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
“我不这样认为。”博朗说,“任何一只聪明到能爬上高楼、用狙击步枪瞄准并射击行人的猴子,也一定能预计到公寓已经不再安全了。认为它会这样做的想法是孤注一掷的。”
“真够绝望的,你怎么想的。警官?”
“我想你肯定是疯了。但整个事件不也是出人意料吗。好的,我们继续盯梢一个星期。”
第二天加瑞到安多尼奥尼大学去——独自一人——细细检查了斯通博士的实验室。
大学停尸间,博士曾经带领学生进行尸体解剖的地方,有几具尸体已经没有大脑了。所有这些尸体都是男性的。
斯通博士的计算机文档只有很少含有隐藏意义的一些记录很——显然,她习惯用自己的大脑记录——但有一文本的片段启发了加瑞:一只雌性动物的连续试验需要含有雌性组织的注射液,雄性试验项目不能使用雌性脑组织,以避免造成荷尔蒙紊乱。
加瑞用了几个小时向斯通博士的同事打听她的一些事情。他们没有多少可说的,但一致认为她是一个非常缄默、独立的人。她只为自己的工作而活。大学的系主任告诉加瑞,斯通博士的行为没有接到过任何投诉。她的突然离职是因为健康问题:她心脏有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放松。
在大学餐厅吃午饭的时候,加瑞叫来了验尸官。得到了关于斯通博士的死因的确切论断:她死于两三周前,死因是因为高血压等引发的心脏病。
当天晚上,那只行踪诡异的猩猩又出现在江滨公园。
当它爬进维多利亚·斯通的公寓时,警察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候在附近。不论它从那里进去都会马上被发现。它穿着外套,看上去很古怪滑稽。它背上背着一把步枪,红外线监视仪显示步枪的枪管还是热的。表明刚刚使用过。
柯林警长正在警察局看着公寓的录像。迅速通过无线电下达命令——
“好吧,马上千掉它。”
当猴子狙击手翻越阳台栏杆时。警察狙击手向它开枪射击。它从14楼的高处掉了下来,摔在下面的人行道上。
猩猩死的样子很可怕。它不是—般的高——对于一只猴子来说——穿着夹克、裤子,戴着一顶帽子。裤子非常的脏而且臭。当博朗走到尸体前,他不得不掩住鼻子。加瑞把猩猩的尸体翻了过来,手里拿着闪光灯和放大镜,开始检查他的脑袋。
“我看到几个外科伤疤和注射针眼。让实验室的家伙们检查一下,我敢断言它的大脑细胞混合有人类的脑细胞。”
“但为什么一只愚蠢的猴子会懂得谋杀?”警长问,紧紧用手绢捂住鼻子和嘴巴,“4个星期里16人被杀。为什么?难道斯通博士故意叫它杀人?为什么呢?”
博朗因为捏着鼻子,就用鼻音很重的声音说道: “如果罗伯·芬蒙看到这个,他肯定认为我们又在骗人。”
“我不知道是谁教会它第一次射击的,”加瑞回答,“但是猩猩天性就具备了攻击性。实际上和人类是同一起跑线的。”他看上去对脚下死尸发出的恶臭一点都不在意。“要解决的问题是,它怎么懂得使用杀人工具。野生猩猩用它们的胳膊敲打它们的对手,直到它死掉。它们相当强壮,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有一把步枪。而且学会了如何使用,这只猩猩可以更快而且更经常地杀人。”加瑞接着说。
上校以前曾经问过,科学家在做实验时是否也给予了猩猩思想。加瑞觉得这不可思议,但现在他想,如果人性恶的一面也被科学实验传送给猩猩,或者猩猩本来就天性具备了与人性相同的一些恶习。
加瑞从地上捡起猩猩的篮球帽,看着上面的字。他觉得最坏的可能就是:没有人教过猩猩成为一个隐身杀手,它可能正好吸收了哪个杀手的思想,因为它杀人是漫无目标的,而这个城市处处充斥着枪支……
然后他把帽子盖到猩猩的毛乎乎的满是褶皱的脸上。说道:“男孩子就是男孩子!”
《神奇的二维国》作者:'英' E·A·艾勃特
陈忱 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
内容提要
这是历史上第一本讨论非三维世界的科普作品。它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示了具有各种维数的世界的有趣特点,并通过不同维数的智慧生物彼此间难以互相沟通的巧妙情节,揭示出只能靠推理和类比来摹想高维世界的存在。这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看来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的。
译者前言
1884年,一位名叫艾勃特(Edwin A。Abbott,1838~1926)的英国牧师写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做《二维国》(Flatland)。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呢?是为了借一个子虚之地来针贬现实的社会?是为了从阵营内部猛揭一下宗教阶层的疮疤?是为了别开生面地宣讲生命的惊人适应性?是为了揭示实现认识突破的艰难以及歌颂人们追求这种突破的努力?都有可能。但可以肯定他说,无论作者的真实目的如何,这本书实际上成了第一本构想种种不同维数的物质世界,并科学地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科普著作。
能解决人们心中紊绕多年的疑团的人无疑是杰出之辈。然而,能够跳出习见囿定,从大多数人甚或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当然如此的地方发现问题并提出别开生面的见解的人,恐怕是更为了不起的人物。艾勃特就属于后者。他冲破了人类自有意识以来就一直先验地信奉的物质世界“自然”有三个维数的观点。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这一点,他是十分清楚的。
因此,他巧妙地运用了迂回战术,即用较多的篇幅详细介绍了一个只有两个维的世界,通过对这个国度中的“人”如何进行作为有智慧生物的活动而使读者感到,这样的国度、这样的生物是确实有可能——只要存在着二维分子和原子——出现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接下来,他又进一步通过二维“人”先后与三维生物和一维及零维生物的交往,揭示出维数之差的鸿沟是何等地难以逾越,并得出了类比是实现理解的重要手段的结论。这样,艾勃特便在根深蒂固的三维世界是唯一的存在这个固若金汤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大缺口。这实在是他的高明之处。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到了爱因斯坦提出了多维空间的宇宙理论,并使之一举达到进入千家万户的普及水平的20世纪20年代,即使是到了情节更加引人入胜的种种有关多维世界的科幻小说层出不穷的60年代,即使是到了人们提出微观世界可能由十个维构成的80年代,《二维国》一书仍能作为一本“第一书”得到人们的推崇和一再引用,仍能作为一本畅销书得到一代又一代的广泛读者。至1952年,此书已再版7次。
艾勃特还有过不少著述,但至今均已湮没无闻,唯有这本他当时不肯以真姓氏发表的小册子,还能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从主题上,想象力上和论述的巧妙上,给读者们以丰富的启迪。正因为如此,译者不揣冒昧,将这本书推荐给广大朋友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从阅读本书中享受到启示的快乐。
陈忱
1988年10月
第一部 关于这个国家
——耐心点儿吧,因为世界是如此广阔
1。二维国的自然状况
这里所讲的世界叫“二维国”。这并不是我们随便给它起的名称,而是为使你们——有幸生活在三维空间的读者们——对它的本性更能清楚些才这样叫的。
设想平展着一张极大的纸,上面有直线、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其它图形;它们的位置不固定,能在纸面上自由移动,只是不能离开纸面做上下运动。它们很橡是些影子,不同的是它们有明亮的轮廓,并且是硬的。这样一来,你该对我们这个国家及其国民们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了吧!要知道,若是在几年前,我是会称它为“我的宇宙”的。可现在,我的眼界已经升级了。
你立刻会觉察到,在这样的国家里不可能存在你们称之为“立体”的东西。可是,据我猜想,你一定认为我们至少可以靠视觉识别我刚才描述的那些可移动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其实不然,我们看不见这样的图形,至少不能直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有直线,此外就既无所见,亦无可见了。我有必要马上来说明这一点。
把你们立体空间中的一枚硬币放在桌子中央,并从它的上方俯身向下看,你会看到它是圆的。然后你退到桌边,逐渐把眼睛放低(这便越来越接近二维国的国民所能看见的情况了),你就会发现这枚硬币在你的眼里变成越来越扁的椭圆形;最后,当称的眼睛与桌面完全在一个水平位置上时(此时,你的所见就同二维国的国民们完全一样了),这个椭圆就变成了一段直线。
你若用同样的方式看用纸片剪成的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图形,其结果也会与上述情况一样。只要你的眼睛在桌边并与桌面平齐,它们看上去都不再是什么图形,而只是一段直线。以一个等边三角形为例——它代表二维国中的一位处于可敬阶层的商人,图1 (1 )便表明你在他上方俯身向下时看到的样子,图1 (2 )代表你的眼睛接近桌面的水平位置时看到的样子,图1 (3 )代表你的眼睛几乎与桌面平齐时所看到的样子。如果称的眼睛完全与桌面在同一水平线上,看见的便只是一条直线,正像我们在二维国里所看见的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 _。…’ ‘~~。。__。。~~’
/ ‘…。_ _。…’
/ ‘’ (3)
/
/ (2)
/
/
/
(1)
图 1
我在你们三维世界里曾听说,你们的水手也有相似的体验。当他们在海上航行时,会觉得天边的岛屿和海岸看上去也是这样。那遥远的陆地可能是左拐右折地蜿蜒着的海湾或地岬,可你在远处却看不到这些,只觉得水面上是一条灰暗的线在连绵不断地伸延着。(如果有阳光照耀,就会看到它是相间的亮暗线段的组合。)
在二维国里,当这样一个三角形或其它老相识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所见的也正是这种情况。因为我们既没有太阳光,也没有别的什么光生成影子,因此没有什么能像你们在三维世界里那样帮我们观看。如果有人走近,我们会看见他的线段变长些,而在离去时则会变短些。无论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还是圆,我们看上去统统是一段直线。
你也许会问——这是很自然的,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识别朋友呢?随着我对二维国国民的描述,这个问题会很容易地得到合乎情理的回答。因此,我暂且将这个问题放一下,先把我国的风土人情介绍一二。
2。二维国的风土人情
同你们一样,我们的罗盘也指示四个方向:东、西、南、北。
我们这里没有太阳,也没有别的天体,用通常的方法来确定北方是不可能的。我们有自己的方法。根据我们那里的一条自然法则,二维国存在着一种恒定的向南的引力。它在温带处很微弱,因此连一般的妇女在那里也能毫不费力地向北走上几弗隆(弗隆是英国的长度单位,1弗隆=1/8英里=201.167米。——译者注)远。然而,在大部分地方,这种引力所产生的阻碍北行的效应也足以用来定向;此外,从北方送来的雨(降雨是定期发生的)也是一个附加的助力。在城里,我们的房屋可以用来指向,因为房屋的边墙多是修成南北向的,以使屋顶能遮挡北方降下的雨水;乡下没有什么房屋,我们就靠树干定向。总之,我们要确定方向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困难。
在温带地区,向南的引力几乎感觉不到。有时,我走在那里的荒漠平原之中,找不到房屋和树木给我指向,结果不得不一连驻足几个小时,直等到下起雨来才继续我的旅程。对于体质虚弱或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对娇弱的女性,引力所起的作用比对强健的男子大得多。因此,如果男人在街上遇到一位妇女,总要让给她路的北侧——这是个教养问题。能随时做到这点并非容易,因为男子们身体强壮,在温带地区很难辨别自己所处位置的北侧所在。
我们的房屋不开窗子,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