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段岁月 作者:月冷风鸣
据地需要的设备。买的主要以用于实验室里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根据地的研究所不能总靠基地里面的资料过日子,科研人员以后必须能够自主地进行研发,这样为以后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沉积了足够的后劲。根据地的人才还存在很大的缺口,甘风仪一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拢人才。在一九三四年是犹太人遭受大规模迫害开始,第三帝国建立的一九三三年,纳粹党规定犹太人不得竞选公职,不得担任文职官员、不得在新闻界、广播业、农业、教育界、戏剧界、电影界工作。一九三四年,犹太人被赶出交易所,后来又禁止犹太人从事医药业和商业。对于大多数生活在欧洲的人来说,中国是一个远在东方的神秘国度,虽然很多犹太人对于中国不了解,但是处于当时朝不保夕的情况,见到有国家愿意接收自己,并且愿意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不少人背上行囊决定随甘凤仪一道到中国去,这其中有工程师,教师,医生,和一些商人。为了避免过于招摇,这些人一般是以十几个人为一组,每组都带着一些设备,分批来到根据地,甘风仪在第一组回来向卫国辉汇报情况,并安排接应以后小组的到来工作。
远远的,吕强看到甘风仪一行十几个人走来,立刻兴奋得跑了过去,看得站在他后面的卫国辉连连摇头,暗道:没想到这小子能跑得这么快……
“凤仪,你可回来了,可想死我了……”说着,吕强就张开双臂紧紧的抱住了这个让自己朝思暮想了这么久的心爱之人。
甘凤仪见吕强看到自己后如此激动,刹那间整个身体都被充满了幸福的感觉,真想就这么在自己的男人怀里不出来,不过她马上意识到周围的人,对着吕强的耳朵小声说到:“强哥,旁边还有人呢……”
吕强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松开手,看着甘凤仪带来的这十几个人,那表情尴尬极了。不过他脸皮还算够厚,笑着对这些人说到:“大家好,我叫吕强,欢迎来到根据地。”说完他突然想到眼前的这些是外国人,于是又用英语说了一遍,他这憨憨表现把这些人逗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强哥,他们都听得懂简单的中文,英文反而有的人听不懂……”看到吕强的尴尬样子,甘凤仪也忍不住笑了,“来,我来介绍一下。首先是我们漂亮的丽莎小姐……丽莎,这就是吕强。”
吕强注意到人群中除了甘凤仪还有一位女性,肯定就是丽莎了,于是向她笑笑。
丽莎回以微笑,操着不甚流利的汉语说道:“你好,你是吕强,凤仪总是提到你,她很想你的……”
吕强听到这话,脸变得像红布一样,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甘凤仪的表情也变得不自然了,那个丽莎则看着眼前这尴尬的两个人,偷偷坏笑。
这时候卫国辉走了过来,看到这场景比较奇怪,笑着问:“怎么,大家到了门口都不走了?”
他这样一来刚好给吕强和甘凤仪解了围,甘凤仪的脸色马上恢复了正常,走到卫国辉面前,“啪”的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司令,任务完成……”
“好了,小甘,现在就先别忙行礼了,赶快给我介绍一下吧。”
“好的,头儿。”甘凤仪恢复了往常的样子,“这位是丽莎小姐,在德国是中学教师;这位是登森先生,建筑工程师;这位……”到了最后一位,甘风仪顿了顿,介绍道:“这位是麦克斯先生,在德国是潜艇学院的高级教官,因为反对纳粹的人种政策遭到迫害,这才来到这里,丽莎是他的未婚妻。”
听完介绍,卫国辉大致明白了这些人的特长,也估计出那个麦克斯一定因为丽莎是犹太人的缘故才遭到迫害的,他走到麦克斯面前伸出手用德语说道:“你好,我是卫国辉,很高兴认识你。”
“你好,我听甘小姐说过你,你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
“过奖了,只是尽力争取胜利罢了。”
听了这话,那个麦克斯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钦佩。
卫国辉对着大家道:“一路辛苦,这里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一切,请随我来。”
一行人来到根据地准备好的住宿地,这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大家都十分满意,在这些客人忙碌的时候,卫国辉,吕强拉着甘凤仪问起了在德国的经历。甘凤仪的口才十分好,听得卫国辉和吕强后悔没有自己亲去德国。
当谈到麦克斯时,卫国辉不禁喜上眉梢:“小甘,把这个麦克斯带来可是天大的功劳,咱们以后肯定要发展海军,我就想了:‘等咱们有了出海口的时候,面对的应该是小日本的舰队。咱们的海军怎么发展?上来就和他拼水面舰艇是不行的,大型水面舰艇建造起来太慢了,咱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见效最快的就是先打造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来弥补咱们水面舰艇的不足。咱们基地里这方面的资料多的是,虽然现在的工业水平不可能造出像咱们那时的“超静音宋级”潜艇,但是足够制造出在这个时代极端难以探测的水下杀手了,难以解决的就是人员的训练。’现在,嘿嘿,天上掉下宝了,德国潜艇学院的高级教官!人员训练问题迎刃而解了。”
“头儿,你看我立了这么一个大功,是不是应该有些奖励?”
“当然了,要什么奖励?自己说。”
“等我收拢的人员到齐了给我们放几天假怎么样,头儿?”
“你们?噢……明白了,这个嘛,咳咳咳咳……”卫国辉装模做样的咳嗽起来,看着他们两个问道,“你们放假,咳……先汇报一下要做什么……”说完怀坏的看着他们两个。
“头儿,你怎么了?受风了?来,我给你捶捶背……凤,也来帮忙。”吕强看着卫国辉,表情做得十分诚恳,但是两只手却攥着拳头。
“别别……开个玩笑,等他们人齐了,给你们两个人五天假期,够了吧,不能再多了,咳……我要为你们两个人的健康考虑……”卫国辉说着说着又不正经了,“你们干什么这么看着我?算了,我不当灯泡了,先走了……”说完马上溜了出去。
卫国辉走了,甘凤仪摇了摇头:“头儿还是这么没个正经,他也该有个人来管着了。”
“是啊,凤,咱们两个以后帮他找一个贤惠的,免得头儿老拿咱么开涮。”说完看着甘凤仪,轻道,“凤,现在你看看周围没有人了……”
甘凤仪俏脸一红,低着头靠在了吕强的身上。
……
—————————————————————————————
忙着考试,一直没时间,先发一小段,免得大家把我忘了,嘿嘿:)
第四节 战鹰出世
犹太人的到来给根据地带来新的活力,他们很快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其中一些学者对根据地的行政系统很感兴趣,他们发现这是一套非常高效的系统,而又和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经过这些学者的仔细研究,发现根据地的行政系统和西方的行政系统比起来更加优越。他们有的人找到卫国辉,希望进一步了解这套系统以便以后可以在未来自己的国家里实行,卫国辉在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后忽然想到:“天哪,这不会出现一个红色的以色列吧,虽然以色列基本不会共产党执政,但要是依这样一个构架建国的话,嘿嘿,恐怕以后他们是绝对的亲中了……”
铁血军的潜艇学校也成立了,由麦克斯担任校长,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一批可以带学生的教官,当然现在没有真正的潜艇,课程主要是理论课,不过工厂正在赶制一艘仿真的潜艇模型以便在理论课程完成之后可以让学员们实践,不至于等真的上艇了对潜艇太陌生。
这天,卫国辉听到了新型飞机的样机已经出厂,马上就可以装备空军的消息,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到空军训练基地。这时正值午后,天气十分晴朗,湛蓝的空中偶尔飘过几缕浮云。在训练基地的上空,两架飞机正在进行单机的对抗训练,在阳光的照射下,飞机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飞机飞得很快,地上的影子也跟着飞速的前进,让人眼睛有点花。这两架教练机是第一代的改良产品,加大了发动机的马力,不过是双翼机,在卫国辉眼里还属于老古董哪一级别。那两架飞机上下翻飞,互不相让,都想占据空战中的有利位置,但是两个驾驶员的技术水平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在一次拉开了距离之后,两架飞机竟然头对头飞去,就像要把对方撞下去一样,看得卫国辉都有不由得心惊:难道这里还训练神风特工队的手段?正想着,却发现两架飞机竟然几乎提着肚皮相互飞过,原来他们是在演练一种“拚刺刀”的对头攻击技术。
在训练场的远端,停着几架崭新的飞机,这便是新型飞机。在飞机的四周围着一圈学员,正在听中间的技术人员讲解飞机的性能。卫国辉也凑了过去,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谁也没注意到他们的大司令来了,站在外围的见到卫国辉,刚要通知大家,卫国辉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指一指里面的讲解人员,又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那学员到也机灵,明白了他的意思,继续听里面的讲解,只是站的更直了。
这新式的飞机不用说,正是王刚早设计好的,不过直到这时根据地才有了造这种飞机的工业水平。这种飞机在这个年代里显得十分前卫,竟然使用鸭翼布局,螺旋桨在后面,是推进式结构。大马力的发动机,配上先进的气动结构,使这种飞机的机动水平非常的高,速度绝对可以创造世界纪录,战斗型的理论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600公里,强于小日本还没出来的“零”式,综合性能与美国未来的“野马”式相若,但是它的机动性和可操作性是那些正规布局的战斗机没法比的。对于这种“鸭”式布局,卫国辉记得在后世这种布局的战斗机中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来克服一些固有的缺点,通常需要机载电脑的帮助,现在根据地还不能做这种复杂的电子产品,不过听那技术人员的话,这飞机在气动外形上还有一些独特的设计,使飞行员可以大胆的做高机动战术动作。听到这里,卫国辉不禁对王刚佩服起来,只靠巧妙的设计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这王刚不愧“天才”两个字。第一批样机有两个型号,空中战斗型和对地攻击性,其中对地攻击性的翼展略大,装甲比空战型厚实了不少,尤其是关键部位的护甲更是着重加强,其中装甲最厚的地方是座舱和发动机,并且用上了根据地第一代合成金属材料,飞行员就像坐在一个装甲浴缸里,除了二十三毫米以上口径弹药的直接命中可以造成击穿之外,没有其他地面武器可以威胁到飞行员。座舱采用并列式布局,一名武器手和一名飞行员,这种并列式的座舱十分有利于对地攻击时人员的配合。两种飞机的武器系统也十分强大,空战型配备一门射速很高的双管23毫米航炮和两挺12。7毫米航空机抢。对地攻击型号的火力更是恐怖,机炮换成三管37毫米航炮,使机头下面鼓起了一个大包,里面伸出三个炮管,就像一条吐着信子的大蟒蛇,在两翼上装了四挺机枪,两挺是12。7毫米口径另外两挺是7。62毫米口径,而且在翼下还可以挂四枚航空炸弹。这两种飞机好是好,可是以现在根据地的水平制造的却很缓慢,一个月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只能生产空战型6—8架,对地攻击型2—3架,只有等工厂规模扩大或者使用更加先进的加工设备才能加快生产。卫国辉算了算,依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工厂扩大不是不可能,可是那就可能造成财政上的一系列变动,根据地的财政计划是经过精心制定的,每一分钱的使用都经过精打细算的研究,改动的余地很小,只能寄希望于设备更新了。现在机械研究所的新式机床正在攻关,相信再有半年就可以用于生产了。嘿嘿,估计在两年之内,中国的上空就要由中国人自己主宰了。
卫国辉悄悄的从空军基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着墙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东北三省依旧沦陷在日寇手中,山海关和张家口的国民党军队与日均相持不下,不过在那两个地方的日军显然没出全力,由情报显示日本国内不断运兵到东北,日本人还在积蓄力量,现在北方最大的漏洞在绥远,傅作义是绥远主席,可他现在却在山海关拖不开身,留在绥远的部队战斗力很弱,现在日本人又在向那里施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行动,可是人家不说,我们总不能不请自到跑到绥远去。绥远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得了绥远,我们的装甲部队就可以直指东三省,一旦绥远有失,根据地的北方防线就出现了一个缺口,这不仅根据地的压力剧增,而且对北方的抗日局势大大不利,估计傅作义也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