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





它是一块双极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外工业级的芯片也达不到这么高的集成度,国内更是毫无办法。   
近几十年来,新技术不断被引入到军事工业,特别是在高精尖的产品中,尤为突出。   
就拿机载雷达来说,早期圆锥扫描体的雷达,很难对付敌方释放的角度欺骗干扰,这个问题,在单脉冲跟踪体制出现后得到解决。   
在没有相参体制以前的脉冲多普雷达,无法对付接着强大地杂波掩护,低空入侵的飞机和导弹。   
在频率捷变体制采用之前,机载雷达也不能抗衡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杂波干扰。   
这一切,也就催生了相控阵技术的出现。   
同时,这也对现代电子工业,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很多地方技术指标,甚至是苛刻的。   
易远他们得到的,还并不是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电路图,而是已经技术成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就已经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雷达不同于普通电子仪器,要在有限的机头空间内,安装可以探测数十公里的雷达系统,再加之雷达的瞬间功率极大,一般的电子元件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冲击。   
因此,其数据控制电路所采用的芯片,可以说是集现代工业之大成,在体积大幅度缩小的同时,精度、耗电量、数据传输速度各方面的跨越,可以说是呈几何形式的。   
集成电路是由多层组成的,每层都用光刻工艺,由光掩膜加以确定,而掩膜上的几何图形被称之为版图,是集成电路对应的物理层。   
各个接受逆向反推任务的半导体研究所,在进行逆向提取的时候,首先要用药水腐蚀掉芯片外面一层保护层,亮出芯片第一层的掩膜,对图案进行高倍放大拍照,然后根据照片,重新绘制出电路图。   
而这只是第一步。   
拍下掩膜图之后,要由各个学科的专家,用肉眼根据其各种颜色、加工痕迹,分析对方的原始设计思路,确定这一层芯片所采用加工工艺,没有确认以前,谁也不敢将之揭开,以免无法还原。   
接下来,是依照复原的电路图进行填图。   
没有芯片的原设计图,其每个元器件的具体数值,谁也不知道,需要将其取出,一一重新测量,填入图纸空白,一旦有某一个部分损坏,那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集成电路内部电容、电阻、三极管数量之多,都是以万计的,而超大规模更是达到了十万以上,其工作量之大、之难,可想而知。   
电子工业水平稍低的国家,都无法对集成电路进行逆推复原!   
易远他们当然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但这些芯片又是雷达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如果缺少了这些核心控制芯片,雷达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现在既然有人能提供芯片,他们当然欣喜若狂,在证实了对方的技术能力之后,他们直接跳过了其他国内有可能破解的芯片,一下就拿出了这块超大规模集成芯片!   
而这也是仅有的一块!   
他们也是做了一次赌博,反正都是无法破解,干放着谁也不敢动手,索性就赌一次,看看萧强所说的那个地下加工厂是否能将之复原,并制作出精度相同的芯片来。   
只要有十块,他们也敢动手破解这种芯片,就算失败了,还有备份。   
萧强当然不知道易远他们的心思,他只是感觉到,这次交给他这枚芯片,包括易远在内,都是那么恋恋不舍,脸上的表情可以用沉重来形容,直到他上车的最后一刻,才把装着芯片的盒子交到他手中,用他从来没看过的郑重,要他小心保管。   
我现在把它小心保管了——在神秘空间里,就是原子弹,也别想再破坏到它一丝一毫了。   
萧强嘿嘿笑道。   
从上次在街上偶然答应易远的请求,他反复考虑了很久很久。   
这到底值不值得?   
为研究所提供连国家都无法生产,甚至是无法搞到的高技术芯片,肯定是会被重点关注,这是无疑的。   
对方也肯定会提出越来越高、越来越难的要求,如果自己都全部满足,等这个要求达到一定程度,他们也必然会试图将芯片的提供者——自己或是那个虚构的地下工厂——掌握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这,是任何国家都会作出的必然举动。   
不管是安全原因,还是害怕技术外泄,都是行动充足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萧强在家里犹豫了很久很久,才最终做出了决定。   
想要帮助国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萧强的前世记忆告诉他,他是一名中国人,在他所在的时空,中国总体来说,经济正在腾飞、初中级产品已经占领了世界市场。   
这就说明,中国没有发生过抗击外敌的战争,抑或是发生过,但没有战败。   
依此判断,就是自己不提供芯片,国家也必然能稳若泰山。   
所以,即便他没有为国防科技做出贡献,他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内疚。   
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很大利益。   
接收了本体记忆,他知道,要在这个时代做出一番事业,还是没有国家股份的私营企业,是多么的难,各方面法律法规都不健全,改革才刚刚起步,由农村向城市扩展,小农经济的痕迹还相当浓重。   
就连个体户还在很多城市展开大讨论,一些个体户甚至被以投机倒把罪抓起来的时候,自己想要出来办一个公司,能否得到支持,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个人办公司当然也会越来越放开,可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萧强并不清楚,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也许几十年。   
他,等不起。   
他不是要开一两个人的皮包公司,他是要开一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大规模高科技企业!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有人提供帮助,有领导能认识到,个人办企业不但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还是对国营企业的一个有力补充,能帮助我们国家更快地发展。   
这都需要他拿出有力地说服证据。   
在他看来,精密电子研究所,必然是省重点单位,通过向它提供支持,然后获得从事高科技研发经营的资格,是必须的道路,就是现在不采取这个方法,以后必然还是会走到这一步。   
趁着这个机会抢占先机,是在这个时代创业的唯一选择。   
萧强想来想去,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经过推敲,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可行,但应该还是有脱身的可能,他隐秘地做了一番准备,才毅然向易远提供了第一批芯片。   
人生就像吃馅饼,在你咬下去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是什么馅。   
他的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外国人说的话,那是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傻子,靠着坚忍不拔,终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科技帝国,似乎……就是苹果科技的创始人,叫阿甘什么的。   
“我也要作像阿甘那样的人!”萧强握紧了拳头,大声宣示自己的决心。   
他仿佛看到一栋郊外的别墅,青青的草坪,微风拂面,自己和心爱的人肩并着肩,坐在树桩上,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   
想出去跑步就出去跑步,跑到海边也可以。   
想作海上旅行,就驾着游艇,一两年不靠岸,与蓝天大海做伴,像那飞翔的海鸟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缓缓地站起身,打开房门。   
房间里没有人,老妈出门去了,过年百货大楼正在处理商品,价格比平时便宜很多。   
他拿起客厅的电话,拨了一串数字:“请帮我叫一下易远易总工程师……,我是萧强,这是他给我的电话号码,让我有事就打这个电话找他,现在,我有事要他帮助……”   
  第五十六章 行动在年三十夜   
易远放下电话,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   
“他怎么说?”张克将目光从手上的芯片收回来,审视地询问着。   
他早上接到易远的电话,就马上派其他同志去替换苏政他们,自己带着人赶到了精密电子研究所。   
易远的神情有些恍惚:“真是闻所未闻的旷世奇谈——他传递对方的口信,要求我们送去芯片加工所需的所有材料!说很多材料都是控制销售,制造时的报废消耗也很多,他们上次小批量加工,已经消耗完了所有积累材料,所以要我们为他们提供补充。简直是荒唐!我从来没听说过,一个芯片加工厂,居然没有相关原材料!”   
张克听到易远的转述,没有直接说话,而是将手中的芯片再次放到一台显微镜下,凑到透镜前,观察了起来。   
芯片的表面十分光洁,反射出晶莹的银灰色光芒。   
在显微镜下,一些细微的划痕,却暴露了它的本来面目,这块芯片是由手工精心打磨而成!   
芯片的原有编号处,只是刻着一个阿拉伯数字的“1”,其它什么都没有。   
张克吁了一口气,把头从显微镜前抬起来。   
“科技上的事,我是外行。听易总工的意思,能做芯片加工的地方,必然会有所必需的材料?”   
“这是必然的!晶圆生产和半导体生产线,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即便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也必然会有晶圆片储备,各种电子元件材料更是必不可少!除非他们根本就不是做这个的!”谈到技术上的问题,易远用斩钉截铁地语气肯定道。   
“结合这颗纯手工制作的芯片,我们能不能认为,他们的确不是专业的科技加工厂,而是如萧强所说,那是一个拥有高超技艺的造价世家?”   
“不是这样的。这块芯片我们忍痛将之拆卸开了,其外表虽然有手工制作的痕迹,但在内部,仍然是光刻工艺和化学工艺的结合体。如果这是一个造假世家,那我只能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个造假世家,其精加工能力,达到了人类细微操作的巅峰水平!要加工如此复杂的芯片,这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假如,真的有这么个世家,那么他们具有超高水准加工能力的技师,不会少于一百人,不,甚至是一千人!这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一个数字!照这个手工能力计算,如果他们愿意,他们能够独自制造出一颗目前最先进的卫星来!”易远摊开手,苦笑着说。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和那些神秘的匠师相比,他们差得太远了,这让他们感到很没面子,所以易远本能地再次夸张他们的能力,以显得自己不是太没用。   
“难怪,难怪他们不肯出面,而是找一个中学生代言,恐怕就是考虑到太惊世骇俗了吧。”张克有点理解那个神秘的组织为什么不亲自出马,而是让什么都不懂的萧强来为他们跑腿了。   
这样一个世家,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积累,他们能在漫长而动乱频仍的年代,保留下如此众多的宗师级匠师,其实力肯定是庞大之极,而且平时的行事也一定非常隐秘。   
张克稳定了一下情绪,问了一个职业相关的问题:“这会不会是敌对势力针对我们的一个阴谋?让我们可以轻易得到最先进的科技芯片,从而放弃自主研究?”   
易远等工程师都哈哈大笑起来。   
易远笑着解释道:“这是不可能的。单是提供一片两片,的确对我们帮助不大。但如果同型号的芯片,我们有几十上百片。那么,我们就敢于试验,就算多浪费几片,也要用逆向提取的方式,获得该芯片的具体加工工艺流程,从而做出我们自己的替代芯片来。   
我们现在就是因为贵重的芯片太少,还怕损坏无法复原,所以逆向提取工作陷于了停顿。有了这批芯片,对我们的帮助,那是决定性的!   
要是这是敌对势力的阴谋,那我只能说,他们太愚蠢了!”   
另外一个刘工笑道:“从他们提供的芯片数量来说,其实还是太少,不敷使用。这点在我们猜测他们可能是手工制造的以后,就能够接受了。虽然就我个人来说,巴不得他们每种芯片,都向我们提供成千上万片,这样我们就不用为工作迟迟不能取得成果而头痛了。”   
“好吧,最后一个问题:这些芯片,你们能不能用专业的眼光进行判断,到底是不是手工制作。”   
易远等科技工作者聚在一起商量了一阵,谨慎地说道:“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以事实为判断依据。从哲学上来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从生物学上来说,肉眼的识别能力,和手工操作的误差,是不可能加工出如此精度的芯片来的。但是目前所得到的一些不完整数据,我们只能说,芯片外表有打磨的痕迹。一定要说结果,我们推断,他们或许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仅此而已。”   
他这话说得模棱两可,从什么方向解释都可以,就看听的人具体的心态了。   
张克听了很多,好像明白了什么,好像又什么都不明白,这对他来说,是很罕见的。   
芯片的内部元器件,还是现代工艺,这说明外层手工痕迹,是假象吗?   
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