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大贺,然后便搬回老宅去住!这长安城中的住宅,也已经有着落了,就在隔壁的宣阳坊,毗邻敬域寺!”
在平康坊崔宅一住将近一年,阅遍藏书之余,崔家那些仆从亦是帮了他不少,因而突然听到这就要搬出去,杜士仪自是心头颇有感触。晚上,他让秋娘带着月影整理东西,自己则是把那些跟过自己的从者家丁都请了来。尽管这些人都已经知道他就要离开,可真正听他亲口说,却是一时面色各异。尤其是给杜士仪挑选了婢仆马夫等林林总总各色奴婢的赤毕更是百感交集。
“杜郎君春榜登科,惟愿将来青云直上,鹏程万里!”
赤毕如此开了个头,包括刘墨在内,其余众人少不得纷纷七嘴八舌大说吉利话,到最后一圈下来,他们你眼看我眼,不禁都笑了起来。可等到杜士仪解开身侧一个包袱,露出里头一方方墨锭的时候,他们顿时愣住了。
“临别之际,若是只打赏银钱,未免太过俗气,这些墨锭是才刚从王屋山送过来的,你们一人一锭,算是我给大家做个纪念!另外,则是十三娘临走前就命秋娘预备好的,每人两贯,酬谢各位一直辛苦!”
赤毕为人豪爽,当下接了一锭墨在手,见一旁田陌拉着那放满了一串串青钱的簸箩过来,他突然开口说道:“对了,这几日送礼的人中,有长安两位巨商。琉璃坊王元宝,千宝阁刘胶东。”
☆、189。第189章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这是杜士仪前世里读樊川文集时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前一次杜公祠中宗族各支齐至,杜思温当众训诫之后,率领上下几辈人祭祖,而后开宴庆祝他豪取京兆府元,那时候,他便见识了杜氏之盛。可这一次杜思温特地在朱坡别院摆下大宴为他庆祝今岁甲第状头登科,那盛况比当初何止略胜一筹。被杜思温拉着见这个,看那个,他只觉得眼花缭乱,即使平时记性极好,这会儿他竟也有些难以记住那些形形色色的面孔和名字。
而当初曾经和杜士仪同应府试却大多落榜的杜氏子弟,今日随长辈们来,见杜士仪便好似众星捧月一般被人围在当中,谁也不敢再如前一次那般暗地诽谤一吐心中怨气。尤其是杜文若,在父亲那严厉的眼神下,他不得不上去低声下气地拜见了杜思温,又恭贺杜士仪登科之喜,见其仿佛不认得自己一般,只是客套地寒暄,一句讥刺抑或打趣都没有,他不禁觉得心中更加憋屈。
“登科之后,杜六郎便与你云泥之别,纵使他还有资荫,可将来要越过你,几乎是难如登天。”杜思温对杜士仪的应对得宜很满意,然而,想到杜士仪一大早赶来,对自己说起昨日见宋璟时的一番经过,尽管瞠目结舌的劲头已经过了,但他还是忍不住很想举起拐杖敲一敲杜士仪的脑袋,“只不过,十九郎你还真的是要多会惹事有多会惹事!唉,怨不得能和宋开府投契,你还真有几分像他,凡事认死理!幸好你还有几分通权达变,阿弥陀佛,无上天尊……”
杜思温一时把佛道两家都念了个遍。
尽管在府试之前,杜氏一族各支之间,有各式各样的暗中较量博弈,只为今岁自家子弟能够从解送中脱颖而出,而后省试春榜题名,然而,如今希望落空,杜氏一族却多了一个极其难得的甲第状头,各支长辈哪里还会揪着此前那些小算盘不放。杜思温念佛归念佛,气结归气结,可是为杜士仪引荐那些杜氏在朝为官的族人时,却半点也不含糊,人前相谈甚欢,人后还不忘给杜士仪指点其人在朝的影响力,到最后人少的地方,他却重重叹了一口气。
“虎父犬子,不说杜氏,天下各家大多如此!姚开府那等精明强干之人,唯有一少子稍稍成器;宋开府膝下七子,只有次子风评尚可;而遍观朝中文武,家中子孙成器的,十不存一,就是我也一样难免于子孙庸碌。杜十九郎,你以为今天那些杜家老一辈的人缘何都对你笑脸相迎另眼看待?那是因为,如今勋官入仕艰难,三卫若想入仕同样艰难,而门荫……除非像姚宋这般简在帝心,又安然罢相的宰相,否则即便子孙将来得一看似阶高的散官职官,终其一身也不过如此罢了!而就算是门荫,比起宰相的数目来,现在的京兆韦氏比起京兆杜氏可是强多了!”
杜思温的这些话,对于杜士仪来说,便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般。历经那位铁腕武后的几度清洗,进士科的地位一再拔高,如今的世家已经不比从前那般呼风唤雨了,就连门荫出仕,如果没有相应机遇,也难以升到高官。就比如当初的崔泰之崔谔之兄弟,即便身为宰相之子,清河崔氏高门嫡支,能那样神奇地站准队,需要何等运气?
朱坡杜氏盛会之后的下午,杜士仪便带着杜十三娘,跟随杜十三郎杜士翰,回到了樊川老宅。尽管腊月里来过,可那会儿屋宇只是初见雏形,如今内外一新,踏足其间,不仅杜十三娘徜徉于廊房正堂攒尖亭各处,每每惊呼赞叹,杜士仪也不禁惊叹于短短不到半年,这座原本毁弃于大火中的宅院就修缮到了这样尽善尽美的地步。而那些赤毕精心挑选来的仆从,面对如此坐落于樊川杜曲的新宅子,对于主人的敬畏自是更多了几分。
屋宇楼阁尽皆齐备也就罢了,所有的屋子里都已经摆好了相应的家具。尽管和从前记忆中那些不尽相同,可那种扑面而来家的感觉,仍然让杜士仪生出了一种温暖的舒心感。杜十三娘就更不用说了,拉着秋娘和竹影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商量着每一个地方该添些什么样的摆设物件,雀跃之情溢于言表。看到这一幕,就连杜士翰的表情也变得柔和了下来,突然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旁边的杜士仪。
“十九郎,你真的该好好谢谢京兆公。”
“嗯?”看着杜十三娘那高兴样子正出神的杜士仪顿时愣住了,不觉往杜士翰看了过去。
“你如今炙手可热,你叔父固然不在,可同支之中毕竟还有其他长辈。你的婚事,十三娘的婚事,不知道多少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可京兆公已经一锤定音发了话,你和十三娘的婚事他管定了,谁也别想动念头!”
杜士仪一下子大吃一惊:“呃……此事老叔公怎么从没对我提过!”
“他不过是要震慑那些打歪主意的人而已。”杜士翰为人爽利,颇得杜思温信任,此刻便耸了耸肩道,“刚刚从朱坡别院出来的时候,他嘱咐我对你说,看中哪家的姑娘尽管对他说,他给你做主!就是你家叔父回来,这个名分他也不会让给人,你只管擦亮眼睛看准了,别将来后悔!”
“老叔公真是的……他这心要操到什么时候!”
话虽这么说,杜士仪却是感念万分,随即长长舒了一口气。不懂律法也就罢了,可他既然将永徽律疏烂熟于心,当然知道这卑幼为婚,必得经过上一辈的尊长同意,哪怕他那叔父凉薄!倘若他是游学于京兆府的外地举子,中了进士自个儿成婚回乡,这等婚姻还可以受到官府的保护,家族不得不承认。可他既然出自京兆杜氏,就怎么都逃不过长辈这一关。可以说,杜思温为他挡了无数的利益算计,给了他最大的自由!
“十三娘!”想到这里,杜士仪便出声唤了一声,等到杜十三娘讶然回身看了过来,他便缓步走上前去,看着她那渗出了微微细汗的脑门,笑着掏出帕子擦了擦,见小丫头的眼睛亮闪闪的,他便笑着说道,“从今往后,这家中上下,就都交给你管了!十三娘,好好当你的管家婆吧!”
尽管杜十三娘有些疑惑管家婆这个词,但意思如何却是再明白不过了,她立刻重重点了点头。而杜士仪见小丫头一蹦一跳又拉着秋娘和竹影去商量了,他少不得看着杜士翰说道:“虽则之前已经准备了一些人手,可宅子大了,也怕有人窥伺觊觎,十三兄虎威大,能不能到这儿帮我坐镇两天?”
这样简单的要求,杜士翰顿时哈哈大笑,当仁不让地拍着胸脯道:“这事还不简单,我能赖在你这儿住上十天半个月,我家阿爷高兴还来不及呢!”
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了田陌的大嗓门:“郎君,娘子,尚书省的金花帖子送到啦!”
所谓金花帖子,便是除了尚书省都堂唱第,朱雀门发榜之外另一重仪式,为的是有些乡贡进士自以为及第无望回家时,能够将高中的消息及时知会其家乡。当杜士仪匆匆赶到门外时,就只见大门口已经聚集了好些乡里。尽管早就知道了杜士仪甲第状头登科的消息,可当看到那胥吏含笑双手呈上了那金花帖子,一时四周围便传来了如雷欢呼,便仿佛这状元郎出在自家一般。
“恭贺状元郎甲第登科,三日后吏部关试,还请早做预备!”
虽是流外的胥吏,但能够在尚书省内做令史的,却当得起位卑权重四个字,杜士仪见其恭敬,自然少不得重重相谢,等到把人送走,他在乡邻们殷羡的目光中拱了拱手,回身进了院子,方才有功夫低头审视那张金花帖子。只见手中是一张长五寸许,阔不到三寸的黄花笺子,最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生辰、籍贯、父祖名讳,然后是名次,下方则是吏部侍郎裴漼的官职和画押,而外头那硬封上,也写着自己的姓名,再贴上了金花,这也是榜帖称为金花帖子的由来。
他信手将其递给了杜十三娘,等到小丫头如获至宝似的捧在了手中,见秋娘虽笑,却是热泪盈眶,他沉吟片刻便看着杜士翰道:“十三兄,我还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秋娘的旧宅,你能否找杜六郎相商,替我买回来?”
“郎君,不用了!”秋娘才张口阻止,见杜士仪摇了摇手,她只觉得又感动又愧疚,只是讷讷说道,“这怎么行……这怎么行……”
“便算是你从小哺育一场的情分,也值得如此!”
见杜士翰答应得爽快,杜士仪长长舒了一口气,可这边厢他还没来得及回到自己那间如今尚空空荡荡的书斋,他就只听得身后又传来了田陌的声音:“郎君,王十三郎王十五郎一块来啦,还有两位,说是千宝阁刘胶东,还有琉璃坊王元宝!”
后两个名字杜士仪才听赤毕提起过,其中一个还是熟人,但听到王维和王缙竟一块来了,杜士仪登时喜出望外。他今早搬出平康坊崔宅,只让人给寄居善果寺的王家兄弟和西市的张简以及那些相熟的京兆府等第同年送过信,其余都还没来得及通知。没想到这还没到天黑,王家兄弟就登门了!
☆、190。第190章 千金易取,知己难得
“这前林后堂的格局,既阻挡了外头路上的嘈杂,又生幽雅之躯,樊川杜氏之盛,果然名不虚传!”
王缙跟着兄长一踏进宅子,见前院掩映一片竹林,顺着一条蜿蜒小道入内,这才是一座齐整的正堂,他不禁高声赞了一句。话音刚落,便只听前头传来了一个笑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十五郎是个雅人,自然看见这一片竹林而心生欢喜,可我却不如你们兄弟那样雅趣了,我想的是异日竹林生春笋,却是可以好好大快朵颐一番!”
纵使王维信佛,此刻也不禁笑出了声来:“杜十九郎,你这话要是被坊间那些对你又羡又妒,崇拜有加的人听到了,必然大失所望!”
杜士仪这时候才刚从前堂之后转了出来,当即一摊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要钱,就是王十五郎赞叹有加的这座宅院,若不是当初那场轰动京兆府的官司,肖家赔钱修缮,仅凭我之力,也没那么快修缮完成!要想风花雪月,先得市侩些,这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话王家兄弟听了只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然而,对于他们身后进来的刘胶东和王元宝来说,却是同时心中一动。刘胶东早就知道杜士仪性子和那些只知道风月诗赋的文士不同,深谙造势之道的同时,也很明白该怎么赚钱。至于王元宝,则对今日之行更多了几分把握。而杜士仪将他们表情眼神都看在眼里,当即说道:“王兄,王十五郎既然特意出城来见,不如今晚就住在这儿,咱们也来个宿会夜谈,不必急着赶回去,如何?”
既然在门外遇到长安城两位有名的巨商,王维知道杜士仪不可能晾着这二人,再者他们既是这会儿来,在天黑之前回城本就不相宜,当即就爽快答应了。而王缙还要再就这屋宇格局发表两句感慨,杜士仪就把后头的杜士翰拉了上来,笑着解说这是本宅的营造总监,让他们有什么尽管逼问杜士翰,顺顺当当把他这堂兄丢出去带着兄弟二人随处逛。等到人径直去了,他方才把刘胶东和王元宝请到了书斋,示意两人入座后便笑道:“二位莫非是约好的,今日这么巧一同来见?”
王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