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都,一直是最年长的她,竟觉得和他们比当年在家的时候更亲近,更密切。正因为如此,此时此刻,心乱如麻的她看着地上那一大滩水渍,看着自己被溅湿的裙摆,却没有丝毫去收拾的心思。怔怔站了好一会儿,她突然转身看向了杜士仪,竟顾不得满地都是水,直挺挺地跪了下来。
“郎君……求求您,求求您去劝劝娘子,让她不要留在东都!”
尽管这话甚是没头没脑,但杜士仪却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他想也不想一把拽起竹影,随即二话不说大步往外走。宿醉的后遗症让他仍然觉得脚下有些发虚,可这会儿他完全没工夫去理会这些,到了杜十三娘的屋子门前,他伸手叩响了房门,发觉里头没有应答,索性又加大了力道。那砰砰敲门声没把门敲开,却把左右房中的人都惊醒了。昨晚上也歇在了这儿的崔俭玄探出脑袋瞧了一眼,随即就没好气地说道:“大清早的,杜十九你这是要拆房子?”
然而让他诧异的是,往日脾气很不错的杜士仪,这会儿却阴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在那使劲拍门,仿佛里头的人不开便要如此一直持续下去似的。心中觉得不对劲的他不由得走出了屋子,正要上前去问个究竟,却突然感到肩膀被人按住了。回头发现是卢望之,他不禁更加狐疑了起来。
“他们兄妹的事情,咱们外人还是别去管的好。”卢望之说着就不由分说地把崔俭玄拽回了自己房中,随即就关上了房门。满心糊涂的崔俭玄张了张嘴,见裴宁正坐在那儿看书,可一本线装书愣是给拿倒了,分明正在侧耳倾听外头动静,他呆了一呆,索性就不做声了。
也不知道敲了多少下,那扇始终纹丝不动的门,终于发出了嘎吱一声。看到徐徐打开的门后,露出了杜十三娘那根本遮掩不住的通红眼睛,以及双颊上的宛然泪痕,杜士仪怎还会不明白小丫头刚刚为何一直都不肯开门应声!他二话不说进了门去,按着杜十三娘的肩头让她坐下,随即方才去重新关上了房门。见其始终咬着嘴唇一声不吭,他便在其对面盘膝坐了下来。
“你如果什么都不说,我便在这儿等到你什么时候开口为止。”
“阿兄……”
“十三娘,不管你要做什么决定,我只希望你和我商量商量,不要一个人哭成这样子却还要勉强自己!若不是竹影那样沉着的人在我房里摔了沐盆,难不成我还要被蒙在鼓里!”
“我……我……”
杜十三娘看着面色严肃的兄长,一时喉头哽咽,再也没法子接续下去,突然伏在地上痛哭了起来。见她这幅光景,杜士仪顿时愣住了。他想了想便站起身来,到她面前挨着坐下,随即右手轻抚着她的肩背,许久才低声说道:“你要真的不愿意说,我也不想逼你。只是,你不要忘了,你只有我这一个阿兄,我也只有你这一个妹妹……”
话还没说完,他便只觉得自己按着坐榻的左手被人紧紧握住了。侧头看到杜十三娘已经抬起头来泪眼婆娑地看着自己,眼睛鼻子都是红通通的,他不禁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拿着帕子在那脸上轻轻擦了擦,却没有再说话。感觉到干爽的帕子不一会儿就湿了大半,而杜十三娘依旧紧紧攥着他的左手不放,他便低声说道:“崔家五娘子对你说了什么,你方才打算留在东都?”
杜十三娘浑身一震,随即便垂下了眼睑。隔了许久,她才轻声说道:“五娘子对我说,郎君在草堂求学,而我一介女子,不可能同在草堂,若仍是在峻极峰下草屋居住,一来阿兄隔三差五就要回来探望,二来就算加派人手照应,终究是在山野之间,万一有事便来不及了。不论是为了让阿兄能够安心读书,还是保证我的安全,都不如留在东都的好。”
得知果然是崔五娘的主意,杜士仪不禁挑了挑眉:“你忘了我本来是要带你回樊川的?如果你要留下,为什么是留在东都,而不是回樊川?”
杜十三娘一时把嘴唇咬得更紧了。直到那股刺痛的血腥味让她回过神,她方才抬起头说道:“樊川故地,公卿林立,可如今咱们故宅尽毁,九叔仕途蹉跎,阿兄亦是背着江郎才尽的名声,我不想阿兄为了我回那种伤心地!而且,我小小年纪又是女子,回去之后不是一个人孤苦伶仃,就是顶多有长辈可怜我接我去住,一样不是寄人篱下?更不要说跟着五娘子,学到些将来能够帮助阿兄的本领了,我不想让阿兄如此勤勉用功,我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前头那些理由,杜士仪怎么听怎么觉得牵强,但到最后,他终于为之动容。看着面前再次泪流满面的杜十三娘,他只觉得自己的声音异常干涩:“所以,你才听了崔家五娘子的话,打算留在东都……不,应该说是留在崔家?而她,就会教你那些你想要学的本事?”
“没错!”杜十三娘重重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阿兄跟着卢公学经史学问,我跟着崔五娘子,也会努力去学那些日后用得上的东西。”
杜士仪目不转睛地盯着杜十三娘,一字一句地问道:“那崔五娘子可说过,她为何要如此帮你?”
见杜十三娘顿时愣住了,杜士仪忍不住苦笑着揉了揉那刚刚因为伏地痛哭而散乱不堪的头发。就在他和杜十三娘各自想心事的时候,外头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继而则是竹影的声音。
“郎君,娘子……旅舍外头有人送了帖子来!”
☆、70。第70章 赐官放归
此前借着天子诏命挡了不少下帖邀约的达官显贵,这种时候又是谁!
杜士仪这会儿半点心情也没有,当即没好气地问道:“是哪家的帖子?”
“是……”门外的竹影微微停顿了一下,仿佛是为了整理好混乱的心情,好一会儿,她方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是玉真公主命人送来的帖子。”
玉真公主?
此话一出,就连隔壁一直在偷听动静的崔俭玄都吃了一惊。他慌忙上前开门的同时,恰好只见杜士仪也开了门,从竹影手中接过了那张柬帖。他也顾不得那许多,疾步上前凑了过去。见上头只写着二月初八别馆设宴,敬请贵客光临的字样,他忍不住眉头打了一个结,好一会儿方才气急败坏地说道:“那位贵主又不认得杜十九,绝不会平白无故让人下帖邀约,肯定是九妹耍了什么花招!我就知道她不会这么爽爽快快答应帮忙,原来又给你下了个套!”
“没事。”
杜士仪捏着那薄薄的柬帖,回头看了一眼房中,见杜十三娘欲言又止,满脸的关切却藏都藏不住,他便对崔俭玄说道:“对了,崔十一,你回去捎带一句话给五娘子。就说她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只希望她有什么主意,先和我这个当兄长的商量,不要直接先蛊惑十三娘!杜十九虽说不才,至少分得清是非善恶,但使人是善意,我总不至于不领情!”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顿时让崔俭玄莫名其妙。然而,发现屋子里的杜十三娘闻言巨震,慌忙转过身去擦着脸上的眼泪,想起今日杜十三娘跟着崔五娘去南市,回来的时候仿佛是有些不对劲,他顿时隐隐约约有些明悟。
阿姊不知道蛊惑了杜十三娘什么话,九妹则挑唆了那位贵主下帖相邀杜士仪别馆赴宴,他家里这一双姊妹怎么就不能消停一点!
想到这里,崔俭玄二话不说拔腿就走。见他动作如此之快,杜士仪有些始料不及,想了想便追了上去,却是在院门前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你回去把原话带到就行了,切不要和五娘子冲突。长兄如父,我只有十三娘这一个妹妹,即使她有所建议,也该直接对我说!至于贵主的邀约,你也不用去责问九娘子。不过是去赴宴,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崔俭玄那一肚子的恼火被杜士仪这一番话冲淡了大半。他扭头瞪了杜士仪一眼,随即没好气地说道:“你以为我那么大能耐,我家那两位何等难对付,就算要去质问她们,我也得劳动祖母或阿娘出马!真不知道你和她们犯什么冲……你去对十三娘说,就说我替阿姊九妹给她赔礼,让她千万别再哭了!唉,要是我有这么一个省心的妹妹该多好……”
见崔俭玄撂下这话便上马扬鞭而去,杜士仪不禁哑然失笑,心头那原本一腔郁气顿时消解了许多。
平心而论,十三娘若是暂居东都永丰里崔氏,比回峻极峰草屋还是回樊川故居都更合适,嵩山冷清,樊川孤寂,他如今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一旦废寝忘食,就容易忽视十三娘这个妹妹。而且那些女子需要学的东西,他教不了她,杜家亲族中的那些长辈未必能够倾力教授。
可是,撇开得失利弊,他真不希望自己的妹妹露出那样悲伤的脸!而且,崔五娘这种撇开他这兄长,直接说动十三娘的做法,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玉真公主的柬帖送到,崔俭玄才回去不多久,这座位于劝善坊平日里清雅幽静的旅舍,却再一次迎来了宫中天使。算起来打从天子下诏召见,到中书省派车马接卢鸿入宫,再到如今的又一拨人,店主数日内接连三次见到这种平素绝难得见的阵仗,一时间忙碌归忙碌,心里却已经有些麻木了。因而,当终于预备好了一切,避到廊房中的他从门后看到裴宁和杜士仪左右搀扶卢鸿从屋子里出来,却不见那平日待人可亲毫无架子的卢望之,他忍不住颇为纳罕。
“昔在帝尧,全许由之节;缅惟大禹,听伯成之高。则知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遁》之时义大矣哉!嵩山隐士卢鸿,抗迹幽远,凝情篆素;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云卧林壑,多历年载。传不云乎:‘举逸人,天下之人归心焉。’是乃飞书岩穴,备礼征聘,方伫献替,式弘政理。而矫然不群,确乎难拔,静已以镇其操,洗心以激其流,固辞荣宠,将厚风俗,不降其志,用保厥躬。会稽严陵,未可名屈;太原王霸,终以病归。宜以谏议大夫放还山。岁给米百石、绢五十匹,充其药物,仍令府县送隐居之所。若知朝廷得失,具以状闻。”
昨日卢鸿出宫之后,只是言简意赅地说面圣之后固辞官职,天子允其回山,至于御前不拜等等并未对几个弟子言明。因而,此时此刻当接过这道制书,裴宁和杜士仪都长舒了一口气,卢鸿亦是如释重负闭上了眼睛。
而在后头的屋子中,卢望之站在窗前,刚刚外头诵读制书的声音他听得一清二楚,此刻面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想到这些天的提心吊胆,当送走了天使的时候,杜士仪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疲惫。身为天子富有四海无所不能,终究不能屈一士之志!话虽如此说,也不知道卢鸿在面圣之际是何等滋味。不过,天子能这么快赐卢鸿官,又命送其还山,窦十郎还真的是帮了大忙!
杜十三娘和竹影也同样没有出屋子,竹影悄悄听过外头宣读制书的情景,一时大为高兴,少不得忙着给杜十三娘用浸水的软巾敷着红肿的眼睛。敷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她方才轻声说道:“娘子,下次有什么事,可一定要和郎君商量。先前郎君听说娘子打算留在东都的时候,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咱们当初在峻极峰下住了两年,不是都那么过来的?如今卢公授官回山,终究有了官职在身,再不用惧有什么人来搅扰,郎君也能够继续安安心心求学……”
“你不要说了。”杜十三娘突然一口喝止了竹影,面上决然地一字一句说道,“我已经对阿兄说过,他只管安心求学,你和田陌随去,我便留在东都!”
“娘子!”
“你既然已经想清楚了,我也不拦着你。”
杜士仪在门外停留了好一会儿,此刻跨进屋子时,心里便已经定了主意。杜十三娘虽则年少,性子却少有地坚韧执拗,否则也不会以那样的年纪带着他去嵩山求医,也不会固执到在嵩阳观前长跪求医,而这一次崔五娘一席话便让她留在东都,说到底也不过是诱因而已。小丫头总是把他当成从前那个只知道读书做诗,却受不得挫折的书呆子,所以才会那么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法子帮他!
“只不过,这次田陌跟我回嵩山,竹影留下跟着你。”见杜十三娘立时要反对,他便紧挨其坐了下来,笑着说道,“草堂之中有世家子弟带着从者的,却没有带着婢女去求学的。竹影就算跟着我回嵩山,也还得住在此前那草屋。相反,田陌可以搬过去和我同住,他既喜爱农事,还可以在那儿继续垦荒种菜。而你身在东都,难不成连仆婢都要用崔家的人?别再逞强了,否则阿兄就是违拗了你的意思,也要把你带走!”
杜十三娘瞥了一眼竹影,见其按着胸口面露恳求之色,最终轻轻点了点头。隔了许久,她才开口问道:“卢公……几时回山?”
“就是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