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野史之西门庆
三名身材强壮的蒙古人跟在林冲身后,昂首挺胸踏进了大厅,喝在身材不是很高,但却很壮,尤其是行止间流露出的那股豪迈之气,中原人身上很难看到!仿佛是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雄浑气息,从这三人的身上流露开来,清晰地感染身边的人……
林冲向我一肃手,向领头的蒙古人介绍道:“尊使,这是我们尊贵的大将军!”
蒙古使节向我微微一躬身,右手抱肩,恭敬地说道:“巴特尔奉伟大可汗俺巴孩汗之命出使大宋王朝,参见大宋王朝大将军阁下。”
“尊使不必多礼。”我随和地挥手示意三人落座,这才问道,“尊使不远万里南来,越过凶残如豺狼的契丹人领地,真是幸苦了。”
巴特尔的脸上露出一股自豪的神色,朗声道:“契丹人再凶残,也挡不住我们大蒙古人前进的步伐,大宋王朝再遥远,我们好客的蒙古人也愿意结为外援,大将军阁下,巴特尔代表俺巴孩汗,提请与贵国女皇陛下结盟,共同对抗凶残的契丹人。”
我微微一笑并不急着表态。
一边的薛涛早已经见机脆声问道:“尊使阁下,小女子听说贵国只凭区区数千骑兵便牵制了契丹人万千上万人的铁甲重骑,贵族勇士的能征善战委实令小女子钦佩万分。”
巴特尔和他身后的两名使节忍不住转头看向薛涛,入目之下顿时一呆,眸子里露出迷醉的神色来,想来这巴特尔纵然纵横草原也从未见过如此国色天香的美人儿吧?一时间竟然情难自禁……
我干咳一声,将巴特尔和他麾下两名迷醉的武士惊醒。
巴特尔霍然转脸望着我,然后伸手一指薛涛问我道:“大将军阁下,这位小姐可曾嫁人?”
我哑然,望着这蒙古人感到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这蒙古人的豪爽还是令我颇为欣赏……
~第十章江南战鼓~
薛涛盈盈欲滴地瞟了我一眼,美目里尽是调笑之意味,似乎等着看我如何回答巴特尔这个令人难堪的问题。
我拉下脸来闷哼道:“她是我老婆。”
巴特尔呃了一声,转眼恋恋不舍地掠了薛涛一眼,仍不甘心地问我道:“那,尊夫人可曾有姐姐或者妹妹?”
我忍不住呼了口气,暗忖这巴特尔也是只色中饿鬼,居然如此不依不挠,若说姐妹,薛涛自然是有的,可那薛可儿亦同样成了我的女人,虽说她是否真的已经臣服还有待考究,但我又岂能将她转让给巴特尔?
“没有。”我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一边的吴用等人便忍不住脸上浮起了微笑。
巴特尔便失望地叹息了一声。
吴用却是不适时机地说道:“尊使,如果你返回大漠能够联络伟大的俺巴孩汗发兵攻击契丹人,我大宋国可以选送五十名美女,贡献给你们的大汗以及尊使阁下。”
“真的?”巴特尔的眸子亮了一下,吼道,“这真是太好了,我本来就是奉了可汗之命联络贵国夹击契丹人的,发兵攻击契丹人自然是理所当然之事,只是却不知贵国将派出多少军队夹击契丹人?时间又定在几时?”
我向巴特尔伸出一枚手指。
巴特尔脸上浮起一丝失望的神色,问道:“一万战士?可能少了点了。”
我摇了摇头。
巴特尔的眸子霎时亮了一下,兴奋地问我道:“十万军队?这真是太好了!”
我仍然摇了摇头,十万人在巴特尔看来也许已经很多,但在我大宋国内其实微不足道!
“那是多少?”巴特尔几乎都已经傻了,以他的脑筋便是杀了他也绝无可能猜出一百万的数目来,因为在大漠上,便是所有的人口相加只怕也没有超过百万,要想筹集一支百万大军根本就是绝无可能。
“一百万!”我直直地望着巴特尔的双眸,凝声道,“请尊使回报俺巴孩汗,待明年开春之时,本将军将率领百万大军北击契丹人,请可汗无论如何都要率军配合,予契丹人以致命一击,如何?”
“一百万!?”巴特尔的脸上先是木然,旋即透过莫名的骇然之色,再摇头道,“不信,绝不相信贵国能够派出一百万的大军,这比我们所有的蒙古人加起来还要多了。”
我微微一笑道:“天下九州尽归我大宋所有,便是汴梁京师,所居住人口便足有三百万之多,尊使说要筹集一百万大军是否可能?”
巴特尔脸上高傲的神色终于彻底消失,开始变得有些惨白,显然是心里遭受了极大的震撼!我暗自得意,这番效果便是我所想要的,适当地夸大自己手里的力量,将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在平定契丹人之后,将无可避免地和蒙古人直接面对,在蒙古人心中留下强大的汉人帝国印象,自然有助于征服蒙古的战争。
吴用亦敲边鼓道:“尊使不必惊慌,你我乃是友邦,可以鉴定世代互不侵犯国书,确保两家永不刀兵相加如何?”
“是是是。”巴特尔反应还算敏捷,连应了三个是,慌忙和吴用鉴下了国书,然后颇感失落地离去。
直到巴特尔的身形消失在厅外,我才和吴用放声大笑起来。
火爆性子的呼延灼按捺不住问道:“大将军,眼下我们所控制的军队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万人,何来百万大军北击契丹?”
吴用捋了捋胡须,笑道:“呼延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眼下我汴梁虽然兵力空虚,但那是在内乱不息的情况下,试想一旦平定江南,扫平四藩那时候只怕兵力将远远超过百万了!而在座的诸位将军,也将是统领一个甚至是数个军团的大将军了,呵呵……”
几乎每一名武将的眸子里都霎时露出振奋的神色来,显然被吴用勾勒出的这份美好远景所吸引,想象着有朝一日独自率领整个军团四处征伐、替帝国立下汗马功劳……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从远处传来,然后是一名校尉的身影倏然出现在大厅门外。
“大将军,前线急报。”
我和吴用对视一眼,朗声道:“呈上来。”
接过校尉手里的书函,我只看了几眼,便心中涌起一股激荡之意,终于要来了吗?
这分明是一纸讨逆檄文,不过在这份书函里,我西门庆和赵玲成了叛逆,而赵构和李纲则成了宋王朝的正统继承者,檄文里李纲声称已经训练了整整百万的精锐之师,兵分三路大举北伐,其中中路由李纲亲自率领,以江南猛将方腊之弟方猛为先锋,兵锋业已直抵曹州,曹州镇守使陈友谅再度反叛,投入南宋阵营。
右路大军二十万,由伪南宋兵部吏郎史文俊率领,过钱塘湾,击乌苏,直捣镇东江军苏轼最后的地盘——江苏。
左跟大军三十万,由伪南宋大丞相方腊之女媚小旋风柴进为主帅,直击镇南将军王辅领地,趁王辅大军远在六诏之时,以实击虚……
草草看罢檄文,我将之递给吴用观看,然后逐次给诸将阅过。
呼延灼看完便嚷起来:“他奶奶的,我们没去打他,他却反而打上门来了!”
而其余林冲诸将却都是脸露凝重之色,毕竟这里的大将之中,除了我和呼延灼之外都和李纲渊源深厚,可以说是李纲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马上就要马兵相向了,自然心中颇有感触!呼延灼虽说也得到了李纲的提拔,但毕竟相处时日很短,在李纲失事被贬之前,呼延灼才刚刚从边关调来汴梁。
“各位!”我逐一从诸人脸上掠过,凝声说道,“李纲终于要动手了,他的手笔居然如此之大,竟能动员百万大军前来奔袭,委实出乎预料啊。”
“大将军,百万之数可信成度不高。”吴用略一思忖,沉声说道,“但李纲乃是百战名将,绝不可轻视,以属下愚见,大将军应该亲提禁卫、讨逆两军团以及御林军共五十万大军迎击李纲所部!同时,为防止李纲左右两路大军突破王辅和苏轼之后从后路奔袭汴梁,可命山东驻守之李应军南援苏轼,河间之燕青军跨过黄河南下,以为声援王辅之势,同时严令各地镇守使整顿军备,节节抵抗,在我大军到来之前最大可能迟滞李纲大军的前进步伐。”
吴用话音刚落,林冲便一展眉头,朗声道:“大将军,末将赞同军师的意见,只是李纲的百万大军之数,只怕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确有其数!这一点,希望大将军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据末将推测,南宋军队,其数目只可能超过百万,而不会少于百万之数,当然,其训练程度,装备程度,比起我禁卫、讨逆军团来就远远不如了。”
薛涛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李纲所部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大致推测出来。”
我心中一动,转脸望着薛涛,薛涛微微一笑,接着分析道:“诸位将军还记得,伪南宋乃是方腊扶持赵构一手创立,在击败苏轼所部之前,方腊的部众便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之众,虽然其中颇多乌合之众,但框架却是确确实实保留了下来。而自李纲入主南宋统帅之后,整合了福建、两广以及江西的军力,从中抽调兵力约可得三十万众,加之李纲又在临安整军备战,大肆扩编军备,约可征召新兵三十万众,除去补充原方腊所部之外,其军力之总数相加,果然在百万左右,这一点李纲绝没有虚张声势!且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其储备之军需供给一支百万大军一年作战没有任何问题,相信李纲亦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大规模地扩军备战罢。”
我吸了口气,再看诸将都透出凝重之色,无论如何,这一百万人可不是股微弱的力量啊……
我故意大马金刀地在帅椅上坐了下来,朗声道:“诸位都说说,如何迎击李纲的三路共百万大军?军师的提案是否可行?大胆地说出你们的想法,所谓人多力量大,相信总能找出一个最好的应对方案来。”
关胜忽然叹息道:“早知如此,大将军也该将各地州府的驻军给集结起来,同样可得百万大军,加上禁卫、讨逆两精锐军团,又何惧李纲百万雄帅?可眼下各地州府驻军四散分兵驻守,短时间里又如何聚集起来?”
董平亦叹道:“现在再集结只怕已经来不及了,即便勉强集结起来战力也是良莠不齐,指挥也成问题!只怕徒添乱子,不要也罢。”
朱武也附和道:“况且汴梁不比江南,供给一支五十万大军半年作战尚且捉襟见肘,如果供给一支百万雄师,只怕两月便要物资告急了。”
吴用却是微笑道:“看起来李纲的百万大军来势汹汹,似乎无可阻挡,其实不然。”
我一听便来了兴趣,问道:“军师此话怎讲?”
吴用神色凝然,掷地有声地说道:“问题就在李纲的兵分三路!如果李纲集百万之师一路杀奔汴梁而来,我军只怕难以抵挡,但李纲居然兵分三路,分袭王辅和苏轼,诚可谓自散力量,且树敌于外,实乃莫大之败笔!李纲所率中路大军仍然厚实,但与我禁卫、讨逆两军团数量已经不相上下,但战力肯定不如我军,装备同样不如我军精良,但李纲百战老将,经验丰富,在实力上应该是旗鼓相当之势。”
我失望地叹道:“既便是旗鼓相当,只怕我军也是耗不起啊,汴梁可不比江南丰饶啊。”
“大将军且听属下说完。”吴用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击败李纲的关键便在李纲的兵分三路了!以李纲之阅历,他不可能看不到兵分三路的劣势,但他却这么做了!这能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伪南宋,有些事并非李纲想怎样就怎样!而这……便是我们击败李纲的关键所在。”
“高!实在是高!”朱武竖着大拇指霍然站起身来,凝声道,“诚所谓拒敌于外,破敌于内,军师真是一言命中了伪南宋的要害啊!”
吴用嘿嘿一笑道:“不过属下仍然担心,这是李纲的阴谋,故意引诱我军上当!我军理应做好最坏的打算。”
薛涛亦插言道:“军师所言极是,大将军果然应做好最坏的打算!不过两军交锋,最忌讳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如果那样未战便已经立于不胜之地了!我军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应敌策略,并且充分考虑到敌人的各种可能因素做到尽可能地完善,但如果一旦策略定下来,便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执行,不打半点折扣。”
“好!”我赞赏地掠了薛涛一眼,这妞的言论似乎有后世的某个伟人的说法极其相似,我很容易便认同了她的说法,附和道,“那么现在我们便来制定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这策略一旦确定,便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