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





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根本区别,大量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自觉脱离了小资产阶级立场,加强了世界观改造,增强了党性。这一运动使全党树立了三大优良作风。广大党员树立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一运动还形成了完整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整风运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创举,为党的七大的顺利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抗日战争后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已指日可待。中国在战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成为提到议事日程上的问题。
  (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对立
  抗战后期,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出现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对立。
  1943年至1945年秋,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从1943年起,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太战场,猖獗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1944年,苏联军队把战争推进到德国及其占领区;美军在太平洋发起了越岛进攻,逼进日本本土;美、英军于6月在诺曼底登陆,开避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上半年,苏、美、英盟军取得了彻底战胜德、意法西斯的胜利。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举足轻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美、英等国对中国问题十分关注,签署了一些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如1943年11月的《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1945年苏美英的《雅尔塔协定》等等。这些协定,就加速打败日本法西斯的进程来说,是对中国抗战的援助,但有的条款,无论从内容还是签署的方式来看,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这时,美国政府已经看到了战胜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前景,开始考虑战后的问题。美帝国主义为了在战后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实现取代日本独霸中国的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千方百计企图削弱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加强国民党政权的力量。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国内形势也很复杂。经过中国全民族抗战,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人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但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抗战后期,蒋介石集团的统治更加腐败。政治上,依靠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实行法西斯统治,1945年5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表示不能废除一党专政,会议确定了消灭共产党和民主势力的反动方针。经济上,残酷的剥削压榨人民,迅速发展官僚资本。军事上,1944年当日军在豫湘桂省区向正面战场发动进攻时,国民党军队出现大溃败的局面。由于国民党统治的极度腐败,就使中国面临一个黑暗命运——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正奋起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中国的光明的前途。
  (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了粉碎美蒋反动派的阴谋,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121万党员。毛泽东致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关于形势和思想政治问题的报告、关于讨论政治报告的结论和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和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代表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充分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和新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第一,决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8年抗日战争的经验,24年人民革命的经验和100年来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对这条政治路线作了深刻的阐述。首先,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在报告中具体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指出法西斯侵略势力一定要失败,人民民主势力一定要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战后的中国只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即民主的联合政府,而不能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或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次,规定了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报告总结了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谓“放手发动群众”,主要是放手发动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同时,要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所谓“壮大人民力量”,重点是发展和壮大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同时还明确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这个政治路线的关键。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这条政治路线是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这是我党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保证。
  第二,通过了新党章。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根据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和我党长期建设的基本经验,对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等,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新党章有三个特点:一是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新党章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指针。二是强调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报告要求每个党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三是强调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把党的高度集中统一领导和广泛的党内民主相结合;把党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和党员的高度主动性、积极性相结合。这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统一和团结的基本保证。
  第三,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按得票数顺序在全党公布。共选出中央委员44名,候补中央委员33名,组成第七届中央委员会。6月19日,在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委员13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当选为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是团结的模范,自我批评的模范,党内民主的模范。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一是认识了民主革命的客观规律,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对党产生以来,所经历的3个历史时期、24年的革命斗争历史,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使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客观规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标志着我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成熟。二是通过了新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公认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全党进一步认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三是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实现全党高度的团结和统一。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有威望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得到了全党的热烈拥护,保证了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
  这次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基础。
  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继续向胜利的方向发展,盟军在欧洲取得了彻底战胜德意法西斯的巨大胜利。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在中国战场上,坚持在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削弱日伪,发展我军,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指导方针,从5月12日开始,向日、伪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敌后军民对日军占领的点线的包围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逐步取得了作战中的主动地位,开始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这一形势,缩短了对日战争的时间。中国的抗日战争随即进入全面反攻阶段。由于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包围中,因此对日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解放区“军民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诚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受降及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命令华北、华中和华南各解放区的人民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军投降,并命令冀热辽边区的人民军队迅速深入东北。在党中央的指挥下,根据地军民纷纷出击,在各战场上向敌伪军举行了全面大反攻。
  在苏联红军及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在解放区军民的全面反攻下,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苏、美、英、中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告无条件投降。16日,日军大本营在下达“停止战斗行为”的命令同时,又命令日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卫可以采取战斗行为”。由于日军宣布投降又不放下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反攻作战仍继续进行。9月2日,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结束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历史,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各族人民为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据统计,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2100万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高达1000亿美元。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胜利,是党的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中,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是因为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