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新中华





  五、和北方临时政府之关系:由于北方临时政府久未行使治权,从即日起,南方各省将和北方临时政府脱离法统上面关系,完全实行自治。待全国大选依法完成,民国正式政府成立,南方各省自当回归中央治下,重为民国赤子。   
  六、川省地位问题:川省既派代表出席本次大会,临时参议会将责成川省尽快停止内战,就地停火。江北军考虑酌量派遣部队维持和平,川省将在南方各省监督下组建临时之省政府,选派临时参议员参加参议会。   
  七、其他未尽问题,将由各省在参议会中所派代表在临时参议会中提出,由参议会协商投票表决。   
  一篇长长的报告,雨辰一字一字地读得很清楚,这也是他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做报告呢。他心里面很清楚这份决议的分量,这一份决议一旦得到正式通过,就表明从法统上面自己已经不再受袁世凯中央政府的管辖了,自己想再做些什么,都可以大展拳脚去做。这也是他这次大会的最大收获。本来计划统合南方达到一定程度,都为了这个决议最后能够通过,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原计划成立一个南方临时政府的,取消了;本来计划建立南方军队总参谋部的,也取消了;本来想让南方各省在一定程度上面推行江北的地方自治政策的,依然取消了;财政的统一也只是谋求货币的尽量统一而已,对各省财政补贴的数字也增加了三百万元。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深刻地体会到,政治的精髓,还是在于妥协。   
  掌声终于又响了起来,尤其以主席台上面谭畏三都督的掌声最为响亮。李烈钧和欧阳武对望了一眼,都把视线转了开去。虽然黄兴做了很多工作,阻止了很多江北方面的提案,但是南方各省在江北强大的压力下,还是出台了这么一份决议。将来雨辰的地位,怕是要更稳固一些了吧?也许更加暗流涌动也说不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热烈的掌声下面,大家各人想着各人的心思。这份决议很快就传遍了全国,被观察家们称为是南方背叛袁世凯的檄文,北京的袁世凯临时中央政府,现在掌握的省份也不过就是淮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了。袁世凯在总统府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办公的他又当场摔了笔墨。这次虽然没有激动得下达讨伐令,但是总统府很快就发布公告,不承认南方各省的这次非法集会,坚定地宣称南方还是在中央政府的管制统领之下。但是其他人可管不了他们那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已经将江北徐州的巡阅使署称为南方政府了。   
  历史依然继续朝下发展下去。   
  ♂ 第三卷 一统之路 ♀   
→第038章 授勋仪式←   
  火车轰隆轰隆的声音,响彻在冬天直隶的平原上。一列火车从直隶平原的西面山地喷烟吐尘地冲出,直奔向北京这个民国临时政府的首都。   
  这列火车载着平定外蒙的安蒙军归来了。他们在绥远待了不短的时间,整理部队,调整建制,最重要的是雨辰让他们稍稍等候了一段时间。何燧虽然不知道雨辰又在打什么主意,但还是遵从了命令。最近的风云变幻,他在绥远也多少有些了解。袁世凯邀请三巨头北上,马上大选就要开始,民国的历史,看来又要续写新的篇章了。   
  何燧坐在袁世凯特意为这列火车加挂的花车车厢里面,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里面略略有些感慨。塞外的风霜将安蒙军的将士们包括何燧自己都磨砺得更加粗壮了,脸上被寒风吹裂的口子,就像另一种荣誉的勋章。   
  这次安蒙军整队南返的部队,有一个步兵团加一个步兵营,还有骑兵团及司令部直属部队,加上何燧在塞外招募的愿意从军的700余青年组成的补充营,一共有7500余人。他想一直把这个建制保留下来,部队军官也都有了塞外作战的经验,将来国家西北有事,这就是现成的一支戍边武力。他是衷心地希望这支部队不要再投入到内战战场当中去了。   
  “灼然,想什么呢?”一声招呼把何燧从这些日子就没断过的思绪里面拉了出来,转头有点茫然地一看,原来是李睿。他也不再是才从江北出发那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了,身体粗壮了很多,肤色黝黑,加上那一套整齐的军装,竟然也充满了军人那种威武雄壮的气质。大家都变了不少啊。   
  何燧一笑:“还能想什么?当初袁世凯让绥远驻军来解决咱们,现在又在北京大张旗鼓地欢迎咱们。这世上的事情,变化得让我这个丘八都不敢相信了。还是单纯的行军打仗更适合我啊!”   
  李睿站了起来,车厢的摇晃让他微微一个趔趄。他看着何燧笑道:“灼然,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还不就是老袁在战场上面没能收拾咱们,现在开始换把软刀子杀人了。现在国内的局势,从来就没有单纯的军事能够解决问题的,背后总有一连串的交易和政治利益上面的互换。现在北洋军没办法打击我们了,咱们想吃掉他们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于是大家就换战场吧,为下一次决战做准备。这样对待我们,也是跟着政治上面的大气候走的。”   
  这个接任了安蒙军参谋长的年轻人,现在不过才二十四岁,和雨辰同龄,自然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他也是安蒙军中青军会的核心,也可以说是青军会激进派的代表。他是坚决反对雨辰北上和袁世凯谈判的,认为不要上袁世凯这个软刀子的当,准备好实力打就是了。大选这个东西可以利用一下,但是不必真的当回事。到时候就算掌握了全国政权,还是要像江北一样,雨辰一手掌握中央军政大权,地方有限自治。全国应该只有一个领袖,一个发号施令的声音。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集中把工业搞上去,武装出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为中国在国际上也争得自己的空间。   
  关于这点,何燧觉得自己和李睿之间的距离还是很遥远。对于青军会,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军队真的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吗?有自己的纲领,有自己的领袖,虽然在作战当中,这些青军会成员都表现出了最大的勇气和最深厚的袍泽情义,但是未来的国防军真的需要这个组织吗?万一以后雨辰真的坐上了掌控全国的位置,如果还是只有一定任期的话,未来的继任者,还使用得动这支国防军吗?也许,这是雨辰刻意安排的呢,为了一直确保他的地位……   
  他一时又想得出神,连李睿刚才说的话都没有回答,最后只是喟然叹了一声:“北京就快要到了,我们还是一切行动听司令的安排吧。”   
  “是啦,中将加上将衔,安蒙军司令何燧何灼然大人。”李睿笑着打趣。   
  火车一声长鸣,带着何燧及一千多将士,向北京这个即将成为中国所有大戏上演的中心飞速地奔驰了过去。   
 北京的北洋公所,也就是南北大战中充作大本营的地方,这个时候却没有当时张灯结彩!今天又是一个盛大的宴会,就像何燧当初离京时候的南北袍泽大会一样,这个会议是专门欢迎安蒙军凯旋归来的。北军在这个地方策划了对安蒙军的绥远事件,导致了几十万军人血洒疆场,但是偏偏又选在这个地方欢迎安蒙军归来。世界上的事情当真讽刺得很。   
  何燧站在场子的中央,周围围满了一脸好朋友状的北军将领,连李睿周围都是满满的人。姜桂题老将军还是罗锅着他的腰,穿着一身整齐的大礼服招呼着客人。人物还是一样,只是站在自己身边的,少了那个忠诚朴实的孙裳参谋长,想到这里,何燧就有马上离开这个热闹的会场的冲动。他总觉得,仿佛自己一回头,孙裳就会朝自己爽朗地笑着:“司令,祝你远征库伦马到成功!”   
  他突然被人轻轻一拍,围在身边的几个北洋军的旅长团长识趣地走开了,何燧回头一看,就看见一个三十多岁、体形清瘦、穿着中将大礼服的军官含笑看着他。看何燧不认识自己的样子,那个军官笑道:“何司令,久仰大名了,我是蔡松坡。”他嗓音有点嘶哑,嗓子略微有点问题的样子。   
  闻名已久的军界老前辈!他最得意的学生就是咱们江北军总参谋部的作战处处长!听说他是北军才撤销的大本营副总参谋。对这样的人物,连在这个场合本来神情淡淡的何燧都马上一个立正,啪地用力敬礼:“松坡先生,我才是对您久仰大名了。您是咱们军界的泰斗,一直想聆听您的教诲,没想到却在这里碰上您……”   
  中国的军人,谁不希望自己是蒋百里和蔡松坡教出来的?何燧一直觉得自己的军学知识还远远不够,对他的恭谨顿时又加了三分。   
  蔡锷哈哈大笑,拉着何燧的手道:“何司令,你的字是灼然吧,我们这点虚名,在你这个在百般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光复库伦的民族英雄面前,可是什么都算不上呢。说实在的,我对灼然你是又佩服又羡慕啊。今天聚会过后,你在北京还有一段时间耽搁,咱们俩好好谈谈。对外蒙那边的兵要地理,我也留心很久了,就是一直没有实地考察。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我国边防部署的小册子,你这个在塞外走了一圈的英雄过来帮忙,真是个好机会。”   
  何燧一边客气地笑,一边朝蔡锷道:“松坡先生的大作,将来在下是一定要拜读的……只是我们这次马上就回江北,在北京没有几天耽搁,松坡先生有什么要垂询在下的,请写信过来,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蔡锷一愣:“你不知道……”说了一半他就收住了话。何燧有些警醒,正想追问到底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听到门口的司礼官高声唱名:“民国陆军部部长,陆军上将,勋二位,段祺瑞将军到!”场中的人纷纷整理自己的衣服,蔡锷和何燧对望一眼,也走了开去。这就是今天的戏肉了,段祺瑞代表袁世凯向何燧颁发勋三位和宝鼎勋章。何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服,站直了身体,李睿等人也走了过来在他身后排成了一列。   
  就见门口走进来一个光着头戴着军帽、穿着陆军上将大礼服的清瘦中年人,脸上尽是刚愎的神色,眉毛极浓,一个大鼻子安在剐骨脸的正中。这就是现在替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全军、当年北洋三杰中现在唯一还在台面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段祺瑞段合肥了。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政略长过军略,自己立身还算正直清白,底下的人包括那个安福国会都是非常不堪、性子刚愎严厉、不太能容人的人物。他身后还站着一个白面书生一样的高级军官,也不过才三十出头,满脸高傲的神色,应该就是他身边最受信任的小诸葛徐树铮了。   
  他冷冰冰的目光在场中一扫,不少刚才都在高声谈笑的北洋军官这时却噤若寒蝉,场中一下安静得出奇。只有姜桂题不怕他,凑上来笑道:“怎么?终于过来颁勋章了?什么时候也给老头子我闹一个?”段祺瑞严肃的脸色稍微松动了一点:“老嫂子,别闹了,今天是很正式的场合,我是代表大总统来的。”他眼光一转,就看到不卑不亢地站在那里恭候,穿着算是比较朴素的江北军黄色中将军礼服的何燧。这个打出了好大威名的将领,年轻得出奇!   
  段祺瑞和他的随从们大步地走到了何燧的面前,两人的眼光对撞了一下,竟然是谁都板着脸没有说话,场中的气氛一下凝固了起来。半晌段祺瑞才一笑,他笑起来鼻子有些歪斜,这点笑意也是在脸上一掠而过:“何燧将军,恭喜你光复库伦,安定蒙古!我代表袁大总统,特地在今天为你授勋三位和宝鼎勋章,希望你将来继续忠于民国,为民族再立战功。”   
  他微微转身,自然有穿着大礼服的随从将奖状和勋章盒子交在他手中。他亲手将盒子打开,将勋三位的标记和宝鼎勋章,亲自别在了何燧的胸口,然后再将奖状递上。何燧双手接过,先朝段祺瑞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再行了一个幅度很小的鞠躬礼。两人在颁发勋章的过程中都是板着脸,一点欢欣鼓舞的样子都没有,徐树铮站在段祺瑞的身后,更是一脸微微带着冷笑的表情。仪式结束,早已等候了许久的军乐队顿时高奏乐曲,北洋军那些围观观礼的将领也发出了一阵杂乱无章的欢呼喝彩声。在一直冷眼旁观的李睿看来,这实在是一场足够讽刺的闹剧。双方前几个月还打生打死,安蒙军为了自己的生存苦苦奋斗,在北洋军兵力的威迫下艰难地克复了库伦,现在居然又是北洋给何燧颁发勋章!   
  段祺瑞打量着神色呆板的何燧,放缓了声音:“灼然老弟,你们安蒙军现在正陆续赶来,就先驻在南苑那边,部里面我已经关照了,给养供给绝不会缺乏你们的……过些日子孙黄二位先生也要北上,你可以好好和这两位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