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剧同人)[综]废后不易 作者:闲敲灯花(晋江银牌推荐vip2014-11-12完结)





论日嚣尘上,更难自圆其说。
    讷敏暗自好笑,这萧淑妃的计谋虽简单,但粗暴亦有粗暴的好处,一力降十会,反而更难处理。心里如何舒坦畅然不提,当李治来宫中说话时,自是一脸的苦恼叹息。
    “此事都怨妾思量不周,未曾打点妥当,如今……大家可有何打算?”
    “朕亦不知,该如何安置为上。”对于武氏,李治心里自是有情的,本想着与她好生相守,却不想竟传出这等风语,叫他好生为难,“朕,不忍委屈了她。”
    “只要大家有心,如何能委屈了谁?身为女子,所求的,不正是个有心之人?”这些时日,讷敏亦是有几分了解,李治虽多情,但并不昏聩,更不是那等为博佳人一笑而罔顾天下苍生的君主,“能得大家这般相待,想来武……姐姐亦是知足的,怎还忍眼看着大家为难至此?”
    “更何况,这些个闲言碎语,待大家看到武姐姐的为人,自会消散的。妾往后,也会好生约束宫人,不叫姐姐难过。”讷敏略停顿了片刻,有些犹疑地又道,“只不过,妾一介妇人,怕是帮不上大家旁的了。”
    李治虽知她只是在宽慰,可这暖心的话儿,字字句句向着自己,不曾有半句埋怨,自是熨贴无比,哪还会强求旁的?
    “有梓潼替朕主持六宫,朕无后顾之忧矣。”
    讷敏抿唇笑着,却也言出必行,连敲带打地一番整顿,后宫里再无偷奸耍滑、妄议是非之人,亦叫李治放心满意。
    便是萧淑妃也不再如平日那般嚣张骄横,硬要跟讷敏争锋,而是规矩地约束着承香殿宫人,一副谨遵皇后吩咐的恭顺样儿,叫那些个盼着两人再起争执的瞠目结舌,跌碎了一地的诧异。
    “那些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真当本宫是那些个没脑的?”萧淑妃鄙夷地笑着,她能从一介良娣到今日宠冠六宫的萧淑妃,怎会是那莽撞愚钝之辈?此事,私底下如何,无人在乎,可明面儿上,有大家在她背后站着呢,她又怎会去做那唱反调的出头鸟?
    皇后亦是好运,竟然摊上这等好事,接着整顿宫人,不知道打发掉了多少眼线钉子,这偌大的后宫,哪处没安插上她的人?
    不过,亦是十分知趣的,不曾插手半分承香殿。
    这份情,她亦是心领了的。
    “这萧淑妃,真如娘娘所说,除了整顿承香殿,再无旁的半分动作了。”
    “能承宠这些年,又怎会是个蠢笨的?”陆风仪叹息般的奉承,不过是得了讷敏淡淡地抬眸一笑,“虽无大智,可小慧,还是有几分的。这番闹腾,虽说真的打压到了外头那个,可也让进宫之事,更加无疑了。放她进宫,这步棋,也不知究竟是活是死了。”
    “大家如此在意,她又怎会进不得宫?”陆风仪笑道,“她跟萧淑妃争得愈狠,亦能叫萧淑妃消停些,娘娘也少操些心不是?”
    “世事无常,你这念头,怕是该改改了。虽说眼下与我无碍,可后来的事儿,谁又能说得准呢?”讷敏摇头道。若非错估了形势,那王皇后又怎会落得那般不堪的下场?只可惜,她并非那等妇人,未雨绸缪四个字,更是深深刻在了骨子上,“听闻族兄在安定任上,留老母在家,你与我去内库取些得用的走一遭罢。”
    “可大长公主那边……”
    “家族昌隆,一枝独秀有何用?惟有百花齐放,方是长久之道。前回阿娘来时,我亦同她提过,便是旁支庶脉,亦是我王家人。”
    陆风仪心头一紧,忙应道:“喏。”对于此趟差事,更是谨慎在意了起来。既已同魏国夫人提过,却又单独吩咐自己,对于这位的重视,自是无需再提。
    后妃之间无甚矛盾纷争,后宫自是太平无事,可前朝,却如投石于镜湖,激起千层浪。
    “武氏乃先皇亲封才人,不过三载,却已有误国之兆,传扬出去,如何服世人?如何对先人?圣人请三思!”
    “此妇不思为先皇祈福,却知媚上惑主,如此女子,当需严惩,给世人以教诲。”
    “天家无小事,圣人若执意如此,上行下效,谈何孝廉节义?”
    有些个性烈耿直的,甚至在太极殿上触了柱,闹起了死谏,虽及时救了下来,未出大碍,可这般大闹,沸沸扬扬的,更叫李治头疼不已。
    讷敏冷眼旁观了几日,眼看事已至此,若是再闹,恐难收场,便频频邀请了几位重臣夫人进宫,又亲赐膳食共进,席间,叹道:“因一家之事,而致朝野浮动,令人扼腕。”
    宴毕时,更携了长孙夫人的手,殷殷道:“多日不见舅母,本宫甚是想念。只因宫门相阻,内外有别,更恐舅母诸多礼数,虽是常理,却也叫人不得不生疏,更添无奈叹息。”
    长孙夫人笑应道:“皇后这般说,倒叫妾身无颜了。”
    闲话几句,亲送至殿外阶下,笑看着众人离去,讷敏方回转入殿。此番设宴,众人目光之所及,有些话,她亦不便直言,这般云山雾罩地提点,只盼着能有些用处。
    素日里,王皇后待自己,虽有敬重,却也是疏离的,忽然拉着自己聊了好些话,长孙夫人心里也有几分疑惑,回到府里,便忍不住同长孙无忌提了几句。长孙无忌何许人,哪能听不出其间深含的言外音:“皇后只与你说了这些?”
    “可不是,妾身这会儿还迷糊着呢,天家事便是天下事,怎能算是一家私事?”
    “皇后这是叫我们收手,权当是家事来处置哪。”此番进谏,长孙无忌心里虽不赞同,却只推波助澜,并未站出来,此刻听王皇后这般一提点,亦是不免感慨,“内外有别,好一个内外有别!只可惜,可惜了……”
    长孙夫人虽有些不解,可自家老爷在可惜什么,却是十分明白的,便宽慰道:“老爷不必替娘娘可惜,依妾身看,各人有各人的福缘,皇后这般贤惠,总是有后福的。”
    长孙无忌点头应了一声,又埋首案牍间。见他如此,长孙夫人自是会意,悄悄掩了门,往厨房置办了些许粥食,差人送往书房,便径自回屋子不提。
    如长孙夫人这般回府的自不在少数,为官者又哪有不心思灵透之辈,细细琢磨一番,亦知事不可违,倒也消停了几分。如此,叫李治也着实松了口气,为安群臣之心,更亲下诏书,许诺武氏一生,位不过三品,亦算是个交代。
    得了李治的允诺,讷敏也算是投桃报李,极贤惠地提议,愿差人往感业寺,迎武则天入宫。闹到这份上,李治也不好自己接人,有讷敏出面,也算是再好不过的结果,自是满口答应,更是忍不住同身边亲近的内侍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当有人将这话儿传到安仁殿,讷敏不过是付之一笑罢了。
    站在高高的玉阶上,望着西边那残阳如血,悠悠地想道:如今这局面,也算是皆大欢喜,各有所得,只不知感业寺那位可否满意了。

  ☆、第58章 安仁觐见

如此差强人意的结局;亦出乎武则天的意料:位不过三品;她要的;从来都是……
    可事到如今;又能何解?
    换上心爱的石榴裙,坐在四辕马车上,听着车轱辘在官道上平稳地转动;武则天默默地想道:惟有且行且筹谋了。
    站在太极宫外,犹记得多年前;她亦是满怀期望、踌躇满志欲博一番天地;却不想随侍天子十二年;却只是区区五品才人;湮灭在太极宫中,未能给自己带来荣耀显赫。
    这一次,她一定不会再输。
    见她立在宫门前出神,身前指引的宫女忍不住轻声提醒道:“武美人,还请这般来,莫叫皇后娘娘久等了。”
    收回视线,武则天温声笑道:“劳烦姐姐带路了。”
    那宫女连称不敢。
    新人入宫,觐见皇后是常理,也是祖例。若是平时,或许并非多显眼,可今日,进的是武美人,尚未入宫便已震动外朝内宫的武氏,先皇的才人,莫说是妃嫔,便是那些个内侍宫女,也少有不好奇,不在意的。
    而安仁殿里,自是一派喧闹不已。
    看着殿下一应燕瘦环肥的莺莺燕燕,难得得齐整,讷敏心里暗自好笑,这是三堂会审,提防起狼来了的意思么。只是,这般阵势,莫说是吓退,便是在那武则天心上留些涟漪,都不够瞧呢。
    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儿,终于,听到宫人来报,道是武美人到了。
    便是讷敏也略略动了□子,对于武则天,她亦是久仰大名,铿锵一见,如今能瞧见真人,亦有几分好奇的:“宣。”
    宫人领命而去,悠悠地唱和开来,不多时,便瞧见一位体态修长、娥眉轻扫的女子将一地的光晖抛之于身后,步履轻盈而从容,待行至殿中,裣衽下拜道:“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福。”
    目光在那嵌了和氏暖玉的小帽上略一顿,讷敏微微抬手,笑道:“不必多礼,坐罢。”
    早有机伶的宫人搬了绣墩,度其位次,安置妥当,抬头一看,恰是徐婕妤之后。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就古怪了起来,在徐婕妤与新晋的武美人之间流连,更有甚者,悄悄抬眸打量几眼正位上的讷敏。
    那新得的皇子,究竟是如何一回事,虽不曾有人明言点破,可其间的弯弯道道,有心之人亦不在少数,只不过,帝后这般说,众人也只得这般信。眼下遇到了正主,又是这般微妙的位子,哪还不使劲儿地打量,只盼着能寻出些端倪来。可惜,视线往复间,却见三人皆是如常坐着,仿佛这一切,不过是轻风拂过杨柳,风过无痕罢了。
    “武……姐姐亦算是新人,新人入宫,自是桩喜事。”讷敏并未出言打破这诡异的平静,任由视线交汇,片刻之后,只微微正了些身子,抬了下手,示意陆风仪将早已备下的礼物端上来,艳丽精巧的石榴花开珊瑚座屏,更是有心,“不过是本宫些许心意,还望姐姐日后,好生侍奉大家,早日,会大家添个一子半女的。”
    武则天垂睑起身,谢礼道:“多谢皇后娘娘,妾明白,定会谨遵娘娘懿旨。”
    “既已入宫,便是自家姐妹,哪用得着这般处处见礼,反而生分了不是?”讷敏眸色微微一闪,脸上仍含着温婉谦和的笑,“若叫大家知道了,还以为本宫多事,叫你委屈了。”
    一旁的萧淑妃忽然掩面笑了起来,乌墨鬓间蝶恋花金钗垂着长长的琉璃苏子一晃一晃的,衬着那张妩媚多姿的脸越发明艳动人:“皇后待人最是宽和不过,怎会委屈了谁?武才人初来乍到不懂这个,以后时间长久了,自然会明白娘娘的苦心。”
    众妃又是一怔,这萧淑妃是转了性子还是怎的,竟附和起皇后来了?
    再看向武美人时,又添几分警醒。
    “淑妃又记岔了,大家亲拟的封号,武姐姐又是这般千娇百媚的美人儿,才人二字,往后,可不许再提了。”讷敏如何听不出她的讽刺,也乐得两人这般争锋,可听着萧淑妃越说越张扬,唯恐当真犯了忌讳,便轻描淡写地斥了一句,“如今武姐姐既已进了这宫门,便是你我的姐妹无疑了。”
    “倒是我记错了,还道是以前呢。只可惜,这美人,已经是正四品了。”萧淑妃拿着绣花手绢儿捂着嘴咯咯地笑开了,那眉梢间的得意飞扬,明媚得刺目,“啧啧,这么快就四品了呢,往后的日子,却是少了许多滋味。”
    如此明晃晃的讽刺,叫武则天袖底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却仍维持着面上的平静:“叫皇后娘娘为妾费心了。”
    “本宫也不过是动些嘴皮子,哪有什么费不费心的?只可惜,本宫也是个无用的,只怕是委屈你了。”讷敏笑着宽慰了两句,又对萧淑妃道,“你啊,也少说两句,今儿武姐姐头一天进宫,若是唐突了美人,可就成了你的不是了。”
    “哎呀呀,真真是该打,要是热闹了武美人,往大家跟前一闹,我那承香殿,怕就再没人气儿了。”萧淑妃唇角一掀,虽说着懊恼的话儿,可脸上却不见半分焦急,仍是笑意盎然的,半侧着头,直剌剌地打量着武则天,竟有些说不出的轻蔑嘲弄。
    讷敏笑着撇了眼萧淑妃,回头又对武则天道:“武姐姐不必理会她,淑妃这张巧嘴儿,可是出了名儿的,本宫是说不过的。” 说着,也不待她如何作答,便唤了陆风仪吩咐几句,又同众人笑道,“前儿得了些果子,叫人渍了几日,昨儿刚呈上来的,本宫觉得味儿不错,大家也都试试味儿,若是喜欢,回头本宫叫宫人们多置备些,这会儿天热了,吃点儿果子开开胃也是好的。”
    “皇后娘娘的赏赐,自然是极好的。”
    众人又是一愣,犹疑地看向刘氏,平日里极谨小慎微的,难得开口,却不想今儿也不一样了。被这么一打量,刘氏有些拘谨地挪了挪身子,微微垂着首,极忐忑不安的模样。
    “你若欢喜,回头我差人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