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龙虎
红旗飘飘,镰斧摇摇,
杀向劣绅土豪。
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走狗,
一切反动派都要统统打倒。
我们勇敢战斗,
踏着血迹奔跑。
我们所向无敌,
歌是胜利号角!
悲而壮的大合唱中,红军指战员矫健的身影在飞跃,拚杀如歌之舞,翻滚如水中龙。
如此鏖战,不停顿的持续了1个昼夜。
11月19日,国民党军10余个旅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从东、北、南3面向突出于百
丈关地区的红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整营、整团甚至整旅的兵力轮番发起攻势。主要交战地
区在挖断山西侧和月儿山东侧宽仅1公里、长约4公里的狭长“脚拇指”缝隙间,主要交战
点在铁场沟、桅杆坡、柑子坪、娃娃树等地,即现今的百丈乡蔡坪村1队和黑竹乡鹅林村
1、2、8队地界上。
拂晓时分,川军师长郭勋祺在黑竹关命令所部第3旅旅长廖泽,率部向南进攻百丈关。
挖断山以北地段,黑压压的全是蠕动的川军。太阳还没有升出山岗,川军正面攻击部队第3
1团向百丈关发起了这天的首次大进攻。
这是百丈关最为紧张的一天激战。
百丈关东侧桥头,红军占据在原川军修筑的碉堡群中,居高临下,击退了川军的多次进
攻。但红军伤亡人数也在剧增,他们把牺牲了的战友就地埋葬在栖霞寺的红薯地沟中,伤员
也都拿起武器坚持战斗。
激战至午,川军仍没有能前进一步。百丈关前,堆积起川军的尸体如山。
川军团长谢浚打红了眼,他是立了军令状的。他接连枪毙了3个后退的士兵,虽然暂时
阻挡住了后退的狂潮,但仍没有能鼓起士兵从原地爬起再向前冲的勇气。
“谁冲上去,给10块大洋!”谢浚望着跃在沟坎中的士兵,决定用钱买命,他相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战场信条。
“给12块!”但仍然没有人动。
“给15块!”还是没人动。
“给20块!”
这时有人开始抬头,站立起来。
谢浚终于用2000多块银元组成了100余人的“敢死队”。这些为了银元而不要命
的名副其实的“亡命之徒”,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向红军阵地反扑而来。
“敢死队”在伤亡过半后,剩下的亡命之徒挥舞着大刀侥幸冲进了红军的阵地。
这时,川军增援部队也源源而至,如潮水向百丈关翻卷而上。
百丈关红军防线出现了裂口,并渐渐扩大。
双方肉搏在一起,血肉横飞。
为了截断川军的后援,红军由百丈关口的北侧高地张坝附近出击,但被川军廖敬安旅的
掩护部队阻回。
战至午后3时,红军用刺刀渐把川军向关外逼出几十米。可就在这时,国民党军飞机出
现在空中,盘旋扫射,滥炸民房。一群群炸弹呼啸而下,有的落在红军的阵地上,有的落在
民房中。爆炸声中,弹片四飞,泥土飞扬。
“快卧倒,注意防空!”红军指挥员大声喊着。
暴露在战壕外面的一些红军指战员被飞机扫射或扔下的炸弹击中,枪托都被炸飞到半空
中。飞机扔下的燃烧弹首先落入居民朱云中的院子内,由此引燃了百丈街从东河桥到西部街
房的民房,烈焰腾空,数百米的长街被焚烧成一片废墟。
红93师的指战员为了躲避空中的威胁,急忙跳入战壕。哪料到尘土飞扬中,地面上的
川军趁机反扑,又进入阵地,待战壕中的红军发现时,川军已出现在面前。
一片金属撞击声,刺刀对刺刀“叮当”作响。
川军谢浚团在廖泽旅的侧面掩护助攻下,再次攻入百丈关。
红军伤亡很大,边抗击边向后退去。
“10师,跑步进入百丈关阵地!”徐向前擂着拳头命令。
红10师在师长陈锡联的率领下火速赶到百丈关增援和断后,掩护前面的部队撤退。川
军谢浚团第1连连长王廷章带领该连一直追过关外近1公里的大坡顶(今百丈水库大坝南
端),即被红10师遏制住攻击势头。王廷章当即被击毙,该连仅剩20多人死里逃生。
红10师又夺回了百丈关,并趁势向北追击。
川军夺路而逃,谢浚站立百丈东桥头,手持大刀督战,叫喊着:“要与阵地共存亡,后
退者杀无赦!”
但整连的川军向后涌去,谢浚接连砍倒几个,也无济于事。这时天近黄昏,谢浚在折腾
一阵子后,只好收拾起残兵败将,后撤几百米,放出警戒,准备明天再大战。
20日,川军增援部队孟浩然旅等部也赶到了百丈关地区,由黑竹关方向加入战斗。
川军一稳住阵脚,就开始了对百丈关的又一轮大进攻。身处前沿阵地的谢浚施出新的招
数,他令士兵在百丈关的东面纵火,火借风势,很快就烧进了关内。红军除留下一部分人给
予趁机进攻的川军以打击外,其余人奋勇灭火,制止住了火势的蔓延,保住了百丈关西部居
民的房屋和财产。
打到这时,百丈关东部已是无险可守。80多个团的川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轮番
向仅剩有15个团守卫的红军阵地百丈关地区攻击,红军的坚守也就越打越艰难。
到这时,红军已经是7昼夜的浴血奋战,敌众我寡,实在是再也无法坚持。11月21
日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作出决定:不能继续在名(山)、邛(崃)、大(邑)阵地上拚消
耗,命令部队全线转移,到北起九顶山、南经天台山、五家口至名山的莲花山一线的山地据
险防守。
至此,坚守百丈关的红军只好边打边撤,被迫撤出百丈关,向新店、万古退却。激战在
月儿山、胡大林一带的红军部队也陆续于21日、22日撤出战斗,与撤出百丈关的红军部
队一道退到了五家口和名山以西的蒙山、莲花山、四包山一带驻守。
百丈关之战,红军毙伤敌1.5万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伤亡近1万人的惨重代价,主
力严重受挫。此战的结束,也就此宣告了南下红军《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的失败。
百丈关的激战,使南下的红军就此被迫转入防御,处境日趋艰难。
这时,四川军阀主力部队集中于东面的名山、邛崃地区,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6个师已
集结在南面的雅安、天全一带,第53师李抱冰部部署在西南之康定、泸定地区,从3个方
向朝红军步步逼近。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南下的红军由最初的65个团和1个骑兵师共约8万余人,到了这
时已锐减到28个团约4万多人。
严冬降临,红军无粮,陷入极端困难中。部队减员也无法补充。所有这些,都使徐向前
和陈昌浩更加认识到张国焘的南下方针是错误的。
1936年2月20日前后,红军被迫全部撤出名山地区,向西康北部地区转移。
第二十四回 毛泽东斗牛直罗镇 大本营安家奠基礼
“怪了!战神为什么那么不公平?非要偏向毛泽东。”常以兵多自重的张国焘在百丈关
碰壁后,心中忿然不平,说:“一切都似乎是为了验证毛泽东所说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话。
同一时间所打的两个战役,我的失败了,他的却胜利了。”1935年11月下旬,就在南
下红军百丈关受挫的同时,北上的红军与此相反,在陕北直罗镇打了一个大胜仗。
其实,如果讲困难,北上红军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南下红军所遇到的困难少。先就自然条
件说,北上红军刚到陕北,冬天就好像是为了故意考验毛泽东所率这支铁流的吃苦能力,黄
土高原的冬季比往年较早地降临了。
雪花似乎是紧跟着秋风一同到来,白色的鹅毛大雪裹卷着深黄色的落叶一同铺向大地。
红军指战员把能穿的东西都披挂在身上御寒。新任红13团团长陈赓的办法最简单,却
也较为实用,很快就被大家仿效。他把两块羊皮连在一起,胸前背后各一块。形如一个口
袋,在袋底割出了一个稍大一点的圆洞,用来伸出头;在伸出胳膊处的羊皮上又用刀子割了
个圆洞。
陈赓穿上这如古代盔甲一样的“皮衣”,笑着问道:“怎么样,像不像个大富翁?”
“我看倒像个叫化子。”
“真的像个叫化子?”跛着脚的陈赓拄着拐棍走了几步,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乍一看,外表真像个讨饭的叫化子。可仔细一瞧,你这彪形大汉,讨饭有谁能相信?”
“倒也是真的。刚才听你们一说我像个叫化子,我还真高兴呢!因为我在上海搞地下工
作时,什么都敢化装,就是不敢化装这讨饭的乞丐。”陈赓乐观地欣赏着这羊皮“袄”。一
阵寒风吹过,他打了一个寒颤,但仍幽默地说:“这无袖羊皮袄打起仗来倒是很方便的。最
起码扔手榴弹方便,这是一大优点。再一个优点是可以前后反正一样穿,不怕晚上紧急行动
时穿反了衣服。”
陈赓挥动着双臂,其实在这两张羊皮下他仅仅穿了一件破旧的单衣,裸露出他那病弱的
身体。
严寒的天气里,刚刚到达陕北的红1军团总计缺少2000多套棉衣补给不上。几乎是
一夜之间,有1000多人在刺骨的寒风中被冻病冻伤,许多人卧床不起,重者送进了医
院。“怎么的?病倒了1000多人!”毛泽东感到非常吃惊。
“大多数南方人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当地的老百姓也说今年的天气冷得太早。”彭德怀
愁眉不展地说。
“我看病号多的原因除天气突然转冷,我们没有足够的棉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
因……”毛泽东吸了口纸烟,喘了一口气说道:“不过,这两个原因可以一并解决。”
“还有什么原因?”彭德怀急切地问。
“士气,旺盛的士气。军队一天不可无士气。没有了士气,冷气就会从骨头缝里向外
昌,浑身都会觉得冷。我们现在急需的是必须有旺盛的士气来御寒。”毛泽东这番耐人琢磨
的话充满哲理,说得彭德怀把眼睛睁得很大。
“怎么解决?”
“打一个胜仗,解决士气和棉衣、给养问题。”毛泽东定下了决心。
这时,红军在陕北的阵容大振,由徐海东率领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与刘志丹领导的
陕北红军主力合编的红15军团和红1军团合称为红军第一方面军。此外,还有陕北地方武
装等。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成立,由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统一指
挥红军作战。
陕北红军的突然大发展,使蒋介石坐卧不安。他在成都忙于调动刘湘川军堵截红四方面
军于邛崃、名山、百丈关一线的同时,又多次胁迫西安附近的张学良东北军组织了5个师,
向陕北红军根据地进攻,图谋合围红军于葫芦河与洛河之间地区而后加以消灭。其先头第1
09师、第106师两个师,于11月初占领了太白镇以后又占领了黑水寺,开始准备向富
县直罗镇进犯。
站立在作战地图前的毛泽东,紧紧盯住国民党军的动向。最后他把红色铅笔圈划在了国
民党东北军第109师和第106师的头上,地图上的歼灭地点就是直罗镇。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粉碎敌人要靠歼灭战,要靠枪杆子挫败敌人的阴谋,陕北
根据地才能巩固。这个战役很重要,我也来参加指挥,怎么样?”毛泽东说。
“由主席策划并亲自指挥,我们肯定会打胜仗。”彭德怀等红军高级指挥员更加信心百
倍。
11月5日,毛泽东传令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等人到象鼻子湾军委总部开
会,明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部打直罗镇战役的决心,并研究战役具体部署。
毛泽东在讲了直罗镇战役的总体计划后,他把红军高级指挥员召集到了作战地图前。
直罗镇是一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镇子,三面环山,镇子的背面有一条小河流过。镇子的
街东头有座古老的破寨子,地形很利于把国民党军放进镇子里歼灭。
战役部署定下后,毛泽东致电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指示:“尽快消灭富县西部张
村驿之地主民团武装;派游击队两个连进驻直罗镇,并对富县黑水寺游击。调查直罗镇以北
地区及以南地区之道路、地形、人家情况,葫芦河能否徒涉,电告”。
发完给徐海东的电报,毛泽东还有些不放心,他把林彪喊了来,面授机宜:“你要对直
罗镇附近的道路、地形、人家作详细调查。就给1天的时间,明天就将调查情况报告给我。”
此时已是7日中午,林彪看了一下手表,连忙从笔记本上撕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