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 二月河
一时刘墨林也选出来了,却是“两个黄鹂”一联,雍正却未用玺,只用朱砂泥印了“园明居士”四字,笑道:“‘园明’有佛家意,你死活不信佛,算是和尚赠秀才的,也算得体,就赐给你——邢年,你带这两张去广生楼——不许张在正中,听见了?”因见刘墨林也要辞出去,雍正又道:“你且停停,一会儿和廷玉一同过去。”刘墨林只好站住。
“廷玉,”雍正的神色庄重起来,声音有些滞重,“年羹尧出去也快半年了,只见要东西要钱粮,至今一战未交,朕心里很不踏实。想和你议一下,要不要派个钦差大臣前去督军呢?”张廷玉沉默着思索良久,说道:“主子的意思奴才叹白,想早点打好这一仗。但用兵的事不同政务,一个磋跌无可挽回。年羹尧当年随先帝西征时已是将军,持重而进,正是他的长处。本朝名将战法不一,巴海善于周旋,有耐力能持久;赵良栋善穿插,能奔袭;图海善对垒能攻坚;飞扬古善战阵,能苦战;周培公机变多智远虑深谋,可谓是全才。可惜风流云散,都已下世。看年某光景,节制部署、进退尺度很谨慎,似乎步了图海的后尘,他也是求毕其功于一役,志在必胜。主上不必焦虑,以奴才拙见,三月进驻平凉,四月推向西宁,并不迟缓。军机处可以再发六百里加紧文书,一并让岳钟麒拆开,叫年岳二人合议回奏,几时可与罗布藏丹增接战,万岁看可成?”雍正皱着眉没吱声,半晌,看着刘墨林道:“你有何见解,不妨说说。”
刘墨林参议这样大的军国重务还是头一次,思量了一阵,回答道:“臣以为张廷玉奏的是。康熙五十六年兵败,六万山东弟子无一生还,前车之鉴令人心畏,朝廷实在是赢得起输不起了。年羹尧持重进军,臣以为正为从大局着眼。至于派监军督战,臣期期以为不可。前明木土之变,松山之败一直到甲申鼎革,就因将军朝廷离心,常派监军掣肘将帅,一军而两帅,一事而异心,最是兵家大忌。所以圣祖爷征台湾,专用施琅,李光地虽有督军之名,其实只在后方筹粮饷支应军火——只可催问年羹尧何时进军、何时接战,保障军需供应,不可提调军务,派员督战,那是要坏大事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雍正呐呐自语道,“好吧——既如此,就不派钦差大臣了。廷玉,你从二等侍卫里头选十名,要年轻些的可望成才的,拟个名单给朕。派他们到年羹尧军中效力。”张廷玉这才听出,雍正是对拥兵在外的年大将军不放心,顿时心里格登一声,忙赔笑道:“岳钟麒资历战功其实与年羹尧不相上下,有他在,朝廷也还是容易节制的……”
“你说哪里去了!”雍正笑道:“年羹尧朕若不放心,怎么肯把二十几万军士交给他?你自想想,当年圣祖要是多派些亲贵少年在飞杨古帅帐里学习用兵,何至于今天选个主帅就这么烦难?”
刘墨林这才恍然大悟,敬佩地注目着雍正不言声。张廷玉却深知雍正秉性,年羹尧帐下上千的青年弁佐,何必万里迢迢派侍卫去“学习用兵”?想归想,口中却道:“万岁圣虑远谋,居安思危,臣心服之至!”
“刘墨林,”雍正闲适地呷了一口茶,微笑道,“你这个人才具颇为可观,朕听说你和一个青楼女子打得火热,可是有的?”刘墨林头“轰”地一响,忙跪了回道:“此事实有,臣以为情之所钟无分贵贱。苏舜卿虽是贱籍,但卖艺不卖身,守身如玉,不可与寻常娼妓等量齐观。况臣与苏为风尘知己,贵而弃贱为不义,求主上明鉴!主上既说到这里,臣索性恩求主上为苏舜卿脱去贱籍,成全臣这一段姻缘。”雍正点头笑道:“才士风流,不是什么打紧的事,不过单为苏舜卿脱籍,用恩似乎太窄了些儿。衡臣,朕有意颁布明诏,为普天下贱民一律脱籍,耕读渔樵,与庶民一律,你看如何?”
这是一道非同小可的谕旨,“耕读渔樵与庶民同”,那么王八戏子吹鼓手也就可能入仕做官,张廷玉作为名宦名儒,打心底里是不赞同的。但他也隐隐听说过,雍正为皇子时,曾被乐户从洪水中营救过,还与一个贱民女子情笃意合,今日不过借刘墨林这事还夙日旧愿,公然反对等于给自己种祸。想着,笑道:“主上仁心通天,这实在是善政。自前明永乐靖难,黜落建文旧臣,沦为贱民,数百年来已繁衍百万之众。水深火热犹如覆盆之暗,一旦拔脱得见天日,怕不家家生佛烧香?然臣仔细思量,这类贱民操贱业已久,并不懂商贾稼禾营生,不操贱业反而生计艰难,似不可强行一律,应听其自愿。再有就是,官吏守牧为君子重器,乍然脱籍即能应试入庙堂,有伤物化文明观瞻,可否脱籍两代之后方许读书仕进,以示朝廷崇儒重道的本旨?”
“好吧!”雍正仰着脸思索良久,觉得张廷玉的奏议无可挑剔,因笑道,“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就是这样,拟旨后明发就是了。”说着,邢年进来打千儿道:“主子,广生楼的字画都张好了,筵宴布齐,各位王爷贝子贝勒和与筵大人都已在广生楼前会齐了。”
于是雍正乘软轿,张廷玉随侍在侧,刘墨林从后,迤逦向地处紫禁城西北的广生楼而来。过御花园时,雍正见荷塘上新修了一座拱桥,桥栏还没有装好,便下了轿,一手扶着邢年一手扶着高无庸上桥。刘墨林在后说道:“主子,这叫步步登高!”雍正没言声,待下桥时又问:“刘墨林,这叫什么?”
刘墨林笑道:“这叫‘后头比前头高’!”雍正不禁一笑,张廷玉见他如此能爬杆儿,暗自皱了一下眉头。待过了桥,已见弘时弘历弘昼三个皇阿哥从御花园东门迎了出来。雍正呆着脸站住,问道,“你们的字张挂出去没有?”
“皇阿玛,”弘时忙躬身赔笑道,“我和老五各送了三副,弘历是两副,听太监说阿玛只选了两副,我们兄弟各减了一副。都是太监去张挂,儿臣不敢僭越作弊。”
“嗯。”雍正看了看三个儿子,问道,“弘历,你为什么只选一副?”弘历笑道:“儿臣书法笔力并不出色,不敢与皇阿玛和书林宿儒较短论长,聊书一副,不违圣命而已。”雍正道:“也罢了,今儿御筵你们就不必入席了,在旁给臣子们斟酒。
他们这些办事人忙了半年,你们代朕作东,殷勤些儿也是该当的。“说罢便出御花园西门。广生楼前筵桌旁早已等得饥肠辘辘的大臣们见他们过去,静鞭三响便一齐跪了高呼:”万岁!“
雍正颔首微笑,说道:“都起来吧!今日以文墨会友,君臣大礼不可过拘,太拘束了就无味了——好吃的不怕晚,我们先看这些字画,评出状元来再入席吧!”
于是雍正领先,一百多名部院尚书侍郎、都御史、理藩院尚书侍郎(满人)大理寺少卿,还有翰林院的人却不分等级一律荣与。掌院学士以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上百的人都随着上书房大臣隆科多、张廷玉和允祥、允禵等诸王鱼贯入内。
广生楼是东六宫最大的一座望楼,因楼上供着广目天王,太监们都叫它“广生楼”。楼下祭祀用地为圆形,约有半亩大小,围匝都用玻璃大窗,十分轩敞明亮,翰林们和部院大臣的书法和画都张在这里,总共也有二百副上下。字一半是“圣天尧德”、“万寿无疆”、一半是唐诗宋词、墨渖淋漓笔如龙蛇,都用足了精神。还有些画儿,却多是“花开富贵”、“国色天香”或春兰、或秋菊、或奔马、或卧牛、或山水、或龙凤也不一而足。众人心里已是心里都有了数,默看着,寻着雍正的字,暗自写在纸条上预备交差。雍正却在一幅钟馗图跟前站住了端详。笑道:“这画儿也算画得入神了,可惜没有题跋,谁能即席一首为此画增色?”
“臣可否一试?”刘墨林因未能参与比赛书画,正自技痒,见众人无人敢应,遂大声道:“臣为此画题诗!”见雍正颔首微笑,便向楼隔扇门口的小桌上提了笔,饱蘸浓墨,盯着画略一沉思,疾书: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薄碧座悬图。
仗君扫荡妖魔技,免使人间鬼画符!
一笔怀素狂草如疾风骤雨,真个酣畅淋漓,众人未及喝采,雍正急道:“你再加一首朕看!”
“扎!”
刘墨林毫不迟滞,也不再蘸墨,接着一首:进士头衔亦恼公,怒髯皤腹画难工。
终南捷径谁先到?按剑输君作鬼雄!
“好!”雍正见他如此捷才,不禁击节称赏,“字也好——还能否?”刘墨林不言声,向画天头又是一首:何年留影在人间?处处端阳驱疠疫。呜呼!世上魍魉不胜计,仗君百十亿万身,却鬼直教褫魂魄!
雍正站在那画面前看了又看,回头问道:“这钟馗是谁画的?加上这诗,可收进三希堂封存传世。”说罢便命:“开筵!——把各人选定的头二三名呈翰林院,由翰林们秉公评议!”
于是官员们纷纷谢恩入座。雍正因不见王祐,便问马齐:“怎么不见王师傅?”马齐小声道:“王祐已病了两天,腹泻不止,昨儿就要写遗本,奴才去看他,劝慰了几句。今儿方苞先生去看他,也是怕有个万一。若真的病得不成了,再写遗折也不迟。”雍正见自己不下箸都不敢动,便笑道:“太后这几日病体稍安,朕心里高兴,今儿去请安,老佛爷懿旨,一年里头一个元旦、一个正月十五、一个八月十五,再就是端午,是要紧节日,忙了这许久,叫办差的人松乏一下——把胙肉分给侍卫们些,大家尽情用吧!”说罢端酒抿了一口,又夹了一口菜,众人这才敢举箸用餐。雍正这才招手叫过李德全:“叫三个阿哥给大家①轮桌劝酒。你去御药房,看有鲜英格,给王师傅送些去。方先①英格:止泻药。
生要是已经回畅春园,照这里的样子送过一个席面赏他。“
“扎!”李德全忙答道,“回主子话,鲜英格是有,只是现在还不熟,可使得的?”雍正道:“不熟的不能用。旧的力大,性太熟,留心着量也可用。养心殿还收着些木瓜膏,最能止泻,也送些儿去。”李德全忙连连答应着去了。雍正自坐了首席,与众人说笑,只偶尔夹一口素菜,却不饮酒。
弘时弘历弘昼三个阿哥也是凌晨五鼓就进来了,在毓庆宫做完功课,读了雍正指定的《四书》章节,又转过来侍候雍正。此时已近午时,三个金枝玉叶早饿得前心贴后心,偏生雍正不让入席,叫他们轮桌把盏,看着满桌珍馐佳肴却一口也不敢吃,一句怨言也不敢有。弘历和弘昼倒还没什么,弘时便一脸的不快。好容易劝完这十四五桌,见翰林们呈送评选书画的禀条呈送上去,是个空儿,弘时一个眼风,三个人便退出了广生楼。却见几十个侍卫都在吃胙肉。从天穹殿抬来的大条盘上垛满煮熟的胙肉,热气腾腾散发着浓烈的肉香。
弘时便道:“四弟五弟,你们饿不饿?”
“我不饿。”弘历说道,“这是胙肉,就是饿,没有旨意,也不敢吃。昼弟,你素来羸弱,真饿得受不得,毓庆宫我书案上还有两块点心,叫人拿来给你充充饥。”弘昼才十一岁,肚里饿得咕咕叫,但胙肉是祭祖用过的,没有旨意谁也不敢吃。他眨巴眨巴小眼睛,“啯”地咽了一口唾液,说道:“我也不饿。”
弘时冷笑道:“这肉有什么贵重处?侍卫们都吃了,偏我们就动不得?”说着便上前用刀切下三块,用盘子盛起,推给弘历弘昼各一盘,自己用刀挑了一块正要往嘴边送,邢年匆
匆赶出来传旨:“宝贝勒,万岁爷叫进去呢!”
“是单叫四弟,还是我们都去?”
“万岁单叫弘历,没听说叫二位爷。”
“你不知道叫他什么事?”
“回三爷话,万岁赐宝贝勒胙肉!”
弘时的脸色立时变得异常难看,连刀子带肉“咣”地扔进了盘子里,似笑不笑对弘历道:“四弟,看来你福份大,我们兄弟都要沾你的光儿了。”弘历明知哥哥是揶揄,只向弘时微微一躬,便忙忙跟着邢年进了广生楼。
第二十一回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险心王府策宫变
广生楼中评字评画已经揭晓。雍正的两副字和那幅钟馗图被另外挑出来,用屏风张挂在御座之后,煞是显眼。两副字自然是御笔,那幅画却是曹文治的手笔,由刘墨林题诗,密密麻麻占满了右上角空地。弘历一边行礼,起来恭谨地瞻仰了一下两副字,退了两步垂手侍立。
“你这番辛苦不小。”雍正看着自己的儿子,真个目如点漆面如冠玉,剃得簇青的头,后边一条油光水滑的辫子直垂腰间,一身半旧的团龙褂浆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