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
明朝的海上贸易,是不收税的。福建茶叶每年的贸易额达百万两白银,一年的茶叶税,却只有三十多两银子。由此可见一斑。但是,要是在船上查出违禁品,则可以整艘船货物都没收,甚至是追究货主的责任。这就是江阴巡检司的权力所在。什么叫违禁品?没有明说,都是江阴巡检司说了算。这样一来,可以操作的余地,就很大了。
最多的违禁品,自然是输往日本的货物了。明朝开海禁以后,上谕有一句话,叫做“沟通东西,往来西夷!”这句话很有考究。为什么那么有考究?因为日本不在其中。上谕故意漏掉了“东夷”两个字。简单的说来,就是你可以和西洋人(西夷)做生意,但是不得和日本人(东夷)做生意。你要是将货物运往日本,就是违法,我就可以扣你。
万历年间,明朝军队和日本军队在朝鲜,狠狠的干了一架。结果,日本军队被打得稀里哗啦的,一败涂地。几个在日本国内所谓的军神,都被揍得鼻青脸肿,丢盔弃甲的跑回了国内,连呼大明不可战胜。日本人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吉,也气得吐血,很快就郁郁而终了。倾全国之力,还不如大明朝的一个巴掌,也难怪猴子也要吐血身亡。
此后,日本一直不是中国的通商伙伴。为什么?记仇呗!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再次爆发。万历皇帝的眼光是很准的,始终对日本人不放心。他的意思很简单,谁都可以和大明朝做生意,但是你日本就不行。我就是要封锁你,让你无法发展。
随后,无论是天启,还是崇祯继位,都延续了万历皇帝的意志。日本一直无法和明朝正常的贸易。虽然不断的有货船悄悄的往日本跑,其实都是无法上台面的,真要拿出来说,是违反法令的。杀头抄家,有的是光明正大的理由。
郑芝龙的海上利润为什么这么丰厚?就是霸占了日本的市场。他非常的巧妙的占据了这个空当。朝廷当然知道这位海盗头子的事情,不过,他们也是拿郑芝龙没有办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郑芝龙也是个大大的汉奸,还是日本人的汉奸。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不和日本人做生意,日本人的银子,都让西洋人给抢走了,那也是天大的损失啊!
嘉靖海禁的时候,日本刚好是战国时代,需要的军事物资非常多,由于大明朝不输出物资,他们只能从西洋人那里买,什么铁炮之类的,都是葡萄牙人贩卖过去的。葡萄牙人在和日本人的生意中,着实是赚了不少的银子。要是这些银子被大明朝给赚了,那也是不错的选择。白花花的银子,凭什么送给别人,自己不要啊!
其实,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根本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唐代在白江口给打了一顿,从此再也不敢说什么日出东方,日照天皇,每年都乖乖的派来遣唐使。宋朝的时候,也乖得要命。只有到元朝的时候,什么神风,让日本嚣张了一下。结果,到明朝,又被结结实实的打了一顿,连猴子都给气死了。
可惜,到了满清,又不争气了,让日本人将新仇旧恨,都全部发泄回来了。以前都是日本人往中国送银子,唯独满清是往日本人手里送银子。可见,日本人能对付的,也就是中国的异族政权罢了。嗯,常凯申不算,他的政权,从来没有稳定过。
……扯远了。
江阴水上巡检司,就是以沟通日本为借口,勒索过往商船。要是有关的孝敬,没有及时的送到,就要扣货物,扣船,乃至扣人。一般一个月下来,巡检司都会扣押两三艘不懂得规矩的商船。商船的主人,得知了门道以后,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自然会乖乖的送上孝敬。因此,自从巡检司成立以后,还没有失手过。
但是,对于巡检司为什么要扣留沈凌菲的三七,那些幸存的巡丁,却是一无所知。对于苏州沈家,他们是知道的。以前,沈家的船经过,他们都是自动放行的。唯独这一次,是上头的直接命令,要求拦截沈凌菲的船。带队的人是崔建石,或许他知道内情。可惜被张准打死了。
这个问题,还要到江阴去找答案。
航行了大半天的时间以后,福海和宁海两艘船,终于慢慢的靠近了江阴。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就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朝,江阴就已经相当的出名。诸如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更有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
崇祯自杀以后,清军南下,屠戮江南,江阴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可见,江阴人的血性。
不过,此刻的江阴,在张准的眼内,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无论多好的地方,有巡检司这样的衙门在,都要发臭了。他到来不是欣赏江阴人的,而是来找巡检司的晦气的。
事实上,一路上,来往的商船,都下意识的躲避福海和宁海,生怕他们两艘船靠上来。由此可见,巡检司在商人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有这么一尊拦路虎横在这里,凭空抽掉几百两的利润,有哪个商人愿意啊?
杨国华笑着说道:“他们将我们当做是巡检司的人了。”
张准淡淡的说道:“我们不是巡检司的人吗?”
杨国华忍不住笑。
除了桅杆顶端的两面红旗,福海和宁海,在外观上,并没有任何的变化。从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要是张准他们换上巡检司的服饰,随便拦下几艘商船来,对方还不得乖乖的送上孝敬?
“大人,江阴码头就要到了。我们是停泊在民用的码头,还是停泊在巡检司的专用码头?”有海军军官前来请示。
“停靠在专用码头。”张准沉声说道。
海军军官答应着去了。
很快,福海和宁海,都开始调整航向,向巡检司的专用码头靠过去。江阴位于长江的南边,码头当然也是在长江的南面。船只调整了航向以后,就是顺风行驶了。被风一吹,福海和宁海,速度顿时加快,长江南岸很快在望。
“准备战斗!”
张准冷峻的喝道。
两艘船上的战士,都握着武器,严阵以待。
第320章关门打狗
很快,巡检司的码头,就出现在张准的千里镜里面。港口相当的宽敞,足可以停泊十几艘大型的船只。眼下,港口里面就停泊着好几艘船只,外观有很大的差异,看起来都是被扣押的商船。果然是生财有道啊,只要扣着这些商船,银子还不是流水一样的送来!
他再仔细的打量四周,发现不见巡检司其他的三艘巡逻船,可能是到外面去拦截商船去了。干活如此的积极,可见油水的丰厚。在大明朝,干活如此积极的部门,可是非常罕见的。
千里镜转向港口的西面,那里就是巡检司的衙门了。江阴巡检司的衙门,并不是非常的雄伟,像是个土围子,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大概有差不多三丈高。这么高的围墙,对于一个衙门来说,绝对是罕见的。因为,即使是南京城,围墙也不过是五六丈而已。
杨国华解释说道:“应该是倭寇肆虐的时候,修建起来的。”
张准点点头。现在距离倭寇肆虐的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但是,这些围墙,还确确实实的存在,可见它的坚固。毫无疑问,这些围墙,将给只有轻武器的虎贲军,带来一定的攻击难度。尽管他准备了为数不少的炸药包,却不舍得现在就拿出来使用。来一趟江南不容易,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准备靠岸!”
“做好战斗准备!”
连串的命令,再次发布下去。
福海和宁海,缓缓的靠上右侧的码头。
这时候的码头上,有几个巡检司的官员,正在优哉游哉的看着福海和宁海靠岸。看样子,他们的心情都很不错,好像是看到了丰收回来的同伴。他们的眼神,似乎也有些问题,居然没有发现两艘福船桅杆上悬挂的红色的虎贲军的军旗。
发现福海和宁海进入港口,他们都很自然的打招呼。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是在庆祝福海和宁海满载而归。事实上,每次福海和宁海出去,从来都不会空手返回的,每次都是捞得盆满钵满。否则,巡检司哪里有钱来建造这两艘崭新福船?
“崔建石,你怎么回来了?”
忽然间,从衙门的围墙里面,出来一个官员,高声叫道。
看他的服饰,似乎和崔建石的差不多,想必是同一个级别的官员。崔建石是江阴巡检司的副巡检,这个人大概也是副巡检。因为根据俘虏的供述,廖大可大腹便便的,眼前的这个官员,却是瘦削瘦削的,好像从来没有吃饱过的样子。
福海和宁海,自然没有人回答。
那个官员好奇的叫道:“崔建石,搞定沈家的小娘皮没有?财色兼收了吧?这一次,你要成为苏州沈家的上门女婿了啊?赶紧将你家的黄脸婆给撵了,将沈家的小娘皮娶过来,分一半沈家的财产。沈凌菲白白嫩嫩的小娘皮,又会赚钱,多好啊!”
说话间,很猥琐的笑起来。
“砰!”
突然间,一声枪响,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随即,他的身体,好像烂泥一样,萎靡坐在地上。
张准随手放下虎贲铳,嘴角边不屑的冷笑一声。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枪声跟着大作。
一颗颗的米尼弹,呼啸出去,将码头上的官员,都全部打翻在地上。那些官员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已经被狙击手一枪击毙了。
方贺和刘栋率领的两个水兵作战分队,根本不等跳板放下来,就直接从甲板上跳了下去,向衙门快速的冲过去。张准一声枪响,巡检司衙门里面的人,顿时意识到不妙,急忙关闭大门。他们的反应,比一般的明军,要快捷得多了。方贺和刘栋冲到大门前,发现大门已经紧闭,只好暂时散开,寻找可以翻越的位置。
“嘭!”
“嘭!”
跳板很快被放下。
虎贲军的战士,好像潮水一样扑上岸来。
张准也很快来到了大门的附近。大门紧闭,里面依稀可以听到有人大声吆喝的声音,应该是里面的巡丁被惊动了,正在部署防务。江阴水上巡检司,并不是正规的军队,但是,他们自身的武装力量,却是相当强大的。清一色的飞鸟铳,比一般的明军装备还要好。
此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巡丁都是得到好处的,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各级官员的亲戚,相互间利益交错,藕断丝连,很容易抱团,所以,凝聚力比较强,不同一打就散的明军部队。
可能是因为防止倭寇的缘故,巡检司的大门,相当的坚固。张准尝试着推了推,没有丝毫的动静。入手的感觉,竟然好像是铁门。这样的大门,即使动用炸药包,恐怕没有二三百斤的黑色火药,是炸不开的。毕竟,黑色火药的威力,和TNT相差太远。至于檑木……还是算了。要是檑木能轻易撞开,铁门就不是铁门了。
“大人,那边有一个缺口。”
刘栋急匆匆的跑来报告。
原来,周围搜索的战士,很快在西面的围墙上,发现了一处缺口。准确来说,不是缺口,就是围墙矮了一半左右。张准来到那个缺口位置观察一下,发现缺口的围墙,大约有两丈高。只要有东西辅助,还是可以爬上去的。
“搬梯子!”
“翻上去!”
张准毫不犹豫的说道。
很快,船上的木梯,就被搬了过来,架在了围墙上。这次南下,张准的准备,还是相当充分的,除了携带足够的弹药和云南白药之外,还携带了大量的简易的攻城工具,例如梯子之类的。总共是十二把梯子,都全部搬出来了。结果,高度刚刚好。
“上!”
张准挥挥手。
李蒙浩率先爬上去。
“砰!”
他人还没有到上面,里面已经传来了枪声了。
看来,里面的巡丁,也开始组织起来,准备反抗了。相对于卫所的明军而言,这些巡丁的战斗素养,反而更高一些。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的反抗劲头,也要比一般的明军更强。他们直接站在院子里,对着围墙上方不断开枪。飞鸟铳射出的弹丸,不断的打在围墙的上面,溅起一阵阵的灰尘。
李蒙浩终于爬到楼梯的上面。他探头看了看里面的情况。结果,脑袋刚刚冒出来,好几发飞鸟铳的弹丸,就打在他的附近。飞溅起来的泥土,甚至溅入了他的眼睛。他急忙低头,揉揉眼睛,将泥土揉出去,然后再慢慢的探头,寻找机会举枪射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