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段岁月 作者:月冷风鸣





  “强子你再仔细看看,这些要是五九式就好了。”卫国辉作了一个比比大小的手势。
  “噢……不是五九式,比五九式要小不少呢,炮也小。细节上也有些不同。”吕强仔细看了那些坦克,点头说到。
  “要我看这种坦克完全就是五九式的小弟弟,嘿嘿。”卫国辉拍了拍吕强的肩膀说到。
  “这坦克的性能怎么样?要是太差了那些学员可不愿意。”吕强看着这些比五九式要小三分之一的坦克有些没有信心。
  “我看过了,性能和咱们那时候比起来当然没法比,不过现在的主要敌人是日本人,现在这些坦克比他们未来要生产的九七式要强了,更不用说现在他们装备的八九式了。”卫国辉看着吕强一脸失望,继续安慰道,“强子别着急呀,李院士不是说了么,过不了多久咱们的第二种型号就能赶上T—34了,甚至比它还强,那么第三代坦克绝对就世界领先了。现在这种打小日本足够了,更何况咱们还有五九式,两种坦克协同作战,我想战斗力肯定是可观的。”
  “我也想到了,只不过咱们那时候部队里最次的就是90式,五九式都是平常作基本训练用的,现在看着这么简陋的产品,你说我能不泄气吗?”吕强解释道。
  “嘿嘿……现在有这些还是不错了,你没看到那些工作人员的高兴劲,你别忘了,这是中国生产的第一辆主战坦克呀。走!咱们到他们那去……”说着,卫国辉拉着吕强向还在忙碌的技术人员走去。
  “卫司令?吕副司令?快集合,快集合,你们看谁来了?”一个正忙碌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两个,马上喊了起来。
  “赵主任,别喊了,我们过来随便看看,怎么样,这些坦克可以交给部队了吧?”卫国辉问道。
  “没问题了,一共十辆,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赵主任脸上掩盖不住喜悦之情,眼睛不时地看旁边的坦克,就像欣赏自己的孩子。
  这时,听到了赵主任的叫喊,不少工作人员都跑了过来,把卫国辉和吕强围在了中间,一个小伙子悄悄的对赵主任说了几句话,那赵主任点了点头,说道:“卫司令,这种坦克是谁设计的?我们问过研究所,他们竟然说不知道,可这图纸明明就是他们给的……”
  卫国辉听了这话,马上明白了这些人又要刨根问底了,心想这要问下去那还了得,难道说是用电脑设计的?不等赵主任继续发问,他就回答道:“研究所的同志可能是怕耽误设计师的工作,所以那么说,还有,我希望大家以后别再去问研究所的同志了,首先是会影响那里同志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一些事情是要保密的,他们即使知道也是不能说的。”
  “这样,我明白了。”赵主任转头问道:“你们明白了么?以后别再去问了。”
  “明白了。”人群回答。
  “赵主任,把坦克的性能简介给吕副司令看看,这些坦克要装备的是他的部队。”
  赵主任拿来坦克的性能指标交给吕强,吕强看着看着,点头笑道:“还不错的,暂时够用了。”
  这种坦克的性能是这样:
  战斗全重 21000kg 
  最大速度 45km/h 
  最大行程 33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1×65 mm 线膛炮; 2×7。62 mm 机枪 
  弹药 65mm:100发 ; 7。62mm:3000发 
  装甲 10…130mm 
  爬坡度 34度 
  通过垂直墙高 1。00m 
  越壕宽 2。80m 
  涉水深 1。00m
  并且装备了简易车载无线电装置,可以和五九式坦克实现互相通讯。当然这些通信装置是基地中制造的,以现在根据地的水平还无法制造,至少要过几个月才能出现实用的无线电产品。
  看着这些数据,吕强还是有点满意的。他心里清楚日本九七式的水平,现在这种坦克对九七式绝对占了不小的便宜。当然和苏联的T—34没得打,不过至少十年到十五年内是不可能与苏联打仗的。等到那时,说不定我们连相当于八八式的坦克都有了呢。
  “强子,这坦克还不错吧?”在卫国辉的宿舍里,两个人又谈起了今天看到的坦克。
  “嗯,还行,咱们的机械化兵团很快就可以形成战斗力了。”
  “你们要加紧训练呀,从收集到的情报看来,日本人在今后半年到一年内对绥远将会有大动作了。”
  “绥远?他们又要来么?小日本上次吃的苦头还不够?”
  “小日本的德行你我还不清楚?这次他们的行动规模恐怕要远大于上一次了。从海关和张家口那边传来的消息,日本人对那一线的压力慢慢减轻了,他们不可能现在就全力进犯山西,那是要等到全面战争爆发才可以。你看,现在长城以北除了集宁察哈尔,只有绥远一带容易突破。”卫国辉指着地图说到。
  “绥远……是呀,集宁和察哈尔是咱们的根据地,日本人在那里吃的亏够大了。他们虽然不机灵,但是还没有蠢得像弱智,如果占领了绥远地区,对咱们根据地的压力就太大了。而且现在那里是国民党的防区,日本人也知道拣软柿子捏呀。”想到绥远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吕强不禁摇头道,“他们精锐一些的部队都在山海关张家口那边,不可能到绥远去。看来绥远危险了,我们恐怕要再帮他们一次了。”
  “不仅要帮他们,最好咱们的部队可以进入绥远,就是外围也可以。省得老给国民党做救火队员。强子,这次我打算让机械化兵团出场了,咱们的新坦克十分适合生产制造,以咱们现在的水平,半年完全可以生产五十辆。到时候咱们的五九式就不要出场了,留着作为秘密武器,这些新出场的足够用了。”
  “五六十辆,可以作为一个小集群用了。绥远附近地势平坦,很适合机械化作战,嘿嘿,小日本也要让你们尝尝中国铁甲的滋味了。”
  “先别陶醉了,强子,你那里要抓紧训练,不光是坦克部队,飞行员的培养也不能落下,还有半年新的高级教练机就能给你们装备了,最多一年真正用来上战场的先进战斗机也就量产了,到时候可不能出现没有飞行员的情况。小甘去德国不到半年就回来,你可别老是心神不宁的,我可要批评你了。”
  “是!头儿,我一定注意,这不是她刚走不久我不习惯么。我一定不影响工作!”
  “想老婆可以,你给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想,白天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你小子看看我,我就从来不想老婆。”
  “哈……我说头儿,你想老婆想谁呀?对了,你怎么不在这找一个?我想卫大司令讨个老婆不是很困难吧。”
  “得得得,免谈,现在我没心思想这个。现在让我挠头的还是怎么和周围的国民党势力相处呢,我可不想打内战。”
  “这些麻烦事还是你自己考虑吧,嘿嘿……那些国民党的老爷官们,我看着就生气。”
  “你生气我就不生气了?除了傅作义和冯玉祥,其他的和咱们打交道的时候哪个不趾高气扬的?还真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呢,有本事让他们也拉部队到山海关去?”
  “对了,头儿,咱们学的历史可是老蒋让傅作义和冯玉祥不抵抗的,可是现在……”
  “还不是咱么跑到这里给闹的,你以为老蒋真想现在打日本人?如果国民党军队撤了,你说咱们会不会乘虚而入?”
  “什么乘虚而入,头儿你说得太那个了吧。应该说咱们去担负抗日的任务。”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咱们不能不管,可是现在国民党不撤,难道咱们把他们打出张家口和山海关?”
  “噢……不过是为了牵制咱们罢了,我还以为它识大局了呢。”
  “他要识大局,东北也不会丢了。他要是支持的话,为什么到现在还见不到支援抗日同盟军的军队?要不是有咱们的支持,山海关和张家口的局势是没法维持下去的。冯玉祥那边对蒋介石是失望透顶了,要不是我劝他,我估计他早就打起咱们的旗号了。”
  “哎……这个蒋光头呀,没法说,还有南方局势似乎也起了变化,头儿,你说红军还会长征么?”
  “我怎么知道?老蒋第四次围剿失败之后到现在也没动静,要按照历史书,现在早开始第五次了。可现在还在集结兵力。不过我觉得红军一定会到陕北来的,咱们现在只有等了,这里距离他们太远了。”卫国辉看着地图,若有所思。
  ————————————————————————————
  首先对一直支持我的作品的读者表示感谢,现在我要向各位说一声对不起,我马上要考试了,在以后一个月里的更新会相当缓慢,希望大家别把我的作品给忘了。
  
                  第二节 时局纷复
  太原位于山西高原,北抵太原盆地北端,东依太行山西侧,西达黄河岸边,南与临汾地区接壤;地貌总轮廓是北、西、东三面环山,中部和南部一角开阔的河谷平原,太原盆地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农业发达。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市,流经 100公里。整个地势北高南低,逐渐倾斜。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平川约占五分之一。
  铁血军占领山西之后,太原盆地就成了整个根据地的大后方。太原周边地区矿产丰富,十分适合发展钢铁、煤炭和化工工业。铁血军的总司令部设在比较靠近前线的大同,而很多政府机关的总部就迁移到了太原。在工作中,卫国辉发现吴广柱在工商业方面很有才能,于是便让他前往太原主要负责那里的工商业和根据地建设,当然了,在上任之前,卫国辉用了不短的时间对他进行培训,内容就是市场经济的那一套,什么生产力基本规律呀,宏观调控呀,平衡发展呀等等,累的卫国辉快要吐血。不过吴广柱倒是不笨,基本上掌握了一些东西,按照卫国辉的话就是,要管理一个国家差十万八千里,管理一个地区勉强够了。经过了这件事情,卫国辉竟然动了直接派特工到红军那边把周总理用非正当手段请来的想法,当然这只是想想了。好在发展计划十分详细,又有卫国辉经常来指导一下,吴广柱的工作也不会出什么纰漏。根据地负责工业、农业、商业、司法、一系列机构也都慢慢的完善起来,框架基本上是按照二十一世纪中国的行政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成功后建立的,克服了种种弊端,是一个十分高效的行政系统。可是在三十年代没有那么多人才,卫国辉便想了一个笨办法,给这些行政人员印刷了大量十分具体的行为守则,办事条例一类的,让他们背熟之后在工作中应用,虽然有点教条,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这么办,试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还是不错的。
  山西省的农作物以两年三熟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和高粱,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区,可以种植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烟草、胡麻等。为了稳定局面,根据地实行比较温柔的土地改革政策,首先规定雇农的最低工资,当然这工资水平在那些地主看来是高了,地主对于自己的土地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照规定价格卖给根据地政府,第二种是雇佣农民耕种,但是要付给农民工资,而且农民必须是自愿的。这个政策适用对象是那些在群众中间口碑不错,没有什么恶行的。对于那些平日里作恶多端,恶行累累的一般就直接没收土地,交给司法部门处理。政府把土地按照很低的价格卖给农户,一时没有那么多钱的,就等以后有了再说,由于政府出卖的土地的价格十分低,那些农户基本上一两年就还清了。通过政府的引导,把拥有土地农户几户结成一个互助组,主要解决单一农户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农具的问题。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热情十分高涨,再加上农业科技部门大力推广科学种植,山西的农业出现了空前的大丰收局面。生产的粮食政府收购一部分用来作为储备粮和市场调控之外,其他的鼓励农户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再用赚得的钱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
  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市场上规范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轻工业的发展。根据地政府的主要精力事发在重工业上的,对于轻工业的投入力度不大,政府起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调控和监管,目的是培养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政府对于轻工业部多地投入主要是放在了一些日用生活必需品上,如火柴、肥皂一类。科技部门还给了轻工业的老板们不少的技术支持,由于有最低工资收入的规定,为了减少雇员,那些小老板们都十分愿意从科技部门那里买技术,或是从政府控制的机械厂中买先进的设备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