗星战争时期出生的;我的第一个100年,就是在吼声呼啸的小飞船上度过的。我们对冰球进行轰击或导航;否则,这些冰球将会把我们仅有的几个脆弱的世界撞得粉碎;那时,我们本可以让地球毁灭,因为人类一半以上的人口已居住在空间殖民站上;这些空间殖民站比易于击中的行星更容易保卫。
这样做应该说是理智的。但当地球母亲受到威胁时,全人类似乎都发狂了。住在环形空间殖民带的子民们,把上百万个空间城市导航至冰球降落的路途上,阻拦它们撞到地球上;而他们这些子民只是从书本上才了解地球——一个拥挤的世界,一个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浅蓝色星星。心理学家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人类的这种疯狂行为。当时,这种现象看来好像是一种神圣的疯狂行为。
最后,人类对彗星的战争胜利了,彗星被人类征服了;我们重又把眼光转向茫茫太空。新的星际飞船又建造起来了,当然比第一批飞船不知要先进多少倍。
我一直等到第12艘飞船启航。这一等可救了我的命!
开始的7艘飞船一去不返。他们曾发回过令人欣喜的消息,说他们正在环绕着他们发现的美丽的绿色世界旋转;当他们进入水晶天时,就毁灭了!
他们牺牲了,什么业绩也没有完成;倒是“探索者号”的宇航员们,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丰功伟绩!飞船在彗星云层中撞得粉碎!
虽然记得“探索者号”事故的人,内心不免都暗暗担忧。但我们都曾抱有这样的希望:人类似乎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我们可以把“蛋”生在其他“篮子”里了——人类可以到其他世界繁衍生殖,并第一次可以安全地在外太空开拓殖民星球了。我们将不必再为人口过多,地球拥挤和发展停滞而忧心忡忡了。
但突然,这些希望都幻灭了——被看不见的致命的水晶天彻底粉碎了!
后来花了好几个世纪,人类才学会怎样发现水晶天这一死亡带。我们不禁要问,宇宙为何会这般任性?难道所有这一切仅仅是宇宙对人类的嘲弄吗?这些不可克服的障碍,不是我们所掌握的物理学能解释的;正是这些不可克服的障碍,使我们无法接近我们向往的美丽的小世界。
整整三个世纪。人类几乎为此发狂了。
我并没有经历人类普遍患严重 钟糁⒌哪切 年代;当时,我正与一组人在外太空研究鲸鱼座t四周的水晶天。当我返回太阳系时,社会秩序已基本恢复正常。
但太阳系已失去了从前的欢乐;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周围的太空殖民站上,好久好久之后,我才重新听到人们纵情的欢笑声。
我就上床,用被单把头蒙起来,一睡就睡了几百年。
五
当指令长博克命令我解开安全带时,全体船员都松了口气。
我的手从开火按钮上抽了回来,并从座位上站起来。我情绪紧张,全身颤栗,几乎站都站不住。艾丽斯赶紧扶住了我。
莫伊舍命令停止军事行动。因为发现这个好太阳系空空如也。
更确切地说,这个太阳系里生机勃勃,却没有一种智慧生物。
那些大行星有一种奇妙的,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通过大气层吸收阳光。在巨大的苍穹下,20个月亮照亮了大片大片的浑林。但没有通讯信号、没有无线电波的信息,也没有用光发出的信号。严清的探测器没有发现任何机械活动,也没有可供分析的智慧生物的思维模式。
在这些小行星的文明世界的小路上行进,使人感到有点异样;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只最在十分熟悉的太阳系的空间进行类似的探险活动。
在水晶天危机之后开初的几个世纪里,不少人仍然认为,在星际间生活是可能的。尤其是生活在空间殖民带那些人,更是大肆宣扬,说什么行星上太拥挤,令人生厌。因此,谁还需要行星呢?
他们向坏星出发——那些红色的大太阳或红色的小矮星,还有那些距离接近的双星和不稳定的太阳。坏星四周没有水晶天的保护。这些未来的殖民者发现,在这些星星的附近有漂浮的物质团块;他们试图在上面建立太空站——空间小城市,就像他们在太阳系建立的空间殖民站一样。
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都失败了。殖民者完全失去了在那些物质团块上生儿育女的兴趣。
心理学家们最后得出结论,其原因与“神圣的疯狂”有关,正是这种“神圣的疯狂”,使人类在彗星战中获得了胜利!
简单地说,人类可以在小行星上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